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北京大学谢灿NatureMaterials发表革命性新成果

来自中国的科学家们说,在果蝇的细胞中他们发现了一种生物指南针:一个棒状的蛋白质复合物可以对准地球的弱磁场。 这一生物指南针的组成蛋白质以相关形式存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物种中,它可以解释一个长期存在的谜题:鸟类和昆虫等动物是如何感知磁力的。它还可能成为利用磁场来控制细胞的一个宝贵的工具。由北京大学生物物理学家谢灿(Xie Can)领导的研究小组将他们的研究论文发布在11月16日的《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杂志上。 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家Peter Hore说:“这是一篇非同寻常的论文。”但谢灿的研究小组没有证实,这一复合物在活体细胞中起生物指南针作用,也没有解释它感知磁力的机制。维也纳分子病理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家David Keays则说:“它要么是一篇非常重要的论文要么完全错误。我强烈怀疑是后者。” 从鲸鱼到蝴蝶、白蚁到鸽子,许多的生物都利用地球磁场来导航或定向自己所在的空间。但人们对于这一磁感应能力......阅读全文

2019未来科学大奖公布!四位顶级科学家获得百万大奖

  2019年9月7日,9月7日消息,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于9月7日在北京公布2019年获奖名单,邵峰、王贻芳、陆锦标、王小云四位顶级科学家获奖。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邵峰获得“生命科学奖”,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贻芳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教授陆锦标(Kam-Biu Luk

integrate基因工具应用

  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霍乱弧菌中发现了一个独特的“跳跃基因”(转座子)后,开发了一种名为INTEGRATE的工具,可以在基因组中精准位置插入大片段基因而不引入DNA断裂。对于侧重于敲除和降解目标DNA、且屡受到脱靶困扰的CRISPR技术,这种新的、精准插入大片段的基因编辑工具有望提供重要的补充

2018前10月生物医学风云榜 袁隆平 曹雪涛及施一公等上榜

  经过特殊的算法,我们得到了2018年前10个月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及最火爆的3个重大学术界事件,能够上榜的风云人物/事件,都曾长时间占据过100多个公生物医学公众号的头版头条。  在此,我们精选了其中的3个事件及16位风云榜人物。我们对其进行了划分,分别是:6星级的3个事件,分别位诺贝尔奖,国

8篇最新Science研究论文揭示生命科学最新研究成果

  1.Science:我国科学家揭示人类早期胚胎发育中的组蛋白修饰重编程  doi:10.1126/science.aaw5118  组蛋白修饰调节基因表达和发育。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为了解决在人类早期发育中组蛋白修饰如何发生重编程,中国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颉伟(Wei Xie)课题组、郑州大学第

清华Nature子刊发表表观遗传学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高等生物的基因组DNA围绕着由四种组蛋白组成的八聚体,形成碟状的核小体结构。基因组DNA以这样的形式包装成为染色质,使DNA受到良好的保护。通过“读取”模块识别组蛋白共价修饰是表观遗传学调控的一个主要机制。  最近人们发现了多种组蛋白赖氨酸酰化,比如巴豆酰化(Kcr)、丁酰化(Kbu

杨福家: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

杨福家简介 杨福家,出生于1936年6月,宁波籍。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1992-1996),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所长(1987-2001)。杨福家教授也是复旦大学玻尔教授(中国第一位以玻尔命名的物理学教授)。1984年,被评为国家

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生命的另一种阅读和解析

50年义无反顾的105岁寿星 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语气平和,思路清晰。 “生物物理研究所走过了半个世纪。作为亲历者,我深知,是以50年义无反顾坚持学科交叉、坚持服从国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办所方针,换来了生物物理所今日的蓬勃发展。” “当年,对于生物物

光合作用光能捕获与能量传递的结构基础研究

光合作用作为地球上生物利用太阳能的重要反应,一直是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是植物抗逆性研究、作物高产研究的热点。光合作用根据其反应阶段可以分为基于光能吸收传递转化的光反应和基于CO2同化等酶促过程的暗反应。光反应作为植物利用太阳能的原初反应,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主要发生在植物叶片或者藻类的类囊体膜上,由

《自然》选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

  2016年6月21日北京时间凌晨1点,《自然》杂志发表了Science stars of China这篇新闻特写文章,Nature.com的官方微信号"Nature自然科研”同时放出此文的中文版《中国科学之星》。  从古老的DNA到中微子和神经科学,中国的顶尖研究者们正在发挥巨大的影响——并提升

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表观遗传学什么是重点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8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其中面上项目16709项、重点项目624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8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6155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829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

冷冻电镜有什么用? ——2017诺贝尔化学奖简析

他们让生物化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令生物分子的成像在原子分辨率上获得简单、清晰的图像。出生于欧洲的三名科学家因“发展冷冻电镜,用于在溶液中测定生物分子的高分辨率结构”而分享了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这一消息10月4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公布。三名科学家分别是瑞士洛桑大学生物物理荣誉教授雅克·杜波切特(Ja

盘点2014年度十大改变世界的革命性技术

  基因编辑更快更准更简单  1973年,斯坦利•N•科恩(Stanley N. Cohen)和赫伯特•W•博耶(Herbert W. Boyer)找到了改变生物体基因组的方法,成功将蛙的DNA插入到细菌中。20世纪70年代末,博耶的基因泰克(Genetech)公司对大肠杆菌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带有一

