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动物所揭示动物高原适应在分子水平的趋同性

探讨动物的高原适应是研究物种对极端环境适应机制的理想模型。以往研究中通过比较高海拔物种与低海拔近缘种,在分子及表型层面鉴定了很多高原物种的适应特征。然而,已有研究多侧重于高、低两物种的比较,而高原环境存在很大的异质性,高海拔是个较宽泛的范围,不同海拔地区(2000米、3000米、4000米、5000米等)在氧分压、气温等各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气温。物种在什么海拔范围就已经进化出了高原适应?不同海拔的物种在分子适应上有哪些异同,以及不同类群的物种在相似的海拔是否会进化出趋同的分子适应等一系列问题在前期的研究中还没有得到解答。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车静团队通过合作研究,选取两栖动物中的倭蛙属和爬行动物中的沙蜥属为研究对象展开工作。这两大类群中近缘种从1000米到5000米呈海拔梯度分布,且物种演化关系清楚,构成了两组理想的海拔梯度分布的物种模型:【两栖动物: 高山倭蛙(~4500米)、棘臂蛙(~3000米)、双......阅读全文

昆明动物所揭示家养动物高原适应遗传机制

  青藏高原低氧低压、寒冷、强紫外线等极端环境塑造了其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家养动物高原适应性状遗传机制的解析,不仅能够研究环境与遗传发育的相互作用机制,也有助于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长远开发利用,为高原家畜育种、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和品种改良提供重要信息和理论指导,进一步促进青藏高原地区生态文

高原上的动物进化适应高原缺氧的环境的机制研究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机制。事实上,就人类来说,不同的高原民族的适应都不一样,更何况不同的物种呢。参见:高原生活的人类通过什么机制适应低压缺氧的环境? - 雪山象的回答低压造成的缺氧是高原环境对生物适应的最大阻碍。在高等动物中,调控对缺氧环境应对的核心通路就是HIF (Hypoxia-inducib

昆明动物所揭示动物高原适应在分子水平的趋同性

  探讨动物的高原适应是研究物种对极端环境适应机制的理想模型。以往研究中通过比较高海拔物种与低海拔近缘种,在分子及表型层面鉴定了很多高原物种的适应特征。然而,已有研究多侧重于高、低两物种的比较,而高原环境存在很大的异质性,高海拔是个较宽泛的范围,不同海拔地区(2000米、3000米、4000米、50

昆明动物所在高原适应遗传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地球的“第三极”,以低氧、强辐射、气温低等著称。随着人类的迁徙定居,一批家养动物也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世代繁衍,各自形成了鲜明独特的高原适应特征,为科学家解析物种对高原快速适应进化的遗传机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吴东东研

高原土著动物适应低氧环境机理研究获突破

  由青海省科技厅组织青海大学完成的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原鼠兔体细胞中精子特异性乳酸脱氢酶的功能研究”通过验收和成果评价。   高原鼠兔通过长期在高原缺氧环境中的适应和进化,形成了一系列适应缺氧环境的分子机制。项目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兔精子特异性乳酸脱氢酶基因不仅在其精子细胞中表达,而且在其体细

昆明动物所揭示两栖动物防御高原紫外辐射的分子机制

  太阳光谱中的紫外线不仅使人体皮肤晒伤老化,产生炎症、黑色素和色斑,更严重的还会诱发癌变,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动物适应高海拔环境的策略和生理生化机理研究主要集中于低氧低温适应,对动物如何抵御高原强紫外线辐射的认识非常有限。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生物毒素与人类疾病

脊椎动物化石记录青藏高原“长高”史

  对青藏高原的隆升学界存在着不同观点。中科院古脊椎所邓涛团队利用古脊椎动物化石证据,阐明460万年前青藏高原达到现代高度,形成冰冻圈环境。相关论文近日在国际刊物《全球和行星变化》上发表。  在6600万年之前的中生代时期,青藏高原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生活着以菊石、鲨鱼、鱼龙等为代表的游泳生物,以

