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民间机构参与并赞助联合国能源资助大奖颁奖

首个有中国民间机构参与并赞助的联合国能源资助大奖,于当地时间1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进行第二届颁奖礼,来自挪威的科技工业研究所(SINTEF)获颁发奖金100万美元。 挪威机构获颁的上述奖金,将用于推动其在中东及北非地区开展太阳能电动渡轮计划。 “联合国能源可持续发展资助大奖”于2015年9月首次举办。该奖项是首个设立单项奖金100万美元的联合国大奖,亦是第一个有中国民间机构参与并赞助的联合国能源资助大奖。 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何志平表示,通过与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携手合作推出能源资助大奖,希望更多解决能源安全的方案尽快问世,为全人类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共同努力。 获此次能源资助大奖的挪威科技工业研究所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大的独立研究机构,旨在提供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储存解决方案,在太阳能、风能、能源调节、能源存储、电网整合、海运和渡轮技术方面,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阅读全文

科学家质疑气候基金首批援助项目运作方式

   一些重要问题正围绕着一个联合国资助项目的运作而产生。该项目被期望能筹集数十亿美元,以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并且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5年前,绿色气候基金(GCF)在一次于墨西哥坎昆市举行的联合国会谈上成立。发展中国家将其视为在应对全球变暖方面获取财政援助的主要希望之一。然而,这个由韩国

2007年欧盟科技发展综述

2007年是欧盟解决制宪危机,一体化建设走出低谷,经济社会改革步伐加快,经济保持平稳,主要大国(德国、法国、英国)领导人更替。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入盟,对外积极进取,谋求发挥全球性作用的重要一年;是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计划的开局之年;是欧盟大力开展能源、气变外交,力图借此打

新机构“代言全球可再生能源”

德国政府将促进印度的太阳能发展下个月(1月26日),在德国波恩将成立一个新的机构,旨在推动全世界快速转向利用可再生能源。 这个名为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机构起初由丹麦、德国和西班牙发起,根据它的网站,它将是全世界第一个致力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专门机构,“作为可再生能源的

2011年世界各国科技政策回顾

  美 国   研发投入“量入为出”,重点保证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实施创新战略,确保经济的增长与繁荣。   奥巴马坚持通过创新确保美国经济增长和繁荣的战略,在国情咨文中大力倡导创新,提出美国要想赢得未来,就必须在创新、教育和基础设施方面超越其他国家,并发布了新的《美国创新战略》,以明确国家的创新目

“谁”将成为低碳城市新“引擎”?

泛能网演示微藻生物吸碳技术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目前,全球已有55%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后来居上的我国,2050年城市人口还可望从2008年末的45%达到甚至超过70%。  为了展示本届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各国均在低碳和宜

陈宜瑜:教育是科研诚信建设的基础

  在科技工作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今天,科研诚信不可避免地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任何一次学术不端或是科研失范事件都会被媒体用放大镜审视,也必然会降低公众对科学家的信任和信心。  对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指出,科学界必须坚定地维护和促进科研诚信,让每位科研人员都坚

基金委第53期双清论坛聚焦科研诚信建设

  11月29日至3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53期双清论坛在京举行。此次论坛主题为“科研诚信建设与学术不端行为防范”,旨在广泛而深入地分析我国学术不端产生的根源,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究我国科技工作者必须尊崇的道德和规范,为建设符合我国特点的科研诚信体系、有效惩治学术不端行为提供

欧美“气候疲劳征” 或是理性的回归

  舆论质疑增多  主流媒体报道气候变暖怀疑派观点篇幅明显增加,权威刊物开始注意选登反主流派观点的评论文章,网民对气候变暖问题的质疑也出现了相当强烈的反弹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后,欧美舆论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质疑声显著

7位中国学者入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名单公布

  近日,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新增选院士名单,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37位科学家入围,其中有7位来自中国大陆。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成立于1983年11月,是非政府、非政治和非营利性的国际科学组织,致力于支持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科学研究。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一般从发展中国家

