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现最早的节肢动物无节幼虫化石

中国、德国和美国研究人员5月2日说,他们从中国云南澄江动物化石群中发现了5.2亿年前一种三维立体保存的无节幼虫化石,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节肢动物无节幼虫化石。 这项研究由中国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古生物学家侯先光教授和刘煜博士与德国、美国科学家联合开展。他们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该幼虫体长仅为2毫米,经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它被鉴定为澄江化石群中大附肢节肢动物林乔利虫的早期幼虫。 节肢动物是物种数量最为丰富的一类无脊椎动物,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幼虫。无节幼虫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类,指的是幼虫刚孵化时身体分节不明显,仅具有少数几对附肢。 研究人员发现,该幼虫身体前部除大附肢外还保存有4对发育完好、功能完善的双肢型附肢,用以实现游泳等运动功能。 同时,幼虫身体后部保存有一系列尚未发育完好的附肢突起。这些突起从前往后逐渐变小,说明该幼虫跟龙虾、螃蟹、虾等甲壳动物的无节幼虫类似,虽然在孵化时仅具有少数......阅读全文

我国发现最早的节肢动物无节幼虫化石

  中国、德国和美国研究人员5月2日说,他们从中国云南澄江动物化石群中发现了5.2亿年前一种三维立体保存的无节幼虫化石,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节肢动物无节幼虫化石。  这项研究由中国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古生物学家侯先光教授和刘煜博士与德国、美国科学家联合开展。他们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

中德美科学家联手揭开最古老幼虫化石之谜

  A:2毫米幼虫背部微型CT扫描成像。资料图片  B:移除化石围岩后的幼虫背部微型CT扫描成像。资料图片  5月9日,由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古生物学家侯先光教授、刘煜博士联合德国、美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宣布首次从云南澄江动物化石群中发现了5.2亿年前一种三维立体保存的无节幼虫化石

寒武纪化石揭示节肢动物早期取食模式

  来自云南大学的消息,该校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张喜光教授、杨杰副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首次发现了节肢动物系统演化中基节发生实质性变革的最早化石记录。  自寒武纪大爆发以来,节肢动物始终是化石和现生动物群的“强势”群体。因拥有能广泛适应不同生境的外骨骼,敏锐的视觉神经系统,灵活分节的躯干与附肢以及特化构

虻虫幼虫自带“军刀”

  澳大利亚著名的刺客虻,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动物。它们的大小和一个瓶盖相当,并且身上带有类似的金属光泽。刺客虻会在半空中伏击蝴蝶和蜻蜓,咬住它们然后将其毒死。如今,科学家发现,即便刺客虻的幼虫也极其凶险。  研究人员日前在《澳大利亚昆虫学》杂志上报告称,这些蛆虫的嘴巴“相当于昆虫里的瑞士军刀”。利用扫

五亿两千万年前的刺状纳罗虫是吃泥巴的吗?

   日前,中英科学家对世界自然遗产“澄江生物群”的研究取得新进展。“自然指数”收录期刊、英国皇家学会学术刊物《皇家学会B刊生物科学专辑》发表了中国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侯先光研究团队与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伦敦皇家霍洛威大学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的题为“寒武纪三叶形虫刺状纳罗虫附肢精细构

加拿大伯吉斯页岩发现5亿年前怀孕的节肢动物化石

  科学家在瓦普塔虾的化石中发现虾卵(紫色部分)。  研究员指今次发现更进一步了解寒武纪大爆发期间,生物繁殖的情况。  (神秘的地球报道)加拿大有科学家近日分析加拿大境内洛基山脉的伯吉斯页岩,发现5亿年前的节肢动物瓦普塔虾(Waptia)的化石,更在其甲壳下发现虾卵,相信是迄今发现最古老的“怀孕化石

蚂蚁“产奶”哺育幼虫

蚂蚁化蛹。图片来源:Daniel Kronauer 哺乳动物的幼崽由母体分泌的乳汁喂养长大,这一特点正是哺乳动物得名的原因。然而美国科学家发现,蚂蚁也会分泌类似“乳汁”的营养液。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自然》。 蚂蚁是完全变态昆虫,要经过卵、幼虫、蛹等阶段才发展为成虫。研究人员发现,蚂蚁的

节肢动物切片观察实验

甲壳纲、肢口纲、蛛形纲、多足纲切片观察实验实验方法原理1.  通过对螯虾、对虾(或沼虾)和螃蟹外部形态及内部解剖的观察,了解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肢口纲的一般结构及其特征。2.  通过对马陆、蜈蚣、蜘蛛外部形态及内部解剖的观察,了解节肢动物门多足纲和蛛形纲的一般结构及其特征。实验材料浸制标本实验步骤1.

