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新物种被发现靠“吃”真菌维生

目前,科学家在日本屋久岛低地月桂森林发现一种奇特的寄生植物,它们并不采用光合作用,而是像寄生虫一样从真菌获得营养物质。 据腾讯的报道称,这一新物种植物通常情况下真菌从周围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该植物采取寄生方式,再从真菌获得营养。这项令人惊奇的发现将使研究人员能够再次评估屋久岛低地月桂森林的生态价值。 来自日本神户大学的该研究项目负责人说:“这种植物发现于屋久岛森林采伐区,我们发现该植物从真菌获得营养。” 屋久岛是一个相对较小的亚热带岛屿,位于日本九州岛南部,之所以目前才发现这一新物种植物,可能是因为它类似于另一种寄生植物,虽然两种植物拥有明显的有色花朵,但相比之下新的植物较小,当开花或者结果实时才出现在地面之上。......阅读全文

植物新物种被发现-靠“吃”真菌维生

  目前,科学家在日本屋久岛低地月桂森林发现一种奇特的寄生植物,它们并不采用光合作用,而是像寄生虫一样从真菌获得营养物质。  据腾讯的报道称,这一新物种植物通常情况下真菌从周围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该植物采取寄生方式,再从真菌获得营养。这项令人惊奇的发现将使研究人员能够再次评估屋久岛低地月桂森林的生态

广东河源发现植物新物种

从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获悉,保护区科研人员发现一堇菜科植物新物种,命名为河源堇菜。该学术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北欧植物学杂志》发表。  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叶钦良是河源堇菜发现人之一。据他介绍,2021年2月,保护区科研团队和中山大学科研团队在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

植物新物种命名试用网络版

  最近,来自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研究人员Sandra Knapp突破传统,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公布了其新发现的四种茄属植物。在生物分类学界内,这一将植物新物种命名的论文发表在纯电子版期刊的尝试尚属首次。此举为将来植物新物种的分类命名进入网络时代做了有益的尝试。   根据

新研究揭示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逆性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教授唐明/陈辉团队分别在Microbiology Spectrum和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发表了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逆性研究论文。  干旱胁迫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是影响农林业生产的主要

新研究揭示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逆性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133.shtm

澳科研人员命名多种动植物新物种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15日发布公报说,该机构科研人员过去一年为约150种动植物新物种进行了科学命名,其中大部分为昆虫。  公报称,科研人员将一种新发现的“士兵蝇”命名为“Opaluma rupaul”,它呈彩虹色,腹部下侧有刺。“Opaluma”在拉丁语中有蛋白石和刺的意思。另外三种罕

这地山区发现腹水草属植物新物种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胡光万研究团队在鄂西南武陵山区的坪坝营国家森林公园发现了一个腹水草属(草灵仙属)植物新种,并将其正式命名为:武陵腹水草。这个新种是该研究团队首次发现并命名的腹水草属植物,也是中国大陆近40年来所发表的该属植物的唯一新种。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植物学期刊《植物学研究》上。腹水

武汉植物园发表新物种修大戟

修大戟(武汉植物园供图)  记者4月11日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了解到,该园通过系统分类学研究,证实一种在福建发现的粉红色苞叶大戟为从未被记载的植物新种,并以其发现者的名字命名为修大戟。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Systematic Botany上。  作为植物界中最大的属之一,大戟

我国发现32个中药植物新物种

  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60周年国际学术发展大会日前在京举行。记者获悉:目前我国已经在31个省份922个县开展了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全国1.9万人参与,共发现了2个新属32个新物种。其中一个新属,为了纪念我国植物分类学奠基人胡先

丛枝菌根真菌调控不同功能群植物种间关系获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416.shtm作为土壤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关键有益微生物,丛枝菌根真菌(AMF)可与80%以上的陆生植物建立共生关系,协助宿主植物吸收土壤养分,同时促进相邻植物之间的资源合作,提高植物群落生产力和多样

