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关于小儿肠套叠的检查介绍

1.腹部超声 为常用检查方法,可以通过肠套叠的特征性影像协助临床确定诊断。在肠套叠横断面上显示为“同心圆”或“靶环”征,纵切面上,呈“套筒”征。 2.空气灌肠 在空气灌肠前先作腹部正侧位全面透视检查,观察肠内充气及分布情况。注气后可见在套叠顶端有致密软组织肿块呈半圆形,向结肠内突出,气体前端形成明显杯口影,有时可见部分气体进入鞘部形成不同程度钳状阴影。诊断明确的同时也可加压进行复位治疗。......阅读全文

关于小儿肠套叠的检查介绍

  1.腹部超声   为常用检查方法,可以通过肠套叠的特征性影像协助临床确定诊断。在肠套叠横断面上显示为“同心圆”或“靶环”征,纵切面上,呈“套筒”征。   2.空气灌肠   在空气灌肠前先作腹部正侧位全面透视检查,观察肠内充气及分布情况。注气后可见在套叠顶端有致密软组织肿块呈半圆形,向结肠内

关于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检查介绍

  1.腹部B超  可见“靶样征”。目前腹部B超检查的准确率超过90%。  2.钡灌肠X线检查  对于疑难的病例,需要行钡灌肠X线检查或者其他造影剂灌肠检查。影像显示套叠段钡剂不能通过,形成“杯口”状或“弹簧状”阴影。  3.腹部立位片  不全性肠梗阻,并无特别的诊断意义。但对于时间较长的则需要检查

关于小儿急性肠套叠的预后介绍

  水压灌肠或手术后肠道恢复通畅,症状消失为痊愈。水压灌肠在急性肠套叠患儿中约90%可整复,对不能整复和已有肠绞窄或穿孔的病例,及时手术预后良好。  1.注意保暖,配合医师做好水压灌肠准备,灌肠复位成功可能需要禁食处理。  2.注意监测患儿体温,高热时及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观察降温效果。注意观

关于小儿肠套叠的简介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是急性肠套叠,慢性肠套叠一般为继发性。急性肠套叠最多见于婴儿期,以4~10个月婴儿多见,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男女之比为2~3:1。肠套叠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感染有关

关于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分型介绍

  仅有一段肠管套叠为单套叠,套入的肠管再套入另一相邻的肠管为复套叠,但不多见。根据套叠部位不同,又可分为回盲部套叠(回肠套入结肠),小肠套叠(小肠套入小肠)和结肠套叠(结肠套入结肠)等。

关于小儿肠套叠的病因分析

  1.急性肠套叠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饮食改变 生后4~10个月,为添加辅食及增加乳量的时期,也是肠套叠发病高峰期。由于婴儿肠道不能立即适应所改变食物的刺激,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肠套叠。  (2)回盲部解剖因素 婴儿期回盲部游动性大,回盲瓣过度肥厚,小肠系膜相对较长,婴

关于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病因分析

  1.饮食性质与规律的改变。  2.肠道炎性病变。  3.肠寄生虫及其毒素的刺激。  4.有神经肌肉运动不协调性疾患或倾向者。  5.腺病毒感染者。  6.年长儿个别与肠息肉、肠重复畸型、梅克尔憩室有关。

关于肠套叠的分类介绍

  1、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肠套叠发生于无病理变化的肠管,多发生于小儿。小儿肠蠕动活跃,在添加辅食的年龄,可因肠蠕动紊乱而发生肠套叠。小儿的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常合并肠系膜淋巴结的肿大,也可能影响肠管的正常蠕动而致肠套叠。成人的肠套叠多发生在有病变的肠管,如良性或恶性肿瘤、息肉、结核、粘

诊断小儿肠套叠的简介

  当患儿出现阵发性哭闹不安、呕吐、果酱样血便,腹部检查触到腊肠样包块时,即可确定诊断。但临床有10%~15%病例,来院就诊时缺乏急性肠套叠的典型表现,或只有其中1~2个症状,此时应仔细检查腹部是否可触及包块,右下腹是否有空虚感,肛门指诊观察指套上是否有果酱样黏液便,以便进一步确诊。必要时做腹部超声

