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添小麦玉米国际科研平台

近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与河南农业大学签署共建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分支机构及引进杰出科学家备忘录。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大校长张改平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所长马丁·柯罗浦夫代表双方在备忘录上签字,标志着河南又一国际科研平台诞生。 该分支机构将以黄淮海和中国小麦、玉米全产业链的现实重大科技需求为牵引,解决制约小麦、玉米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还将利用平台优势,面向全球为河南农业大学招聘4名杰出科学家和5名青年优秀科技人员到校工作,并将在面向发展中国家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国际班、接收国内外访问学者等方面深入合作。......阅读全文

科研人员创制简便高效玉米单倍体诱导系MAGIC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心与国内高校合作,创制出不受材料背景影响、简便高效、单倍体鉴别准确率达99.1%的玉米诱导系MAGIC1和升级版MAGIC2,进一步提升了单倍体育种技术应用效率。相关成果发表在《植物杂志(The Plant Journal)》。  单倍体育种

黄淮海玉米良种科研攻关获重大突破

  中国农科院组织专家测产组近日在河南省卫辉市,对10760亩玉米早熟品种示范田,进行籽粒机收测产。结果显示,万亩方平均亩产高达890多公斤。这标志着黄淮海主产区玉米良种科研攻关获重大突破有效解决了夏玉米机收品种早熟不高产的矛盾。  专家组在玉米早熟新品种丰德存玉10号示范田里,随机选取测产点,经过

科研人员创制玉米穗腐病抗性育种技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基因编辑育种研究团队通过基因编辑靶向编辑玉米内源基因创制了一种突变体,并发现其在多环境下对玉米拟轮枝镰孢穗腐病具有明显抗性,为抗病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种质材料与育种技术基础。近日,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 J

投资1.26亿-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吉林

  近日,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式落户吉林农业大学,标志着该校国家级科研平台实现了“零”的突破。  “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由吉林农业大学牵头,与河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共同建设。该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期为2年,总投资1.26亿元,其中吉林农业大学投入241

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网络管理平台初建成

  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的“建成覆盖各类科研设施与仪器、统一规范、功能强大的专业化、网络化管理服务体系”要求,科技部组织启动了“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工作,目前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已初步建成。  国家网

科技部今年将建科研信息部署平台

  10月11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介绍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关情况,并就科研经费管理、基础研究投入等问题接受记者提问。   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有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出现一家像苹果这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公司?回答这两个问题时,万钢指出,要

北林调整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1月21日,北京林业大学召开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管理隶属调整工作会,校长安黎哲,副校长李雄、邹国辉出席会议。会议由李雄主持。会上宣布了学校党委关于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调整至园林学院,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调整至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国

科研人员创建新型全肿瘤细胞疫苗平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5835.shtm全肿瘤细胞疫苗(TCV)是经典的个体化肿瘤免疫疗法,由于其免疫原性弱且引起的免疫反应个体差异大,亟需通过学科交叉发展新理念和新技术,实现按需免疫增效。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以下简

美国科研仪器平台的共享机制及启示

  美国政府对联邦政府全额或部分出资购置、由政府科研机构和高校或其它非营利机构运营的大型科研仪器平台要求建立共享机制。这些科研仪器平台可以分为合同采购类平台和拨款合作类平台两大类,二者的政府出资方式、资助目的、出资额度、平台所有权都不相同,所适用的法律规定、制度保障和运行机制也存在较大差异,但是总体

投资1.26亿元-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将建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获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准,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依托建设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主要建设地点为河南省郑州市,这是河南省首个粮食加工类国家工程实验室。  2011年5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已经批准了小麦和玉米深

三校联合组建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6月10日在京宣布组建“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力争用5到10年,将中心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主要粮食作物生物学学术创新高地、良种和新技术研发基地。  据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介绍,中心借国家出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

“小麦遗传育种与耕作栽培研究”科技团队科研产出显著

  “小麦遗传育种与耕作栽培研究”科技创新团队作为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宁夏综合试验站、自治区优势特色农业优质粮食产业小麦良种繁育等的技术依托单位,紧紧围绕宁夏小麦产业发展需求,致力于服务宁夏“特色、高质、高端、高效”农业的发展,科研产出显著。   “小麦遗传育种与耕作栽培研究”科技创新团队成立

我国科研团队攻克小麦镰刀菌的防控难题

  小麦赤霉病又名麦穗枯、烂麦头,不仅可造成小麦20%~50%以上的严重减产,流行时甚至绝产,还会严重危害人畜健康。  经过多年来的反复科研攻关,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周明国团队掌握的氰烯菌酯的各种技术参数,可以精准对付带有抗药性的各类顽固敌人。  肌球蛋白抑制剂可精准防控镰刀菌  周明国团队研究

广东科研人员发现提高鲜食玉米耐热性基因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玉米种业室团队以甜玉米为研究对象,对甜玉米高温下的表型特征变化进行观察,发现了提高鲜食玉米耐热性基因。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王竹青为该论文第一作者,王勤南为通讯作者,常海龙、王建强

