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生态所两项成果荣获湖南省科学技术奖

5月18日,湖南省科技奖励暨创新奖励大会在湖南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团队完成的“功能性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螯合物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成果荣获2016年度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谢永宏团队完成的“洞庭湖湿地植被生态研究”成果获自然科学二等奖。 “功能性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螯合物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成果,经过长期研究矿物元素、氨基酸及其螯合物,通过技术创新、方法创新和集成创新,为解决我国蛋白质和矿物元素等资源短缺、饲用效价低污染环境等方面的重大难题及其产业化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洞庭湖湿地植被生态研究”成果,连续6年对洞庭湖湿地植被进行了大面积踏查,填补了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近30年覆盖全湖的系统性植被基础调查资料的缺失。同时,发现了洞庭湖区植物适应环境胁迫的新机制,为洞庭湖湿地保护和湿地生态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据悉,2016年39个项目获得湖南省首届创新奖。205个项目......阅读全文

印遇龙院士:“养猪”自有大学问

  在长沙市马坡岭,从一条小路进去,拐弯处有一个院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当院子里只有3栋员工宿舍时,第一批来所里的湖南桃源小伙子印遇龙在宿舍后面建起了一栋猪舍。  “要研究猪,必须自己养一头猪。”几乎没有人料到,这一“养”就是30多年,“养”出了一个国际知名的畜禽健康养殖中心,“

“养猪院士”印遇龙的四十年

  一双球鞋,一身运动服,一辆自行车,这是印遇龙每个上班日的标配;走起路来健步如飞,说话大嗓门;喜欢游泳、打乒乓球、跑步,智能手机玩得娴熟。已过花甲之年的印遇龙,生活中充满了朝气与活力。  与生活中的随意不同,科研中的印遇龙又是个十分严谨的人。他的科研哲学很简单:深入第一线,在生产中发现问题、解决问

印遇龙团队发现味精可致增肥

味精对机体摄食调节和能量平衡调控示意图  本报讯 自1908年首次发现味精以来,对味精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其潜在的神经毒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将味精认定为一般安全食品添加剂,可以在食品行业应用。最近的研究发现,味精可能参与肥胖的发生,相关的争论较为激烈。为进一步证实味精对机体代谢的作用,中国科学院

印遇龙院士当选为第十二届湖南省政协委员

  湖南省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召开。会议协商决定了第十二届省政协委员名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当选为第十二届湖南省政协委员。  印遇龙现任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农学会微量元素与食物链分会理事长、国家新饲料评审委员会副主任、

印遇龙院士主编的两部专著出版

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获悉,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主编的《常见农产品加工副产物饲料化利用》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新技术》两部专著,近日在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常见农产品加工副产物饲料化利用》一书概述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以及加工

印遇龙院士率团赴重庆开展生猪养殖基地选址调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098.shtm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率团赴重庆市荣昌区开展生猪健康养殖与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基地考察选址与建设规划研讨。   ?基地考察现场。受访者

谢黎炜/印遇龙团队系统总结铁元素作用机理

  近期,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团队谢黎炜研究员,联合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印遇龙院士和万丹博士,在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期刊发表了题为:Gut microbiota bridges the iron h

《自然》对话印遇龙院士:攻克仔猪营养性腹泻难题

  近日,《自然》杂志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围绕攻克仔猪营养性腹泻难题展开探讨。刊于《自然》杂志“Spotlight: Nutrition research in China”的专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但并不是生猪养殖强国,生猪养殖业

《自然》对话印遇龙院士:攻克仔猪营养性腹泻难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201.shtm近日,《自然》杂志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围绕攻克仔猪营养性腹泻难题展开探讨。   ?刊于《自然》杂志“Spotlight: Nut

《自然—代谢》副编辑与印遇龙院士团队线上交流

11月28日,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印遇龙研究员邀请,《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副编辑Yanina-Yasmin Pesch女士与印遇龙院士团队进行线上视频交流。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任文凯,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谭碧娥、王婧,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郑金

印遇龙小组发现复合抗菌肽可修复仔猪肠道损伤

  近日,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一项研究证实,具有抗菌活性的复合抗菌肽对断奶仔猪的肠道具有损伤修复作用,可缓解呕吐毒素诱导的系列猪场病对仔猪的毒害。相关研究成果以两篇文章的形式,发表于美国动物科学学会10月出版的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抗菌肽是一种具有抗菌

印遇龙院士团队调研苯甲酸产品生产工艺和流程

  苯甲酸在食品等行业主要作为防腐剂,而在畜牧领域具有防止饲料霉变,改善仔猪腹泻和提高生长性能等潜在作用。  4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湖南省饲料工业协会曹峰等一行赴苯甲酸产品生产企业湖南弘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交流。  交流会上,上述企业负责人

印遇龙代表:畜禽污粪等变废为宝需全国层面协同攻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340.shtm我国是世界第一畜禽养殖业大国。现阶段,这一领域仍面临着规模化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大、种养脱节、资源化利用水平低、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等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养殖业升级换代和绿色高质

