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遗传发育所在小麦远缘杂交及染色体工程研究中取得进展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两位著名的小麦遗传学家Moshe Feldman和Ernest R. Sears曾提出“未来的谷物改良寄希望于野生基因资源的利用”。小麦育种的最大瓶颈是缺乏新的、可用的遗传资源。为了拓宽与改良小麦遗传资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韩方普研究组一直致力于小麦与野生近缘种的杂交工作,利用长穗偃麦草和中间偃麦草育成高抗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的六倍体小偃麦(Guo et al. 2015.JGG)。为了解决小麦生产的赤霉病问题,该研究组一直进行小麦-偃麦草易位系的研究工作。根据易位系染色体的着丝粒结构研究结果,试图回答重复序列是否可以用于小麦育种工作。在完成上述目标的同时,该研究组对小麦及远缘杂交后代的染色体变异机制、易位系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着丝粒的错分裂可以形成新的易位系,全世界广泛应用的1B/1R易位系(70%左右的小麦品种含有这条易位染色体)是融合着丝粒,一半来自黑麦着丝......阅读全文

张正斌研究员:农学“杂家”

  “育种”“抗旱”是他几十年来思考的关键词;“让每一滴水生产出更多粮食”是他科研生命的主题。   水,也许是张正斌一生都难以摆脱的纠结。缺水,是他童年起就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与干旱的对抗,曾夺走了他姐姐的生命。   农业,似乎是生于黄土高原的他绕不开的宿命——“育种”“抗旱”是张正斌几十年来思考

基金委发布与国际农业磋商组织合作项目征集指南

  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农业磋商组织合作研究项目征集指南   一、项目说明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国际农业磋商组织(CGIAR)下属10个中心(研究所),即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Bioversity)、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

南农大863计划成果发现小麦新种质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新近选育出抗梭条花叶病的小麦新种质,题为《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T4VS·4VL-4AL的选育与鉴定》的成果文章日前发表在《作物学报》上。该研究得到了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小麦梭条花叶病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

遗传发育所等发现小麦抗白粉病基因

  串联激酶蛋白(tandem kinase protein, TKP)含有两个激酶结构域,是在麦类作物(小麦和大麦)中发现的一种新类型的抗病基因。目前从麦类作物中已经克隆到的串联激酶基因有大麦抗秆锈病基因Rpg1,大麦抗散黑穗病基因Un8,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15和小麦抗秆锈病基因Sr60。  近

发现新类型小麦抗白粉病基因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刘志勇研究组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洪杰研究组合作报道了一个中国普通小麦地方品种中罕见的TKP蛋白突变Wheat tandem kinase 3 (WTK3),获得了小麦抗白粉病功能。通过正向遗传学的方法,从中国小麦地方品种“葫芦头”中图位克隆了小麦

Nature公布小麦基因组

  利物浦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9所研究机构合作对小麦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他们的研究将于十一月二十九日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有望帮助人们增加小麦产量,培育更适应环境变化的品种。   到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会从七十亿增加到九十亿,在可用耕地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要满足全球对粮食持续增长的需求,

小麦基因蓝图被破解 基因组数量是人类5倍

  据法新社华盛顿7月17日电,科研人员17日称,小麦的基因蓝图首次被破解,这一创举不仅能够优化育种,还可加强农作物的抗病抗旱能力。  小麦是全球30%人口的主要粮食来源,然而破解其基因蓝图尤其困难,因其基因组数量庞大,是人类基因的5倍。  最新研究成果意味着小麦全基因组序列的破译工作将在三年内完成

科学家完成小麦测序草图

    对面包型小麦基因组进行的初步测序有助于科学家的改良工作。  一些人相信,攀登农作物基因组中的珠穆朗玛峰——具有挑战性的小麦基因组——的艰巨任务已经接近完成。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已经拿出了一份小麦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的草图——这份草图鉴别出了小麦的许多基因,并且可能勾勒出了有

我科学家成功绘制小麦D基因组草图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合作,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小麦D基因组供体种——粗山羊草基因组草图的绘制,结束了小麦没有组装基因组序列的历史。该项成果北京时间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标志着我国的小麦基因组研究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据项目牵头人、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贾继增介绍

我科学家成功绘制小麦D基因组草图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合作,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小麦D基因组供体种——粗山羊草基因组草图的绘制,结束了小麦没有组装基因组序列的历史。该项成果北京时间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标志着我国的小麦基因组研究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据项目牵头人、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贾继增介绍

小麦赤霉病的防止关键基因

  小麦赤霉病是由真菌镰刀菌引起的最具毁灭性的世界性小麦病害,堪称小麦“癌症”,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记者13日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该校马正强教授团队通过图位克隆的方式,找到了抵抗小麦“癌症”的关键基因Fhb1,为战胜小麦赤霉病提供了有力的武器。这项成果发表在新一期《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小麦赤

中国农科院与英国科技合作成效显著

  2月1日上午,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参观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园。  特雷莎·梅对中国科学家在农业高新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并表示英方愿与中国在农业领域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  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向梅介绍了中国农科院与英方合作的情况,并表示将以此次首相来访为契机,进一步拓展中

Nature:转运蛋白助力农作物可持续生产

  新发现将对全球农业产生深远影响   近日,全球12位著名的植物生物学家在5月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指出,他们最近发现了植物转运蛋白的重要属性,转运蛋白不仅会穿过农作物的生物膜来对抗有毒的金属和昆虫,也能提高农作物的抗盐性和耐旱性、控制水分流失并存储糖分,最新发现将对全球农业产生深远影响,有助

