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治疗脉络膜骨瘤的简介

无症状的脉络膜骨瘤以临床观察为主,因其为良性肿瘤且视力损害进展多缓慢,目前尚无有效抑制肿瘤生长的方法。因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位于中心凹附近,激光光凝治疗多影响视力,可考虑光动力疗法治疗。......阅读全文

治疗脉络膜骨瘤的简介

  无症状的脉络膜骨瘤以临床观察为主,因其为良性肿瘤且视力损害进展多缓慢,目前尚无有效抑制肿瘤生长的方法。因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位于中心凹附近,激光光凝治疗多影响视力,可考虑光动力疗法治疗。

治疗脉络膜出血的简介

  脉络膜出血一旦发生,首先要用各种方法控制出血,达到保存视力和眼球的目的。一般应采取措施及时关闭创口,如果仍无法阻止出血时可于角膜缘后8~10mm处切开巩膜,放出脉络膜上腔积血,往往可以挽救眼球。

治疗脉络膜病变的简介

  1.病因治疗  对原发病治疗,去除病因。  2.全身用药  血管扩张剂,能量合剂,维生素类药物等。  3.手术和放疗  脉络膜病变可酌情行激光光凝、冷冻、放射治疗或手术切除。

关于脉络膜骨瘤的基本介绍

  脉络膜骨瘤是一种发生于脉络膜组织的良性肿瘤,主要由成熟骨组织构成。该病多见于20~30岁的健康女性,因肿瘤生长及视力变化缓慢,所以临床就诊年龄明显晚于肿瘤发生年龄。单眼发病多见,双眼发病仅占28%,在双眼病例中有多个家系报道呈现出遗传倾向。

关于脉络膜骨瘤的检查介绍

  1.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  早期病变处呈斑片状强荧光,晚期为弥漫性荧光染色。  2.超声波检查  A型超声波检查可见肿瘤的高回声峰;B型超声波检查可见肿瘤呈强反射波,降低增益后,眼内其他组织回声消失,但肿瘤回声仍然存在。  3.CT扫描检查  脉络膜骨瘤呈现与眶骨一致的高密度影像,具有定性价值。 

治疗脉络膜转移癌的简介

  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改善患者生存期的生活质量或减轻痛苦。在积极治疗原发瘤基础上,可根据病情对脉络膜转移癌给予放疗、激光、冷冻、眼球摘除联合眼台植入等局部治疗。

简述脉络膜骨瘤的临床表现

  脉络膜骨瘤患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中晚期患者可以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和视野缺损等。慢性视力障碍多为肿瘤表面的视网膜变性所致,而急性视力下降多由黄斑区的脉络膜新生血管产生导致。外眼及眼前段正常。脉络膜骨瘤一般为扁平状其高度为0.5~2.5mm,体积可为2~22mm,肿瘤多位于近视盘附近,常累及眼

关于脉络膜骨瘤的鉴别诊断介绍

  1.眼内骨化  常发生在由外伤、炎症或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原因所致的长期萎缩眼内,CT和超声波检查可见与脉络膜骨瘤相似的眼内骨质影像,但眼内骨化常因并发性白内障或其他的眼前段异常而无法查见眼底,影像学检查可见眼轴短于正常眼,视力丧失及病史等有助于鉴别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在化生的骨质中,多无血管成分,

治疗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的简介

  大多数患者不需治疗,但对于出现大量黄斑区点状病变,特别是伴有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者,则应给予治疗。常用的药物为糖皮质激素,一般选用泼尼松口服。  对于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目前有3种治疗方法:  1.用泼尼松口服治疗  可延缓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的生长,甚至在一些患者可使其消退,所以此种治疗对于黄斑区的

康柏西普治疗脉络膜骨瘤继发视网膜脱离病例报告

脉络膜骨瘤由Gass于1978年正式命名,是位于脉络膜的较少见的良性骨性肿瘤。 脉络膜骨瘤以视盘周围的视网膜出现网状骨质为特点,出现在后极部较少,多见于20~30岁的健康青年女性,通常单眼发病,双眼少见,呈遗传倾向。现报告康柏西普注射液治疗脉络膜骨瘤所致渗出性视网膜脱离1例。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8岁

