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潘建伟:科研评审应多请国际同行可避免评审不公现象

记者在全国两会驻地见到中科院院士、中科大教授潘建伟委员时,这位国际知名的量子通信科学家衣着朴素,略显腼腆,但谈及到科研项目专家评审这样的专业话题时,他似乎马上开启了“演讲”模式。 谈到科研项目专家评审中的回避制度时,潘建伟坦言,这项制度的出发点很好,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是有一些漏洞,应该加以完善,形成并执行“最严格的回避制度”。他举例说:“有一个情况特别值得注意,就是这个项目里有你的学生,你回避了;其他项目里有其他评审专家的学生,他也回避了;但你们却在互相支持对方的学生,这样一来,回避制度就形同虚设了。碰到这种情况,评审专家应该退出所有的项目评审,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公平。” 潘建伟曾经在海外求学多年,他对国外项目评审邀请国际同行评审的做法十分赞同。“英国最近有个量子通信的项目评审,邀请的全部是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做评审,没有邀请一个英国国内的专家,这样做就是为了确保评审的公平和公正。” 潘建伟认为这种做法值得我国借鉴。“目......阅读全文

潘建伟:科研评审应多请国际同行 可避免评审不公现象

  记者在全国两会驻地见到中科院院士、中科大教授潘建伟委员时,这位国际知名的量子通信科学家衣着朴素,略显腼腆,但谈及到科研项目专家评审这样的专业话题时,他似乎马上开启了“演讲”模式。  谈到科研项目专家评审中的回避制度时,潘建伟坦言,这项制度的出发点很好,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是有一些漏洞,应该加以完

潘建伟:“量子梦”托起中国梦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中国梦,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为之努力,我选择的方式是研究量子物理。”潘建伟说。  对这位44岁的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来说,“量子梦”始于二十多年前。1992年,中科大近代物理系本科生潘建伟在毕业论文中,不乏莽撞地向量子力学理论提出质疑。  从普通人的眼光来

潘建伟院士:“量子京沪干线”今年建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3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将于2016年下半年建成。  “这条量子干线连接北京与上海,贯穿山东济南、安徽合肥等地,是千公里级高可信、可扩展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属世界首例。建成后将用于金融、政务等领域信息的

潘建伟:“墨子”开启量子通信新篇章

   2017年,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实现了三大既定科学目标,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千公里级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和千公里级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国家发改委立项的世界首个远距离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正式开通。“京沪干线”连接北京、上海,贯穿济南、合肥,

潘建伟:“墨子”开启量子通信新篇章

   2017年,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实现了三大既定科学目标,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千公里级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和千公里级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国家发改委立项的世界首个远距离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正式开通。“京沪干线”连接北京、上海,贯穿济南、合肥,

潘建伟院士:在量子世界中执著创新

       科技工作者要努力发挥科学技术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作用,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刚刚过去的2月,潘建伟、陆朝阳等人共同完成的量子点脉冲共振荧光确定性高品质单光子源的研究工作在英国《自然》杂志子刊《自然—纳米技术》上发表。这是我国量子点光学量子调控领域发表在《自然

潘建伟:求解量子奥秘的“中国创新者”

  量子论与相对论被称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27年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名普通本科生潘建伟,却在毕业论文中向量子力学发起挑战,试图证明这个理论“是错的”。  改革开放使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释放了无数年轻人“求真”的热望与勇气,潘建伟就是其中之一。经过20多年创新求索,他主持研发的世界首颗

潘建伟院士团队开创量子计算新领域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领导的量子计算机研发团队,来了个“双黄蛋”——“祖冲之二号”和“九章二号”两项科研成果同时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祖冲之二号”构建了66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实现了对“量子随机线路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九章二号”则再次刷新了国际上光量子操

潘建伟等实现无条件安全比特承诺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教授潘建伟及同事张强、彭承志等研究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无条件安全“比特承诺”,在相互不信任的通信终端之间直接建立信任的问题上取得了突破。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被评价为“密码学界的重要进展”和“该领域的先驱实验”。   随着电子商务,特别是网络金融

潘建伟:在与量子“纠缠”中展示神奇

   潘建伟,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入选者。2003年被奥地利科学院授予青年物理学家最高奖Erich Schmid奖。  200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与同事一起,利用先进的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