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化学所在氧化铁纳米磁共振造影剂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以其优异的磁共振造影增强功能及生物安全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过去10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院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围绕磁性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系统地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J. Mater. Chem., 2009, 19, 6274)。 研究人员建立了高质量水溶性Fe3O4纳米晶体的“一锅”反应制备方法(Chem. Mater., 2004, 16, 1391),并探索了Fe3O4纳米晶体的形成机理(Angew. Chem. Int. Ed., 2005, 44, 123),在相关机理的指导下制备了具有超级溶解性质的Fe3O4纳米颗粒(J. Phys. Chem. B, 2008, 112, 14390)。 他们建立了生物相容性Fe3O4纳米颗粒的“一锅”反应制备技术(Adv. Mater., 2005, 17, 1001),发现了生物相容性Fe3O4纳米颗粒......阅读全文

化学所在氧化铁纳米磁共振造影剂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以其优异的磁共振造影增强功能及生物安全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过去10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院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围绕磁性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系统地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J. Mater. Chem., 2009, 19, 6274)

地质地球所发现磁性铁蛋白颗粒核的纳米尺寸效应

  磁性纳米颗粒在岩石磁学、环境磁学、生物医学和纳米材料学中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生物源磁性纳米颗粒由于具有结晶好、粒度均一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而备受人们青睐。铁蛋白是生物体内广泛分布的储铁蛋白,蛋白壳外径约10-12 nm,内径约8 nm,是理想的纳米反应器,被用于磁性纳米颗粒的仿生矿化及应用

纳米药物是21世纪医学技术重要方向

          中科院副秘书长谭铁牛(前排左三)等会见出席第331次香山科学会议的美国NIH副院长 Michael Gottesman博士(前排右三)等美国科学家。   以“肿瘤纳米技术与纳米药物”为主题的第331次香山科

西北大学成功制备超小铁氧体纳米颗粒T1成像造影剂

  磁性铁氧体纳米颗粒由于其尺寸、组分可调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良好的生物学相容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作为超灵敏对比剂应用在磁共振影像诊断领域。近期的研究表明,不同于传统的超顺磁性氧化铁T2造影剂,超小(小于5 nm)铁氧体纳米颗粒可展现出优异的T1造影成像性能,且T1的信号增强及生物学

“核磁共振纳米灯”让癌细胞“发光”

  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纳米医学研究团的科研团队日前发表了一种全新的纳米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医学图像的可识别度。动物实验表明,使用该造影剂,实验鼠异常组织的亮度达到了周围健康组织亮度的10倍。  新的造影剂技术具有选择性,形成的核磁共振图像对癌症等特定代谢的标志物敏感。研究人

Nature:磁共振影像示踪“特洛伊木马”细胞攻击残余脑肿瘤

  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大多数肿瘤经临床规范化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均有较为显著的提升,然而,对于脑胶质瘤而言,对它的疗效在近30年来却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肿瘤患者总体预后依然较差,5年生存率不足10%,中位生存期仅为12-15个月,被认为是目前最难治愈的肿瘤之一。那么,是什么原因阻挡

肿瘤微环境响应磁共振纳米诊疗剂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邹多宏团队合作,利用磁性氧化铁与硅酸锰纳米复合物制备出一种对肿瘤微环境响应的纳米磁共振造影剂和药物递送系统,相关工作已被生物材料期刊Biomaterials 接收发表(DOI: 10.1016/j

肿瘤微环境响应磁共振纳米诊疗剂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邹多宏团队合作,利用磁性氧化铁与硅酸锰纳米复合物制备出一种对肿瘤微环境响应的纳米磁共振造影剂和药物递送系统,相关工作已被生物材料期刊Biomaterials 接收发表(DOI: 10.1016/j

肿瘤微环境响应磁共振纳米诊疗剂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邹多宏团队合作,利用磁性氧化铁与硅酸锰纳米复合物制备出一种对肿瘤微环境响应的纳米磁共振造影剂和药物递送系统,相关工作已被生物材料期刊Biomaterials 接收发表(DOI: 10.1016/j

合肥研究院开发出高生物兼容性铁基T1造影剂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王俊峰课题组在生物蛋白模板调控纳米晶体生长及应用领域取得进展,制备出造影效果好、生物安全性高、方法简单的造影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以In Situ One-Pot Synthesis of Fe2O3@BSA Core-Shel

Nature子刊介绍全新MRI技术 克服现有技术缺点

  由著名纳米研究科学家Jinwoo Cheon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组研发出了一种新型MRI技术:Nano MRI Lamp,这种技术平台能现有MRI造影剂的局限性问题,仅在靶标疾病存在的情况下才会显现磁共振成像信号。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2月6日的Nature Material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

基金委与以色列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

   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以色列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通知  经过公开征集,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共收到2015年度中以NSFC-ISF合作研究项目申请58份。经初步审查并与以方核对清单,确定有效申请56份。现将通过初审的项目公布如下:序号科学部编号项目名称中

联合研究开发神经密度可视化技术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分子影像团队联合华科大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授王良团队开发了一种前列腺癌神经密度可视化技术,实现了活体评估前列腺癌的神经密度,并可通过纳米颗粒负载神经功能阻断药物,抑制前列腺癌进展。该研究为临床前列腺癌神经的成像和治疗提供了潜在的依据,相关成果已发表在Science

研究人员开发神经密度可视化技术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分子影像团队联合华科大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授王良团队开发了一种前列腺癌神经密度可视化技术,实现了活体评估前列腺癌的神经密度,并可通过纳米颗粒负载神经功能阻断药物,抑制前列腺癌进展。该研究为临床前列腺癌神经的成像和治疗提供了潜在的依据,相关成果已发表在Science

同时实现药物传递和肿瘤成像的新型纳米载体

癌症的谜题在于,肿瘤能够利用我们的身体作为人体盾牌来避开治疗。肿瘤在正常的组织和器官中生长,通常医生在通过手术、化疗或辐射抗击癌症的过程中,会损坏、毒害或切除我们身体的健康部分。但是,11月27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Small》的一项研究中,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们描述了一种新的系统,将化疗药物包装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