脉络膜新生血管简介

  脉络膜新生血管是指来自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增殖血管,通过Bruch膜的裂口而扩展,在Bruch膜与视网膜色素上皮之间、或神经视网膜与视网膜色素上皮之间、或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与脉络膜之间增殖形成,许多累及RPE-Bruch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的疾病均可导致CNV的形成,又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多见于

脉络膜裂伤的治疗

  1、早期卧床休息,应用止血剂;止血剂通过改善初始止血过程,刺激纤维蛋白形成或者抑止纤维蛋白溶解来改善止血。尽管止血的主要方法还是输注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但是由于血制品供给越来越少,而且需要考虑已经实施的治疗方法,所以药物制剂仍然是重要的辅助品。多种止血剂的药理作用是对于有各种问题的病人,通过阻止或

关于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简介

  脉络膜新生血管是指来自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增殖血管,通过Bruch膜的裂口而扩展,在Bruch膜与视网膜色素上皮之间、或神经视网膜与视网膜色素上皮之间、或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与脉络膜之间增殖形成,许多累及RPE-Bruch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的疾病均可导致CNV的形成,又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多见于

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简介

  1.本病治疗以找寻病因积极抗炎为主  若患者全身有活动或陈旧性结核病灶,或PPD试验阳性,应行规则的抗结核治疗。此外可查血沉、免疫球蛋白及Lyme钩端螺旋体及弓形体血清学检查,如有阳性,则予以相应的治疗。若查不出任何原因,可予非特异抗炎药,如消炎痛、布洛芬等。  2.激光治疗  如眼底荧光血管造

怎样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

  1.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治疗特效药物。吲哚美辛类药物对抑制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生长有一定疗效。针对引起炎症的各种病因,合理使用抗生素配合皮质激素,可减轻或消退炎症反应。各种维生素类药物可支持视网膜代谢。  2.光凝治疗  光凝是治疗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有效方法,在于封闭新生血管。适应于活动性的位于中

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相关介绍

  1.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治疗特效药物。吲哚美辛类药物对抑制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生长有一定疗效。针对引起炎症的各种病因,合理使用抗生素配合皮质激素,可减轻或消退炎症反应。各种维生素类药物可支持视网膜代谢。  2.光凝治疗  光凝是治疗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有效方法,在于封闭新生血管。适应于活动性的位于中

关于滑膜性软骨瘤病的简介

  1900年Reichel首次报道,原因不明。以滑膜上形成软骨结节为特征,这些软骨小体多呈砂粒状,多时可达数十个,可带蒂生长,向关节腔内突出,亦可脱落进入关节腔内,成为游离体(关节鼠),受关节滑液滋养而逐渐长大,后期软骨结节可发生钙化或骨化,所以也称滑膜骨软骨瘤病。此病好发于关节,尤以膝、髋、肘、

关于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的简介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是一种少见的多灶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症性疾病。典型地发生于青年女性近视患者,表现为后极部散在分布的黄白色病变,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内层脉络膜水平,呈自限性过程,通常不伴有眼前段和玻璃体炎症,多数患者视力预后良好。

关于脉络膜视网膜环状萎缩的简介

  脉络膜视网膜环状萎缩(gyrate atrophy of choroid and retina,GA)是一种遗传性、与氨基酸代谢障碍有关的疾病。通常从赤道部开始,向中心及周边部扩展,最后累及眼底大部分,可造成严重的视功能障碍。Cutter、Fuchs正式为脉络膜视网膜环状萎缩命名。

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简介

  脉络膜黑色素瘤是一种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多见于40~60岁,与性别或眼别无关,可以发生于脉络膜的任何部位,但常见于眼的后极部。  临床上其生长有二种方式:  ①局限性:在巩膜与脉络膜之玻璃膜间局限性生长,呈扁平椭圆形。因受巩膜和玻璃膜的限制,生长较慢,如穿破玻璃膜,则在视网膜下腔内迅速扩大,形成

