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伤寒沙门氏菌的生物学性状

伤寒杆菌属沙门氏菌属,革兰染色阴性,呈短粗杆状,体周满布鞭毛,运动活泼 [2] ,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中生长较好,因胆汁中的类脂及色氨酸可作为伤寒杆菌的营养成分。伤寒杆菌的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能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由于O及H抗原的抗原性较强,故可用于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Widal reaction),以测定血清中的O及H抗体的效价来辅助临床诊断。菌体裂解时可释放强烈的内毒素,是伤寒杆菌致病的主要因素。利用沙门菌的invA基因和鞭毛素基因用PCR方法扩增进行分子杂交,可以检出3~300活菌细胞,达到敏感和特异的效果。 在自然环境中抵抗力强,耐低温,水中可存活2~3周,在粪便中可维持1~2个月,冰冻环境可维持数月,但对热和干燥的抵抗力较弱,60℃15分钟或煮沸后即可杀灭,对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消毒饮水余氯0.2~0.4mg/L时迅速死亡。 基本形态 大小( 0.6~1.0μm)x(2~3μm......阅读全文

伤寒沙门氏菌的生物学性状

  伤寒杆菌属沙门氏菌属,革兰染色阴性,呈短粗杆状,体周满布鞭毛,运动活泼 [2] ,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中生长较好,因胆汁中的类脂及色氨酸可作为伤寒杆菌的营养成分。伤寒杆菌的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能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由于O及H抗原的抗原性较强,故可用于血清凝集试验(肥达

伤寒沙门氏菌的简介

  伤寒杆菌(Salmonella typhi)是造成伤寒病的病原体,是肠道沙门氏菌的一个血清型。其传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传染力很强。人感染后主要症状为高烧,可达39~40℃;其他症状有腹痛、严重腹泻、头痛、身体出现玫瑰色斑等,常称“伤寒热”;肠道出血或穿孔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

伤寒玛丽——沙门氏菌的故事

伤寒玛丽,一个女性名字怎么会与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连在一起?“玛丽”的本名叫玛丽·梅伦,1869年出生于爱尔兰,15岁时移民到美国。起初她替别人做女佣,后来发现自己有烹调的才能,于是转行当厨师。然而,她的厨师生涯中,却发生了非常诡异的事情——她给哪家人做饭,哪家人就会出现伤寒病人。1901年,她帮曼哈顿

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的生物学特性

伤寒、副伤寒甲乙丙均属于肠杆菌科、沙门菌属,为革兰氏阴性直杆菌,大小0.7~1.5μm×2.0~5.0μm,多具有周鞭毛,能运动,无芽胞无荚膜。兼性厌氧,最适的生长温度为35~37℃,Ph6.8~7.8。它们对营养的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即可生长出圆形、光滑、湿润、半透明边缘整齐的菌落,但沙门菌经人工

伤寒沙门氏菌的流行特点介绍

  病人和带菌者是伤寒的传染源。病菌随粪便和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饮水和食物,经口感染。苍蝇在本病的传播上起媒介作用。病人从潜伏期就能通过粪便排菌,病后2~4周排菌最多。有的甚至排菌超过3个月。  伤寒可因水源和食物污染发生爆发流行,本病分布我国各地,常年散发,以夏秋季最多,发病以儿童、青壮年较多。本

伤寒沙门氏菌的预防及治疗

  治疗  ①一般治疗:隔离与休息、护理与饮食。  ②对症处理:高热者物理降温;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药;便秘者灌肠,禁用泻药。  ③病原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当抗生素。  预防  ①管理传染源:及时发现、早期诊断、隔离并治疗患者和带菌者,隔离期应自发病日起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后15日为

伤寒沙门氏菌的并发症介绍

  1.肠出血:为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发病后2~3周,发生率2%~15%,常以饮食不当,腹泻为诱因。  2.肠穿孔:发生率2%~4%,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于发病后2~3周,常发生于回肠末端,多为一个。穿孔前常先表现为腹痛或腹泻、肠出血。穿孔时突发右下腹剧痛,伴恶心、呕吐、冷汗、呼吸急促、脉搏

关于伤寒沙门氏菌的临床表现介绍

  潜伏期7~23日,平均10~14日。其长短与感染菌量有关。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分为下述四期。  1.初期:病程第1周。多数起病缓慢,发热,体温呈现阶梯样上升,5~7日高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多。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缺乏、腹部不适等,病情逐渐加重。  2.极期:病程第

研究发现伤寒沙门氏菌如何感染的关键机制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伤寒沙门氏菌如何识别宿主的免疫细胞并释放出破坏免疫系统的毒素。  该发现于2月21日发表在《 PLOS Pathogens》杂志上,为开发伤寒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根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伤寒沙门氏菌每年感染全球2100万人。这种疾病最常见于卫生条件差,水和食物不安全的

简述伤寒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伤寒杆菌属沙门氏菌属,革兰染色阴性,呈短粗杆状,体周满布鞭毛,运动活泼,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中生长较好,因胆汁中的类脂及色氨酸可作为伤寒杆菌的营养成分。伤寒杆菌的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能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由于O及H抗原的抗原性较强,故可用于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