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CellReports:科学家发现过量膳食糖可以重塑甜味感受

美国密歇根大学Christina E. May等研究发现,高糖膳食可以使果蝇对甜味刺激的味道反应降低,进而导致过度进食,引起肥胖。该研究近日已发表在Cell Reports杂志上。 当前,肥胖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全球性问题。关于肥胖症日益增多的原因,许多研究都指向高度可口食物的可获得性增加。毫无疑问,对甜食等美味食品品质的认知在饮食行为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对于肥胖的人来说,对甜味的感知灵敏度反而出现了降低的现象,但是究竟是这种灵敏度的下降导致了肥胖,还是肥胖引起了感知灵敏度的降低,目前尚不清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hristina E. May等研究了高糖饮食对黑腹果蝇的甜味感觉和摄食行为的影响。作者指出,过量的膳食糖,通过甜味感应神经元中糖传感器O-连接N-乙酰葡糖胺(O-GlcNAc)转移酶(OGT)的细胞自主作用引起味道缺乏和暴饮暴食。通过操纵甜味味觉神经元的兴奋性或OGT水平来纠正甜味味觉感受可......阅读全文

湖南:15批次不合格食品 超半数为饮用水

  4月7日,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近期该局组织开展监督抽检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酒类、水果制品、糕点、蜂产品、餐饮食品等11大类食品564批次样品,其中15批次样品不合格,549批次样品合格。  不合格样品中超半数为饮用水  不合格样品中,有8批次饮用

违规添加三氯蔗糖 !云南省通报3批次白酒不合格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 (2019年第38期),涉及乳制品、方便食品、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酒类等6大类产品240批次,抽检项目包括食品添加剂、重金属等指标。其中合格样品237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  盈江县太平镇新利盈超市销售的、标称泸水县祖杰酒业有限公司生产

云南这3批次酒类产品被通报

  11月29日,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近期该局完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240批次,涉及乳制品、方便食品、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酒类等6大类产品,发现3批次酒类产品不合格,涉及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质量指标不达标问题。  通报显示,有2批次样品检出质量指标不达标问题,分别为:

奇妙的味觉现象及其科学解释

  你的舌头不是张白纸,刚刚吃过的东西会影响你吃下一种食物的味道。这是因为当味蕾周围的环境改变之后,它们会有不同的反应,让嘴巴来一场冒险之旅吧。  首先吃一个朝鲜蓟,再喝杯水,这时候你可能感觉水非常甜。然后是橙汁,在用牙膏刷完牙之后来一杯,橙汁变得非常难以下咽。在这样刺激的体验之后,来一点神秘果。这

感官科学技术与应用国际研讨会2010即将召开

  感官科学技术与应用国际研讨会定于2010年10月21日-22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学、欧洲感官科学中心(CESG)、法国国立高等纺织工业技术学院(ENSAIT)联合举办。  本次会议将向食品和其他消费品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提供学术、技术和装备的交流与展

纯天然甜叶菊,有望用于2型糖尿病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更健康的糖替代品,甜叶菊已经成为一种时髦的选择,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已有研究表明,这种天然的、不含热量的甜味剂能够帮助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虽然直到现在,我们都还搞不清楚甜叶菊究竟是如何实现这一点的。  来自英国和比利时的研究人员发现,甜叶菊能够激活一种名为 TRPM5 的蛋白,这种

研究发现咖啡杯颜色会影响人体苦味感受

  据外媒报道,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人们在饮用咖啡时,所用咖啡杯的颜色会影响对苦味的感受,白色咖啡杯可加深人体对苦味的感受,增加咖啡的苦涩感。   据报道,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让受试者分别使用白色、透明以及蓝色咖啡杯喝咖啡,然后记录下他们对咖啡苦味的感受。   研究人员发现,比起使用透明和蓝色咖啡杯

Nature:味觉感知中缺失的一环

  来自九所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跨学科合作,明确了我们感知甜味、苦味和鲜味的路径。他们发现,味觉感受细胞中的蛋白CALHM1(calcium homeostasis modulator 1),是感知甜味、苦味和鲜味时必不可少的新型离子通道。ATP经由这一通道离开味觉

研究发现亚洲叶猴“不知”甜

  日本研究人员最新发现,喜爱吃植物叶子的亚洲叶猴对天然糖类甜味的感觉非常迟钝。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是这种灵长类动物的独特生存策略。  对很多灵长类动物来说,甜味是一种非常可口的味道,而且甜味也能表明这种食物含有糖和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可以作为能量来源。  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亚洲叶猴

