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十二五”期间“渤海粮仓”亩产增近百公斤

环渤海低平原区是我国淡水资源匮乏、土壤瘠薄的盐碱地,其粮食产量长期较低。记者3月1日从科技部了解到,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中科院院士李振声团队用科技手段改写了土地产出,几年间使每亩地平均增产粮食95.7公斤。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介绍,“十二五”期间,国家启动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通过国家支持的9571万元加上中科院配套的3000万元,以及河北、山东、天津和辽宁等省市低产田区域配套的3亿元投资,李振声院士团队联合企业与地方进行了攻关,在70多个县市全面进行技术示范,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李振声团队根据不同土地成分,形成不同特色的技术模式,转化应用新科技成果。他们先后在95个5000亩以上规模化示范区,建立核心区42个,面积达14.1万亩,示范区103个,面积达146.2万亩,辐射推广面积1596.6万亩,总体增收粮食33.6亿斤,增加收益24.63亿元。 “中国18亿亩耕地中有40......阅读全文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创纪录的“十一连增”

   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创纪录的“十一连增”,总产达到12142亿斤,比上年增加103.2亿斤。粮食连续11年增长,是令人欣慰的,但今后的粮食生产如何保持增长势头?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下,如何依靠科技力量改造中低产田?在确保“第一粮仓”三大平原区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如何全面规划,保障

“渤海粮仓”项目一期目标如期完成

“项目取得的成绩远超过项目启动之初的任务目标。”日前,渤海粮仓项目一期结题,项目负责人、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小京表示,该项目2017年带动95个县市区3110.9万亩中低产田粮食增产增效,5年累计增粮209.5亿斤。 5年来,科研人员在该项目的支持下,围绕环渤海中低产区扩面

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决战”黄淮海

  禹城站扎根基层,将科学院与地方结合创造出的模式、技术、经验瞄准国家重大需求,通过基层的实际工作,提出新模式、新技术,最后推动国家和区域的农业发展。  山东禹城县,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的主楼里,李振声院士书写的“黄淮海精神”五个大字醒目地挂在墙上。  如今,已过耄耋之年的李振声仍坚持身体好的时候就

王德轩:一生小麦情

   中国十八亿亩耕地里有一半以上是旱地,还需要像导师那样,如同黄土高原上的小老汉树,抗旱耐瘠,期望用一片片小的绿叶染绿黄土高原。  爱小麦者爱一生  往年,我的导师王德轩先生在收麦前一般会叫上他仅有的两个硕士研究生——远在石家庄的我和在兰州的师兄柴守玺——两位都是搞小麦抗旱育种的弟子,有机会到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