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新“超级细菌”基因追踪:能抗“最强抗生素”

近日,一则关于“超级细菌”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恐慌。据英国媒体报道,中国研究人员在从人体内采集的细菌中,发现了一种能对终极抗生素产生强耐药性的新基因。这种名为mcr-1的基因,被认为已经具有在细菌种群间传播和变化的高传染性,可能蔓延、威胁全球,而我国已有人曾受感染。 11月23日,其主要研究者中国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刘健华接受了媒体专访。 媒体:外媒称,mcr-1基因能抵抗被称为最强抗生素的多粘菌素,而且有高传染性。它将造就超级细菌? 刘健华:多粘菌素是一种抗生素,但由于其具有抗菌谱窄和毒性大等缺陷,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的广谱抗菌药物的陆续出现,比如碳青霉烯类药物,多粘菌素类药物几乎被弃用。 近年来,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此类感染几乎无药可用,迫使人们重新考虑多粘菌素类药物,将其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用于临床上多重耐药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等)感染的治疗,在某种程度上,多粘菌素类药物已成为人类......阅读全文

专家谈“超级细菌”:人类对其出现负有很大责任

  近日,“超级细菌”成了一个流行词汇,快速传播于各大新闻、网络媒体。不仅如此,它还导致数只医药股异动,其能量确实“超级”。  然而,“超级细菌”来龙去脉如何?是否“超越”了之前的细菌前辈?它是如何产生的?人类是否对它束手无策?带着这些疑问,《科学时报》记者走访了我国细菌致病领域专家、北京

Natureasia聚焦:CRISPR/Cas研究进展Top20

  CRISPR/Cas系统是目前发现存在于大多数细菌与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种后天免疫系统,其以消灭外来的质体或者噬菌体并在自身基因组中留下外来基因片段作为“记忆”。  CRISPR/Cas系统全名为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关联蛋白系统(clustered regularly inte

Nat Commun:微生物组的可靠“时钟”

  尽管人类微生物组在过去几年中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一直以来难以观察其在各种刺激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最常见的分析方法是从粪便样本中提取细菌,然后对它们的基因组进行测序,但是这种方法会丢失肠道中细菌的位置和时间等关键信息。  如今,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创建的一种新工具提供了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他们

细菌如何获得抗生素耐药性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揭示了抗生素耐药性是如何能在抗生素存在的时候在细菌细胞间传播的,而这些抗生素理应能阻止细菌生长。这些结果揭示,先前对药物敏感的细菌能够在长时间接触抗生素时存活下来以表达其刚刚获得的耐药基因,进而有效地让它们不受抗生素的影响。  这一过程的基础机制——包括一个在几乎所有细菌中都被发

质粒介导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环境扩散研究

  人类病原菌中抗生素抗性水平的升高给全球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由于可用药物不能有效杀死耐药性致病菌,全球每年约70万人死于耐药菌感染。除了临床环境,土壤中检测到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多样性和丰度也在不断攀升。  与以往环境领域所关注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不同,抗生素抗性基因这一新型污染物不仅能在

基因编辑进展梳理 Part II 基于CRISPR-Cas9的技术应用篇(下)

  上一期为大家介绍了过去一年里CRISPR技术在动物造模及单碱基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本期继续为大家从功能基因组筛选、细胞谱系示踪及疾病诊断方面谈谈CRISPR-Cas系统的技术运用。   一、大规模基因功能的筛选   尽管测序和基因组编辑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解析复杂的基

基因编辑进展梳理 Part II 基于CRISPR-Cas9的技术应用篇(下)

  上一期为大家介绍了过去一年里CRISPR技术在动物造模及单碱基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本期继续为大家从功能基因组筛选、细胞谱系示踪及疾病诊断方面谈谈CRISPR-Cas系统的技术运用。   一、大规模基因功能的筛选   尽管测序和基因组编辑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解析复杂的基因型-表型关系仍

