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南极洲在变绿

科研人员发现,随着全球变暖,南极大陆的边缘地带正在迅速变绿。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当代生物学》期刊。 2013年,该研究组调查了南极大陆南端的苔藓和微生物生长情况,以分析过去50年间,由于气候变暖导致的大陆生态变化。“新研究给了我们这些变化正在发生的更清晰的概念尺度,之前我们只是调查了南极半岛最南端的响应,但现在我们知道,气候变暖带来的苔藓已经遍布整个半岛。”该研究负责人、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Matthew Amesbury说。 南极是全球升温速度最快的地方之一,自1950年以来,气温平均每10年上升0.5摄氏度。研究人员对南极5处地点的苔藓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此期间,南极苔藓生长速度增加4到5倍。 这5处地点分布在南极半岛附近的象岛、阿德利岛和绿岛,3个岛屿横跨600公里,这意味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南极其他没有被冰覆盖的陆地区域可能也在迅速变绿。 通过分析这些地点150年间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生物活性在过去5......阅读全文

2018年十大国际科技新闻解读

基因剪刀  使用CRISPR基因调控技术直接操纵细胞基因组,研究人员将老鼠的皮肤细胞变成了诱导多能干细胞。曲面加速光束  美国和以色列科研团队实现了光束轨迹偏移。此实验可用于模拟广义相对论现象。幽灵粒子  来自太空的一个高能中微子横穿南极洲“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科学家认为其来源可能是耀变体。探访“

10大火山喷发奇景 意大利火山会吐“烟圈”

    火山爆发时的震撼场面不仅让人赞叹,同时,也提醒人们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危险。以下请大家欣赏10座不同火山爆发时的景象:      美国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   夏威夷基

专家解读南极冰川“遗孤”

  回放:   11月19日,有媒体报道指出,一座巨型冰山自今年7月份从南极派恩岛冰川断裂后,正缓慢向公共海域移动。据美国国家航天局最新卫星观测结果显示,估计目前该冰山有35公里长、20公里宽,面积大约为700平方公里,约相当于一个新加坡或两个美国亚特兰大市的面积。研究人员称,未来它可能进入繁忙的

苏定强院士:从当前大项目看中国天文学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第28届大会正在北京召开。中国天文学界自当坚定信心,在开展国际合作的同时,坚持自主发展,再造中国天文学的辉煌。   中国近代的科学和技术是向西方学习来的,但是任何一个有自尊心的民族都不会满足于永远跟在先进国家的后面,我们希望有一天能赶上他们,甚至在一些方面超过他们。2

新的“温室地球”时代可能到来

  今夏一波热浪席卷欧洲,令当地气温达到40摄氏度以上,引发了干旱和火灾,包括7月份导致91人死亡的希腊大火。此外,世界各地也是热浪、野火和干旱频发。  在此背景下,一个国际科研团队近日发布报告说,全球有进入“温室”状态的危险。在这个所谓的“温室地球”里,全球平均气温将比工业化前升高4—5摄氏度,海

南极冰川融化让地球"长肿块" 或改变自转速度

  据参考消息5月16日报道,【德国《明镜》周刊网站5月14日报道】题:GPS测绘:地球长出肿块   气候研究者早已对南极洲冰川融化将带来的严重后果发出警告。但他们未曾考虑到的是,南极冰雪消融使地球出现隆起,甚至改变了地球自转。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格雷丝·尼尔德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专业刊物《地球与行星

美专家称全球变暖引起的诸多后果"难以遏制"

  美国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全球变暖已到了“积重难返”的程度,由此引起的许多后果已“难以遏制”。   这份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研究人员撰写的报告说,全球变暖已造成许多严重后果,如地中海、南部非洲和北美西南部等地区的降雨分布发生变化;海平面上升;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积冰迅速融化等。即

加拿大研究:婴儿肉毒杆菌中毒增加或与蜂蜜有关

1906年3月11日发生在台湾嘉义梅山的里氏7.1级地震造成至少1258人遇难,是台湾有文献记载以来死亡总人数第三的大震之一。近日,《地震研究通讯》刊发文章《从历史记录解惑台湾梅山1906年里氏7.1级地震》的文章,首次揭示了这次造成巨大人员伤亡的地震的成因,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地震机制,可以有效预测

