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PNAS发表泛素新成果

眼睛晶状体混浊或白内障是最常见的一种老年疾病,有一千八百万人因此而失明。白内障的形成与晶状体有害蛋白的沉淀和累积有关。而泛素蛋白水解系统是选择性去除有害蛋白的主要细胞质降解通路。 泛素(Ub)具有七种赖氨酸,这些赖氨酸决定着泛素化底物的命运。然而人们对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还不够了解,尤其是其中的K6(lysine 6)。为此,Tufts大学和四川大学的研究团队深入分析了K6突变所产生的影响。这项研究发表在一月十二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刘科(Ke Liu)教授是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 眼睛晶状体的独特之处在于,晶状体细胞是持续终身的,是研究分化或发育的理想模型。研究人员发现,K6只参与了不到3%的泛素连接,而且K6缺失对晶状体蛋白的影响并不大。在K6突变的情况下,晶状体的蛋白图谱只发生了约2%的改变。然而,这种影响并不明显的突变却改变了细胞的缝隙连接,提高了晶状体核心的钙离子水平......阅读全文

四川大学PNAS发表泛素新成果

  眼睛晶状体混浊或白内障是最常见的一种老年疾病,有一千八百万人因此而失明。白内障的形成与晶状体有害蛋白的沉淀和累积有关。而泛素蛋白水解系统是选择性去除有害蛋白的主要细胞质降解通路。  泛素(Ub)具有七种赖氨酸,这些赖氨酸决定着泛素化底物的命运。然而人们对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还不够了解,尤

复发性白内障晶状体囊膜切除术的简介

  复发性白内障晶状体囊膜切除术是晶状体囊袋切除术(phacocystectomy)的一种,为治疗复发性白内障而切除部分晶状体囊膜。复发性白内障即后发性白内障,指白内障术后或晶状体外伤后,晶状体物质未能完全吸收而在后囊表面沉积、增殖而形成的后囊膜混浊。此种白内障不能明确地列为晶状体哪一层组织的混浊,

真性晶状体囊膜剥脱伴老年性白内障病例分析

真性晶状体囊膜剥脱是一种罕见的眼部疾病,临床表现为晶状体前囊膜的板层分离,透明的前层囊膜卷曲漂浮于前房中。晶状体前囊膜的板层分离后晶状体代谢受影响,所以真性晶状体囊膜剥脱的患者多伴白内障。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真性晶状体囊膜剥脱伴老年性白内障病例报告如下。患者男,83岁,主因双眼无痛性视力逐渐下降约1年

改善白内障患者视力-首款可术后调整的晶状体获批

  FDA今天批准了RxSight公司的光可调晶状体(light adjustable lens)和光传递器械(light delivery device,LDD),这是第一个可以在白内障手术后对人造晶状体度数进行小幅调整的医疗器械系统,使患者不使用眼镜也能有更好的视力。  白内障是常见的眼部疾病,

简述复发性白内障晶状体囊膜切除术的术后保健

  一、术后护理:  1.术后平卧,注意保持头部稳定。  2.术后每日无菌换药,局部点抗生素眼液,并以快速散瞳剂活动瞳孔。必要时全身应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  3.术后如有眼压升高,可单独应用降眼压药或适当采取综合降压措施,以降低眼压。  二、术后饮食:  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不喝浓茶、

简述复发性白内障晶状体囊膜切除术的手术步骤

  一、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  球后麻醉,必要时辅以结膜下浸润麻醉或表面麻醉。  二、适应证:  主要适用于各类后发性白内障。  三、手术大致步骤:  1.上方巩膜切口,放与灌注呈30°弯针头进入晶状体囊内。  2.切割头由另一切口进入晶状体赤道部。预置切速400次/秒,吸引力20~26.7kPa切

得了白内障,千万不能拖

  白内障即透明的晶状体变浑浊。如果把眼睛比作照相机,晶状体就像镜头,起到聚光、成像的作用。正常情况下,晶状体是透明的。任何原因导致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者颜色发生改变,引起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均称为白内障。  白内障的主要原因是衰老,但任何年龄段都可以发生。因此,做好眼病筛查、预防尤为关键。  白内障

手术治疗遗传性白内障的介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为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新型白内障手术。此手术目前主要集中在我国比较先进的大中城市开展。使用超声波将晶状体核粉碎使其呈乳糜状,然后连同皮质一起吸出,术毕保留晶状体后囊膜,可同时植入房型人工晶状体。老年性白内障发展到视力低于0.3、晶状体混浊在未成熟期、中心核部比较软,适合做超声乳化

