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研究发现抗艾基因可捕捉病毒

据外媒报道,专家发现,某些人虽然暴露在病毒环境中,但天生对艾滋病具有抵抗力,他们之所以不会染病是因为一组基因将HIV病毒灭活。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基因和免疫》杂志上。 专家发现,基因变体C4BPA和CR2可以保护机体免受HIV病毒感染。研究人员在两家医院的合作下对全世界450名属于艾滋病高危人群但没有患病的人进行了基因组分析。此外,研究人员还将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取得的研究结果发送到意大利,在米兰大学的合作下,证明其中一个具有保护作用的基因序列CR2也出现在另一个女性高危人群,即一个艾滋病患者没有发病的配偶身上。她们虽然面临经过性渠道传染艾滋病的风险,但并没有被传染,这证明了某个基因变体保护她们免受感染。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基因参与捕捉躲藏在抗体中的病毒,这意味着它们将影响病人对疫苗的反应,也就是说疫苗能否发挥作用将取决于人的基因类型。专家......阅读全文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实验步骤 一、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最简单的经典杆状病毒表达载体是一个重组的杆状病毒,其基因组含有一段外源核酸序列,通常为编码目标蛋白质的dDNA,在多角体蛋白启动子控制下进行转录。这个嵌合的基因由多角体蛋白启动子和外源蛋白编码序列组成

刘昌孝:认识SARS-CoV-2,抗病新药研发策略该从“何”说起

  过去100年发生的多起事件让世人密切关注未来发生传染病大流行的风险。2018年是1918年流感流行的100周年,估计有数千万人死于100年前那次流感。现在拥有比一个世纪前更好的干预措施,季节性流感疫苗,但不一定完全有效预防。每年需要接种或选择接种的人所占比例较小。世界上还有抗生素可以帮助治疗细菌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2

五、亲代杆状病毒基因组的改进就像转移质粒的改进,对亲代杆状病毒基因组的改进也是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起初,最主要的目的是找到克服重组杆状病毒载体构建和分离低效率的方法,这也是最初的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在已经知道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 在共转染的昆虫细胞系中,转移质粒和亲代杆状病毒

正粘病毒遗传与变异

甲型流感病毒每个核苷酸在每个复制周期中的突变机率大约是15×10-5,与其它RNA病毒的突变率相似。但是,由于流感病毒的基因组分为8个或7个不相同的片段,在病毒增殖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基因重排,因而使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致病性很容易发生变异。 (1)病毒变异的类型A.抗原性变异〓抗原性变异

“蝙蝠女侠”团队找出SARS病毒源头

  石正丽研究组正在进行样本处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供图  SARS样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菊头蝠。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张礼标研究员供图  电子显微镜下的SARS冠状病毒粒子。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杨兴娄博士供图  石正丽研究组在野外作业。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供图  15株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它已成为分子生物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克隆的筛选,酶切图谱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变的检测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宜的温室度及离子强度等)可按碱基互补原成双链。杂交的

腺病毒简介

腺病毒载体的优点:1. 宿主范围广, 对人致病性低腺病毒载体系统可广泛用于人类及非人类蛋白的表达。腺病毒可感染一系列哺乳动物细胞,因此在大多哺乳动物细胞和组织中均可用来表达重组蛋白。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腺病毒具有嗜上皮细胞性,而人类的大多数的肿瘤就是上皮细胞来源的。另外,腺病毒的复制基因和致病基因均已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2

IS PCR的技术特点 (1)既具有PCR的特异性与高灵敏性,又具有原位杂交的定位准确性;(2)测到低于2个拷贝量的细胞内特定DNA序列,甚至可检测出单一细胞中的仅含一个拷贝的原病毒DNA;(3)有助于细胞内特定核酸序列定位与其形态学变化的结合分析;(4)可用于正常或恶性细胞,感染或非感染细胞的鉴定