最新研究揭示远古时期二氧化碳与气候变化关系

冰雪包裹的“雪球”地球 人类科学家一直期望了解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和地球气候系统之间的关系,一些通常的做法是运用科学模型和现实观察进行科学研究。不过最近一段时间,科学家又把眼光放到了远古时期。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一篇论文表明,过去24亿年里,活火山不断释放大量的二

【Nature】2017年最受期待的十大科学事件

  2016年已接近尾声,2017年即将来临。那么下一年将会发生什么科学事件,最近的nature网站选出了下一年最具期待的十大科学事件。看看你最期待的是哪一个。  中国的钢铁业是污染的主要来源  (一)波涛汹涌的气候  如果美国不能履行唐纳德·特朗普所承诺的改善气候的承诺,那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

科学家提出中国台湾梅山地震形成新机制

科学家提出中国台湾梅山地震形成新机制 1906年3月11日发生在台湾嘉义梅山的里氏7.1级地震造成至少1258人遇难,是台湾有文献记载以来死亡总人数第三的大震之一。近日,《地震研究通讯》刊发文章《从历史记录解惑台湾梅山1906年里氏7.1级地震》的文章,首次揭示了这次造成巨大人员伤亡的地震的成因

IPCC报告草案更加确定全球变暖的人为因素

  据提前泄露的一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的研究报告草稿显示,气象科学家们比以前更加确信,人类活动是造成全球气温变暖的主要原凶,但同时,他们发现未来要想预测某些特定地区可能受到的影响比想象中更加困难。该报告定于下月正式对外发布。   据路透社报道,报告宣称,人类活动,主要是燃烧化石燃

联合国报告称未来几百年全球变暖或已无法逆转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9月27日在斯德哥尔摩发布最新报告。   气候变化的威胁从未丧失其紧迫性。联合国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9月27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中警告说,如果没有大幅减排或用有争议的技术修复气候,全球变暖很可能在整个21世纪继续下去,进而极大改变地球的自然环境以及数

2017年我们可以期待哪些科学事件的发生?

  在新的一年中,研究者将会窥探黑洞的视界、继续角逐量子科技主导权,并在2016年政治事件的余波中试图站稳脚跟。  气候叵测  如果美国像候任总统特朗普承诺的那样从气候协议中退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便可能会承担起缓解气候变化的领导职责。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中国国家碳排放限额交易计划可能在

科学家揭开全球变暖南极海冰反增之谜

一头豹海豹捕猎间隙在南极海冰上休息  北京时间8月18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新一项研究称,气象学家成功破解了南极海冰面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仍呈增加之势的谜团,不过这一趋势可能很快会被逆转,南极海冰的融化速度不久将加快。海冰增多缘于自然进程  据领导实施

Nature: 2017年科学界有哪些期待?

  在新的一年中,研究者将会窥探黑洞的视界、继续角逐量子科技主导权,并在2016年政治事件的余波中试图站稳脚跟。  气候叵测  钢铁行业是污染的主要来源(图片来源于:Kevin Frayer/Getty)  如果美国像候任总统特朗普承诺的那样从气候协议中退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便可能会承担

假如格陵兰冰盖永远消逝 地球海平面将升高7米

  今日视点   地球上现存的两个大陆冰盖分布在南极和格陵兰,约占全球冰川总面积的97%,总冰量的99%。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形势下,规模仅次于南极洲的格陵兰冰盖,距离寒冷的极地要远得多,冰盖南端几乎与苏格兰东北部设德兰群岛处于同一纬度,所以更为脆弱。   近几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

4月30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基底外侧杏仁核的功能  杏仁核是大脑中进行情绪处理和应对具有积极或消极联系的刺激(好的刺激和坏的刺激)的重要部分。我们对杏仁核神经元是怎样分化的或这些不同功能是怎样分割到不同地方的知之甚少。在这项研究中,Kay Tye及同事识别出基底外侧杏仁核(BLA)是介导积极和消极情绪或动机反应

研究称海洋变化已经开始

   一国际研究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布最新研究成果警告称:“即使各国政府实现其减排目标遏制住全球变暖,从长远角度看,海平面仍会上升至少6米,淹没从佛罗里达州到孟加拉国的海岸。”  该研究报告称,在过去300万年,当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气温略高于今天的温度,大片冰层就会融化。即使是各国政府减少温室气体