关于外伤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介绍

  1.钝挫伤或冲击伤性白内障  有时钝挫伤后在数月乃至数年后始形成典型的白内障改变。钝挫伤性白内障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晶状体半脱位或全脱位。最早期改变是正对瞳孔区的后囊膜下混浊,进而形成类似于并发性白内障的星形外观或菊花状混浊。在大多数情况下,钝挫伤性白内障可合并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瞳孔后粘连,在

Science:研究发现降低白内障的化合物

  白内障是发生在眼球里面晶状体上的一种疾病,任何晶状体的混浊都可称为白内障,但是当晶状体混浊较轻时,没有明显地影响视力而不被人发现或被忽略而没有列入白内障行列。目前无论国产还是进口,白内障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可以彻底治疗。初期、早期的白内障可以用药物抑制,然而对于已经形成、影响视力的白内障单纯用药是

临床物理检查方法介绍晶状体检查介绍

晶状体检查介绍: 晶状体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晶状体是确定有无白内障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晶状体本身构造较复杂,故首先应对晶状体在裂隙灯下的正常情况彻底了解,方可不致造成误诊。晶状体检查正常值: 在晶状体前囊表面常有棕黄色的星状细胞沉着,这是一种具有几个突起的色素细胞。有时是单一,也有时是多数。由于裂隙

白内障的诊断治疗

    诊断    世界卫生组织从群体防盲,治盲角度出发,对晶状体发生变性和混浊,变为不透明,以至影响视力,而矫正视力在0.7或以下者,方可诊断白内障。    治疗    1.药物治疗    白内障药物治疗没有确切的效果,目前国内外都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一些早期白内障,用药以后病情可能会减慢发展,

怎样治疗白内障?

  1、药物治疗  目前国内外都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一些早期白内障,临床用药以后病情会减慢发展,视力也稍有提高,白内障的早期进展至成熟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它有可能自然停止在某一发展阶段而不至于严重影响视力。早期白内障可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E等,也可用一些药物延缓病情发展。通常一些中期白内障

概述白内障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与眼前节疾病有关的并发性白内障 虹膜睫状体炎是引起并发性白内障的最常见原因。典型混浊可以发生在晶状体后极部,也常见于前部瞳孔后粘连附近(图1)。病变进展缓慢,如局部炎症得以控制,混浊可长期稳定而不发展。在反复发作的慢性病例,除广泛瞳孔后粘连外,常合并晶状体囊膜增厚或皱褶,有时在瞳孔区形成纤维血管

关于晶状体源性青光眼的简介

  晶状体源性青光眼,治疗原则为晶状体摘除术。  在白内障的病程中,晶状体膨胀,推挤虹膜前移,可使前房变浅,房角关闭而发生类似急性ACG的眼压骤然升高。治疗原则为摘除晶状体,如房角已有广泛粘连,则可考虑白内障和青光眼联合手术。  白内障过熟期,晶状体皮质液化并漏入前房,被巨噬细胞吞噬,巨噬细胞以及大

关于白内障并发症的病因分析

  眼局部炎症主要包括慢性葡萄膜炎,如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和Still病(青少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的葡萄膜炎等;变性性疾病主要包括陈旧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变性、高度近视、慢性青光眼等。另一种情况则是眼内肿瘤、缺血以及眼底血管性疾病引起的白内障。内眼手术后,如青光眼滤过手术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并发的白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白内障手术新理念

  现代白内障手术不仅是为了使患者看得见,更是为了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白内障手术技术和人工晶状体的发展推动了白内障手术理念的发展。白内障手术正在由传统的复明手术向屈光性手术发展。“屈光性白内障手术”(refractive cataract surgery)——这一白内障手术新理念应运而

简述放射性白内障的症状体征

  1、红外线所致白内障 多发生于玻璃厂和炼钢厂的工人中。熔化的高温玻璃和钢铁产生的短波红外线 被晶状体吸收后,引起晶状体浑浊。初期,晶状体后皮质有空泡、点状和线状混浊,类似蜘蛛网状,有金黄色结晶样光泽。以后逐渐发展为盘状混浊。最后发展为全白内障。有时前囊膜下也有轻微混浊。  2、电离辐射所致白内障

