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存储恐惧记忆,大脑很节能

一声巨响、凄厉的尖叫……被吓得呆若木鸡,一动不动的体验,你有吗? 再次听到类似声音,即使时隔多年,恐惧也会被重新勾起。大脑如何存储恐惧记忆的?昨天23点上线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科学家的最新发现,他们不仅发现了大脑存储恐惧记忆的重要神经通路,还顺藤摸瓜,找到了成年大脑存储记忆的基本规律———非常经济节能。 动物对于恐惧的记忆,一部分是先天的,比如老鼠闻到猫的气味就会害怕,另一部分则是习得的,与巴甫洛夫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差不多,当一种声音与恐惧联系在一起,只要再次听到这种声音,动物就会重新陷入惊恐之中。 很多恐惧记忆的形成,与大脑中附着在海马末端的杏仁核息息相关。这是一个产生、识别和调节情绪,并控制学习和记忆的脑部组织。原先,科学家认为,在小鼠中,听觉恐惧的信息会从大脑的听觉感觉区流向杏仁核的侧杏仁核,再通往下游直接控制运动的区域,由此产生恐惧反应,而从杏仁核回到感觉皮层的投射,只有......阅读全文

恐惧感如何产生?又该如何应对?

  提到恐惧,可能很多人都经历过,比如社交恐惧症、一些恐惧害怕的记忆等等,那么恐惧感到底从何而来,又该如何克服恐惧症呢?看看下面的研究或许能够帮到你!  【1】恐惧不可怕,抹除就好  DOI:10.1016/j.neuron.2017.08.004  加利福利亚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了一种新方法——减弱参

蒲慕明小组揭示恐惧记忆相关突触特异性变化机制

  今天,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所蒲慕明研究组在《自然·神经科学》上在线发表了题为《与恐惧记忆相关的杏仁核-皮层突触特异性变化》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在听觉恐惧记忆中起重要作用的侧杏仁核-听觉皮层投射通路,并发现该通路在听觉恐惧学习后会发生特异性的突触连接重构。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双色双光子成像技术发现

条件性恐惧实验相关:去甲肾上腺素调控恐惧记忆消退...

条件性恐惧实验相关:去甲肾上腺素调控恐惧记忆消退训练的研究进展条件性恐惧模型是研究恐惧记忆的获得、储存、提取、消退等过程,以及这些过程的中枢机制的重要行为模型。此模型程序以典型的巴普洛夫条件反射为基础,即先对动物进行厌恶性刺激与中性刺激的联结匹配训练(US-CS),其中厌恶性刺激即无条件刺激(Unc

去甲肾上腺素调控恐惧记忆消退训练的研究

条件性恐惧模型是研究恐惧记忆的获得 、储存 、提取 、消退等过程 , 以及这些过程的中枢机制的重要行为模型。此模型程序以典型的巴普洛夫条件反射为基础 , 即先对动物进行厌恶性刺激与中性刺激的联结匹配训练(US - CS) ,其中厌恶性刺激即无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

右美托咪定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焦虑状态和认知功能...

右美托咪定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焦虑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焦虑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PTSD模型组(P组)和右美托咪定10ug/kg组(D1组)、20ug/kg组(D2组)和40 ug/kg组(

中国学者发现精神疾病治疗新思路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恐惧反应可使得生物体有效规避危险。尤其是恐惧记忆的形成,让我们将危险与特定信号关联在一起,从而能提前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当危险不复存在时,生物体便不再需要对上述特定信号做出反应,否则将会浪费精力。这时,恐惧记忆的消除机制便需要发挥作用。  长期以来,大脑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

清华大学罗敏敏教授Cell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清华大学、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突触前兴奋通过内侧缰核胆碱能神经元中的GABAB受体调控了恐惧记忆表达。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14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任职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罗敏敏(Minmin Luo)教授是这篇论文

