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科院在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6月8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二涛研究组关于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论文Plants transfer lipids to sustain colonization by mutualistic mycorrhizal and parasitic fungi 首次揭示了在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的共生过程中,脂肪酸是植物传递给菌根真菌的主要碳源形式,并发现脂肪酸作为碳源营养在植物-白粉病互作中起重要作用。 菌根共生是植物与菌根真菌建立的互惠互利的同盟,也是自然界最为广泛的共生形式。植物可通过与菌根真菌共生高效率地从土壤中获得磷和氮等营养;同时植物把20%左右的光合作用产物传递给菌根真菌供其生长。每年大约有50亿吨的光合作用产物通过菌根真菌被固定在土壤中,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碳氮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理论认为糖是植物为菌根真菌提供碳源营养的主要形式。 王二涛......阅读全文

PNAS:从基因到植物微生物群

像人类和动物一样,植物也有微生物群。一个由芝加哥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包括INRAE,研究了一种植物物种内的遗传变异是否控制其叶片微生物群的组成。研究人员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在四个地点的实验装置中种植了3万多株植物,以分析一株模型植物的200个基因型的叶片微生物群的变异和繁殖成功率(通过种子产量估计)。7

根系微生物工程改善植物的生长

  在农业发展早期,人类一直培育庄稼直到它们长大些、更富有营养,但是基因操作不是促进植物生长的唯一方法。9月25日在著名刊物《微生物学趋势》上发表的评论文章上,2个综合性生物学家展现了怎样设计植物土壤微生物来改善植物生长,即使植物在基因方面是一样以及不能进化发展。这些人工选择的微生物可以从父母遗传到

微生物诱导子促药用植物增产增效

  近年来,药品消费逐渐从以化学药品为主向以天然资源为原料的植物药转变,目前,全球中药销售额达2000亿美元,每年还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这为药用植物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然而,中药材产业中一些共性技术问题制约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和农村种植户的收益。在生产源头上,药用植物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环境气候

根际微生物可帮助植物抵御环境恶化

  气候变化正在改变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机制,也成为生态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日,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钱海丰课题组和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朱永官等合作者在Microbiome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解析了根际微生物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的重要机制。  此前的相关研究并没有将植物微生物群,特

植物病害检测仪分析有益微生物对植物病害防治作用

植物病害严重威胁到农业生产安全,由于植物病害原因每年都会造成巨大的农业损失,通过植物病害检测仪研究植物病害防治方法已经刻不容缓。目前对于植物病害的防治主要是通过化学农药,虽然化学农药具有见效快、效果好、杀虫抗菌谱广、成本低、用简单等优点。当时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容易造成植物农药残留,从而危害人们的健康。

中英联合成立植物和微生物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与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日前在上海正式成立植物和微生物科学联合研究中心,英国大学、科研与创新国务大臣乔·约翰逊主持揭牌仪式。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得到中国科学院和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的资助,旨在共同应对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医疗保健全球性挑战,培育优秀科研成果。   乔·约翰逊表示

微生物区系分布同动植物一致

  12月21日,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发表了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王建军、沈吉等的论文《富营养化程度改变温度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联:来自大空间尺度生态学实验的证据》。“我们首次证明微生物同样具有沿着温度梯度分布的生物区系,与经典的动植物生物区系分布相一致。”王建军表示。  生物一般具有一定的分布区,

植物和微生物共同进化有了新证据

新研究探讨了苹果与微生物的共同进化。图片来源:Lunghammer  -TU Graz  干旱、恶劣天气、创纪录的温度和新出现的病原体等威胁着世界粮食供应。因此,人们需要在克服上述挑战的情况下使作物更加健壮。  由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新植物学家》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指出微生

研究表明植物靠遗传网络调控“叶圈”微生物

   植物叶片上生存着大量的不同性质的微生物,有益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与植物长期共存,植物是如何控制其地上部分的叶、果实、茎这些“叶圈”里的微生物并且维持自身健康的?相关机制尚不明确。  4月8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A plant genetic network for preventing

植物和微生物共同进化有了新证据

 新研究探讨了苹果与微生物的共同进化。图片来源:Lunghammer - TU Graz干旱、恶劣天气、创纪录的温度和新出现的病原体等威胁着世界粮食供应。因此,人们需要在克服上述挑战的情况下使作物更加健壮。由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新植物学家》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指出微生物群研

另辟蹊径-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镉污染土壤

  这种修复方法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的共存关系,提高土壤中污染物的植物修复效率,最终达到彻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目的。  很多国家曾饱受重金属污染之苦,如1955年日本富山县发生的痛痛病闻名于世。我国的镉污染也十分严重,曾涉及11个省市的25个地区,如2012年的广西河池市龙江河镉污染事件。  日

微生物所等发表植物基因组编辑研究综述

  序列特异性核酸酶使得基因组编辑成为可能,快速推动了基础和应用生物学的发展。CRISPR-Cas9系统自出现以来,作为可转化植物的基因组编辑工具已得到广泛应用。CRISPR-Cas9对基因组靶位点进行定向切割,造成DNA双链断裂。DNA双链断裂主要通过两种高度保守的机制进行修复,即非同源末端连接

特有植物和微生物药用活性物质研究通过验收

  11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刘吉开研究员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特有植物和微生物药用活性物质的基础研究”项目(2009CB522300)参加科技部统一组织的项目结题验收会,并顺利通过验收。   会议首先听取了项目首席刘吉开研究员的项目总结报告。在本项目执行

