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科院动物所焦建伟周琪等CellReports发表神经生物学成果

近期,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焦建伟研究员课题组,与周琪研究员、胡宝洋研究员以及赵同标研究员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发表题为“Tet3-Mediated DNA Demethyl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Fibroblast to Functional Neuron”的学术成果。这项研究得出结论:由Tet3介导的DNA甲基化,可能引导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到神经元的直接转换。 焦建伟研究员2002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曾经在美国哈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至2011年在中科院神经所任研究员。2011年8月加入中科院动物所任研究员,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神经干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micoRNA或表观遗传分子在神经发育中的作用,以及神经干细胞的重编程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PNAS, J Neurosci, Stem Cells,EMBO J,......阅读全文

神经生物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神经生物学领域最近的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Nature:新研究首次揭示抑制年龄相关的神经活动增加竟可延长寿命  doi:10.1038/s41586-019-1647-8.  在一项针对线虫、小鼠和人类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整个动物界

《Nature》复杂大脑中的简单数学

  大脑具有数十亿神经元,这些神经元组成复杂的回路使我们得以感知世界、控制我们的活动并作出决定。破译大脑回路对于了解大脑工作机制以及神经学疾病致病机理非常重要。   日前,麻省理工大学MIT的神经学家向这一目标迈进了一大步。他们在8月9日发表于Nature杂志上的文章中,描述了两种主要大脑细胞以特

最新前沿8篇:精神分裂症相关研究一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有关精神分裂症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Cell:在关键时间窗口内靶向激活PV神经元有望治疗精神分裂症  DOI: 10.1016/j.cell.2019.07.023.  尽管诱发过程发生得更早,但精神分裂症在成年早期出现,这表明它可能涉及易感个体大脑

精神分裂症相关研究一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有关精神分裂症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Cell:在关键时间窗口内靶向激活PV神经元有望治疗精神分裂症DOI: 10.1016/j.cell.2019.07.023.  尽管诱发过程发生得更早,但精神分裂症在成年早期出现,这表明它可能涉及易感个体大脑发育

抗抑郁实验相关-老药新用: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及...

抗抑郁实验相关-老药新用: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摘要] 氯胺酮是一种非选 择 性 N-甲 基-D-天 门 冬 氨 酸( NMDA) 受体拮抗剂,常作为全身麻醉药用于临床。近年来研究发现,氯胺酮具有快速、有效、持久的抗抑郁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性神经递激质、AMPA

大脑“红绿灯”失控导致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精神疾病,因其发生机制不甚清楚,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疗法。3月19日,《神经元》报道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徐晗团队利用自主构建的小鼠模型,在前额叶皮层发现一条导致小鼠社交恐惧行为的神经环路。  研究人员首先研发出一套小鼠条件性社交恐惧造模系统。

先天性恐惧的神经环路解析方面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富强课题组与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段树民和汪浩课题组合作,在先天性恐惧开关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近日的《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  研究团队利用光遗传学、动物行为学和病毒逆向追踪等方法进行研

腹侧海马Parvalbumin阳性中间神经元具有社交“辨别器”作用

  7月29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的一项研究成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该项研究成果展示了海马中间神经元在社交记忆中的角色。  小时候我们常常被告知,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由此可见,识别陌生人是一件对我们的生存和社交非常重要的神经机制

大脑神经环路“红绿灯”失控会导致社交恐惧

  美国东部时间3月18日,国际期刊《神经元》报道了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徐晗教授团队利用自主构建的小鼠模型,在前额叶皮层发现一条导致小鼠社交恐惧行为的新神经环路。  目前,社交恐惧症发生机制不甚清楚,且尚无令人满意的疗法。徐晗团队自主研发了一套小鼠条件性社交恐惧造模系统。运用条件性社交恐惧小鼠模

导致抑郁症的关键,与大脑回路中的这两个神经元有关

  抑郁症状是由细胞回路的多样性编码的  在现代社会中,抑郁症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不知不觉地侵袭许多人的健康;可怕的是,目前大多数人仍然对抑郁症知之甚少,甚至有错误的认知和偏见,也因而造成很多个案延误就医。据统计,现代社会中每十人就有一人一生中曾经有忧郁症状,有些人症状不严重;而重度抑郁症(MD

神经发育:解锁大脑

  成长于纽约市郊外的Takao Hensch从他老爸口中学会了德语,从老妈口中学会了日语,从生活中学会了英语。“我感到非常奇怪,”他说,“为什么在孩提时期学语言如此之易,而成人之后学起来又是如此之难?”   现在,作为麻省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神经科学家,Hensch在这一问题的研究前沿,他们正努

浙大发现老鼠大脑中的恐惧开关

  每个人都有自己恐惧害怕的东西,有人怕躲在暗处的蛇,有人怕毛毛虫。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段树民院士和汪浩研究员领衔的团队,昨天发表一项世界级的科研成果,研究的对象就是“恐惧”。  他们发现,老鼠大脑中有两类关键的神经元,对控制老鼠因为气味导致的先天性恐惧,起决定性作用。发现这个恐惧的开关,为

中科院动物所焦建伟周琪等Cell Reports发表神经生物学成果

  近期,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焦建伟研究员课题组,与周琪研究员、胡宝洋研究员以及赵同标研究员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发表题为“Tet3-Mediated DNA Demethyl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Fibr

传说中的抑癌基因竟然促进癌症扩散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研究人员证实,背外侧大脑脚盖 (laterodorsal tegmentum, LDT) 中间神经元亚型调控了嗅觉信号诱导的先天性恐惧。这项研究工作发布在1月4日的《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

Nature 专家点评丨李晓明团队揭示大麻治疗抑郁症新机制

  北京时间1月15日凌晨,李晓明教授团队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annabinoid CB1 receptors in the amygdalar cholecystokinin glutamatergic afferents to nucleus accumbens m