加拿大政府唯应用研究独尊 激怒科学家

Harper自上而下的举措和他对学术界更直接地参与研究的商业化进程的要求激怒了科学家。   加拿大总理Stephen Harper的专制作风以及削减环境研究经费的做法,招致了科学界的批评;然而,他的支持者却为其专注于商业化的理念叫好。   4月发生在美国波士顿的马拉松爆炸案震惊了全世界,加拿大新

2020年度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有7位来自中国

  近日,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新增选院士名单。此次共有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37位科学家入围,其中有7位来自中国大陆。他们分别是:朱永官  朱永官,1967年8月出生于浙江桐乡,生态环境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朱永官于198

森林砍伐肆虐 非洲渐失气候适应能力

在乌干达,为了农业用途而遭清除的森林。图片来源:国际林业研究中心发生在肯尼亚的非法采伐行为。图片来源:Connect4Climate埃塞俄比亚等待运往市场的木材。图片来源:发展森林伙伴计划一位马拉维农民在他的玉米地里植树。 图片来源:世界农用林业中心  森林专家表示,整个非

2014年世界能源环保科技发展回顾

  美 国  新型电池研究获得突破;证明惯性约束核聚变反应释放能量比燃料吸收的多。  佐治亚理工学院开发出一种直接以生物质为原料的低温燃料电池,借助太阳能或废热即能将稻草、锯末和藻类甚至有机肥料转化为电能,能量密度比基于纤维素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高近百倍。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开发出一种主要原料是普通沙子的新

中国正在成为推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重要力量

  12月3日,在秘鲁利马,一名女士从“中国角”外走过。  在联合国利马气候大会进入关键的部长级会议之际,台风“黑格比”正肆虐菲律宾。发展中国家应对极端天气的软肋再次显露。  而与部分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口惠而实不至”的作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身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却在积极地贡献资金、传授技

世界银行采取积极行动控制空气污染物

  世界银行表示正在采取“积极行动”,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烟尘及其它导致气候变化的空气污染物,同时也为了保护人类健康以及农作物的生长。   报告显示,2007年至2012年期间,世界银行对贫困国家资助的资金中有近8%约180亿美元进入到了能源、农业、废弃物和运输等有可能削减温室气体排放

第二届全球生物经济峰会在柏林召开

   第二届全球生物经济峰会(Global Bioeconomy Summit)近日在德国柏林召开,来自联合国、经合组织、欧盟委员会、泰国、阿根廷、厄瓜多尔、中国等政府高官、国际组织以及研究机构的70多个国家的生物经济、创新与可持续性发展领域的8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峰

改进碳项目的规则

  张中祥说,如果要让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能从清洁发展机制中获益,气候谈判必须促进能力建设,而不是强制性规定减排额度。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的一个创新的财政激励手段,用于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从而帮助它们满足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通过该机制,承诺降低碳排放的富国可以向发展中国家

华南植物园等完成麻疯树基因组组装及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为大戟科木本油料植物,是生产生物柴油的重要能源植物之一。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吴国江团队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完成了麻疯树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组装基因组大小为320.5 Mbp,在基因组中共发现了27,172个蛋白编码基因。另外研究人员构建了以麻疯

专家认为全球变暖限温承诺过于乐观

   时间来到2100年,整个世界看上去和全球领导人在巴黎相聚并参加历史性气候峰会的2015年年末完全不同。此时,近88亿人挤在这个星球上。能源消耗几乎翻番,经济规模则增加了7倍多。贫富差距依然很大,但各国政府实现了一个关键目标:将全球变暖控制在高出工业化前温度水平2℃以内。  事实证明,在巴黎举行

新范式REPURE!轻松解决城市污水处理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污水处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污水处理协同资源回收与末端利用的亲自然型范式,并开发了数据驱动的系统设计、过程模拟与前瞻评估一体化的研究新方法。这一成果发表在8月1日的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上。  满足人类繁荣发展且维系生态系统健康是21世

气候变化的技术转移挑战

技术转移对于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   [新德里]从能效高的炉灶、太阳能灯到低排放的发电厂,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技术都是对气候变化之战的核心。   需要廉价而能够获得的技术从而实现低碳生活与适应气候新秩序。   而技术转移已经成为了下个月的哥本哈根峰会之前预备阶段的一个关键问题。全世界希

2017年气候能源圈的10件大事 到底谁是真正灰犀牛?

