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将面向全球推出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近日与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共同宣布,将联手向全球推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该数据库将依托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让全世界更多的科研人员了解中国的科研发展及动态。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由中国科学院历时20年组织研发,作为国内首个引文数据库,其在国内科技文献检索及文献计量评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该数据库共收录我国出版的1000多种学术期刊,覆盖自然科学、医学、工程技术、管理科学等学科领域,已累积来源数据200余万条,引文数据近1300余万条,年更新20余万条来源数据、220万条引文数据。 ......阅读全文

统计数据显示成果转化率低仍是科研“短板”

         美国探索频道最新打造的一档固定栏目《神奇的中国》,近来风靡全球。它以每周一小时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形式,向观众讲述新世纪以来中国发生的巨变。对于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纪录片给出了这样的描述:  以前的中国,是世界的工厂,制造业的首都,但

2018年蛋白和肽类药物及诊断试剂研发与质控国际研讨会

2018年蛋白和肽类药物及诊断试剂研发与质控国际研讨会(PPTD 2018)第二轮会议通知  蛋白质和肽类药物及诊断试剂的有效性评价和质量的精确控制是目前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巨大挑战,是企业研发的重点,是标准化工程化开发的前提。为推动体外诊断与肽类、蛋白质药物工程化发展,加强计量及分析表征技术对质

从跟跑到并跑:我国科技论文正向高质量转型

  以石墨烯为基础的新型晶体管,为我国未来实现超高速晶体管奠定了基础;“嫦娥四号”实现月球背面成功着陆;5G商用将世界带入高速互联时代;“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制备出大规模光量子计算芯片,使量子计算机获得超凡计算能力成为可能……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这些不断刷新的“重大科研成果之最”,彰显着中国科研从昔

金碧辉:现在是提高中国论文质量的关键时刻了

2008年5月16日,汤姆森科学论文检索的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的SCI论文数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首次超过日本位居第四,而且只比位居第二的英国少将近4000篇,比位居第三的德国少400篇。这一数据说明中国的科学实力已经位居世界第四了吗? “不能! 我想任何人都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SCI论文

24篇高被引论文获中国卓越研究奖

“科学前沿——中国卓越研究奖暨科学引文中国论坛”在京召开 5月28日,首届“科学前沿-中国卓越研究奖暨科学引文中国论坛”在京举行。来自中国大陆研究机构的24篇论文获得2007年度中国“汤姆森路透卓越研究奖”。 24篇获奖论文共有95位作者,其中43位作者来自中国科学院,52位来自大学和

万钢在中国科协九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各位委员:  现在,我受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情况  2017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战略指引下,我国科技战线砥砺前行、勇攀高峰,推动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研发经费投入世界第二,全时研发人员数量世

中国已成为纳米科技领域重要贡献者

  2017年8月29日至31日,2017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研讨纳米科技的未来。  1974年,当日本科学家谷口纪男提出“纳米技术”一词时,科学家们对其未来并不乐观:尽管这是一种“奇妙的科学工具”,但预计未来25年内不会对主

访沃特世全球营销高级副总裁,谈最新质谱及运营之道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追求更极限灵敏度的道路是艰辛的,尤其是在质谱技术上。2016年第64届ASMS上,仅有沃特世发布了新一代串联四极杆液质联用仪——Xevo TQ-XS,灵敏度持续提高,性能更趋极限

杨卫院士给出“中国期刊落后国外10年”问题思路

  本周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杨卫在世界科技期刊论坛上作题为《共享全球科学——从“共智”到“共治”》的报告。报告中,杨卫谈到,中国的学术产出和影响力总体上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期刊平台的发展仍然滞后。对此,他给出了一系列解题思路。  以下为杨卫发言

杨卫《自然》发文:推进基础研究在中国发展

  2016年6月2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在Nature(《自然》)发表评论文章“Boost basic research in China(推进基础研究在中国发展)”(Nature 534, 467-469(2016))。现在此发布文章中文译文,同时转载英文原文。  杨卫在

专访方向:中国计量院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锶87原子光晶格钟(锶光钟)数据首

中国卓越研究奖5月28日将在北京颁发 24篇论文榜上有名

优秀论文展现中国科研水准 高端论坛探讨中国科学发展态势 2008年5月28日,“科学前沿——中国卓越研究奖暨科学引文中国论坛”将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科学前沿分析中心、《科学观察》、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Thomson Scientific)联袂举办。 据介绍,本届论坛

《自然》执行主编:质量是数字开放获取成败关键

         1869年,《自然》杂志在英国创刊,现已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有名望的顶级学术刊物之一。自创刊近150年以来,《自然》始终如一地报道全球自然科学领域中最重大、最前沿的发现。时至今日,它仍是世界上影响因子最高的科学期刊。2

高速创新力求完美 百年IKA永驻人心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创立于德国施陶芬的艾卡(IKA),主要设计和生产实验室前处理、量热分析仪及工业混合分散设备。几乎每个实验室里都能见到IKA的身影,因为其“designed to work perfectly”趋近完美的设计总是让人爱不释手。百年IKA的创新速度和成就让每个竞争和模仿者都难以望其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公布 共261项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初评通过通用项目序号评审组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提名单位(专家)初评建议等级1作物遗传育种与园艺组优质早熟抗寒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西农979的选育与应用王 辉,闵东红,李学军,孙道杰,冯 毅,张玲丽,黑更全,王令涛,严勇敢,王学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金粒种业有限

1:1千万全球岩溶地质系列图件编制计划公布

   11月16日,中国-东盟岩溶水文环境地学合作研讨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作为“2018 (第九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的重要分论坛之一,会上介绍了全球1:1000万全球岩溶分布图以及“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的最新进展,并公布1:1000万全球岩溶地质系列图件下一

SCI价值200亿元,投资公司接手是喜是忧?

