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曝俄罗斯破冰船发生核泄漏俄发起紧急救援

据法新社5月5日消息,俄罗斯国家核动力破冰船公司Rosatomflot在5日报告称,俄罗斯一艘破冰船驶离西西伯利亚海岸后发生核泄漏,不得不启程返回港口。 Rosatomflot发表声明说,俄罗斯“Taimyr”号核动力破冰船在驶离喀拉海的叶尼塞海湾地区时,被发现发生“微不足道的”核泄漏,但这足以迫使“Taimyr”号放弃原来的任务返回港口。喀拉海是北冰洋的一部分,位于巴伦支海东部。 目前,“Taimyr”号正在返回位于西北部摩尔曼斯克市的港口的途中,俄罗斯目前已经针对该事件发起紧急救援。Rosatomflot官员称,另一艘破冰船已经被派往事发地区帮助“Taimyr”号返航。最初的报告显示,反应堆堆芯外的通风系统的辐射量逐渐增加,但外层保护罩的辐射量仍处于正常水平。 Rosatomflot还表示:“如果情况恶化,反应堆系统将会被关闭,冷却系统将开始工作。”不过,声明并未提及船上有多少人,只是表示......阅读全文

外媒曝俄罗斯破冰船发生核泄漏-俄发起紧急救援

  据法新社5月5日消息,俄罗斯国家核动力破冰船公司Rosatomflot在5日报告称,俄罗斯一艘破冰船驶离西西伯利亚海岸后发生核泄漏,不得不启程返回港口。  Rosatomflot发表声明说,俄罗斯“Taimyr”号核动力破冰船在驶离喀拉海的叶尼塞海湾地区时,被发现发生“

俄罗斯推出世界上最大的核动力破冰船

[摘要]俄罗斯已经推出世界上最大核动力破冰船的船体Arktika,它将成为最强大的双核反应堆破冰船。到目前为止,波罗的海工厂已经组装了10000公吨的金属结构,建筑工人已经开始为Arktika组装上层建筑、以及组装Sibir的部件和该系列中的第二艘船。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俄罗斯已经推

俄罗斯核能新近发展的三大势头

  日本福岛核事故已过去两年,全球核能产业已出现了复苏的势头,这其中,俄罗斯的核能经济更是风生水起,彰显了作为传统核能大国的底气和实力。今年6月,第3届“面向21世纪核能部长级国际大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这是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部长级会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出席

韩国模拟中国核泄漏事故

    3月29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在回答社民党党首福岛瑞穗的质询时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很可能会报废。这张日本东京电力公司3月29日发布的照片显示,工作人员3月18日在修理为福岛第一核电站供电的设施。 新华社/法新  最近核安全问题在全球引起恐慌

中国“量子方舟”,未来前行的破冰船

12月20日出版的2021年第51期《瞭望》新闻周刊刊发了题为《量子方舟 驶向未来》的文章。摘要如下:  “第二次量子革命”为世界各国开辟出一条新的科技赛道。在全球你追我赶的量子发展态势下,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当前至少面临技术、产业和人才三大挑战。  技术挑战方面,作为探究微观世界的科学,量子科技研究

中国造破冰船首航南极破冰记

   跟随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首航南极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20日至23日分三次完成中山站附近的航道破冰,为“雪龙”号海冰卸货开辟了一段约14海里的冰上航道。   20日傍晚,“雪龙兄弟”抵达距中山站附近的陆缘冰区。与浮冰相比,作为陆地边缘的固定冰,陆缘冰更像一道铜墙铁壁,挡住船只靠

我国极地考察将新购飞机新建破冰船

  记者从国家海洋局获悉,随着我国南极固定翼飞机进入购置实施阶段,以及新建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项目有序开展,我国极地考察即将进入陆、海、空立体发展新时代。  据悉,我国南极固定翼飞机购置方案已于2013年通过审批,确定了加装的科考设备的类型。固定翼飞机购置完成后将满足“物资人员运输、科学考察、应急救援