  走过2017年,“怪兽级”飓风、史上最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让我们见识到气候变化这一“灰犀牛” 式危机的巨大破坏力,也见证了各国政府通过多边合作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政治动力,以及社会各界的非国家主体用行动提供探索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年的时间,人们逐渐意识到无论跟气候变化的影响

让地球不再“口渴” 细数五大非常规淡水生产方法

  研究人员正在探索非传统的淡水获得方式,以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水需求。印度朝圣者在恒河中洗浴  为了应对伊朗长期存在的水危机,该国总统Hassan Rouhaini去年11月在推特上表示:“我们需要农业上的节约用水计划,防止自来水的过度使用,保护地下水资源,并阻止非法地下水开采。”  并非只有伊朗面

专家组建议为能源研究设立地区中心

  一个专家组说,应该成立一个能源研究中心的全球网络,从而促进全世界的气候变化缓解举措。   将仿照国际农业研究咨询组织(CGIAR,一个由区域中心组成的国际组织,进行农业研究合作)建立“国际能源研究咨询组织”(CGIER)。   世界经济论坛低碳前景专家组在上周(9月22日)发表的报告中讨论了

英国拨10亿绿色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英国 拨10亿绿色资金  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英国已拨出超过2/3的快速启动资金,用以帮助最贫穷和最脆弱地区的人民适应气候变化,这表明英国在2012年底前总拨款达15亿英镑的承诺正在按计划进行。”  “我们已承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将是最绿色的政府。这次通过的10亿英镑快速启动资金对

世行应对粮食危机10策

■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 文 各国领导人云集罗马,共同商讨全球食品危机时,我们的任务明确,但并不简单:帮助今天的人们走出危境,确保这种悲剧不会再在贫穷者身上上演。 今年4月,来自150个国家的部长在世界银行举行会议,批准了一项有关全球食品政策的新协议。此次在罗马召开的联

生物燃料排碳:不只是平衡

  在西班牙的沙漠里,绿色的污泥在纵横交错的管道里安静地冒着泡。它吸收着荒漠的阳光,吞噬着附近工厂排放的CO2,迅速地成长着。每天,工人们刮掉一些污泥,将他们带走转化为石油。照这样看,人们在一天内做着地质学上要4亿年才能完成的工作。   确实,这不是什么普通的石油。它属于一类神奇的“负碳”燃料,能

联合国发布气候政策报告称:气候政策不是免费的午餐

 4月13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德国柏林正式发布了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图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拉金德拉·帕乔里(右一)和第三工作组三位联合主席——德国的奥特马·艾登霍费尔、古巴的拉蒙·皮克斯·马德鲁加以及马里的尤巴·索科纳共同展示正式发布的

《自然》杂志梳理2012年度科技看点

  新的一年,新的科学    2012年的日历已然翻开,本年度将有哪些重大事件发生,又有哪些科研进展值得期待?《自然》杂志网络版1月3日刊发文章,就今年科技领域的主要看点进行了简单梳理。   地球的未来   今年6月,形形色色的科学家、政治家和环保人士将涌向巴西里约热内卢,

因无望实现商业开采 加拿大放弃研究可燃冰

  加拿大联邦政府在新财政年度开始时停止了向可燃冰研究拨款,这也意味着加拿大政府放弃了已持续了15年的开采、利用可燃冰的研究,尽管日本今年3月刚刚宣布在商业开采可燃冰方面取得突破。   加拿大联邦自然资源部传媒联络部主任杜切臣说,现在对页岩天然气和价格低廉的传统天然气兴趣上升,令从可燃冰中提取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