新冠病毒“备受争议”的神秘来源

  随着新冠肺炎对全球的威胁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各国专家也对新冠病毒(2019-nCoV或SARS-CoV-2)的来源投下更多关注的目光。本文从流行病学调查、病毒基因比对、跨物种感染研究以及关键的“中间宿主”等领域,对新冠病毒来源进行了全景式梳理与深度挖掘,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刻而全新的视角。  一、华

反向遗传学技术及其在FMDV 研究中的应用

刘光清 刘在新 谢庆阁(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农业部畜禽病毒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兰州730046)摘 要:  反向遗传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综述反向遗传技术研究进展,并讨论该技术在口蹄疫病毒研究中的应用。关键词:  反向遗传学 反向遗传技术 全长c

Nature:利用CRISPR筛选出潜在的黄病毒药物靶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潜在的方法阻止寨卡病毒和类似的病毒在体内扩散的方法。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6月1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CRISPR screen defines a signal peptide pr

狙击艾滋病毒――“引蛇出洞”还是“关门打狗”?

  曾庆平   有很多非专业或跨专业人士对于人类为何数十年攻克不了艾滋病难题感到迷惑不解,那是因为他们不太了解艾滋病毒致病的“特洛伊木马”机制。   艾滋病毒之所以能“摧毁”人类的免疫系统,是因为它们专门感染并杀死免疫细胞。不过,只要它们在免疫细胞内复制并产生新的病毒,人体都能立即识别它们并设法

撩开甲型H1N1流感神秘的面纱:寻踪 变异 应对

  在一片恐慌与焦虑中,甲型H1N1流感持续升级,流感疫情呈迅速蔓延之势,随着疫区人口的频繁流动,宛如涟漪般开始向全球波及。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SARS留给公众的记忆依然盘桓不去,在甲型H1N1流感面前,中国严阵以待的规模并不陌生。   然而,对于这个幽灵杀手,我们的了解有多少?面对它,我们

知识分享:维真腺病毒系统产品手册

  产品说明书   本产品仅限用于研究,严禁用于疾病诊断。   本产品仅供购买方内部研究使用,未经Vigenebio公司书面许可,严禁转售。   产品有限责任担保   Vigenebio保证您收到的产品符合产品目录上的规格。本担保规定了Vigenebio更换产品的责任。Vigenebio不提

基因重组与变异导致甲型流感病毒致病性渐强

  积极防控H7N9  从2005年的H5N1到2009年的H1N1,再到今年4月初的H7N9,甲型流感病毒家族攻势凌厉、变化多端,让人类不得不被动应战。  是时候主动迎战防患未然了!“今天H7N9出现或又消失,明天可能又出现H10N8、H6N6等新变种。”4月18日,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所

浅谈基因治疗药物市场战略投资展望

  基因治疗(genetherapy):指用(正常或野生型)基因导入人体的细胞,使其发挥生物学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技术方法。   基因治疗是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DNA重组技术、基因克隆技术等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最具革命性的医疗技术之一,它是以改变人的遗传物质为基础的生物医学治疗手段,在重大

浅谈基因治疗药物市场战略投资展望

  基因治疗(genetherapy):指用(正常或野生型)基因导入人体的细胞,使其发挥生物学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技术方法。   基因治疗是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DNA重组技术、基因克隆技术等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最具革命性的医疗技术之一,它是以改变人的遗传物质为基础的生物医学治疗手段,在重大

曾毅:与病毒战斗一辈子

曾毅(1929年— ) 曾毅,广东揭西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56~1960年,从事脊髓灰质炎病毒,减毒性疫苗免疫,肠道病毒、麻疹病毒的研究。1960年起从事肿瘤病毒研究。从1973年开始研究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建立了一系列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并获得卫生部的试剂生产证。在

病毒学家田波院士:锐志精研济苍生

   田波院士最卓越的地方恰恰在于他对国家社稷民生的体贴关怀,心怀苍生,科研事业高度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此成其“大”;密切关注国际科学前沿,及时追踪领域最新趋向,活到老学到老,眼界开阔,此成其“高”。  田波(1931年12月~)  著名病毒学家,中科院院士。山东桓台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