我国首艘核动力破冰船揭开面纱

“这是我国第一次公布将核动力用于水面舰船的消息。”谈及“核动力破冰综合保障船示范工程技术咨询与服务外委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公开招标新闻,一名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评价。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电子商务平台近日发布消息,受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委托,上海中核浦原有限公司对项目公开招标

日核泄漏环境影响逐渐扩大

  日本地震带来的核泄漏危机尚未过去,被海啸冲走的残骸和排入海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又给环境带来新一轮考验。据有关报道,日本强震引发的海啸将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形成了长约111公里的“垃圾岛”。目前,由房屋、汽车等残骸组成的大片的垃圾岛正在往美国西岸漂流,可能伤害海面船只,影响太平洋航线。专家

国产破冰船“雪龙2”号将于下月访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199.shtm

我国启用核泄漏气象监测系统

  从中国气象局获悉,朝鲜进行第3次核试验后,中央气象台紧急启动了核应急响应预案,启用最新“核及危险化学品泄漏气象紧急服务系统”。该系统可对核放射性物质的扩散轨迹、扩散浓度和沉降范围等进行分析预报。   作为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之一,当全球任何地方出现核电

专家推解核泄漏发生过程

    欧盟委员会负责能源事务的委员奥廷格3月15日表示,为吸取日本核电站事故的教训,欧盟成员国同意对核电站进行全面的“压力测试”,检查核电站是否能应对地震、海啸、恐怖袭击、电力供应中断等突发威胁。图为比利时杜尔核电站的冷却塔。新华社/路透  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强

极地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试航成功

从中山大学获悉,12月22日12时20分,伴随着一声洪亮的汽笛声,我国高校唯一的极地破冰多用途船“中山大学极地”号(以下简称极地号)安全停靠在广州文冲码头,圆满完成桂山水域试航任务。 12月19日,极地号出发到桂山水域进行试航。航行过程中,随航人员全面检查了航行状态下极地号各设备及系统的协调性、

“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船公开招聘船长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026.shtm

福岛核泄漏:天灾之中也有人祸

在福岛核事故中损毁的一座反应堆  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一周年之际,《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质疑,本次泄漏是否完全由不可预计的自然灾害引起,还是人们原本可以采取措施加以防范。不仅政府高层和科学界的观点存在分歧,而且核能行业也未把保障民众的安全放到提高产量之上,本次事

分析认为日本核泄漏近期不会影响我国

  【事件】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3月15日16时发布了全国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实时连续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结果表明,我国辐射环境水平未受到日本核电事故的影响。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总工程师柴国旱表示,虽然总体上说目前日本的核安全状

面对核泄漏事故我们如何减低伤害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里氏九级大地震,随后福岛的核电站发生爆炸,15日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多个机组出现险情,日本首相菅直人宣布东京监察到辐射超标。这一连串的新闻也使一些居住在沿海的中国居民担心放射尘会不会刮到中国,要是刮到了中国,有没有什么防护的办法呢?  目

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现身-为我国自主建造

机器声此起彼伏,电焊火花飞溅。记者近日在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船坞里看到,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目前已完成全部主船体的结构合拢,雄姿初现。 据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总工艺师赵振华介绍,“雪龙2”号是以极地水域科学考察为首要任务,

日本核泄漏未对浙江省造成影响

  浙江省环保厅官网每天公布监测结果 两三天内暂无日本方向吹来的气流  日本核泄漏有进一步扩大趋势,我省也保持着高度关注和警惕,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密切监控我省辐射环境状况。不过,截至目前,监测结果仍然“一切正常”。  据了解,我省境内有13个监测站,在杭州还有一套惰性

