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8日,Science Advances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杨庆文团队、刘君团队和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的Ken Olsen团队完成了水稻(亚洲栽培稻)及其祖先种(普通野生稻)非编码区lncRNA的注释,结合多重组学方法研究了水稻lncRNA的进化历史,从全基因组水平揭示了lncRNAs调控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变异的分子机制。

图片.png

  尽管高达90%的真核生物基因组能够发生转录,但仅2%的转录本能够编码蛋白。阐明非编码区变异对农艺性状多样性形成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是揭示作物遗传变异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栽培稻中95%的lncRNA表达量下调,且下调的lncRNA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与定向选择一致的显著分子特征,差异表达的lncRNAs靶基因富集于与碳固定能力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的位点。部分lncRNAs表达量降低直接导致淀粉含量和粒重的增加,从而通过lncRNAs的全基因组注释重塑了水稻转录组的表达模式,揭示了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多层次调控机制。

图片.png

  该研究首次从全基因组水平对水稻及其祖先种的lncRNA结构、表达模式、分子机制和进化历史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lncRNAs调控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变异的分子机制,极大地促进非编码区调控作物农艺性状变异的研究,可为水稻全基因组设计育种提供路线图,对于水稻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片.png

LncRNA对水稻籽粒形态性状多样性微调的分子遗传机制

  该研究得到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该文第一作者为郑晓明副研究员。


相关文章

中国野生刺葡萄抗白腐病遗传位点获揭示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葡萄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发现了起源中国的野生刺葡萄抗病遗传位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园艺研究》(HorticultureResearch)上。中国野生刺葡萄。中国农科院......

最新研究解析碳4解剖学结构形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研究发现控制水稻碳3、碳4小脉发育新机制,为在碳3水稻中有效组装碳4解剖学结构提供新的基因资源和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植物细胞》(......

这个“图书馆”助广东育成一批优质品种

15万份目前,广东省农科院拥有国家种质资源圃(分圃)6个、农业农村部种质资源圃3个、广东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中心库)1个、省市共建库(圃)11个。广东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中心库)是广东农作物种质资......

中国农科院11项成果获2019—2021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2019—2021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获奖情况,中国农业科学院共11项成果(个人)获奖,其中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2人,农业技术推......

黄麻耐盐适应机制和驯化历史获揭示

记者10月11日从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获悉,该所联合国内外3家单位,通过基因组、转录组、表观修饰组联合分析的手段,揭示了黄麻耐盐适应机制和驯化历史,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黄麻11个重要性状的候选位......

259万!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仪器设备购置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长岛迁飞昆虫科学观测实验站仪器设备购置项目公开招标公告2022年09月08日15:55公告信息:采购项目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长岛迁飞昆虫科学观测实验站仪......

北京农学院花费140万元购入核酸蛋白检测相关仪器设备

近日,北京农学院发布《北京农学院实验室生物仪器设备购置项目》中标公告,花费140万元从北京圆融正通科技有限公司购入核酸蛋白检测仪已经相关设备。详细信息如下:一、项目编号:110000222102000......

鲁氏菌基因缺失标记活疫苗首发上市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27日发布信息,研发历时18年,由该研究所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制的布鲁氏菌基因缺失标记活疫苗产品在中国首发上市。该疫苗的应用,将有效降低布鲁氏杆菌......

中国农科院线上交流,加快推动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5月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交流会在线上举行。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吴孔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主持会议。会议强调,要坚持以贺信精神为指引,加快......

传承薪火23位院士在长沙植下“院士林”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一周年之际,23位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齐聚长沙,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内,共同植下一片“院士林”。现场,每位院士携手1名湖南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