勇敢活下去!-寒武纪化石揭示泛甲壳类动物祖先

  “地球生物圈经历了这么多次大灭绝,经历了小行星撞击,经历了多次严酷的冰期,也经历了白垩纪那样的酷暑,但泛甲壳类始终引吭高歌,屹立不倒。”望着手中这块记载着五亿多年历史的耳材村虫化石,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翟大有感慨万分。  北京时间12月28日凌晨,《当代生物学》在线发表了云

解析果蝇幼虫“主演”的黑白短片

   Marta Zlatic拥有可谓最冗长乏味的影片资料库。在她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珍妮莉亚研究园区的实验室中,这位神经科学家储存了2万多个小时、由果蝇幼虫“主演”的黑白短片。这些影片的主角正在做一些日常的事情,比如蠕动、爬行,但它们能帮助回答现代神经科学中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

果蝇幼虫完整“脑图谱”绘制完成

3月20日电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绘制出了果蝇幼虫脑部的完整连接组,即包含所有神经元及其连接状况的线路图。这是第一份完整的昆虫“脑图谱”,将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并可能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参考。  英国剑桥大学、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经过12

节肢动物蜇伤的治疗

许多节肢动物的毒害作用是由膜翅目昆虫引起的,包括蜜蜂、胡蜂、小黄蜂、大黄蜂和带刺的蚂蚁。膜翅目昆虫造成大多数人类死亡,超过蛇咬伤和哺乳动物咬伤的数目。带翅膀的膜翅目昆虫遍布各地。 临床表现 在非过敏个体,膜翅目昆虫蛰伤后,迅速引起疼痛,伴有疹块和潮红反应。典型火蚂蚁蛰伤在同一部位

多功能诱虫灯田间幼虫效果检测

根据病虫调查统计器检 测显示的结果来看,棉铃虫是一种杂食性而且繁殖能力很强的昆虫,在世界大部分地方均有发生。棉铃虫危害的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多种重要农作物。 在棉花上主要为害幼铃、蕾和花,造成僵瓣、烂铃,每年都会给棉花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新疆又是我国的主要棉产区,其植棉面积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1亿年前的蝉可能不那么“吵”人

  大约在1亿年前,知了可能无法响亮地鸣叫,更不会在夏日的午后扰人清梦。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科研人员与多国学者合作,对化石和现存蝉总科类群的解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早期的蝉可能无法发出响亮的声音,还报道了已知最早的蝉总科末龄幼虫化石。相关研究成果1月

白蜡虫的概述

  白蜡虫(拉丁学名:Ericeruspela(Chavannes),别名:蜡虫),蜡蚧科属白蜡蚧属节肢动物,为中国特产。它雌雄异形,雌虫发育成熟后营固定生活,雄虫有一对翅,但生命短促;分泌蜡主要靠白蜡虫幼虫,一龄雌幼虫全不泌蜡,二龄雌幼虫能分泌微量蜡粉;一龄雄幼虫能分泌微量蜡丝,白蜡虫产蜡以来自二

白蜡虫的介绍

  白蜡虫(拉丁学名:Ericeruspela(Chavannes),别名:蜡虫),蜡蚧科属白蜡蚧属节肢动物,为中国特产。它雌雄异形,雌虫发育成熟后营固定生活,雄虫有一对翅,但生命短促;分泌蜡主要靠白蜡虫幼虫,一龄雌幼虫全不泌蜡,二龄雌幼虫能分泌微量蜡粉;一龄雄幼虫能分泌微量蜡丝,白蜡虫产蜡以来自二

白蜡虫的介绍

  白蜡虫(拉丁学名:Ericeruspela(Chavannes),别名:蜡虫),蜡蚧科属白蜡蚧属节肢动物,为中国特产。它雌雄异形,雌虫发育成熟后营固定生活,雄虫有一对翅,但生命短促;分泌蜡主要靠白蜡虫幼虫,一龄雌幼虫全不泌蜡,二龄雌幼虫能分泌微量蜡粉;一龄雄幼虫能分泌微量蜡丝,白蜡虫产蜡以来自二

白蜡虫的简介

  白蜡虫(拉丁学名:Ericeruspela(Chavannes),别名:蜡虫),蜡蚧科属白蜡蚧属节肢动物,为中国特产。它雌雄异形,雌虫发育成熟后营固定生活,雄虫有一对翅,但生命短促;分泌蜡主要靠白蜡虫幼虫,一龄雌幼虫全不泌蜡,二龄雌幼虫能分泌微量蜡粉;一龄雄幼虫能分泌微量蜡丝,白蜡虫产蜡以来自二

新疆发现我国已知最古老的淡水节肢动物

  动物登陆是生命演化过程中的革命性事件之一。节肢动物作为后生动物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志留纪之前均生活在海洋环境或海陆过渡相的环境。分子生物钟证据显示,在寒武纪-奥陶纪时期节肢动物可能已脱离海洋登上陆地,甚至遗迹化石记录显示在奥陶纪时期可能存在有两栖类节肢动物。然而,以多足纲为代表的陆生/淡水节肢动物