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简介

  小儿急性肠套叠分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两种。在非手术疗法中有空气灌肠、钡灌肠和B超下水压灌肠复位疗法,其中空气灌肠复位已被长期广泛应用。  非手术疗法:空气灌肠复位肠套叠:采用自动控制压力的结肠注气机,肛门插入Foley管,肛门注入气体后即见肠套叠肿块各种影像,逐渐向回盲部退缩,直至完全消失,此时

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简介

  医学上,一段肠管套入邻近的肠腔内称为肠套叠。急性肠套叠多发生在4~10个月儿童,慢性肠套叠多发生在较大儿童和成人间。小儿肠套叠多与肠功能絮乱有关,上呼吸道感染有可能累及回盲部,增加该病发生的机会。当遇有幼儿哭闹、呕吐,伴有果酱色大便时应高度怀疑肠套叠的可能。早期行水压灌肠既有诊断意义,又有治疗效

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简介

  手术治疗的指征为:  (1)肠套叠经空气加压灌肠等非手术复位未成功者。  (2)发病超过24~48小时,临床疑有肠坏死者。  (3)复发性肠套叠,尤其发生于儿童者。  (4)成人肠套叠。  手术前应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禁食水、胃肠减压,必要时采用退热、吸氧、备血等措施。麻醉多采用全麻气管插管。

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简介

  1.B超下行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  B超复位适应证:病程不超过48小时而全身情况尚好的病例。禁忌证:病程超过48小时而全身情况显著不良者。腹部异常膨胀,X线示小肠严重积气,可见张力性液平面者。B超复位适应证失败后改手术治疗。B超示“双轨症”一般应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灌肠复位失败,套叠时间

预防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简介

  1.合理喂养,注意饮食卫生,婴儿时期提倡母乳喂养。预防呼吸道感染。特别在天气更替的季节尽量避免饮食结构的转变,并注意保暖。  2.加强营养,适龄儿童进行体格锻炼。  3.提高疾病认识,一旦有疑似症状及时就诊。  4.术后患儿必须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切口疝的发生。

关于肠套叠的治疗和预防介绍

  治疗  1、小儿肠套叠多为原发性,可应用空气或钡剂灌肠法复位。但怀疑有肠坏死者禁忌使用。  2、灌肠法不能复位或怀疑有肠坏死,或为继发性肠套叠者可行手术疗法。具体手术方法应根据探查情况决定。无肠坏死者行手术复位;有困难时切开外鞘颈部使之复位,然后修补肠壁;已有坏死或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者可行肠切除

关于肠套叠复位术的基本介绍

  肠套叠复位术,属于医学手术,用于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适应症  1.肠套叠经空气加压灌肠等非手术复位未成功者。  2.发病超过24小时,临床疑有肠坏死者。  3.复发性肠套叠,尤其发生于儿童者。  4.成人肠套叠。

概述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表现

  小儿肠套叠分为婴儿肠套叠(1岁以内者)和儿童肠套叠,临床上以前者多见。  1.婴儿肠套叠多  为原发性肠套叠,临床特点如下:  (1)阵发性哭吵:常见既往健康肥胖的婴儿,突然出现阵发性有规律的哭闹,持续约10~20分钟,伴有手足乱动、面色苍白、拒食、异常痛苦表现,然后有5~10分钟或更长时间的暂

关于小儿便血的检查介绍

  1.实验室检查  肉眼观察大便的颜色、血量、是否带黏液及脓血,血液是否与大便混匀。大便镜检可发现肠道炎症的病理成分、寄生虫卵与某些寄生虫(如阿米巴原虫)。血便于镜检下无红细胞,应做潜血试验。  外周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有助于了解失血的程度。出凝血功能检查。大便培养、血吸虫毛蚴孵化、免疫学检查如

关于小儿脑瘤的检查的介绍

  小儿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颅内高压,或相关的局灶性症状体征时,应注意颅内肿瘤的可能性。  头颅影像学检查是进一步确诊的关键,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能帮助大部分患儿明显诊断,但对后颅窝区肿瘤因受颅底骨影重叠干扰,清晰度不如磁共振成像(MRI)后者较CT成像更清晰,有鲜明的脑内解剖显示,因而对中线结构

关于肠套叠复位术的手术步骤介绍

  1.体位  病人平卧;如系婴儿,应固定于大形板上。  2.切口  多采用右中经腹直肌切口或右正中旁切口进入腹腔。  3.探查  进入腹腔后,用右手示指和中指沿结肠方向摸到套叠的肠段,查明套叠部位及其范围。查清情况后,即可进行复位。  4.复位  在腹腔内直视下,伸入一手至腹腔,握于套入部顶端,逐