简述核性硬化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

  单侧或双侧性,两眼发病可有先后,视力进行性减退,由于晶状体皮质混浊导致晶状体不同部位屈光力不同,可有眩光感,或单眼复视,近视度数增加,临床上将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后囊下三种类型。硬化性白内障属于核性白内障。  核性硬化性白内障的晶状体混浊从晶状体中心部位即胚胎核位置开始,出现密度增加,

眼前节病变引起的并发性白内障的表现

  (1)虹膜睫状体炎是引起并发性白内障的最常见原因,典型混浊可以发生在晶状体后极部,也常见于虹膜后粘连附近。病变进展缓慢,如局部炎症得以控制,混浊可长期稳定而不发展。在反复发作的慢性病例,除广泛虹膜后粘连,常合并晶状体囊膜增厚或皱缩,有时在瞳孔区形成瞳孔膜闭,混浊开始于前囊下,常被瞳孔膜闭做遮掩而

一例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病例分析

患者,女,80岁。因左眼视物不见10年,眼痛、眼胀2周。于2013年11月5日10:00以“左眼白内障过熟期、左眼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收入院。查体:左眼视力无光感,眼压55 mmHg,角膜雾状水肿,前房充满白色乳糜状物,余窥不清,见图1。初诊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经药物治疗,左眼眼压不能控制。

Structure封面文章:解密白内障的形成

  白内障是致盲的第一杀手,目前世界上有近两千万人受到它的影响。日前,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的科学家们取得了重要成果,揭开了白内障的形成机制,这一成果将有望帮助人们为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这项研究作为封面文章刊登在十二月的Structure杂志上。   “我们的研究阐述了白内障形成的分子机制,这一

关于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鉴别诊断介绍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应与肿胀期白内障所致青光眼、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以及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鉴别。  1.肿胀期白内障所致青光眼  系由于晶状体肿胀、体积增大、前后径加大所致。前房极浅,瞳孔开大呈固定状态,对光反应消失,晶状体前囊与瞳孔缘紧贴,房角大部分或全部关闭。房水中可见少量色素;而晶状

白内障的致病原因分析

    病因    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导致白内障。本病可分先天性和后天性:    1.先天性白内障    又叫发育性白内障,多在出生前后即已存在,多为静止型,可伴有遗传性疾病,有内生性与

关于白内障的病因分析

  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导致白内障。本病可分先天性和后天性:  1.先天性白内障  又叫发育性白内障,多在出生前后即已存在,多为静止型,可伴有遗传性疾病,有内生性与外生性两类,内生性者与胎

关于晶状体囊切开术的基本介绍

  晶状体囊切开术是一种晶状体囊膜切开术(capsotomy),该术式有晶状体前囊切开术(anterior capsulotomy)和晶状体后囊切开术(posterior capsulotomy)。由于现代囊膜手术已相当完善,激光前囊膜切开在临床上已很少应用。  一、适应证:  1. 晶状体前囊切开

关于放射性白内障的概述

  因放射线所致的晶状体混浊,称为放射性白内障,也有人将其归入外伤性白内障。主要有以下类型。  1、红外线所致的白内障 多发生于玻璃厂和炼钢厂的工人,因熔化的高温玻璃和钢铁厂产生的短波红 外线被吸收后,产生晶状体混浊。初期后皮质有空泡、点状和线状混浊,类似蜘蛛网状,有金黄色结晶样光泽。以后逐渐发展为

简述晶状体膨胀所致青光眼的临床表现

  晶状体肿胀所致青光眼的临床表现与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极其相似。眼压升高,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极浅,瞳孔散大。虹膜角膜角镜检查可发现不同程度的房角关闭。如病程时间长,眼压高,可发生永久性的房角粘连。在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肿胀所致青光眼时多为单眼发病,有长期视力减退病史,晶状体

关于囊内白内障摘除术的适应症禁忌症介绍

  一、适应证:  1.因各种原因不适合行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老年性白内障。  2.部分外伤性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内异物,前囊膜创口已闭合,晶状体完整者。  3.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晶状体畸形。  4.某种类型虹膜炎并发白内障,估计囊内摘出后可减少术后反应者。  二、禁忌证:  1.30岁以下青年或婴幼儿

关于晶状体源性青光眼的病理病因分析

  1、疾病病因:  晶状体源性青光眼诱发原因,主要有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过熟期.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脱位,它包括外伤性和遗传性,无晶状体眼.其中以晶状体膨胀期最多,所以,应注意鉴别诊断如晶状体膨胀期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鉴别,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自行破裂应与眼内炎鉴别,此外,还应与外伤性房角后退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