西藏高原可能是最后冰期中耐寒动物的进化摇篮

 Coelodonta的头骨和颚化石的正模标本(uux.cn)   一项研究提示,严寒霜冻的西藏高原可能是在最后的冰期中在北美和欧亚大陆活动的披毛犀牛和其它长着粗毛的耐寒动物的进化摇篮。   人们一般认为,更新世的“大型食草动物”是从其在北美和欧亚的较不耐寒的先祖进化而来的,它们随着气候的冷却而

昆明动物所等在藏族高原适应遗传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宿兵课题组与西藏大学、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开展合作,在藏族高原适应遗传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生物学与进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昆明动物所副研究员彭忆,西藏大学教授崔超英,昆明动物所博士生和耀

动物所发现鸟类适应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分子进化机制

  脊椎动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进化是进化生物学和生理生态学共同关注的焦点。为补偿高海拔环境的低氧分压影响,动物机体通过多种氧传输途径保障氧持续传送到线粒体以支持需氧ATP的合成。在严重低氧条件下为保持动脉氧饱和度,在心肺功能和微循环系统调节的同时,机体需要增加血红蛋白氧(Hb-O2)亲合力以巩固组织

西北高原所揭示母体应激适应性与动物种群调节机制

  在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下(31170394),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边疆晖团队以栖息于青藏高原的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母体密度应激对子代应激轴、适合度及种群统计参数的影响,以及母体密度应激的环境制约性适应性及其在动物种群调节中的作用。他

西北高原所等在食草动物承载力评估研究中取得进展

  草地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积的30~40%,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自然栖息地,又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保障。然而,以往对草地承载力的研究多只考虑家畜,而忽略野生动物。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的天然牧场。近年来,随着保护力度加大,

昆明动物所高原两栖物种对气候环境变动响应研究获进展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人类活动导致物种大量灭绝。保护和管理生物多样性以防止其尽快流失,已是全球性的共识和研究课题,其中确定生物多样性格局,了解其产生和维持的机制则是制定有效保护策略的前提。   近期,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院士和车静研究员团队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分布的高原林蛙群

新石器晚期青藏高原东北部存在热带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历史及其对动植物资源利用的方式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显示,粟黍农业人群在距今5200年前就已从黄土高原向西扩散到青藏高原东北部,在新石器晚期大规模定居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Chen et al. Science, 2015;Li et al. Nation

动物所发表鸟类适应青藏高原特殊环境的基因组学证据

  地山雀(Parus humilis)是青藏高原的特有鸟种,属山雀科鸟类。由于其形态特征与地鸦相近,曾长期被认为是鸦科鸟类,并被命名为“褐背拟地鸦”。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雷富民研究员领导的鸟类学研究组与诺禾致源合作,对地山雀开展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同

中科院西北高原所:扎根西北-守望高原

  西北高原所的一个定位集中体现在针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物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研究,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北高原所)有一座标本馆,这里拥有来自青藏高原的生物标本,数量多、种类全,颇具青藏高原特

破解奶牛高原反应难题,拉萨建起高原奶都

  拉萨市城关区白定村的藏民查果一家三口没有背井离乡去打工,但五年来,他们的收入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年收入从八千元涨到了十万元。图片来源网络  查果一家也从个体农户变成了当地最大产业园区的“上班族”。  五年前,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政府成立了“城关区净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城关区的农业插上了科

西北高原所等揭示高原鼠兔适应青藏高原低氧环境新机制

 哺乳动物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的结构和组成成分对维持肺气体交换和机体免疫发挥重要作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成分异常和结构变化与高原肺水肿、各类呼吸综合症和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有密切关系。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小型哺乳动物,

青藏高原首个“高原应急培训基地”揭牌成立

  青藏高原首个“高原应急培训基地”11日在青海师范大学揭牌成立。这个培训基地有望助力提升我国高原地区防范重大灾害、化解安全生产风险的能力。 加强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工作,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青海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王月云说,近年来,青海着力打造具有高原特色的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基地