新研究操纵神经连接让小鼠“以苦为乐”

改变大脑连接或可让人“以苦为乐”。美国研究人员通过操纵大脑情感中心杏仁核与味觉皮层的神经连接,改变了小鼠对甜和苦等味道的喜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科学教授查尔斯·扎克的团队30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大脑不仅能感受味道,还能调动一系列神经元信号,将其与享乐、记忆、情感等联系在一起,而动物对味道

虚幻的味觉:神经学家欺骗大脑,有望把苦味变成甜味

  人有五种味觉,能感知酸、甜、苦、咸、鲜,这是每一个吃货的生活必备技能。谁能想到,在远古时期,味觉的好坏竟是一件性命攸关的事?甜味让我们找到那些富含糖分的食物,补充营养;苦味则让我们心生厌恶,远离那些有毒的食品。在食品的安全标准制订之前,人类就用这种淳朴的方式确保饮食安全。  在如今这个现代社会,

人体最强感觉器官!防肥胖、抗感染一手全包

  酸、甜、苦、咸、鲜(比如鸡汁、蘑菇、熏肉和谷氨酸钠的味道)是为人熟知的五味,它们帮助我们辨别食物是否值得一试。从生物化学的角度看,味道代表了食物所含的营养分子:土豆的甜味意味着碳水化合物、鸡肉的鲜味意味着蛋白质、咸肉汁意味着电解质;有的味道则蕴含着危险信号:孢子甘蓝的苦味意味着潜在毒素、酸味意味

Nature:可乐让人快乐的奥秘,全在这5页论文里了

  最近,“肥宅快乐水”一词在网络上成为了某款可乐的代称。这个流行语的诞生,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事实:含糖饮料容易让动物感受到愉悦。   这个观点其实并不新鲜,人们也早就发现不同的味觉会带来不同的情绪体验。而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们对这一现象背后的机制做了深入研究,并发现

Nature:可乐让人快乐的奥秘,全在这5页论文里了

  最近,“肥宅快乐水”一词在网络上成为了某款可乐的代称。这个流行语的诞生,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事实:含糖饮料容易让动物感受到愉悦。   这个观点其实并不新鲜,人们也早就发现不同的味觉会带来不同的情绪体验。而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们对这一现象背后的机制做了深入研究,并发现

第六味觉让人爱上碳水化合物

  每个担心体重增长的人都知道,碳水化合物的欲望很难抵制。现在,有证据表明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能够发出一种独特的味道,这表明“淀粉”本身可能有一种独特的味道。  人们一致认为,舌头仅能识别少数主要味道,如酸甜苦辣咸。令人愉悦的鲜味经常与7年前被添加到这一名单中的味精相关,从那时起,味道感知似乎没有发

号称“无糖”的“零卡路里饮料”

  美国当地时间6月9日,2019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年会期间,有学者称避免糖尿病的方法是最好远离一切甜饮,包括不含糖的甜味剂饮料。甜味剂饮料不含糖为何也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呢?  糖带来的愉悦和健康不可兼得  糖及糖类食品可以产生很多令人人兴奋的物质,在进食的过程中,可以缓解焦虑心情,会有

意识的困难问题:我们如何知道人工智能有了意识?

  澳大利亚哲学家大卫·查莫斯(David Chalmers)有一个著名的问题是,是否可以想象“哲学僵尸”(philosophical zombies)——那些表现得像你我一样却又缺乏主观经验的人——的存在?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学者对意识的兴趣,包括我。原因在于,如果这种僵尸(或者说精密但毫无感情的机

BMC:NCAS可作为饮食糖替代品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其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因此遏制糖尿病的流行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控糖限糖”是预防糖尿病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对甜食爱好者最“残忍”的方式。为解决这一难题,糖替代品——非卡路里人造甜味剂(NCAS)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近日,

“要想甜加点盐”为何加盐会更甜?

