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病原菌攻击植物时会使出“诱饵模式”

声东击西、诱饵模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类战争中的兵不厌诈竟然会在低等生物体中上演。1月13日凌晨,美国《科学》杂志以研究长文形式在线发表南京农业大学王源超教授团队的一项关于作物疫病发生机制的突破性成果,揭示了植物与病原菌的世界并不是人们所想像的那么简单。 疫霉菌引起的作物疫病就像“植物瘟疫”,是农作物生产中危害非常严重的一类病害,19世纪中期曾引起欧洲的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导致150万人饿死,几百万人逃亡美洲和澳洲,这场“爱尔兰大饥荒”曾被称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科学家在研究中观察到,疫霉菌攻击宿主时,会使出一招瞒天过海的“诱饵模式”(DECOY):疫霉菌在侵染植物早期,向胞外分泌糖基水解酶XEG1攻击植物细胞壁,而植物则利用水解酶抑制子GIP1抑制其活性;在进化的过程中,病原菌又获得了XEG1的失活突变体XLP1,以诱饵“DECOY”的方式,竞争性干扰抑制子GIP1,与XEG1协同攻击植物的抗病性。 该研究论文第......阅读全文

我国科学家发现病原菌全新致病机制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源超领导的科研团队日前取得一项关于作物疫病发生机制的突破性成果,揭示了病原菌攻击宿主的全新致病机制——“诱饵模式”。这是人类首次在更精准的层面认识这类严重危害植物的病原菌分子机理,为改良农作物的持久抗病性提供了新方向。  13日,国际知名学术杂志《科学》(《Science》)在

中国科学家发现病原菌全新致病机制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源超领导的科研团队日前取得一项关于作物疫病发生机制的突破性成果,揭示了病原菌攻击宿主的全新致病机制——“诱饵模式”。这是人类首次在更精准的层面认识这类严重危害植物的病原菌分子机理,为改良农作物的持久抗病性提供了新方向。  近日,《科学》在线发表了这项成果。病原菌是一类能够入侵宿

我国科学家发现作物病原疫霉菌致病新机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31225022,31430073)的资助下,南京农业大学王源超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以“A paralogous decoy protects Phytophthora sojae apoplastic effector PsXEG1 from a host in

液相色谱仪分离纯化烟草疫霉菌激发子

采用阴离子交换层析和疏水相互作用层析从烟草疫霉菌培养基中分离出一种新的90和激发蛋白,讨论了阴离子交换色谱流动相的最佳值,建立了疏水作用色谱、硫酸铵和羟甲基氨基甲酸酯的水洗脱方式,简化了纯化步骤,降低了活性损失的风险。1。引言1988等1。首次从疫霉病菌培养基中分离出分子量为种子印记的蛋白质,命名为

病原菌攻击植物时会使出“诱饵模式”

  声东击西、诱饵模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类战争中的兵不厌诈竟然会在低等生物体中上演。1月13日凌晨,美国《科学》杂志以研究长文形式在线发表南京农业大学王源超教授团队的一项关于作物疫病发生机制的突破性成果,揭示了植物与病原菌的世界并不是人们所想像的那么简单。   疫霉菌引起的作物疫病就像“植

病原菌攻击植物时会使出“诱饵模式”

  声东击西、诱饵模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类战争中的兵不厌诈竟然会在低等生物体中上演。1月13日凌晨,美国《科学》杂志以研究长文形式在线发表南京农业大学王源超教授团队的一项关于作物疫病发生机制的突破性成果,揭示了植物与病原菌的世界并不是人们所想像的那么简单。  疫霉菌引起的作物疫病就像“植物瘟疫

水解酶如何分类?

水解酶在EC编号中分类为EC3,并以它分解的键再细分为几个子类:EC3.1:酯键(酯酶)EC3.2:糖(糖基酶)EC3.3:醚键EC3.4:肽键(肽酶)EC3.5:C-N键,但不包括肽键EC3.6:酸酐EC3.7:C-C键EC3.8:卤键EC3.9:P-N键EC3.10:S-N键EC3.11:S-P

水解酶的概念

水解酶是催化水解反应的一类酶的总称(如胰蛋白酶就是水解多肽链的一种水解酶),也可以说它们是一类特殊的转移酶,用水作为被转移基团的受体。

“哨兵”兼“战士”:植物细胞膜上的守护者

疫霉菌导致的大豆根腐病严重威胁大豆高产稳产。南京农大供图 植物大战病原菌的“军备竞赛”中,细胞膜识别受体作为监控病原菌入侵的“前哨”,能够激活植物体内多层次的防卫系统,产生对病原菌的抗性。自1994年在国际上被首次鉴定以来,它作为抗病受体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焦点。然而近30年来,人们对其如何被激活

“哨兵”兼“战士”:植物细胞膜上的守护者

  植物大战病原菌的“军备竞赛”中,细胞膜识别受体作为监控病原菌入侵的“前哨”,能够激活植物体内多层次的防卫系统,产生对病原菌的抗性。自1994年在国际上被首次鉴定以来,它作为抗病受体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焦点。然而近30年来,人们对其如何被激活、发挥抗性的作用机制并不了解。  9月21日,清华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