浙江百山祖国家公园发现全球大型真菌新物种

  12日记者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团队与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在百山祖国家公园发现全球大型真菌新物种——近蓝紫丝膜菌。新物种论文近日在国际权威期刊《PeerJ》发表。  百山祖国家公园位于丽水龙泉、庆元、景宁三地交界地区,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植被保存完整、生物多样性丰

我国发现大型真菌全球新物种中华炭褶菌,毒性不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877.shtm浙江衢州江山市发现新的大型真菌全球新物种——中华炭褶菌(Anthracophyllum sinense),该发现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Archives of Microbiology》(

中国林科院研究团队发现新植物种“尖峰水玉杯”

  15日,从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获悉,该所专家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新近发现的一个新的植物种类:尖峰水玉杯。专家指出,尖峰水玉杯目前发现的植株数量极少,根据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对物种濒危程度的划分标准,建议将该种列入渐危级甚至濒危级加以保护。日前,该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植物分类学刊物《植物》上。

科研人员在湖北发现植物新物种巴山黄耆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获悉,我国科研人员在湖北发现了一种豆科植物新物种巴山黄耆,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已发表在国际期刊《PhytoKeys》上。 据了解,巴山黄耆目前发现于湖北省西部的十堰市竹溪县和神农架林区,广泛分布于海拔600米到2160米的潮湿林缘、路边、沟边,树林下面偶尔有分布,个体

病原真菌和昆虫对温带森林木本植物物种共存的重要作用

  为什么形形色色的物种能够共同生活在一起?这背后隐藏着什么奥秘?该问题是群落生态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早期研究发现周围相同树种个体越多,其后代更新和存活表现越差,这种同种之间的相互抑制为其他种定植提供了生存空间,从而促进物种共存。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同种“自疏”现象?Janzen-Connell

科研人员在湖北竹溪发现两个植物新物种

  科研人员在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境内发现两个植物新物种:大果溲疏和洪氏婆婆纳,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在国际植物学期刊Phytokey上刊登发表。  据悉,研究成果以《虎耳草科溲疏属一新种——大果溲疏》《玄参科婆婆纳属一新种——洪氏婆婆纳》为题,在国际植物学期刊Phytokey上同时发表,发现者均为竹溪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并命名两种植物新物种

新华社武汉7月5日电(记者谭元斌)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并命名了两种植物新物种:泡萼凤仙花与隆回蜘蛛抱蛋。两种新物种描述和命名相关文章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植物分类群》上。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与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命名了在贵州梵净山发现的泡萼凤仙花;与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合作,命名

新研究称气候变暖反而让雨林植物种类更多

  传统观点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和由此引发的全球变暖将导致植物物种减少。但是据《科学美国人》11月15日的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历史上曾出现气候变暖催生更多新植物产生的局面,而且新生物种的数量远远大于灭绝的物种数量。  为了弄清二氧化碳和温度上升对雨林多样

科研人员在湖北竹溪发现两个植物新物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639.shtm 科研人员在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境内发现两个植物新物种:大果溲疏和洪氏婆婆纳,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在国际植物学期刊Phytokey上刊登发表。 据悉,研究成果以《虎耳草科溲疏属一

接连发现新物种,发现新物种之后应该如何做?

近一个月来,我国多地接连发现了新物种。三峡白前、雅江舌喙兰……这些新物种是什么?发现新物种之后应该如何做?  接连发现的新物种,以植物学家命名  近日,浙江和海南两地发现了一种名为“白盖鸡油菌”的新物种,并引发热议。不少网友围绕“能吃吗”“好吃吗”展开讨论。  白盖鸡油菌是真菌界的新物种。近一个月来