大脑涟漪让记忆永恒

  每当人们想学点新东西时,不仅需要获得新记忆,记忆还需要在一个名为记忆巩固的过程中稳定下来。而脑电波被认为在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明确。近日刊登于《神经元》期刊上的研究显示,一种对巩固记忆十分重要的脑电波是受突触抑制控制的。  一种大脑海马体传出的所谓的尖波涟漪(SWRs)的脑波与稳定

Cell:科学家首次鉴别出“注意力”神经元

  最近,来自瑞典卡若琳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在小鼠大脑中鉴别出了对注意力非常关键的特殊细胞类型,而通过对这种细胞类型的活性进行操控就可以增强小鼠的注意力,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杂志上,该研究为理解大脑的额叶结构的功能及其控制行为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大脑的额皮质结构在认知功能上

9月26日Nature生物学精选

  人类转录组的深度分析   Transcriptome and genome sequencing uncovers functional variation in humans   这项研究通过对来自“1000 Genomes Project”的462个人的类淋巴母细胞系的信使RNA

9月26日《自然》杂志精选

  早期地球的大陆动态   地球历史上的“冥古宙”(距今45亿~38亿年前)是地质上的黑暗时期,人们只能从零星的数据去了解它。根据以前应用于木星具有活跃火山活动的卫星“木卫一”的一个地球动力学模型,William Moore和 Alexander Webb提出一个“热管模型”来解释早期地球在早

5月22日《自然》杂志内容精选

  细胞衰老与衰老过程的关系   人们对衰老细胞的基础生物学相对来说知之甚少,尤其是在活体中,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细胞衰老在衰老中起一定作用,同时与年龄相关的疾病也刺激了人们对这一话题的兴趣。Jan van Deursen对最近有关衰老细胞在衰老中所起作用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新的发现表明,衰老并

双转盘共聚焦技术在药物研发和细胞功能学中的应用-2

2、独家内置移液加样模块:高效胜任钙流反应和急性药物毒性反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CV8000独家内置移液加样模块,分别配置细胞板、化合物板、tips板位,机械臂抓取枪头后吸取化合物置于细胞板内,迅速反应后观察短时生物学反应,更好的胜任如钙流反应和急性药物毒性反应。 图3. 钙流反应

我国科学家得到完整的大脑(mPFC)远程投射图谱

  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包含GABA能中间神经元群体,其在认知和情绪中起不同作用。mPFC中的GABA能神经元在调节工作记忆,决策和与动机和厌恶行为相关的情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功能障碍与各种疾病有关,包括重性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癫痫。mPFC中GABA能神经元的亚型包括表达小白蛋白(PV +

Cell:光遗传学重大成果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的研究人员首次在小鼠大脑中鉴定到了注意力神经元,操纵这种细胞的活性可以增强小鼠的注意力。这项研究发表在一月十四日的Cell杂志上,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大脑额叶(frontal lobes)的工作机制。   额叶在大脑认知功能中起到了重

光遗传学手段揭秘帕金森病新机制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 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主要影响患者的运动神经系统,导致PD患者出现颤抖、肢体僵硬、步态异常和运动功能减退等症状。目前还没有一种疗法可以治愈PD,不管是药物治疗还是脑深层电刺激 (deep brain stimulus,

AAV基因治疗的应用研究

  所谓基因治疗,就是把一个具有治疗作用的基因放到病人的细胞中,借此替换缺失和功能异常的基因,最终达到治疗某种疾病的方法。尽管早在1990年美国就批准了基因治疗的方案,但是基因治疗真正在临床获批却少之又少。不过近期的一则新闻,无疑是为致力于医学转化的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5月27日,全球制药巨头葛兰素

AAV基因治疗的应用研究(二)

中国科学家在CRISPR/Cas9 与AAV的联合应用方面也不甘人后。比如,2016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刘明耀教授和李大力教授首次证明了通过Cas9基因编辑技术修复F9基因突变治疗B型血友病的可行性。刘教授的团队发现了B型血友病FIX基因的新型突变Y371D,同时找到小鼠上对应的氨

Cell Rep:癫痫与精神紊乱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

  根据最近发表在《Cell Reports》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来自Gladstone研究所的研究者们发现了大脑的网状丘脑中存在一类新型的神经元。对这些细胞的深入理解能够帮助我们揭示癫痫与心理紊乱症状为什么常常会同时发生。  我们从外界世界获得的感受信息,包括光线、触觉以及声音等等,都是通过丘脑这一

Science颠覆性发现:神经元可以变身

  电活性是神经元的基本特征,但科学家们最近发现这种属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研究显示,增强或减弱中间神经元的活性,会引发分子水平上的改变,最终加快或延迟细胞放电。相关论文发表在九月十日的Science杂志上。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神经元的身份和属性主要取决于遗传学程序,神经元身份一旦确立就不会再发生

Science颠覆性发现:神经元可以变身

  电活性是神经元的基本特征,但科学家们最近发现这种属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研究显示,增强或减弱中间神经元的活性,会引发分子水平上的改变,最终加快或延迟细胞放电。相关论文发表在九月十日的Science杂志上。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神经元的身份和属性主要取决于遗传学程序,神经元身份一旦确立就不会再发生

治疗阿尔兹海默,不让废物tau进入脑细胞即可

  普遍认为tau蛋白是导致阿尔兹海默症和慢性创伤性脑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罪魁祸首。事实上,tau大量存在于我们脑细胞内,它通常的作用是维持神经元结构和稳定性,并帮助营养物质从细胞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当tau错误折叠时,它变得粘腻不溶解,聚集在神经元内形成神经纤维缠结,扰乱神经元功能,最终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