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发海洋探测装备协同作业实现重大突破

连日来,“科学”号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系列海洋探测装备在南海开展协同作业。在本航次,科考队员实现了深海探测从过去单项装备分别作业向协同作业的迈进,在大幅提升科考效率的同时,也为解决重大海洋科学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互支撑与依托:深海探测迈向协同作业 “科学”号此次执行的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2017年南海综合考察航次。航次第二航段开始后,科考队员率先将“探索”号自治式水下机器人布放到海水中,它随即开始进行大范围地形扫描和拍照。 基于“探索”号探测资料,科考队员选择了最想要调查的区域,连夜将“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布放到水中。“发现”号和母船之间有一根缆相连,善于精细作业和取样。 在“发现”号即将结束作业时,科考队员又将深海着陆器布放到海底。“发现”号准确找到着陆器位置,将其移动到科学家最想观测位置。深海着陆器将拍摄冷泉区生物三个月的生活习性和变化。 此次“发现”号带回了1......阅读全文

我国自主研发海洋探测装备协同作业实现重大突破

  连日来,“科学”号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系列海洋探测装备在南海开展协同作业。在本航次,科考队员实现了深海探测从过去单项装备分别作业向协同作业的迈进,在大幅提升科考效率的同时,也为解决重大海洋科学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互支撑与依托:深海探测迈向协同作业  “科学”号此次执行的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

我国自主研发海洋探测装备协同作业实现重大突破

   7月10日至29日,“科学”号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系列海洋探测装备在南海开展协同作业。本航次,科考队员实现了深海探测从过去单项装备分别作业向协同作业迈进,在大幅提升科考效率同时,也为解决重大海洋科学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互支撑与依托:深海探测迈向协同作业  “科学”号此次执行的是中国科学院战

深海浮游式作业平台完成4300m海试

  11月7日至11月19日,“探索二号”科考船携深海浮游式移动作业平台(ROV)与中继器,赴南海开展TS2-19航次。该平台完成了由浅到深三个级别(1500m级、2500m级、4500m级)的海上试验,最大工作深度达到4308米。该平台在海试过程中工作正常,各项指标达到设计目标,完成海试验证,这表

“海龙11000”深海观测探测-5630米!

图片:宁晶摄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装备“海龙11000”无人缆控潜水器(ROV),近日在西北太平洋海山区完成6000米级大深度试验潜次,最大下潜深度5630米,创造了我国ROV深潜纪录。 在深潜中,“海龙11000”利用机械手近底释放了标识物,开展了4个小时的近底高清观

李乃胜:深海探测与工程装备

四月的海南,艳阳高照,姹紫嫣红。习近平总书记于百忙中视察了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全国海洋界倍受鼓舞。总书记的视察既是对海洋事业的关心关怀,又是对走向深海、经略海洋的指导鞭策,高屋建瓴,催人奋进。 南国边陲,一个年轻的海洋科研机构,展示了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深海滑翔机、“海斗”号深

“潜龙三号”与船载装备实现“点、线、面”协同作业

   记者24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在中国大洋52航次第二航段科考中,科考队采取了“潜龙三号”无缆水下机器人与船载设备协同作业新模式,大大提高了调查作业效率。   据航次首席科学家李传顺介绍,本航段主要在大西洋中脊开展热液硫化物活动特征及热液区生态环境综合调查,使用的调查设备包括“潜龙三号”、深海

“潜龙三号”,你是一个怎样的“深潜明星”

“蛟龙”“海龙”“潜龙”三龙潜水器协同作业模式图 4月30日,在完成深海最后一潜后,“潜龙三号”跟随“大洋一号”船开始返航。4月20日开始,这个中国最先进自主无人潜水器,先后进行了包括两次海试和两次试验性应用在内的四次潜水作业,在全新挑战中不断刷新着纪录。 最近一段时间,大洋深处热闹非凡,各

首次体系化作业,三机协同护绿水青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626.shtm3月中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呷拉镇附近发生森林火灾,截至22日,2号火点仍有断续火线较大火点。3月22日,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翼龙-2应急救

日本深海探测船创海底钻探新纪录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日前说,该机构“地球”号深海探测船在宫城县近海钻探到了海面以下7740米深处,刷新了海底钻探的世界纪录。     据介绍,“地球”号深海探测船4月15日开始在宫城县牡鹿半岛外220公里的海域执行任务,帮助探明东日本大地震的发生机制。研究人员向水深6883.5米的海底插入钻

以强大装备支撑深海科研(科技杂谈)

  只有加快发展深海装备,实现自主创新、集成发展,以强大的装备来支撑深海科研,才能早日取得突破性、引领性的海洋科考成果  前不久,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82岁的汪品先院士搭乘“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完成3次下潜。这位耄耋老人对于海洋事业和科学探索的热爱,令人动容。  将汪院士顺利送抵海底的“

搭乘蛟龙号-完成我国首次南海海山剖面系统观察和取样

   第一步:实施“深海星空”探测计划,在重点海区投放一批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智能浮标,同时在马尼拉海沟、菲律宾海沟、马里亚纳海沟等构建实时立体多学科综合观测系统,点面结合,抢占深海探测的全球制高点  第二步:利用“蛟龙号”载人潜器、ROV(缆控无人潜水器)等移动平台对西太平洋—印度洋重点海区进行全面