Cell子刊:消除不好的记忆?似乎不是天方夜谭

  什么是情感记忆?顾名思义,是指除了某一客观事物本身之外,对其相应产生的情绪、情感都有记忆,具有鲜明、深刻、情境性等特点。相比于其他记忆,情感记忆往往更为牢固。所以,你可以想象,如果痴呆患者、经历严重创伤或者其他糟糕事情的人能够特异性地强化愉快的记忆、并回避不好的情感记忆,那么治疗和恢复过程会变得

不同强度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大鼠条件性恐惧记忆...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强度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 rTMS )对脑梗死大鼠条件性恐惧记忆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40只,体重200 -250 g ,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对大鼠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闭

Nat Neurosci | 复旦马兰组解密可卡因记忆中的印迹细胞

  在1904年德国科学家Richard Semon利用 “印迹(engram)”这一专有名词来描述大脑中记忆的特点。印迹细胞在记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了。研究表明齿状回(DG)中的印迹细胞在特定场景中恐惧记忆提取过程中特定被激活。抑制或敲除印迹细胞可扰乱恐惧记忆的存储,而通过光化学或化学方法人工

看到记忆的印迹神经科学家们如何定位唤醒甚至偷换记忆

  《神探夏洛克》中福尔摩斯在停尸间的初次登场,给不同观众留下了不同的回忆。他对法医茉莉是态度粗鲁,抑或只是对茉莉的紧张无知无觉?   有意思的是,尽管不同观众回忆这个场景会讲述不一样的故事,但他们的脑部活动基本相同。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家Janice Chen最近在做的一项

光遗传学技术进军新大陆:蛋白质功能研究

  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科学家们在光遗传学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快速检测基因和蛋白质功能的强大工具。他们将光敏开关装到蛋白质上,然后在活细胞中用激光操纵蛋白质的移动和活性。这一重要成果发表在四月十八日的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  基因敲除会造成永久性改变,在我们还没发现的时候

科学家解析本能恐惧的脑功能联接图谱

  4月9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发表了来自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包括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王立平课题组、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徐富强课题组、生物物理研究所陈霖团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课题组、昆明动物研究所徐林课题组和胡新天课题组联合合作的研究论文Processing

神经发育:解锁大脑

  成长于纽约市郊外的Takao Hensch从他老爸口中学会了德语,从老妈口中学会了日语,从生活中学会了英语。“我感到非常奇怪,”他说,“为什么在孩提时期学语言如此之易,而成人之后学起来又是如此之难?”   现在,作为麻省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神经科学家,Hensch在这一问题的研究前沿,他们正努

2018最受关注的8篇文章 | Cell Press旗下生命科学类期刊

  历经40多年的发展,Cell Press 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出版先锋,辞旧迎新之际,出版社的编辑们选出了Cell Press旗下生命科学科学类期刊2018年“最受关注(most talked about)”的8篇文章,这些文章涉及到同性生殖、婆罗洲猩猩生存调查、饮食与健康、神经传导、大象基因组

中国学者Nature子刊文章:智力发育迟滞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中科院生化细胞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Histone demethylase PHF8 deficiency causes cognitive impairments through the mTOR pathway”的文章,利用基因敲除小鼠模型阐明了人类X染色体连

PNAS:报道大脑如何选择性记忆新地方

  当你进入一个房间,你的大脑必须接受各种感官信息轰炸。如果是你所熟悉的房间,大部分信息已经储存在你的长期记忆之中,如果是你不熟悉的房间,大脑如何安放和处理新记忆呢?  麻省理工大学的神经学家找到了大脑处理新场所信息的方式。  “人类大脑必须具备在一个全新环境中记忆特殊事物的能力,这项能力对我们人类

科学家解析出本能防御样行为的神经环路

  北京时间6月12日,神经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期刊《神经元》(Neuron),在线发表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王立平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富强等合作的研究成果:A VTA GABAergic neural c

抑郁症患者到底是怎么想的?看了这个实验你就全明白了

  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是怎样的?为什么有的会抑郁到自杀?  知友:Iris Pan  2013 年,两位神经科学的 PHD 给老鼠做了一个实验。  他们是麻省理工学院的 Steve Ramirez 和 Xu Liu  而被实验的老鼠,长这样:  老鼠头上被植入的不是电极,而是激光发射器+光导纤维,会将