简述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

  1.腹痛  首先出现的是阵发性哭闹,间歇性安静。肠套叠90%有腹痛。腹痛成为目前大多数患儿就医的主要症状。  2.呕吐  现在由于患儿家长发现较为及时,出现呕吐的情况较以前减少。但部分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情况,延误就诊时间,早期为胃内容物,之后有胆汁,晚期有粪渣。当然,越晚就诊,病情就越严重。 

小儿肠套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肠套叠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3个月至六岁期间引起肠梗阻的最常见病因。好发于2岁以下男孩,由于患儿常不能叙述病史,多以哭闹,腹痛,吐奶,大便带血等来就诊,多数患者临床触诊可发现腹部包块。而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伤、无痛苦的检查手段, 对于小儿肠套叠的诊断, 不仅具有易于被患儿接受的优点,本文

关于小儿风疹的检查方法介绍

  (1)血常规: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2)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方法有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其中以血凝抑制试验最常用,因其具有快速、简便、可靠的优点。特异性抗体此抗体IgM出现最早,但维持时间较短;IgG抗

关于小儿肺脓肿的检查介绍

  1.急性期  白细胞总数高达(20~30)×109/L或更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核左移;慢性期白细胞接近正常,可见贫血。  2.病原学检查  脓痰或气管吸取分泌物培养可得病原菌,痰涂片革兰染色、痰液普通培养可找到致病菌。由于本病多为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故若疑为本病应同时做厌氧菌培养。  3.痰液

关于小儿胃炎的检查方式介绍

  1.急性胃炎  辅助检查:胃镜检查可确诊。胃电图或B超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2.慢性胃炎  (1)胃镜检查可直接对胃黏膜进行观察,并能同时取活体标本进行组织学和细菌学检查,此法安全可靠,诊断率高,为确诊慢性胃炎的首选方法。  (2)实验室检查  1)胃酸测定浅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偏低,萎缩性胃炎则

关于小儿腹痛的检查方式介绍

  1.实验室检查  血液和大小便常规检查,有时可提供有诊断价值的资料如血红蛋白及红细胞逐渐下降,须警惕内出血的存在。白细胞总数升高常提示炎症性病变。观察粪便性质有助于肠道感染和肠套叠的诊断。尿内有较多红细胞或脓细胞提示尿路感染。必要时需检测血和尿的胰淀粉酶等。  2.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

关于小儿肺脓肿的检查介绍

  1.急性期  白细胞总数高达(20~30)×109/L或更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核左移;慢性期白细胞接近正常,可见贫血。  2.病原学检查  脓痰或气管吸取分泌物培养可得病原菌,痰涂片革兰染色、痰液普通培养可找到致病菌。由于本病多为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故若疑为本病应同时做厌氧菌培养。  3.痰液

关于小儿气胸的检查方式介绍

  1.胸部摄片  由于大多气胸因感染所致,故血白细胞计数多较高,脓气胸时更为显著,胸部摄片,可发现无临床症状的小量积气,若气量较多,则显示患侧肺被压缩,纵隔及心脏移向健侧,脓气胸可见有脓液平,体位变动时透视,变化更为明显。  2.X线检查  X线正及侧位透视和拍片可协助诊断,可见萎陷的肺边缘即气胸

关于小儿胆道感染的检查介绍

  一般根据上腹痛及右上腹压痛的病史及体征,诊断并不困难。在以中毒性休克情况下来就医的患儿,也要考虑到有本症的可能。结合症状、体征和病程发展迅速,伴有精神不好、谵妄、神志模糊或昏迷等症状,可以作出诊断。有腹腔渗液的,可做腹腔穿刺,如抽出绿色渗 液则可确诊为胆汁性腹膜炎。 十二指肠引流,胆汁检查,脓细

关于小儿高血压的检查介绍

  1.尿常规、尿培养、尿儿茶酚胺定性。  2.血常规检查。  3.血清电解质测定:特别是钾、钠、钙、磷。  4.血脂测定: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  5.血浆肌酐、尿素氮、尿酸、空腹血糖测定。  6.肾静脉血浆肾素活性比值测定。  7.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