官方确定H7N9病毒源 称感染人是极小概率事件

  ●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来自于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鸡群的基因重配。这种基因重配是一种常见现象,但对人类致病是极小概率的随机事件。――中科院   ●重点推进临床诊断试剂开发、疫苗研制等重点工作,预计在两个月内完成核酸诊断试剂的临床验证,7个月内完成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性疫苗研制

科学家揭示埃博拉古老家族史 或寻找新方式研发疫苗

          北京时间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布法罗大学的科学家成功揭示了埃博拉病毒的家族史。研究发现埃博拉病毒以及与之拥有类似致命性的近亲马尔堡病毒的共同祖先是一种线状病毒。这种线状病毒拥有悠久的历史,至

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

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Optical in vivo Imaging)主要采用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与荧光(fluorescence)两种技术。生物发光是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标记细胞或DNA,而荧光技术则采用荧光报告基团(GFP、RFP, Cyt及dyes等)进

慢病毒的包装简介及其应用范围

  慢病毒,( Lentivirus )载体是以 HIV-1 (人类免疫缺陷 I 型病毒)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基因治疗载体。区别一般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它对分裂细胞和非分裂细胞均具有感染能力。慢病毒载体的研究发展得很快,研究的也非常深入。慢病毒载体可以将外源基因有效地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从而达到持久性表达

慢病毒的包装简介及其应用范围

  慢病毒,( Lentivirus )载体是以 HIV-1 (人类免疫缺陷 I 型病毒)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基因治疗载体。区别一般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它对分裂细胞和非分裂细胞均具有感染能力。慢病毒载体的研究发展得很快,研究的也非常深入。慢病毒载体可以将外源基因有效地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从而达到持久性表达

慢病毒的包装简介及其应用范围

  慢病毒,( Lentivirus )载体是以 HIV-1 (人类免疫缺陷 I 型病毒)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基因治疗载体。区别一般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它对分裂细胞和非分裂细胞均具有感染能力。慢病毒载体的研究发展得很快,研究的也非常深入。慢病毒载体可以将外源基因有效地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从而达到持久性表达

H7N9溯源:人类所染病毒和禽类感染的不一样

4月9日,浙江省嘉兴市余新地区有大量出栏鸡卖不出去,每天还要消耗大量饲料钱,养鸡户伤心落泪   一个新的结合体   “我们发现H7N9病毒有很强的变异能力。”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说。   4月5日,他们从全球共享禽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上获得了4个H7N9甲型禽流感的基因组。GI

基因疗法准备就绪

  15年前,基因疗法遭遇了一系列悲剧性挫折,使得科学家开始对其进行严格的重新评估;15年后,基因疗法已经做好准备,即将进入临床。  里基·刘易斯是一名拥有遗传学博士学位的科学作家。她参与过多本教材的编写,在许多杂志上发表过文章,她还是《永恒的治愈:基因疗法和拯救它的男孩》(The Forever

中科院发现H7N9病毒基因重配模式

  新型禽流感病毒H7N9在中国感染人数不断上升,截止4月8日,感染人数至24人,死亡病例上升至7例。这种在禽类属于低致病率、而在人类造成高死亡率的病毒,引起科学界的高度关注。H7N9禽流感病毒分析,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基因溯源近日已有初步结论。   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

病毒基础知识(3)

(四)分子病毒学的研究时期  自从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理论建立以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使得病毒学的研究步入了分子病毒学的发展时期。50年代至60年代是分子生物学的奠基时代,而病毒特别是噬菌体和植物病毒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分子病毒学也正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

潘多拉病毒,基因世界的“匹诺曹”

《木偶奇遇记》中和蔼可亲的老木匠皮帕诺和匹诺曹的故事,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可你知道吗?在携带生命密码遗传信息的基因世界里,竟然也有皮帕诺和匹诺曹一样的“神存在”。日前,法国科学家在研究中新发现的三种潘多拉病毒,可能擅长创造全新的基因,并在病毒庞大的基因组中发现了许多“孤儿基因”。潘多拉病毒的“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