武汉植物园在四川发现兰科植物一新物种和六个新记录种

  在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四川省兰科植物资源专项调查过程中,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胡光万团队发现并正式命名1个兰科植物新物种:中华珊瑚兰(Corallorhiza sinensis G.W. Hu & Q.F. Wang),同时还发现并报道6种四川兰科植物新记录,分别为:软叶筒距兰(Ti

植物大战真菌-蛋白竟可绕过“植物防御”?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部(ARS)和华盛顿州立大学的一个小组发现了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让600多种植物中导致白霉茎腐烂的真菌克服“植物防御”。该项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对这种名为SsPINE1的蛋白质的了解,可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新的、更精确的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攻击马铃薯、

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培养

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培养对(1)原害鉴定(2)病原形态观察(3)植物病害接种体的培养等方面都是经常使用的研究手段。实验方法原理植物患病组织内的真菌菌丝体,如果给予适宜的环境条件,除个别种类外,一般都能恢复生长和繁殖。植物病原菌的分离就是指通过人工培养,从染病植物组织中将病原真菌与其它杂菌相分开,并从寄

植物真菌病害抗性鉴定

真菌病害是作物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作物病害的80%由病原真菌所引起。迄今,对作物真菌病害的控制,一是选育并采用抗性品种,二是使用化学杀菌剂,三是采取预防措施,如轮作、避免受侵染土壤和带病原植物材料的传播等。然而,化学杀菌剂成本较高,且最终导致病原菌的抗药性,其残毒还引起环境污染等问题。综合采用有

关于类囊体的植物种类介绍

  1、基粒类囊体  许多类囊体像圆盘一样叠在一起,称为叶绿体基粒,组成基粒的类囊体,叫做基粒类囊体,构成内膜系统的基粒片层(grana lamella)。基粒直径约0.25~0.8μm,由10~100个类囊体组成。每个叶绿体中约有40~60个基粒。  2、基质类囊体  贯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粒之间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科学家发现一种豆科植物新物种

《中国科学报》记者日前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获悉,该园园艺保育中心研究人员和合作者在湖北省西部的竹溪县和神农架林区发现一种豆科植物新物种——巴山黄耆。研究团队近日在国际期刊 Phytokeys 发表了这一新种。据悉,黄耆属(豆科)大约有2500-3000种,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属之一。我国有400余种59

植物凝集素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

已有实验证明,植物凝集素能结合真菌细胞、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体生长。植物凝集素对真菌的抗生效应可能与它特异结合暴露于真菌细胞壁表面的糖复合物并导致真菌细胞壁及菌体结构形态改变有关,凝集素可与真菌表面的葡聚糖、半乳糖、甘露糖等多糖结合,干扰真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其细胞的正常代谢。Peumans和Van

植物凝集素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

  已有实验证明,植物凝集素能结合真菌细胞、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体生长。植物凝集素对真菌的抗生效应可能与它特异结合暴露于真菌细胞壁表面的糖复合物并导致真菌细胞壁及菌体结构形态改变有关,凝集素可与真菌表面的葡聚糖、半乳糖、甘露糖等多糖结合,干扰真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其细胞的正常代谢。Peumans和Va

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培养(一)

一、实验原理植物患病组织内的真菌菌丝体,如果给予适宜的环境条件,除个别种类外,一般都能恢复生长和繁殖。植物病原菌的分离就是指通过人工培养,从染病植物组织中将病原真菌与其它杂菌相分开,并从寄主植物中分离出来,再将分离到的病原菌于适宜环境内纯化,这个过程总称植物病菌的分离培养。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一般都是

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培养(二)

(二)植物病原菌的分离1.叶斑类和枝杆病斑类(非维管束侵染)病原菌分离首先选择具有典型症状的新鲜病叶作为分离材料,按下述步骤操作:①培养基平板制备:将PDA培养基在微波炉中加热熔化验,以无菌操作法将溶化过的培养基倾注入灭过菌的培养基中,每皿经12毫升,可形成2-3毫米厚的平板。(为防止细菌污染,倒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