简述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治疗

  目前脉络膜黑色素瘤通常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进行处理。对于瘤体较小,视功能尚好,患者强烈要求保持眼球者,可以采用激光、局部敷贴放疗或局部切除肿瘤等;如果瘤体较大,视功能破坏严重,或者患者强烈要求摘除眼球者,可以行眼球摘除联合眼台植入手术。如果肿瘤细胞已经从眼内转移至眶内者,可以行眶内容剜除术。手术后根

关于脉络膜视网膜环状萎缩的治疗介绍

  鉴于发病机制和生化研究,发现脉络膜视网膜环状萎缩是由于先天性某种酶的缺乏,并发现这种酶是0KT、0AT,由于酶缺乏鸟氨酸不能转化为谷氨酸而存在于血液内,并引起各种临床表现,因此本病可试用几种治疗方法。  限制鸟氨酸转化  主要限制精氨酸(arginine)饮食量,可降低血浆鸟氨酸水平。鸟氨酸不是

关于脉络膜视网膜炎的简介

  脉络膜视网膜炎的病因多种多样,与血管痉挛、局部血循环障碍、精神过度兴奋或紧张、脑力和体力劳动过度、过敏反应、感染性病灶及内分泌障碍等有关。临床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脉络膜与视网膜相互紧帖,脉络膜发炎时累及视网膜,故常诊为脉络膜视网膜炎。脉络膜视网膜炎属一种常见的眼底病变,

鸟枪弹样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简介

  鸟枪弹样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双侧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其特征为视网膜下多发性奶油状病灶和视网膜血管炎,常伴有黄斑囊样水肿、视盘水肿和玻璃体的炎症。白种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关于滑膜骨软骨瘤的治疗与预后介绍

  滑膜骨软骨瘤为良性、自限性病变,滑膜切除或不完全性切除,尤其是在病变早期容易复发。即使术后复发,其进展也很缓慢,不致引起严重临床问题。病变侵蚀关节面,可导致继发性退行性关节病。滑膜骨软骨瘤偶发展为软骨肉瘤者,关节症状长时间存在,并演变为顽固性疼痛者提示为恶变。  治疗原则是彻底清除游离体,彻底切

治疗脉络膜视网膜炎的相关介绍

  1、查找病因:对原发病治疗,去除病因。  2、皮质类固醇:地塞米松0.75-1.5毫克,口服,每6-8小时一次;ACTH25-50毫克或地塞米松10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500-1000毫升中,每日一次,静脉滴注。若要加强局部药物浓度可并用地塞米松2.0毫克和妥拉苏林12.5毫克球后注射,每周一次

手术疗法治疗脉络膜玄色素瘤的介绍

  最主要是早期诊断,及时摘除眼球,摘除时,视神经要尽可能剪长一些,因肿瘤有可能沿视神经蔓延,如眶内组织被肿瘤波及则应作眶内容剜除术。对位于虹膜及睫状体者,可行虹膜切除术及虹膜状体切除术。近年来有人统计行眼球摘除者更容易加快肿瘤转移,而且随访结果显示,不手术者的生存率并不低于手术者,因此主张对一眼因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简介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是以黄斑区水肿为特征的常见眼底病单眼或双眼均可发病,常易复发,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在20-45岁。病情可以自限。自觉视力减退70%左右的患者视力在0.5-1.0之间,很少低于0.1。主诉视物不清有中心暗点、形、色视或小视眼底检查,黄斑区局限性肿胀隆起,周围有光晕中心凹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简介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多单眼发病,眼底表现类似老年性黄斑变性,但病灶较老年性黄斑变性者为小,多为孤立的渗出灶,伴有出血。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曾有青年性黄斑变性或出血性黄斑病变之称,其致病为不同原因的炎症,引起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形成,发生浆液性和(或)出血性色素上皮和(或)神经上皮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介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简称“中浆病”,是指黄斑区或者后极部由于色素上皮屏障功能受损,液体进入神经上皮下导致的神经上皮脱离,可伴有RPE的脱离。中浆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属于最常见的眼底病之一。患者大多为青壮年男性。发病年龄20~45岁,发病高峰在40岁前后。男女之比为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