  生活中有这样的经验:往甜食上撒一点盐可以增加甜味。例如咸焦糖就是在焦糖上撒上了海盐,刚入口有咸咸的感觉,但很快就被焦糖的甜味所取代。最近发表在《生理学报》上的一项研究为盐可以增加甜味提供了科学依据。 人们品尝食物的能力来自于舌头味蕾的感受器细胞。其中甜味是由T1R受体家族

2月7日《自然》杂志内容精选

    单倍体“白念珠菌”  常见人类真菌病原体“白念珠菌”长期被认为是一种必要的二倍体生物,具有一个罕见的“准性”四倍体阶段,没有减数分裂。这妨碍了传统的遗传研究,也使得对其进行分子操纵比对酿酒酵母等模型酵母进行分子操纵更困难。现在,Judith Berman及其同事从二倍体细胞识

喝茶为何“苦尽甘来”

   受访专家:原国家茶叶质检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 沈 红  都说人生如茶,常常有“苦尽甘来”这一说,有人因为茶苦涩而不喜欢喝茶,但也有人因为茶的回甘而喜欢上茶,甚至有人以是否喝茶回甘来评判茶叶质量的好坏。那么,喝茶为什么会回甘呢?回甘效应到底跟茶叶质量有关吗?本报特邀原国家茶叶质检

为什么有人爱吃醋?基因因素起作用

醋、柠檬、酸梅,有的人爱吃这些酸东西,有的人却是听到就受不了。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的人对酸味感觉不一,其中有着基因的影响。 美国味觉和嗅觉研究机构莫耐尔化学感觉中心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对74对同卵双生子和35对异卵双生子进行了研究,比较他们对酸味的反应,通过计算机模型分析其中的基因因素

PNAS:科学家们找到帮助人类感受味道的关键蛋白

  我们究竟是如何识别糖类的甜味,以及咖啡的苦味的?熏肉与熟肉的区别又是如何得出的呢?  直到如今,许多科学家们都认为一种叫做TRPM5的蛋白是区分这些味道的关键。当将TRPM5从人的味觉细胞中去除之后,他们则不再能够品尝出甜味、苦味或者咸味的食物了。  而最近一项研究结果则对这一已有观念发起挑战。

电子舌分析碳酸饮料的味觉特征

在传统的感官评价或者消费者食用过程中,食品味觉是凭借舌头的味蕾细胞与呈味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引起膜电势的变化转化为神经脉冲,通过神经传导和大脑的加工、处理,对食品的“味道"做出评价。然而,实际应用中,感官评价存在主观性强、易受环境影响、精确度低、无法进行有效的批次管理等弊端。日本INSENT

好甜还是喜咸,基因说了算?

   最近持续的高温天气让人叫苦不迭, 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表示,此次高温天气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局部强度大,北方的高温以晴热为主,而南方的高温以闷热为主,因此南北方地区的公众在体感上也有所不同。有网友戏言:“南北方的差异简直无所不在,连热都不是一样的热。”  的确,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南方和

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阐明机体多种类型味觉细胞机制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滨州莫奈尔中心(Monell Center)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技术能够鉴别出了任何味觉受体细胞的一整套基因,相关研究或能帮助研究人员阐明味觉感受器细胞发挥特殊功能的分子机制。  研究者Sunil S

吃辣椒或能降低死亡风险

  辣椒作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蔬菜,能给人带来辛辣和灼烧的刺激感,人类对辣椒也产生了十分两极分化的情感,有人爱有人恨。同时,辣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一直备受关注。最近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一项研究发现,每周食用4次辣椒,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并使总死亡风险降低23%。  辣椒有人爱

味觉基因缺失导致不育

  来自美国Monell化学感官中心的科学家们报告了一个惊人的研究发现,两个参与了口腔味觉感受的蛋白质,也在精子发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项研究发表在7月1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论文的主要作者、Monell化学感官中心分子生物学家Bedrich Mosinger博士说:“

两篇PNAS:味觉会影响你的寿命

  延年益寿的关键也许并不在于你吃了些什么,而在于你感受到了什么味道。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果蝇的健康长寿会受到味蕾的影响。  密歇根大学、韦恩州立大学和Friedrich Miescher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五月十九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发表了两项研究。研究显示,抑制果蝇品尝食物

电子舌分析不同产地枸杞的味觉指标

   日本INSENT味觉分析系统,使用具有广域选择特异性的人工脂膜传感器,模拟生物活体的味觉感受机理,通过检测各种味物质和人工脂膜之间的静电作用或疏水性相互作用产生的膜电势的变化,实现对5 种基本味 ( 酸、甜、苦、咸、鲜 )和涩味的评价,无需借助任何统计分析和建模。    该味觉系统已经应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