日本发现新血型与福岛核泄漏无关

  近日,多家媒体相继转载报道称,日本科学家发现的两种新血型,与已知的A、B、O和AB完全不同,称为Langereis血型和Junior血型。据称,此现象与福岛核事故造成的放射性物质泄漏有关。报道还称,这种影响可能很快遍及全球,未来人类可能会出现十余种新血型。  就此,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血液研究

日本核泄漏未来3天对我国无影响

  14日中午,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设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组织专题会商分析认为:未来72小时,受偏西气流影响,日本核电站核泄漏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向东扩散,主要影响日本东部及其以东的北太平洋区域,对我国没有影响。

日本各界敦促政府介入阻止福岛核泄漏

用来冷却福岛核电站4号反应堆的储水罐泄漏了数百吨高辐射性污水。图片来源:Yomiuri Shimbun   随着一些专家质疑东京电力公司(TEPCO)是否有能力完成福岛核事故这一浩大事件的处理工程,日本政府也被施加了越来越多的压力,敦促其尽快介入此事。   东窗事发   近期,数百公吨高度放射

日本一实验室迟报核泄漏事故

发生核泄漏事故的实验室   日本一座核物理实验室5月23日发生辐射物质泄漏事件,运营方大约一天半以后才向监管机构和当地政府通报,受到严厉批评。   人受辐射   日本核能监管机构原子能规制委员会25日说,辐射泄漏发生在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下属原子能科学研究所一座实验室,位于茨城县东海村,距

日本核泄漏呈扩散趋势-多国采取应对措施

  自日本3月11日发生地震和海啸灾难以来,核泄漏危机一直是全球关心的焦点所在。特别是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的混凝土竖井近日惊现裂缝导致大量高辐射水直排入海,随后东电公司又将1.15万吨核污水排入大海,均招致多方不满。随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区检测出不同程度的核辐射,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采取应对措施,安抚

俄罗斯拟建全球首个浮动核电站

图:充满艺术色彩的“罗蒙诺索夫”号.(自ENS环境新闻服务网)   据ENS环境新闻服务网报道,俄罗斯将在3年内建成并运行世界第一座海上浮动核电站。   俄罗斯最大的造船厂波罗的海造船厂厂长日前在圣彼得堡举行的第六届国际海军展上称,海上浮动核电站将以破冰船配备的核反应堆为基础设计,主要用于为大型

中国首艘自主建造极地科考破冰船今下水-揭秘亮点

据媒体报道,9月10日,我国首艘自主建造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将在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水。 下水,被认为是船舶建造中的重要节点。 “好比房子封顶,下水意味着船只完成建造任务,开始进入装修阶段。”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海洋学研究室主任、新建破冰船项目科考系统负责人何

我国高校极地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试航成功

29日,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我国高校唯一的极地破冰多用途船“中山大学极地”号(以下简称极地号)近日安全停靠在广州文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码头,圆满完成桂山水域试航任务。 近日,极地号出发到桂山水域进行试航。航行过程中,随航人员全面检查了航行状态下极地号各设备及系统的协调性、工作稳定性及安全可靠性,测

放射科医生指导:面对核泄漏-我们如何防护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里氏九级大地震,随后福岛的核电站发生爆炸,15日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多个机组出现险情,日本首相菅直人宣布东京监察到辐射超标。截至17日,福岛县发现有67人受到辐射。  核泄漏发生后,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

防辐射题材炙手可热-药业板块对核泄漏反应过度

  日本地震成为近期全球关注的焦点,日本股市昨日的大跌也牵动A股的走势。有分析师称,若把日本整体国家看作一个上市公司,则该“公司”的净资产显然在这次灾害中严重受损,由此,从价值投资的角度考虑,大地震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确定的。对于A股而言,日本地震引发的资源价格变化将通过全球

我自主建造的首艘极地科考破冰船进入设计阶段

  我国新建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基本设计合同7月31日签署,这标志着经我国批准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设计建造工作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根据国务院确定的“中外联合设计、国内建造”原则,在2011年年初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后,国家海洋局组织开展了该船基本设计的国际招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