“人造生命”研究在巨大争议中依旧进行

  对于生命的定义,科学家各有不同的解释,但他们一致认为,生命至少应该具备3个特征:承载容器、新陈代谢和复制繁殖能力。一个容器,像细胞的细胞膜;新陈代谢把基本的营养物质转化成细胞成分;基因能够传给后代或随环境变化的复制细胞的化学指令。  3年前,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生物学家埃尔伯特·里勃切特称,已制造

活体动物体内生物发光和荧光成像技术基础原理与应用一

活体动物体内生物发光和荧光成像技术基础原理与应用简介 文章目录:一、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二、活体动物荧光成像技术三、生物发光成像与荧光成像的比较四、活体动物可见光成像仪器原理与操作流程活体动物体内成像技术是指应用影像学方法,对活体状态下的生物过程进行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技

微生物学研究:一次追踪多个细菌

  自从1673年列文虎克用他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到了被他称为“小动物animalcules”的微生物世界之后,生物学进入了微生物阶段。这些微小的动物具有如此惊人的多样性,无论是人体肠道,还是海底世界都充斥着它们的身影,但在此后有了DNA的跨时代发现,微生物就不再是研究的宠儿了,不过依然有不少科学家

新的DNA测序技术有助绘制大量的疾病基因图谱

瑞典科学家再次研发出新的DNA测序技术,有助绘制大量的疾病基因图谱 瑞典医科大学卡罗林斯卡研究院的科学家发展出一种新的DNA测序技术,这种新的技术比现阶段实验室运用的测序技术更廉价。他们希望这种新的技术可用于绘制大量的疾病基因图谱,这意味着将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上取得更快的突破。 通过绘制基因图谱,

基因测序迎接挑战

  无论是农业育种,还是出生缺陷检测,或是其他常见疾病预防,基因检测技术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这说明食物很重要,基因测序也进入到了这一领域。此前我跟袁隆平合作进行水稻基因组计划时,因为这和国家计划、全球计划有部分冲突,不符合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的主流,也不符合国家战略,差点

Cell子刊:给CAR-T细胞标记上成像示踪剂

  在CAR-T细胞疗法中,患者自身的T细胞经过基因改造后,被移植回患者体内以发现并杀死癌症。这类免疫疗法已引发了某些癌症的治疗变革,但是一旦CAR-T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它们将去向何处?医生如何知道它们已成功地达到了目的地,并且在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后仍在继续与疾病作斗争?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

2位女科学家得诺贝尔化学奖,华裔科学家张锋失之交臂

  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5点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生物化学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国生物化学家Jennifer Doudna,以表彰其在基因编辑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CRISPR技术自问世以来,就一直被诺奖候选的光环所围绕。为了CRI

突破性进展:如何追踪抗生素耐药细菌抗性基因的来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抗抑菌剂基因的出现对于由细菌、寄生虫、病毒及真菌所引起的感染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后抗生素时代,看似普通的感染有可能扼杀一条生命不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正逐渐变为现实”。   通常抗抑菌剂基因的获得是由细菌内可动遗传因子元件介导的致病菌间或者是致

Molecularcell揭示调控密码的整体平面图

  自从2001年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以来,我们所有的基因(总共约2万个)均得以确定。但是仍有许多东西是未知的,例如每个基因在何时何地处于活性状态。紧邻每个基因而坐的是一个短DNA片段,这一调控片段的活性决定了基因是否将被开启,何处以及强度如何。这些短调控片段和基因一样重要。实际上,90%的致病突变发

DNA测序抑制超级细菌传播

  超级细菌的暴发困扰着英国剑桥市新生儿特殊护理病房的医护人员。在基因测序的帮助下,去年以来持续数月的困境终于结束了。刊登在近期出版的《柳叶刀―传染病》上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科学家首次测序了病原体基因,以便积极控制进行中的超级细菌暴发。   英国剑桥大学的临床微生物学家Sharon Peacoc

科学家对粪便的"迷之爱恋":肠道微生物五大谜团

  虽然每个人在遗传上近乎相同,但每个人同时又携带着大量微生物基因,这些基因来自细菌、真菌、病毒和古菌,统称为“人类微生物群系”。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也许在2218年,某位学者在回顾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候会很好奇,为什么突然之间,科学家们对人类粪便——更准确地说,是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战略情报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通过计量统计遴选出天文学与天体物理[1]、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这五个学科中受到科技界热切关注的科学成果,及中国研究者参与的每个学科TOP30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