微生物所揭示气孔在植物免疫中的新功能

  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的植物叶表皮上的开孔,可响应环境因子刺激控制植物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作为植物表面的天然开孔,气孔也是许多病原菌入侵的通道。然而,植物可以主动关闭气孔来阻止病原菌的入侵,这一抗病过程被称为气孔免疫。但气孔在植物,特别是单子叶植物中是否还以其它的方式参与抗病免疫仍不清楚。最近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等提出“农业精准微生物组”概念

  10月7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组和深圳华大生命科学院合作,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GWAS, MWAS and mGWAS provide insights into precision agriculture bas

植物微生物互作对森林磷限制的缓解机制揭晓

近日,《新植物学家》发表了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刘玲莉团队的最新研究,他们发现热带森林中植物受到的磷限制通常高于温带森林,但物种之间和站点内差异很大。分布于不同纬度的森林生态系统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磷限制,且磷限制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为了适应养分条件变化,植物会最大限度地通过内部养分存留和外部养分获取来

益生元可驱动根际微生物维持植物健康

  土传病害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病原性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侵染植物根系而导致的病害,是限制作物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防治不当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采用生物方法防治土传病害是近些年的热门研究领域。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其荣团队通过解析番茄发病植株和健康植株的根际代谢组,挖掘潜在的益生元,并结

中英植物和微生物科学联合研究中心揭牌

  11月2日,由中科院和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合作成立的“植物和微生物科学联合研究中心”(CEPAMS)在北京正式揭牌。这是中科院第一个作物改良和天然产物研究领域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CEPAMS是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所与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联合成立的。两国三个

植物入侵与土壤微生物纬度梯度格局研究获进展

  研究入侵植物与植食性昆虫和土壤微生物互作的纬度梯度格局对于揭示和预测外来生物入侵过程和态势极为重要。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入侵植物学学科组以我国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本土植物莲子草及引入的生防天敌昆虫莲草直胸跳甲为研究系统,开展了沿纬度梯度(22°N~36.6°N)的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发现

微生物所在植物耐氧化胁迫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盐碱、干旱、极端温度等非生物胁迫是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造成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原因,所有这些胁迫都会引发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大量积累,从而给植物带来次级氧化胁迫。碱蓬是一种能耐受高盐、叶肉质化的真盐生植物,具有高度的耐逆能力。从碱蓬中分离耐逆

“非粮柴油能源植物与相关微生物资源”项目

会议现场   4月13日至17日,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非粮柴油能源植物与相关微生物资源的调查、收集与保存”2012年度工作进展报告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召开。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洪德元院士,中山大学计亮年院士,科技部基础司、中科院计财局等专家与领导,以及来自华南植物园、中国农

微生物所在植物花冠脱落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花朵盛开,又悄然飘落,这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自然现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花瓣的凋落?植物花器官脱落一般都发生在将要脱落部分的基部,这个特定区域叫做离层(abscission zone)。目前对离层形成的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机制了解较少。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

版纳植物园海拔梯度根际微生物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研究组基于长期监测海拔样地平台(海拔跨度800米至3800米,涵盖中国西南山地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和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通过野外采集和样品测定,结合分子生物学实验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了三个气候带不同海拔梯度上寄主植物、根际微生物及其不同功能

日本研究者试制植物微生物燃料电池获进展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 《参考消息》20日登载《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开发出植物微生物燃料电池》。报道摘要如下:利用常见植物和微生物来发电的技术正受到关注。日本山口大学副教授阿齐兹·莫克苏德开发出植物微生物燃料电池,利用芋头、茄子等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来提取电力。它产生的电力能够用来点亮小灯泡等,且

中英植物和微生物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全面启动

11月2日,中国科学院和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合作成立的植物和微生物科学联合研究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Plant and Microbial Science,CEPAMS)在北京正式揭牌,第一个研究组入驻该中心北京园区,标志着这一联合研究中心全面启动。中科院副院长张

微生物所在植物病原细菌的“智商”感知信号研究中获进展

  细菌常常被认为是一类“低等”的单细胞生物,生存方式简单。然而,现代微生物学研究改变了这一错误看法,发现细菌具有许多和高等生物类似的特性。例如,在信号认知这个事关生命生存与死亡的关键问题上,细菌不仅能感知环境刺激,而且不同细菌个体之间能利用化合物作为分子“语言”进行细胞间通讯(即群体感应,quor

微生物所受体类激酶介导植物先天免疫研究获系列进展

  植物对病菌的识别主要存在于两个层面,对病菌表面保守的分子特征物质(PAMP)的识别(PTI,PAMPs triggered immunity)和对致病因子(effector)的识别(ETI,Effector triggered immunity)。这两个层面上的识别都可以激活下游的抗病基因,而这

微生物所植物RNA沉默互作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RNA沉默是指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由小RNA(21-30nt)介导的、以序列特异性方式引起靶标基因表达受抑的现象。在植物中,除了能调控其生长发育,RNA沉默在植物抵抗病毒的入侵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植物病毒侵染常伴有卫星RNA的复制,并影响辅助病毒在寄主中的致病性。   在国家重点基础研

微生物研究所揭示植物识别病原细菌的新机制

假单胞菌属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细菌病害,该属内的铜绿假单胞菌作为机会致病菌,可以侵染动物和人。而侵染植物的丁香假单胞菌位列十大植物病原细菌之首,可以侵染番茄等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20年1月10日,期刊The EMBO Journal 以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of

华南植物园降水变化影响土壤微生物研究获进展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降水格局变化会对生态系统,尤其是森林生态系统造成重要的生态后果。土壤微生物对于亚热带森林的巨大碳库有着显著的反馈作用,但当前研究在关于微生物群落应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认识方面较为缺失。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及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依托鹤山站常绿阔叶林模拟降水季节变化控制试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