最新发现!我国已知最古老的淡水节肢动物

动物登陆是生命演化过程中的革命性事件之一。节肢动物作为后生动物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志留纪之前均生活在海洋环境或海陆过渡相的环境。分子生物钟证据显示,在寒武纪-奥陶纪时期节肢动物可能已脱离海洋登上陆地,甚至遗迹化石记录显示在奥陶纪时期可能存在有两栖类节肢动物。然而,以多足纲为代表的陆生/淡水节肢动物的出

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团队:破译数亿年前无字天书

“这是一只来自5亿多年前寒武纪时期的‘虾’。”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张喜光教授对着计算机屏幕上的图像平静地说。屏幕上是一个筒锥状的古生物,身上的细节纤毫毕现。这是从金沙江畔一块石头中“溶解”出来的化石,大小不到1毫米。一块块不起眼的石头,科研人员却可从中破译“无字天书”。 2004年起,由云南大学

细粒棘球绦虫幼虫的形态描述

幼虫即棘球蚴,为圆形囊状体,随寄生时间长短、寄生部位和宿主不同,直径可由不足1cm至数十厘米。棘球蚴为单房性囊,由囊壁和囊内含物(生发囊、原头蚴、囊液等)组成。有的还有子囊和孙囊。囊壁外有宿主的纤维组织包绕。囊壁分两层,外层为角皮层(laminated layer),厚约1mm,乳白色、半透明,

南京古生物所澄江生物群节肢动物研究取得新成果

  澄江生物群中节肢动物无论物种分异度还是个体丰度都占据主导地位,至今已报道的节肢动物超过80种,占到澄江生物群物种数量的近40%,记录了节肢动物早期演化历程和多样性特征。然而在澄江生物群中有一类叫赫尔梅蒂类节肢动物(Helmetiids),其化石材料相对稀少,种类包括跨马虫(Kuamaia l

教科书出错了?大脑进化认知被推翻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一种完整保存了神经系统的微小海洋生物的化石解决了一个世纪以来关于大脑如何在节肢动物中进化的争论,节肢动物是动物王国中物种最丰富的群体。一项新的研究提供了对Cardiodictyon catenulum的首次详细描述,这是一种保存在中国南部云南省岩石中的蠕虫状动物。该化石几乎没有半英

远古节肢动物将孩子拴在身上

  做了父母的人都知道不让孩子乱跑有多难,一项新化石研究发现,动物数亿年来也在想出各种办法应对同样的问题。   研究人员在英国赫里福郡一个罕见的火山点附近挖掘时,发现了一个拥有15对卵的距今4.3亿年的古老化石,这只节肢动物头上长着天线般的触角,脊柱完整。   这只多足类海洋动物的脊柱上拴着1

蚊子幼虫适应环境的离子调控机制

蚊子是许多哺乳动物病原的宿主,包括寄生虫、细菌、病毒和真菌。疟疾主要是通过按蚊传播的疾病。为了控制疾病,了解传播的过程非常重要,因此需要研究蚊子幼虫的环境适应性。蚊子幼虫能够适应多变环境是因为蚊子的直肠有一个高度发育的离子调控系统。直肠负责吸收离子和营养,排出过量的盐和废弃物。但是这种调节的过程一直

我国学者在早期节肢动物颚基取食起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1730318,41472022,U1402232)等资助下,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杨杰、张喜光及其团队成员首次报道了节肢动物系统演化中基节发生实质性变革的最早化石记录。研究成果“Early Cambrian Fuxianhuiids from Ch

南京古生物所等揭示螯肢类动物起源

  螯(音:áo)肢动物是包括蝎子、蜘蛛、蜱螨和鲎(音:hòu)等在内的超过11.5万个物种的庞大节肢动物类群,对于寒武纪大爆发期间该类群动物是否已经起源一直不是很清楚。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课题组法国籍博士后塞德里克·阿里亚(Cedric Aria)和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同行

科学家首次在澄江化石中发现脑组织

    一个古老的节肢动物表现出了具有先进大脑的信号。图片来源:Xiaoya Ma  大约5.4亿年前的寒武纪是进化“怪物”的鼎盛时期。当时的海洋是大量无脊椎动物的摇篮,它们生有装甲一般的体节和复眼,和以令人惊讶的方式排列的无数条腿。然而在所有这些多样性之中却潜藏着生物学的微光,从而

滞育与休眠的差别

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或繁殖期所出现的静止状态可明确区分为休眠和滞育两大类。休眠直接由低温、干旱等不利环境条件引起,环境恢复正常即可开始活动。滞育则发生于个体发育的一定阶段,是在不利环境到来之前,由某些季节信号,尤其如光周期变化的诱导而引起。例如柞蚕四、五龄幼虫,特别是末龄幼虫只要接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