“科学”号南海综合考察航次亮点解析

   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29日圆满完成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2017年南海综合考察航次任务,抵达深圳补给。本航次中,我国首次实现了缆控式和自治式水下机器人深海交汇拍摄,不同类型装备协同作业,同时对南海一冷泉区进行了精细调查,取得了大量生物样

我国新完成7次载人深潜,最深7735.9米

北京5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5月5日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所)获悉,该所“探索二号”科考船在最近历时14天的航次中,科考团队于5天作业时间内,共完成7次“奋斗者”号载人深潜作业,其中2个潜次作业深度超过7700米,最大深度达到7735.9米,过程中还成功回收在7700米以深海

探索二号科考船及深海勇士载人潜水器获多项突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390.shtm 中新网北京10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中科院)27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在该院所属多家机构共同参与实施的“探索二号”科考船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最新航次任务中

中国科学家首次精确探测世界最深海沟

  记者从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获悉,隶属该局的中国大型远洋科考船“海洋六号”日前在执行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警戒与保障任务期间,首次对世界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南端的“挑战者深渊”进行了高精度多波束测量,填补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空白。   据“海洋六号”科考船首席科学

长沙矿山院自主研制机器成功用于深海探测

  记者从长沙矿山院获悉,该院海洋所自主研制的2台深海1.5米浅地层岩芯取样钻机,成功完成“海洋6号”科考船大洋29航次深海富钴结壳海底资源的取样调查任务,这也是该钻机继23航次、27航次后,连续第三年参与大洋科考任务,共计完成站位160多个,超额完成了大洋航次深海浅钻预定调查任务。   据了解,

“雪龙2号”回归-为深海热液探测提供技术支撑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能够在1.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拥有智能机舱,便于飞机在甲板上起降;能通过传感器等设备进行船体全寿命监测,如与冰面刮擦后,能自动预警。该船可实现极区原地360度自由转动,并可突

我国建立常态化深海长期连续观探测平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078.shtm近日,国际学术期刊《深海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制的多代深海坐底长期观测系统在我国南海冷泉区连续多年布放,实现了对该区域高清影像资料、近海底理化参数等数据的连续

探索二号返航-深海勇士号完成第500次下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307.shtm 大深度原位科学实验站在海底成功布设 10月25日,“探索二号”科考船搭载着“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返回三亚,完成了大深度原位科学实验站在海底的布设试验。 该航次主要任务

“海星6000”下潜深度首破6000米

   10月26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星6000”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完成首次科考应用任务,在多个海域获取了环境样品和数据资料。其间,“海星6000”最大下潜深度突破6000米,再创我国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ROV)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航次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水下机器人研究室主任李智刚研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考及文物考古船开工建造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434.shtm 6月25日上午,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在广州南沙龙穴岛制造车间正式开工建造。 据了解,该船舶是一艘可进行深海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夏季可进行极区海域考察的新型

2022年度南海大深度联合科考取得重大成果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深海所获悉,由“探索一号”“探索二号”科考船组成的联合航次在南海北部取得重大成果,共发现文物标本66件。  科研人员介绍,本次科考在2000-3000米深度的海底发现1处水下文物点和3处船体以及多个单体酱釉罐,在考古深度上,我国的水下考古深度首次突破2018年的1000米。据了

我国自主研发的4500米级深海遥控作业型潜水器通过验收

   2月20日-4月2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4500米级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系统“海马号”搭乘“海洋六号”综合科学考查船分三个航段在南海进行海上试验,并于4月18日通过了由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办公室委派的海试现场专家组进行的海上验收。   “海马号”的研制是科技部通过863计划支持的重点项目

“潜龙一号”进入实用阶段-深海探测再获突破

  “这次‘潜龙一号’大洋应用性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6000米无人无缆潜水器已由技术成熟阶段进入实用成熟阶段,这是我国深海探测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刚从“潜龙一号”返航回到沈阳的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刘健说。  总设计师徐会希介绍,作为我国大洋勘探领域“龙家族”的三大成员之一,“潜龙

“深海稀土资源高效探测评价技术与示范”在青启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745.shtm

载人潜水器开辟我国深潜科研新领域

认识海洋、保护和开发海洋,深海科考及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必不可少。目前,我国已拥有“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记者日前从“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用户科学指导委员会2022年度会议上获悉,“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2022年分别完成了100潜次、75潜次作业,这

载人潜水器开辟我国深潜科研新领域

  认识海洋、保护和开发海洋,深海科考及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必不可少。目前,我国已拥有“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记者日前从“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用户科学指导委员会2022年度会议上获悉,“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2022年分别完成了100潜次、75潜次作业

超1万米!我国首艘超深水科考钻探船主船体贯通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面向深海万米钻探的超深水科考船——大洋钻探船实现主船体贯通 。 图片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大洋钻探船实现主船体贯通 图片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12月18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面向深海万米钻探的超深水科考船——大洋钻探

国土资源部:十三五将实施三大科技战略

  5日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介绍,根据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我国将推动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三大战略,不断拓展人类认识和开发地球的新空间。  姜大明介绍说,深地探测战略的目标是,2020年形成深至2000米的矿产资源开采、3000米的矿产资源

发现号水下缆控潜器完成第300个科考潜次任务

7月10日18点15分,“发现”号水下缆控潜器(ROV)精准着陆母船“科学”号A架作业平台,这标志着“发现”号ROV圆满完成第300个海洋科学考察潜次任务。 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潜次任务,中科院海洋所工程技术部共派出船载实验室支撑人员21人,组建“发现”号ROV作业组、地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