南极降雪减缓了上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

  根据英国《自然·气候变化》11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通过构建百年来的数据,发现南极降雪量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减缓了20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率。这一发现凸显了南极冰盖在调节海平面的长、短期变化方面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全球海平面正在上升,其主要原因在于全球气

气候变暖 融水增多预警!南极冰架稳定性遭到威胁

  一个英美联合研究团队首次实地勘测了南极洲麦克默多冰架,对其因表面融水湖的水流进出所造成的弯曲度分析后认为,正是融水湖的充水和排水导致了漂浮着的南极冰架弯曲,并可能威胁到其稳定性。论文刊发在13日出版的《自然·通讯》上。  南极冰架弯曲现象之前已通过计算机模型进行了模拟。实地测量数据分析显示,南极

最新研究认为——外星生命可能是紫色的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21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在《国际天体生物学杂志》上撰文称,外星生命可能是紫色的。他们表示,在绿色植物开始利用太阳能之前,微小的紫色生物体就找到了办法做同样的事,地球上第一批生命或是薰衣草色,而外星生命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繁衍生息。  早期地球生命是紫色这一想法并不新鲜,最新研究负责

《PLOS综合》:新技术帮生物对抗臭氧层空洞

  上:在模拟臭氧层空洞造成的紫外辐射增强的环境下,斑马鱼受精卵不能完成发育过程,在24小时左右发育开始被中止,细胞逐步死亡。  下:受到稀土磷酸钙壳(紫外下发绿光)的保护,斑马鱼受精卵能够在紫外线下完成全部发育过程,幼虫最后能破壳而出。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化学实验室,一项模拟臭

《自然》选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

  2016年6月21日北京时间凌晨1点,《自然》杂志发表了Science stars of China这篇新闻特写文章,Nature.com的官方微信号"Nature自然科研”同时放出此文的中文版《中国科学之星》。  从古老的DNA到中微子和神经科学,中国的顶尖研究者们正在发挥巨大的影响——并提升

《自然》杂志选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

2016年6月21日北京时间凌晨1点,《自然》杂志发表了Science stars of China这篇新闻特写文章,Nature.com的官方微信号"Nature自然科研”同时放出此文的中文版《中国科学之星》。从古老的DNA到中微子和神经科学,中国的顶尖研究者们正在发挥巨大的影响——并提

南极海冰扩张之谜得解 源自绝热效应和雪层反射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16日报道,最近10年里,北极海冰逐渐缩小,而南极海冰却有所扩张,全球变暖是否属实?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研究人员为我们解释了这一看起来矛盾的现象,为何在全球变暖的形势下,南极海冰却在增加。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8月16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佐

南极冰川融化影响食物链

  近期发布的一份极地探险报告显示,南极食物链、天气及景观的重大变化再次为气候变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来自澳大利亚南极考查队(Australian Antarctic Division)和伍兹?霍尔海洋科学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e)的科学家们

研究称南极气候对食物网影响巨大

 阿德利企鹅在南极半岛西部。   美国弗吉尼亚海洋科学研究所日前在《自然通讯》发表文章称,经过长期对南极半岛西部气候变暖与海洋生物关系的研究发现,风速、海冰覆盖面积等物理因素的变化会对食物链造成影响,影响范围覆盖单细胞海藻到高等生物企鹅。   帕尔默站是美国在南极的三座研究站之一。按照帕尔

科学家确定海平面上升历史数据

2009年12月14日,位于南极洲丹尼森角海岸的冰川正渐渐融化。  本周三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大约在14,650年前,南极洲一块冰原的坍塌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了14到18米。这一数据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加精确地预测气候变化将会带来的影响。  据科学

南极冰封湖中发现古老生命为重大突破

   地球表面常年严寒的地方莫过于南北两极,而南极大陆更是全世界最冷的大陆。这片大陆被厚达上千米的冰层覆盖着,已经冰封了上千万年。谁能想到,厚实的冰层之下竟然潜藏着别样的风貌。  据《自然》杂志日前报道,美国科学家在距离南极点600公里的一处冰封湖面下,发现了令人惊讶的古老生命迹象—— 一种微小的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