先天性恐惧的神经环路解析方面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富强课题组与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段树民和汪浩课题组合作,在先天性恐惧开关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近日的《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  研究团队利用光遗传学、动物行为学和病毒逆向追踪等方法进行研

北京大学PNAS发表CRISPR研究新成果

  AMPA型谷氨酸受体(AMPAR)对于大脑正常功能至关重要。AMPAR位于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上,是介导快速神经传递和突触可塑性的主要突触后受体。AMPAR异常会导致包括自闭症在内的多种神经疾病。  AMPAR往往与一些辅助蛋白形成大分子复合体,比如最近发现的ABHD6。不过,人们还不清楚ABHD

被称为“爱情激素”的催产素功能多多,你知道吗?

  上世纪70年代,催产素广受科学家的关注。当时研究表明,催产素不仅促进母亲行为的形成,对一系列社会行为也有所调节。这些社会行为包括:田鼠的一夫一妻制,羊的母婴联系,甚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  催产素由脑垂体后叶分泌。通常,人们认为催产素的作用就是为孕妇催产和刺激乳房泌乳。催产素实际上还有一种男女

健身涮锅谁拍板 科学发现大脑动态评估信息重要性机制

大脑中部的丘脑室旁核(PVT) 图片来源: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周末该在家看书还是出去K歌?寒冬将至,该坚持健身还是涮个火锅?每天,人们都会面临上百种选择。以往,人们认为这种选择理所当然。 然而,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系教授陈晓科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所研究员朱英杰日前合作

中加NSFC-CIHR健康研究合作计划项目初审结果公布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4月20日消息:在集中征集“2010年度中加(NSFC-CIHR)健康研究合作计划项目”期间共接收申请项目7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按照相关项目管理办法和征集项目通知的要求对申请项目进行了初审,现对初审结果予以公布。  受理申请项目6

激光把老鼠变“杀手”

  曾几何时,一只老鼠漫不经心地与一只蟋蟀待在笼子里;但是转瞬之间,这只啮齿动物便跳到了这只昆虫的身上并把后者的脑袋撕了下来,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科学家转换了一个开关。  这是第一次,研究人员潜入了负责动物狩猎行为的一部分大脑,利用激光处理了特定的神经细胞。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这个狩猎中心是一个奇怪的地

Neuron:你为什么会化悲愤为食欲?

  压力会对我们的胃口和饮食习惯造成严重影响。利用小鼠模型,一项新研究探究了大脑如何控制食欲,以及食欲与积极和消极情绪之间的联系。  压力可以通过几种方式影响我们的食欲。短时间的压力会抑制我们的胃口,但长期压力却会促进我们对食物的渴望,同时引起体重增加。使用鼠标模型,一项新研究探索了压力饮食背后的神

生物物理所发现调控“年老忘事”新靶点

9月7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畅课题组题为Increased GSNOR expression during aging impairs cognitive function and decreases S-nitrosation of CaMKIIα的研究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Ne

从“又老又穷”到“老当益壮”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传说中的女伯爵伊丽莎白有一个残酷又神秘的“驻颜秘方”:用少女的鲜血沐浴,或者喝掉。这个疯狂的举动让她感觉自己可以永远年轻貌美,也被冠上了德拉库拉伯爵夫人(女吸血鬼)的恶名。  虽然,少女的鲜血不能阻止德拉库拉伯爵夫人的毁灭,但其背后折射出了人类对衰老的恐惧和忧虑。  老龄化,正冲

阿尔茨海默症:当前治疗及未来的挑战

        很难相信,40年前,我们还认为阿尔茨海默症(AD)是由大脑中的铝导致的。出于对这种难缠疾病的恐惧,一些人甚至把自家的锅都扔了。目前,铝导致AD的假说已经没有太多人相信了,而与此同时,相关研究也在大踏步前进: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