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腮腺Mikulicz病CT及MRI表现2

2.2病理学表现 病变大体标本示灰黄或灰红软组织,切面可见灰红色结节,实性、质软,边界不清。镜下表现为涎腺固有结构破坏,大部分区域涎腺腺泡数量减少,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样细胞呈弥漫性浸润,细胞有一定异型性,核分裂像可见;部分区域内见残存的萎缩的腺上皮。 3.讨论 3.1临床与病理 Mikulicz病最早由Mikulicz于1888年首先发现并命名;1952年Godwin提出“BLEL”这一病理名称。Mikulicz病的基本病变是淋巴细胞增生和浸润外分泌腺,导致腺体损害,是一种发生在双侧或单侧腮腺、泪腺、颌下腺、舌下腺的慢性无痛性肿块,是以腺实质萎缩伴淋巴反应增生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目前,有学者认为Mikulicz病是IgG4相关疾病(2011年日本研究组在国际会议上提议统一命名IgG4相关疾病),并且日本学者将Mikulicz病与舍格林综合征[干燥综合征(Sjogren's&n......阅读全文

腮腺Mikulicz病CT及MRI表现-2

2.2病理学表现 病变大体标本示灰黄或灰红软组织,切面可见灰红色结节,实性、质软,边界不清。镜下表现为涎腺固有结构破坏,大部分区域涎腺腺泡数量减少,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样细胞呈弥漫性浸润,细胞有一定异型性,核分裂像可见;部分区域内见残存的萎缩的腺上皮。 3.讨论 3.1临床与病理 Mikulicz病最早

腮腺Mikulicz病CT及MRI表现-1

Mikulicz病又称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enign lymphoepithelial lesion,BLEL),是一种以双侧对称性涎腺和泪腺肿大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仅占整个涎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2.1%。由于临床上腮腺Mikulicz病较为罕见,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

IgG4相关性Mikulicz病病例报告

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累及胰腺、胆管等消化系统脏器以及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受累及的脏器或者腺体表现为肿大,血清IgG4水平显著提高(>1.35g/L),受累组织病理学表现为IgG4阳性浆细胞大量浸润。IgG4相关性疾病也会合并过敏性疾病,如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

口咽部淋巴瘤的CT与MRI表现

一、概述;淋巴瘤可以累及头颈部的各个器官,韦氏环是最易受累的部位,其中又以腭扁桃体最易受累。侵犯扁桃体的淋巴瘤绝大多数为NHL,极少数为霍奇金病(HD),且以B细胞系、大细胞为主型多见。该病以中青年为主,临床表现多为进行性咽痛、咽部异物感等,呈外生性生长,发生于粘膜下,瘤体大而光滑,无溃疡,呼

米库利兹病临床分析

米库利兹病(Mikulicz disease,MD)是属于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的一种罕见病,临床较为少见。现报道我院收治的MD患者2例如下。 1.病例报告 病例1患者,女,51岁,6个月前左侧下颌下区发现一“花生米粒”大小肿块,无明显自觉症状

儿童腮腺区Castleman病病例报告-2

2.结果 目前患儿门诊定期复诊随访中,局部创面愈合良好,瘢痕隐匿,术区未见明显异常,无明显面瘫表现(皱眉、闭眼可,鼻唇沟无变浅,口角无歪斜)。 3.讨论 发生于腮腺区的CD较为少见,而发生于儿童腮腺区的CD则相当罕见。据文献检索,共统计到9例此类患者,对其临床症状、治疗、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

糖尿病性肌梗死的MRI表现病例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9岁,患者主诉近一个月来左侧下肢疼痛加剧,活动后明显,静息时亦有发作。患者既往患有2型糖尿病3年,未进一步治疗。1月前患者出现明显口干多饮多尿症状,伴乏力、头昏不适,收治入院。无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平时血压控制一般。有“脑梗死”病史6年。入院

高钙血症型卵巢小细胞癌CT及超声表现病例分析-2

由于已有两年前对病例1的诊断经验结合实验室检查,CT诊断为左侧卵巢高钙血症型小细胞癌。术中所见:经下腹正中绕脐切开,进入腹腔可见左侧卵巢包块,大小约11cm×11cm×8cm,囊实性,灰红色,表面凹凸不平,包膜光滑完整,与周围无黏连,未见明显正常卵巢组织。剪开左侧骨盆漏斗韧带表面腹膜,游离出左侧骨盆

肺腺癌乳腺转移超声及MRI表现病例报告

 病例女,34岁。主诉“肺腺癌靶向治疗5月余,左乳腺疼痛1周”入院。既往病史:无。查体:左侧乳腺乳头凹陷,左侧乳腺外上象限触及弥漫性肿块,质稍硬,边界不清;右侧乳房外形正常,皮肤及乳头乳晕未见异常,未扪及明显肿块。双侧腋下及锁骨上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乳腺超声示左乳外上象限可见4.8

超声诊断IgG4相关性疾病病例报告-2

超声示双侧泪腺稍肿大呈弥漫性不均匀性改变;左眼上直肌增厚,右侧上、下直肌稍增厚;双侧腮腺内探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大者约10mm×7mm,右侧颌下腺探及实性低回声团,大者约14mm×13mm,提示良性病变。双侧颈部II区探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大者约9mm×8mm,皮髓质分界欠清,皮质稍增厚。胰头肿大呈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