百人计划人才《细胞》子刊发现细胞因子新功能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药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Ufd1是gp78的一个共因子,这揭示了ERAB过程泛素反应中Ufd1的一个未知功能,也说明了U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物理与材料学领域  【1】2019年12月11日,中科院物理所张余洋、丁洪及高鸿钧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Nearly quantized conductance plateau of vortex zero mode in an iron-based superconducto

他们是如何拿到诺奖的——来自诺奖实验室的内部报告

  刚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Moser夫妇的实验室中,有一对中国夫妇——张生家和叶菁,他们与Moser夫妇已经合作了五六年的时间,并在此次获诺贝尔奖的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生家、叶菁夫妇与Moser夫妇合影  在本届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布的当天,赛先生联系了张生家夫妇表示祝贺,在谈话中张生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战略情报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通过计量统计遴选出天文学与天体物理[1]、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这五个学科中受到科技界热切关注的科学成果,及中国研究者参与的每个学科TOP30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

FDA批准首个帕金森病新药,肺具有造血功能……

  本周回顾,GSP和GMP认证费自4月1日起全部取消,药明康德已正式启动A股IPO流程,默克/辉瑞PD-L1抗体获FDA批准,FDA批准十年来首个帕金森病新药,GEN网站公布2017年最具吸引力的生物制药公司收购标的TOP10,Nature惊人发现肺的新功能——造血,利用智能手机就能检测精子质量…

2017年度国家杰青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发布

  根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2017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予以公布。  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有违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或其他学术不端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在15日内(8月4日——8月18日)向国家自然科

2012年世界各国生物技术发展回顾

  美国   遗传学研究精彩纷呈;细胞学研究成果丰硕;药理学研究取得新成果;艾滋病研究与治疗获得突破性进展;肿瘤学研究取得成效。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开发出一种绘制DNA之间接触位点的新方法,并利用计算机模型绘制出一个细胞中完整DNA链——基因组的精确三维图像;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制造出一个能折叠成

“抢发”论文风波:张生家回应违反学术道德的指控

   因为一篇论文,北大清华两大名校、三名科学家,卷入了一场学术争议。  2015年9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双周刊《科学通报》英文版发表了一篇关于动物磁遗传受体蛋白方面的论文,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学术带头人张生家。  而就在此前的8月22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谢灿对

清华北大“抢发”论文风波

   因为一篇论文,北大清华两大名校、三名科学家,卷入了一场学术争议。  2015年9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双周刊《科学通报》英文版发表了一篇关于动物磁遗传受体蛋白方面的论文,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学术带头人张生家。  而就在此前的8月22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谢灿对

中科院PI最新Cell子刊解析关键信号通路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瑞士弗里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关键信号通路:TORC1途径中的组成元件――EGO复合物的作用新机制,通过指出这种蛋白组件参与TORC1氨基酸信号传递过程中的结构特点,从而揭示出了TORC1信号传递中Ego3的分子作用机制。相关成果公布在

冷冻电镜分辨率突破2Å,颜宁等科学家连发新成果!

  5月26日,发表在Cell上的一项研究中,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Sriram Subramaniam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使用冷冻电镜(cryo-EM)突破了可视化蛋白质的技术壁垒。他们不仅用单颗粒冷冻电镜获得了小于100 kDa的蛋白复合体结构,还让这一技术的分辨率突破了2 Å。  研究人

清华施一公院士Science同日发表两篇文章

   7月21日,清华大学的施一公(Yigong Shi)院士课题组再度在剪接体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两篇姊妹研究论文同期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  在去年8月20日的Science杂志上,施一公团队也同期发表了两篇姊妹研究论文。在第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报道称,采用单颗粒冷冻电子显微镜获得

施一公:“一心为公”的学术大师

  就像人类的遗传密码储藏在神秘的DNA中,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的性格、作风也“隐藏”在父亲的生活言行中。父亲给他起名寄予厚望,潜移默化地影响他对理科产生兴趣,热心肠地帮助邻里乡亲解决生活困难,带领工厂做技术革新……这一切都在施一公的生命中刻下烙印,更是影响到他如今做科学的准则:育人、为民,一心为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  入选新闻囊括了一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入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

Nature Methods:2016年最值得关注的八大技术

  《Nature Methods》盘点2015年度技术,选出了最受关注的技术成果:单粒子低温电子显微镜(cryo-EM)技术。 除此之外,也整理出了2016年最值得关注的几项技术,分别为:细胞内蛋白标记(Protein labeling in cells)、细胞核结构(Unraveling nuc

PNAS-杨弋等-二硫键蛋白质组学研究

人物简介: 杨弋 博士生导师 ,药学院、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1973年4月出生。1990年由湖北省黄冈中学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1995年7月获得学士学位。同时被推荐为本系直硕生。1997年9月因成绩优异及论文工作突出,免试提前攻博。曾任校学生红十字会会长,生物系研究

大陆学者11月参与发表多篇Nature文章

  进入十一月,大陆地区的学者参与的多项研究在Nature杂志及其重要子刊上发表,其中主要包括的是作为Nature封面发表的高质量家猪基因组草图,清华大学发表的又一结构生物学研究成果,以及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完成的帕金森病神经干细胞随着衰老过程而发生的退行性病变,后两篇都是以国内研究机构为第一单位发表的

《科学》评出2012年十大突破

                      2012年,科学界充满着泪水。83岁的希格斯热泪盈眶,在他预言存在“上帝粒子”40多年之后,科学家们发现了它,这历史性的一天“能发生在我的有生之年,简直难以置信”。  与此同时,科学界也充满欢乐。“轮子!这是轮子!”“好奇”号火星车在红色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