印遇龙院士组织召开动物微量元素营养专题交流会

  1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组织来自亚热带生态所、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者,召开《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动物微量元素营养”专题作者交流会。会议以线上线上的方式举行

印遇龙代表:率先在湘推广“三位一体”养猪模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341.shtm“当前制约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技术创新不够,而是技术推广中缺乏管理和引导平台,少数龙头企业和众多养猪大户各行其事,这让养猪业的市场格局长期处于低水平无序竞争状态。”中国工程院院

印遇龙院士团队赴川滇多地考察乌金猪种质资源等现状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瑞、博士生冯淦熠,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谭碧娥、讲师马晓康及博士后张琛等中国工程院院士、亚热带生态所研究员印遇龙科研团队成员,赴川滇多地考察乌金猪种质资源及特色饲料资源利用现状。在云南省省级乌金猪遗传资源保种场工作座谈会上,谭

印遇龙院士团队揭示微量元素铁靶向调节杯状细胞新功能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521.shtm

印遇龙代表:整合资源在湘建立生物医药猪模型研发基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328.shtm“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提高全民健康,就必须扭转现阶段疾病机制研究水平较低、药物研发创新性不强的局面。而实验动物是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生物资源,其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水平深

印遇龙一行赴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调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855.shtm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率赵炳然等一行7人调研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会议现场。受访者 供图交流会议上,印遇龙院士研究团队介

印遇龙院士团队证实HMB是肌细胞蛋白质分解调控核心物质

  近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领衔的科研团队就β-羟基-β-甲基丁酸(HMB)调控蛋白质代谢影响肌肉生长发育取得新进展。HMB调节肌细胞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机制  HMB是必需氨基酸亮氨酸的代谢中间产物,可调控肌肉蛋白质合成与分解代谢,并能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随着

印遇龙增补为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副主席

近日,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在海南省三亚市盛大开幕,会议增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为“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副主席。 在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畜牧水产论坛上,印遇龙作题为“地方猪全基因组育种关键技术创新与新品种培育”

宁乡猪体细胞诱变育种召开实施方案研讨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4909.shtm2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组织召开宁乡猪体细胞诱变育种实施方案研讨会。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炳然,湖南师

中医药和中草药猪病防治技术研讨会长沙举行

  7月9日,中医药和中草药猪病防治技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县开慧镇召开。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畜牧学学科带头人印遇龙在内的专家学者与会,探讨如何推动中医药和中草药在生猪疫病防控中的应用及技术推广,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和中草药在生猪养殖中的重要作用。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周农出席

院士科普报告在湖南老科协大讲堂开讲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应湖南省老科协邀请,在2020年全国科普日湖南老科协(长沙)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作了题为“中医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有可为”的科普报告,湖南省各地、州、市、县老科协及省直老科协各分会,省直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和高校老科协等数十万会员与听众在场

湖南地方猪60K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开发成功

11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印遇龙主持的湖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优质湘猪全基因组育种技术研发及新品种(配套系)培育”项目中期检查会在长沙召开。该项目旨在针对目前我国地方猪品种遗传基础和基因资源研究不足问题,系统挖掘地方猪优异特色性状功能基因,开发和优化以基因组选择和杂种优势预测为

从田间到舌尖-他们为百姓餐桌添美味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如何保障粮食安全,不断为百姓餐桌增添新美味?全国的农业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都在为此目标不断努力。在湖南,有这样的一批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的研究领域集中于农业领域,包括“油菜院士”官春云、“养猪院士”印遇龙、“辣椒院士”邹学校、“鱼院士”

功能性微量元素螯合物技术创新应用-破译猪的营养密码

   “您吃猪肉吗?”  “吃一点。”  “您为什么要研究猪饲料?”  “因为事关民生。”  瘦肉精、抗生素、重金属残留,曾一度让人谈猪肉而色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亚热带生态所)研究员印遇龙带领团队,对猪的营养密码展开了30多年的破译。  “我们希望从猪嘴

院士专家论证猪基因编辑与体细胞克隆平台项目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171.shtm湖南省岳麓山实验室和芙蓉实验室拟联合开展生物医药猪模型研发工作,打造“猪基因编辑与体细胞克隆平台”。6月3日,两院院士、专家学者、政企代表等齐聚长沙,对该平台项目展开论证。  

《生猪养殖替抗指南》出版发行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和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黄瑞华担任主编的《生猪养殖替抗指南》(下称《指南》),正式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2019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94号公告,明确自2020年1月1日起,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自2020年7月

湖南持续高温旱情蔓延-700万亩农田遇严重干旱

  持续高温使得湖南各地旱情蔓延,目前已致39万人饮水困难,超700万亩农田受旱。  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26日23时发布消息称,今年以来湖南累计平均降雨627毫米,较历年同期950毫米偏少34%,其中7月份全省平均降雨32毫米,偏少69%。这导致境内四水及洞庭湖区各主要控制站水位较历年同期均值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