科学家开发新的宏基因组分析工具

  对环境样品(如海水、医院表面和人类肠道)直接进行微生物测序,已经阐明了我们世界中存在的大量微生物。然而,一个微生物物种可能存在遗传多样性,而在宏基因组分析中往往捕获不到这种多样性。最近在《Genome Research》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的工具,来检测细菌物种内的遗传差异,并

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

1、背景和原理1999年,美国哈佛大学Weissleder等人提出了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的概念——应用影像学方法,对活体状态下的生物过程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传统成像大多依赖于肉眼可见的身体、生理和代谢过程在疾病状态下的变化,而不是了解疾病的特异性分子事件。

解读为何肠道菌群是开发治疗多种人类疾病疗法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不断深入,曾经在研究中被他们所忽视的肠道菌群(肠道微生物)被再次重视起来,多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肠道菌群和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有关联,比如风湿病、机体衰老、炎症甚至癌症等;当然了肠道菌群也是研究人员治疗多种人类疾病的关键靶点,科学家们往往会利用机体肠道菌群来治疗诸如肥胖、糖尿

基因检测:NGS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文章导读  感染性疾病是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全球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病原体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快速发展的NGS技术因其不依赖于已知核酸序列,无需特殊探针设计,可直接对未知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打破了传统微生物检验的局限性,在临床微生物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概览(一)

1. 背景和原理:1999年,美国哈佛大学Weissleder等人提出了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的概念——应用影像学方法,对活体状态下的生物过程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传统成像大多依赖于肉眼可见的身体、生理和代谢过程在疾病状态下的变化,而不是了解疾病的特异性分子事

科学家制造基因录音机 将细菌转化为长期记忆存储设备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们已经将大肠杆菌的基因组转化成为长期的记忆存储设备。他们设想这个稳定、可消除、易取回的记忆将适合一系列应用,例如用于环境和医学监测的传感器。“你可以存储长期信息,”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工程副教授卢冠达(Timothy Lu)这样说道。“你可以想

Nature:揭秘地球微生物组计划

  地球微生物组计划(Earth Microbiome Project)的目标是尽可能多地对地球微生物群落进行取样,以便促进人们对微生物及其与包括植物、动物和人类在内的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这一任务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的帮助。到目前为止,这一计划已覆盖了从北极到南极的七大洲和43个国家,而且有超

基因编辑技术走向市场 替换健康DNA即可治疗疾病

给你的基因动动手术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在报道中指出,未来,病人或许不需要通过服用药片来治疗疾病,而是选择“基因手术”——使用CRISPR这种创新性的基因编辑技术将有害的变异剪除并植入健康的DNA来治疗疾病。目前,已经有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创办了公司来研发和推广这种基因编辑技术。CRISPR技

三位荧光蛋白研究先驱获诺贝尔化学奖

多色荧光蛋白在所跟踪细胞中的图示。 下村修现年80岁的下村修1928年出生于日本京都府,1960年获得名古屋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波士顿大学和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所工作。他1962年从一种水母中发现了荧光蛋白,被誉为生物发光研究第一人。 ▲马丁·沙尔

Science新闻:有3230个基因,你不能缺少

  在人体内大约有3200个基因,其中任一个有一点点错乱,你都有可能会完蛋。这是一项新研究的结果,其发现在我们的2万个基因中大约15%的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即便是微小突变也可以在我们出生前杀死我们。这些研究结果应该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追踪人类疾病的致病基因。  鉴于任何有关基因功能的见解对于了解

科技前沿~基因阅读一文带你看遍当今的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方案和药物在全球范围内接连获批,2017年美国接连批准了三项基因治疗的上市,两个基因治疗方案和一个直接给药型的基因治疗药物。国内也不遑多让,12月8日至12月29日,已有多达5家企业的申报获得受理,另有一些公司也在积极布局CAR-T免疫疗法,有望在2018年申报临床。  基因治疗重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