  前言:  自去年底汤森路透高调宣布要出售旗下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业务以来,全球科学界都对这场原本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的商业行为给予了高度关注,特别是中国。  原因是它的几大拳头产品——科学引文索引(SCI)、影响因子(IF),贯穿着每一个中国科研人员从毕业到晋升职称的职业发展道路。  尽管近年来不少学界

PerkinElmer大中华区总部正式迁入上海张江高科园区

媒体问答   新址迁入仪式结束后,PerkinElmer公司安排了媒体问答环节。首先,珀金埃尔默公司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obert F. Friel先生首先为大家介绍了PerkinElmer公司在全球的发展情况。 珀金埃尔默公司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Robert F. Friel先生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提升我国在国际期刊界的话语权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从学术期刊的角度来看,就是能够引领全球基础创新发展方向,能够发表学科奠基性、基础性原始创新成果;从技术期刊的角度来看,就是能够引领全球技术创新发展方向,能够引领技术应用研究和产业发展方向;同时,都能够迅速传播创新成果并得到世界同行广泛认同,具有强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实际表现讲

CISILE中国科仪展引领行业大发展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批准,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主办,北京朗普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简称CISILE2012 )”将于2012年5月15至17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中国科仪展自2003年首次举办以来,伴随着科学仪器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始终与中国科学

中国的科技创新被科研体系扼杀了吗?

  看到本文的标题,人们一定会大吃一惊。翻开今天的中外媒体,充斥的全是中国科技飞速进步,感觉是马上要领导世界的架式。2016年中国科技论文数量超越美国,更是让中国人信心爆棚。  这些成就仅从论文统计数据本身角度来看,客观上确实是不错的。坦率地说,我本人是长期对中国的发展持最乐观态度者。即使在很多年前

新技术 新成果 新应用!ACAIC 2019学会盛宴召开

  2019年8月7-9日,第6届中国分析仪器学术年会(ACAIC 2019)在上海新桥绿地铂骊酒店召开。ACAIC 2019 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管,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北京中仪雄鹰国际会展有限公

ESI学科排名公布!全国9家农业科研院所入榜前1%!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当今普遍用以评价机构国际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工具之一。科睿唯安利用SCIE、SSCI库中近10年的论文数据,每两个月对全球十几万家机构论文的总被引频次进行一次统计,其中前1%的机构可以上榜ESI。  我

中国贡献了超三分之一的纳米科技论文

   8月29日开幕的2017年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上,发布了《纳米研究前沿分析报告》和《国之大器 始于毫末——中国纳米科学与技术发展状况概览》(中英文)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纳米研究前沿分析报告》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共同发布。报告通过对比包括我国在内的

“空间定位组学”和“4D组学”建起科学研究与疾病治疗的桥梁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布鲁克一直以MALDI技术闻名全球,并已在成像领域占据领导地位;自去年推出timsTOF Pro创新组学系统后,在深度覆盖和高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且迅速和国内院校和企业开展了一系列深度的合作。比如timsTOF系列,已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

《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2》解读:创新能力何以超常规跃升

  什么样算是创新型国家?   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2》,为监测创新型国家进程构建了一个“数测”模型。   令人振奋的是,报告显示,与美国、日本、韩国和以色列4国类似,“十一五”期间,中国国家创新能力处在一个“超常规”跃升的上行轨道。   培育创新能力的“

自然出版集团发布里程碑式白皮书《转型中的中国科研》

  2015年11月25日,中国上海 ----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的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 NPG),于今天发布题为《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的白皮书,为处在关键发展期的中国科研“把脉”。这是国际出版商在中国推出的第一份该类报告,其依

科睿唯安发布高被引论文数量成绩 中国排第几?

  近日,由中国科技网和科睿唯安共同完成的《筑梦七十载,奋进科研路——从全球学术文献数据看中国科研发展》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过去 11 年间,我国共发表 29037 篇高被引论文,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 2 位。  该报告的定量分析是基于科睿唯安的 Web of Science (WoS)中科学

首届亚太国际生物分析最新进展研讨会

  首届亚太国际生物分析最新进展研讨会于2011年1月12-13日在中国上海召开  为期2天的首届亚太国际生物分析最新进展研讨会由CVG组织举办,这是此类会议首次在亚太地区召开,之前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已经成功举办了4次,本次会议为全球科学家和研究学者就

孟素荷:要用科学的力量加快我国走向食品强国

  “中国食品科技界要用科学的力量为国分忧,在共同完成中国食品工业由小到大的命题后,应加快我国由食品大国走向食品强国的步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近日在京召开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三届年会呼吁。  科技将为我国食品工业转型引导航向  我国食品工业在高速发展近30年后步入重要的转型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