2019年,中国“大农业”里那些高科技

   今年,我国“大农业”科研领域又诞生了诸多令人惊奇的发现,每一条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它们涵盖了观赏农业、林业、作物、医学等各个领域,包括睡莲、玉米、硅藻等进展。为了展现这些成就,本报特此就我国农业科学家今年发表的大部分重要论文进行梳理,以飨读者。野生玉米大刍草、SK、现代玉米自交系ZHENG58的

王德轩:一生小麦情

   中国十八亿亩耕地里有一半以上是旱地,还需要像导师那样,如同黄土高原上的小老汉树,抗旱耐瘠,期望用一片片小的绿叶染绿黄土高原。  爱小麦者爱一生  往年,我的导师王德轩先生在收麦前一般会叫上他仅有的两个硕士研究生——远在石家庄的我和在兰州的师兄柴守玺——两位都是搞小麦抗旱育种的弟子,有机会到陕西

Science:揭示抗真菌新基因

  近期出现的一种叫做秆锈菌(stem rust fungus)的真菌菌株正威胁着全世界90%的驯化小麦品种。根据发表在6月27日《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两篇新研究论文报道,研究人员从对抗这一真菌的小麦近缘种中发现了两个新基因,有可能使得这一真菌威胁很快得到遏制。   堪萨斯州立大学

农科院团队揭示小麦重大品种基因组演变规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作物所)小麦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创新团队揭示了过去70年我国小麦育成品种基因组重塑和优化的过程,发现小麦3个亚基因组间存在显著的育种选择非对称性,提出基于跨着丝粒区形成的大的单倍型区段优劣评估品种(品系)育种价值的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分子植物

小麦花器官转化实验

实验材料 小麦种子试剂、试剂盒 壮观霉素利福平仪器、耗材 温室或走入式生长箱奥绿肥塑料盆LB 培养基MS 培养基解剖镜巴龙霉素实验步骤 一、材料1. 植物材料Crocus 或 Chinese Spring 小麦种子由美国农业部国家种质资源信息中心提供(http: // www .  

小麦花器官转化实验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试剂、试剂盒壮观霉素利福平仪器、耗材温室或走入式生长箱奥绿肥塑料盆LB 培养基MS 培养基解剖镜巴龙霉素实验步骤一、材料1. 植物材料Crocus 或 Chinese Spring 小麦种子由美国农业部国家种质资源信息中心提供(http: // www .   a

小麦花器官转化实验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                                         &

遗传发育所小麦着丝粒组成及其进化研究获新进展

  植物着丝粒是基因组中进化最剧烈、结构最复杂的区域,在物种形成和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多数植物着丝粒结构复杂,主要是由高度重复的卫星DNA以及中间穿插的反转座子序列(CR)组成,其中着丝粒卫星序列单元长度主要集中在150-180 bp之间,例如水稻CentO和玉米CentC序列,多年前已经发现

低碳环保?你首先要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

  植物和动物一样,也在日夜不停地呼吸。尽管植物没有明显的呼吸器官,但根茎叶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呼吸。这个过程消耗大量氧气,并释放出二氧化碳。然而,植物学家总是缺乏一种有效方法,来测定不同物种之间的这个能量生产过程如何变化。  近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开发出一种高通量方法,可以在黑暗中测量植

植物杂种优势利用实验室参观记

时间:2007年8月6日   地点: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向导:孙其信:现代农学和过去不同,而是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为现代农业服务。   走进中国农大“植物杂种优势利用实验室”,看到最多的还是设备仪器。梯度PCR仪、落地式超速冷冻离心机、冷冻离心干燥机、

别人家的实验室:植物园里的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

  ——走进上海中科院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坐落于风景优美的上海辰山植物园内,由中央“千人计划”顶尖人才、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教授领衔,是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市和国家有关部委联合支持下,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平台,与上

基金委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一、项目说明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下属11个研究中心(研究所),即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Bioversity)、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国际林业研究中心(CIFOR

首次绘制小麦表观基因组图谱

  最近,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科学家们,对小麦中调节基因活性的遗传性分子变化,进行了首次全基因组范围的调查,这可能成为提高作物育种技术的一种新工具。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Genome Biology》。延伸阅读:权威期刊发布首个小麦单体型图谱。  表观遗传标记是一种化学标签,将自己附着在DNA上

普通小麦TaGS2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获进展

  普通小麦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含有A、B和D三个基因组,不同基因组的同源基因在多倍化过程中会出现功能分化或冗余。解析基因组同源基因表达调控机理有助于加深对功能基因的理解,为小麦新品种设计和培育奠定理论基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李俊明研究组在表观遗传学及染色质结构参

Scientific Reports:普通小麦TaGS2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获进展

  普通小麦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含有A、B和D三个基因组,不同基因组的同源基因在多倍化过程中会出现功能分化或冗余。解析基因组同源基因表达调控机理有助于加深对功能基因的理解,为小麦新品种设计和培育奠定理论基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李俊明研究组在表观遗传学及染色质结构参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搅局者”,将给生命科学带来巨变

  3年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Gladstone研究所(Gladstone Institutes i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的遗传学家Bruce Conklin想到了一个能够改变他们实验室工作流程的新办法。Conklin的研究方向是DNA变异与人类疾病的关系,但

复旦大学五大书院首任院长荣休 校党委书记焦扬致辞

  12月17日上午,复旦大学五大书院首任院长荣休暨新任院长聘任仪式举行。校党委书记焦扬代表学校向荣休老院长致以感谢和敬意,向新任院长表示欢迎和祝贺。校长许宁生向现任院长颁发感谢状为新聘书院院长颁发聘书。党委副书记尹冬梅代表学校宣布新聘书院院长名单。 副校长徐雷主持仪式。学生代表向荣休院长、新任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