“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重大项目取得进展

  3月24-25日,“十二五”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重大项目交流会在海南陵水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18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课题骨干和专家共计40余人参加此次交流会。农村中心相关人员参

植物表型组学研究平台建设及技术应用

在生物学和遗传育种领域,表型是指构成生物体的全部特征,包括外观、基本维度、形态和颜色,是基因型和环境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表型采集分析是指以定性和定量的方式测量这些特征。表型组(phenome)则是指某一生物的全部性状特征,不仅局限于农艺性状,还包括植株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状态及生化组分。随着许多重要作物

小麦粉碎机在玉米脂肪酸值测定中的应用

      由于样品研磨的程度对于样品的检测精度有影响,因此在粮食检测中,常使用小麦粉碎机用于小麦、玉米等样品的研磨。      玉米脂肪酸值是检验玉米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多少的量值, 其检验结果以中和100g玉米试样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毫克数来表示。玉米中所含脂肪酸及碳水化合物等成分随着时间的

小麦玉米协同成果获2020山东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日,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召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主持的项目“小麦玉米周年丰产肥水高效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2020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成果在两熟种植区小麦玉米周年丰产肥水协同高效机理、关键技术创新、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在小麦玉米周年改土培肥、肥水协

北京将建医学科研院所创新研究平台

  日前,北京市市属医学科研院所“十二五”公益性科技发展规划公布。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北京将建立较完善的市属医学科研院所创新研究平台,各医学科研院所年均承担政府性公益性项目5项以上;政府性公益性项目成果转化率达到80%;政府及相关部门满意度达到80%。  据介绍,北京市市属医学科研院

国家遥感数据与应用服务平台科研版发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328.shtm 2023年4月25日,国家航天局在安徽合肥发布国家遥感数据与应用服务平台科研版。 为推动中国遥感数据共享共用,实现“中国遥感 服务

广西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网络服务平台初步建成

  4月10日从自治区科技厅获悉,广西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网络管理及服务平台初步建成,并与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对接,纳入的大型科研仪器有992台套。我区在全国上报科研仪器数据省区排名升至第9位,首次晋升全国10强。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广西将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各类科研设施和仪器纳入平台管理,并接入国家网络

大连市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又多个资源

  近日,中车大连电牵公司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加入大连市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科技指南针平台http://www.dlinfo.gov.cn),开放共享实验资源。  大连市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借鉴电子商务网店自助式管理的模式,仪器的供需双方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录入仪器的供需服务

搭建锕系科研交叉融合开放合作新平台

  8月26日至27日,由表面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核学会主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发起并承办的第二届中国锕系物理与化学学术交流会在成都召开。武胜、彭先觉、傅依备、柴之芳院士等我国相关领域杰出专家,及40余所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核工业企业的32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天府蓉城,深入探讨锕系元

我国首个中子散射科研平台在绵阳投运

  记者5日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获悉,我国首个中子散射科研平台日前已在该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行。利用我国科学实验用反应堆“中国绵阳研究堆”提供稳定中子束的该平台,目前已“搭载”国内首个中子应力分析谱仪等9台达到国际水平的中子散射和中子成像装置。这也标志着我国在探索科学的

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产量-或是近年粮价上涨主因

  美国的研究显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玉米和小麦产量,过去30年间分别减少3.8%和5.5%,而这可能也是近年来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来自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利用模型分析了1980年至2008年间的全球气候数据,与四大农产品——玉米、小麦、稻米和大豆产量之间的关系。  

世界粮食日|让中国人端牢端稳中国饭碗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金秋时节,稻谷飘香。从我国东北到西南,从华北和黄淮海地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秋粮收获一派繁忙景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愈发扎实。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在丰收的田

“eScience虚拟科研平台研究与开发”项目通过验收

  4月18日,由中科院信息办组织的院“十一·五”信息化专项“e-Science虚拟科研平台研究与开发”项目验收会在网络中心召开。   本次会议的验收专家组由来自于中科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计划财务局、基础科学局、生命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局、资源环境与生物技术局、软件研究所、动物研究所

28位院士加盟!985大学重磅科研平台,揭牌!

  12月23日,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上海举行。会上,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教育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揭牌。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表示,自主智能无人系统是人工智能最为关键的领域,与国家重大战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打破模型孤岛,地理信息科研应用有了共享平台

  你知道未来一周的天气是如何预测的吗?全球流域流量该如何预报?不同地区的碳循环效果又是什么样……大数据预测模拟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工具——地理信息分析模型。  在地质、大气、生态、水文、交通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都离不开地理信息分析模型。过去,来自不同科研单位开发的成百上千种模型,资源非常分

美科研仪器设备外包平台获风投力助

  12月4日消息,据科技博客techcrunch报道,由风险投资公司Y Combinator资助创办的Science Exchange,一家旨在简化科研开展方式的公司,日前从一批知名投资人处获得了一笔150万美元的投资。这笔投资由硅谷知名投资公司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发起,有11位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