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心在大尺度生态变化评估方面取得进展

宏观生态学(macro-systems ecology)是国际上新近提出的生态学前沿领域,重点关注大尺度生态监测、模拟和管理等。大尺度生态变化评估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能够揭示区域生态系统变化的时间过程和空间格局,并能反映人类活动的宏观生态效应以及生态保护和恢复等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研究组联合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吴炳方课题组,将遥感监测、趋势分析与归因分析相结合,定量研究了2000-2010年全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生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大尺度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的相对有效性。结果表明:2000-2010年全国植被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小幅植被恢复(占国土面积的4.28%)与退化(占国土面积的7.67%)并存,并且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植被净恢复占比最高的五个省区是陕西、山西、宁夏、甘肃和青海,而植被净退化占比最高的五个省区包括台湾、上海、浙江、江苏和西藏; 生长季的气温升高抑制植被恢复并促进植......阅读全文

去年植被生态质量总体好于常年

  中国气象局4日发布的《2022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总体好于常年,为2000年以来第三高。  今年是中国气象局连续第七年发布《全国生态气象公报》。公报从天气气候对地表生态影响角度评估了2022年和2000年以来气象条件的影响。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

植被恢复对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氮固持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研究员王克林团队在西南喀斯特植被恢复对土壤氮固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氮素是生态系统的主要限制性元素之一,剧烈的人类活动会引起土地退化并导致土壤氮素的分解和流失。我国西南喀斯特区是受耕作活动干扰的生态脆弱带,围绕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

湿地植被不同演替阶段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生态化学计量学结合了生态学和化学计量学的基本原理,是研究生物系统能量平衡和多重化学元素平衡的科学。该理论自提出以来在物种共生、营养级动态、生物养分限制及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不同演替阶段植被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是揭示演替规律内在形成机制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当前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有关

中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创2000年以来新高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2021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显示,2021年,植被生态质量指数为2000年以来最高,草原产草量为2000年以来最高,北方荒漠化区大部地表生态持续向好,西南石漠化区植被生态质量为2000年以来最高。  监测结果表明,2021年植被生态质量指数为68.8,较常年(2000—202

亚热带生态所植被恢复对土壤碳固持影响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研究员王克林团队在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碳固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来源和组成部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减少土壤碳固持,加速温室气体排放。植被恢复是提高土壤碳固持的重要途径,但当前不同植被恢

森林生态系统森林植被与大气间汞的交换过程研究获进展

  森林生态系统是全球大气汞(Hg)的重要汇,从全球尺度看,每年森林生态系统从大气吸收1180吨左右的汞。但是对植被吸收的大气汞是否存在向大气的再释放过程以及再释放通量大小的认识还不清楚。通量箱(袋)传统方法只能获得植被与大气间汞交换的净通量值,无法区分植被吸收大气汞的通量和植被向大气排汞的通量。这

森林生态系统森林植被与大气间汞的交换过程研究获进展

  森林生态系统是全球大气汞(Hg)的重要汇,从全球尺度看,每年森林生态系统从大气吸收1180吨左右的汞。但是对植被吸收的大气汞是否存在向大气的再释放过程以及再释放通量大小的认识还不清楚。通量箱(袋)传统方法只能获得植被与大气间汞交换的净通量值,无法区分植被吸收大气汞的通量和植被向大气排汞的通量。这

上半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近15年来最好

  记者日前从中央气象台发布的生态气象监测评估报告中获悉,2015年上半年全国86%的地区植被生态质量处于正常偏好等级,较去年同期增加9%。全国陆地植被生态质量为近15年来最好。  评估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水热条件较好,特别是北方地区降水量达近15年最

研究发现最佳荒漠草原植被恢复模式技术

   荒漠草原植物种类贫乏,草丛低矮,生态系统稳定性差,一旦退化很难恢复。目前我国在退化地生态恢复方面虽然已有很多研究成果,主要恢复技术包括围栏封育、补播、松土、浅耕翻、火烧、施肥、施秸秆或枯草等,这些草地植被恢复技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等特点。但是,如何如针对退化草原特点、水土流失特征

研究证实ECM真菌可影响宿主植被生长

  外生菌根真菌(Ectomycorrhizal (ECM) fungi)与植被组成、土壤特性和特殊生境过程密切相关。然而,基于生境适应性与环境梯度变化的植被-ECM真菌时空协同进化机制尚不清楚,考察地理位置、植被功能和土壤理化特性等环境因子梯度变化及其交互作用对植被-ECM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相关研

植被水分调节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影响研究获进展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及强度的增加将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产生重要影响。植物对不同气候与土壤水分条件的长期适应,会形成由一整套相关联的性状组成水分调节策略,如叶片气孔导度变化和根系水力再分配(HR)等。极端干旱事件发生时,植被水分调节策略对陆地生态系统地-气碳水交换的影响仍存在不

生态中心量化气候和人类活动对中国植被固碳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傅伯杰研究组通过多源遥感数据与观测数据融合,改进遥感植被光合和呼吸模型,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分离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植被固碳的贡献。该研究系统分析了大规模植被恢复以来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固碳的时空变化特征,对于我国植被恢复和保护、实现“碳

研究发现植被生长峰值过去30年持续升高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夏建阳研究组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等单位合作,利用卫星遥感数据、野外生态学实验、野外观测调查资料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模型等多种手段,发现全球陆地植被的生长峰值在过去30多年中持续升高。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生态学与进化》。  陆地生态