高原蔬菜“登山”记

  从成都平原沿岷江、梭磨河北上川西北高原,海拔逐渐升高至3300多米,沿途群众种植的各种蔬菜依然是青翠欲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通过科技兴农,使高山蔬菜种植区从海拔1000多米上升至海拔3300米,种植面积猛增至28万余亩,年产特色蔬菜73万吨,不但让高原群众吃上了时令蔬菜,更让群众增收致富有

青藏高原所改进模型减小青藏高原蒸发预估误差

原文地址:http://www.cas.cn/syky/202103/t20210325_4782286.shtml   蒸散发是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中碳循环和水热循环的关键过程,深刻影响青藏高原地区的天气、气候和及亚洲季风系统演变。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寒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浅层土壤水状况反映了

高原脑水肿的病因

  高原脑水肿的发病率与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时间以及体质等有关。一般来讲,平原人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时大约50%~75%的人出现急性高原病,但经3~10天的习服后症状逐渐消失。多数作者认为,本病的发生老年人低于青年人,女性低于男性;急性高原病的发生率与男性的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呈正

青藏高原科学与全球高原科学比较研究座谈会召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的工作部署,4月9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召开青海高原科学与全球高原科学的比较研究座谈会,副厅长苏海红出席并讲话,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大学高原医

青藏高原首个高原能源产业与生态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青藏高原首个高原能源产业与生态研究中心17日于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科院”)正式揭牌成立。  该研究中心由高科院、中国国家电投黄河水电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公司”)、青海省能源局、青海师范大学等共同倡议建立。  据介绍,高原能源产业与生态研究中心服务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高晶:把青春献给高原科考

矢志科研 坚持不懈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巴松村,海拔4270米,距离珠峰大本营约40分钟车程。4月25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高晶从北京经拉萨抵达这里。作为“巅峰使命”珠峰科考浮空艇综合科考队队长,她和队员们驻扎在巴松村,开始为期一个多月的科考。今年是高晶与青藏高原结缘的第十八年。谈到科

青藏高原所基于遥感地温得到青藏高原气温递减率

  气温递减率是高山地区最常用的气温插值参数。大量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气温递减率具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和季节变化,但稀疏分布的气象站点难以提供准确可靠的温度递减率参数。虽然利用遥感地表温度估算气温的研究已有很多,但是尚无研究定量评价利用遥感地温数据估算气温递减率的可行性及精度。  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高晶:把青春献给高原科考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巴松村,海拔4270米,距离珠峰大本营约40分钟车程。   4月25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高晶从北京经拉萨抵达这里。作为“巅峰使命”珠峰科考浮空艇综合科考队队长,她和队员们驻扎在巴松村,开始为期一个多月的科考。   今年是高晶与青藏高原结缘的第十八年。谈到

青藏高原世居藏族人群高原适应关键基因被发现

  近日,记者从华南理工大学获悉,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科研人员和华南理工大学本科创新班学生共同发现青藏高原世居藏族人群高原适应的关键基因。该成果的研究论文《50个全外显子测序揭示人类的高原适应机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学院本科生金鑫参与组

昆明动物所进一步阐明裂腹鱼属鱼类在云贵高原的演化过程

  裂腹鱼属为特产于亚洲高原地区的一类鲤科鱼类。所谓“裂腹鱼”因其腹部肛门和臀鳍两侧各有一排较大的排列整齐的鳞片(臀鳞),两排鳞片之间有一条明显的裂缝,初看起来象是肚子裂开一样,故名裂腹鱼。  裂腹鱼类是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特有鱼类,它们是随着青藏高原的形成而出现的,裂腹鱼的演化过

动物实验与动物仪器

  一、动物实验的主要目的   医疗器械的动物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医疗器械的安全性,通常医学研究中的动物试验研究的主体可能是一种新诊治方法和原理,或一种新的药物的作用机理等等,它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机理、有效性和安全性,这个研究可能与器械的使用存在联系,也可能不存在联系,且研究中可能没有涉及到植入或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