德研究人员发现暖冬会损害原生植被

  冬季过后,树木会在春季发芽长出新枝。传统观念认为,春季日照时间对树木枝条发芽起着重要作用。但德国研究人员发现,充足的“冬眠”时间也是树木春季发芽生长所必需,暖冬会导致一些原生树木生长缓慢,而使不易受气候变暖影响的灌木丛和外来树种占得先机。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日前发表的研究公报称,冬季越冷,

南京地理所湖泊水生植被遥感研究获进展

湖泊是地表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植被是众多湖泊生态系统重要的生物类型,对湖泊水体的理化指标、底栖动物、藻类、鱼类、沉积物等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是湖泊生产力、湖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湖泊生态平衡的重要调控者。开展遥感调查研究是认知湖泊水生植被分布、面积和生物量变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水专项(2017Z

高光谱成像在植被研究中的应用

  高光谱超多波段的成像光谱数据为植被分类识别提供了比以往更加详细的信息,基于高光谱遥感的植被识别精度远远超出了常规所能获取信息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体现出高光谱在植被信息获取能力方面的巨大优势。  高光谱成像还应用于生态环境梯度制图、光合作用色素含量提取、植被干物质信息提取、植被生物多样性监测、土壤属

2022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为22年来第三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088.shtm

湖北梁子湖洪水后生态退化10年-植被遭灭顶之灾

9月6日,梁子湖边,随处可见洪水退后留下的垃圾水果湖在建的箱涵即为解决“遇雨即污”的问题  7月我省遭遇1998年以来的最大洪水袭击后,暴雨重灾区鄂东的梁子湖等湖泊水质明显下降。专家认为,湖泊本就脆弱的生态,遭遇洪水和暴雨的冲击后,显示出湖泊保护和治理难以“独善其

亚洲内陆荒漠区花粉植被量化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宇飞、王国宏等近日在《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发表了在亚洲内陆荒漠区花粉-植被量化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为解决亚洲内陆荒漠区深时植被及其演替的目标开辟了新途径。 量化重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深时植被是一个世界难题。化石花粉数据是重建过去植被组成、类型及相关的生

太湖水生植被消退的作用机制研究获进展

  针对湖泊富营养化和生态系统退化,开展以恢复和重建水生植被为核心的湖泊生态修复被认为是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水质改善和良性生态系统重构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围绕水生植物在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生理生态学实验和湖泊生态恢复实践,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天然浅水湖泊中大范围的湖泊生态恢

研究人员揭示黄土高原植被减蚀机理

  记者日前从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了解到,经过3年的研究,该院肖培青博士通过对侵蚀临界能量和力学效应的研究,初步揭示了黄土高原坡面植被减蚀作用的力学机理。   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发现,在一定的雨强范围内,被覆植物对洪水过程具有消波调控作用,但强降雨条件下,即使被覆度达到60%以上,陡

研究揭示全球变暖速率放缓对植被物候的影响

  物候是生态系统的关键之一,它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特别是气温的变化。过去几十年的全球温度观测数据显示在1998年至2012年期间,存在全球变暖速率放缓的现象(被称为Warming Hiatus),但是Warming Hiatus对全球的植被物候有什么影响到目前为止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

洞庭湖典型湿地植被泥沙淤积研究获进展

  湿地生态系统中,泥沙淤积常伴随洪水的发生而发生。尤其是对于水库、通江湖泊、洪泛平原及三角洲湿地而言,泥沙淤积是一种常见现象,并在湿地植被演替中扮演重要角色。  湿地植被与泥沙淤积关系的研究一直是湿地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当前,有关二者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湿地植被如何通过生态生理策略的调整来适

生态建设是子午岭区近20年植被改善的关键因素

             2000-2018年子午岭区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贡献度。         2000-2018年子午岭区

内陆河流域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阈值估算取得新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730.shtm 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量是区域水资源配置和生态系统管理的关键问题。尽管许多研究开展了植被生态需水量的评估工作,但目前仍缺乏对干旱内陆河流流域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阈值的定量研究。已有的相

成都生物所揭示高寒生态系统植被群落对气候的响应方式

  高寒生态系统植被群落的生命过程受温度制约明显。即使在生命循环的末期,气候变化也能够使某些草本植物得以机会性生长,进而改变或潜在影响植物秋季养分的回流动态、物质贮存量以及来年生长和物候。但是,植物生命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可能因植物种类、生活型以及功能群类型的差异而呈多样性表现,进而影响自然群落间的

研究揭示六千年前人类已改变自然植被

  同济大学教授翁成郁与博士生程仲景研究发现,至少在中国华南地区,人类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已实质性地改变了自然植被的演替规律与演化过程。这是在世界上首次以确凿证据揭示早期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强烈改变,也意味着自然植被早在六千年前可能就已被改变,或者说真正的天然植被早已不在。该项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

最新研究称植被增加可加强全球水可用性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最新在线发表一篇论文指出,在过去20年间,植被覆盖的增加加强了全球水可用性,但水文影响超出了发生植被变化的区域。 该论文称,全球植被覆盖近年来发生了许多改变,这一现象受综合因素影响,包括造林(种植树木)、森林砍伐和大气二氧化碳增加带来的施肥效应。通

研究揭示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草地植被趋于恢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464.shtm6月1日,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郑一团队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将深度学习方法创新性地用于草地演化预测,并揭示全球变绿在内陆干旱区的新机制。 研究示

我国在沉水植被恢复对湖水影响研究中取得进展

  氮是藻类生长的重要限制营养元素,也是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因子之一。沉水植被恢复是目前治理富营养化湖泊的常用生物修复措施,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发现,沉水植被恢复能有效改善湖泊水体透明度,但不能加强底泥的脱氮速率。  硝化-反硝化过程能将氨氮和硝氮还原成N2O和N2,是湖泊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脱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