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云南科学技术奖颁奖《云南植物志》编研获自然科学特等奖

7月4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在昆明举行2010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和段琪副省长在会上宣读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0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2010年度共有180个项目(人)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125项,科技创业奖4人,科技合作奖2人。由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征镒院士等完成的“《云南植物志》的编研”获自然科学特等奖,云南临沧鑫圆锗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包文东、曲靖博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柏老六、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陈尔佳、云南瑞升烟草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伟祖获科技创业奖,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植物专家斯蒂夫·布莱克摩尔先生、新西兰云南鲜花鲜果有限公司(中-新合资)总经理路易斯·威廉姆·戴格先生获科学技术合作奖。......阅读全文

吴征镒植物学奖启动评审

  6月27日,全球首个植物学专业奖项——吴征镒植物学奖首届评奖会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完成评审。本次评审会议评选出杰出贡献奖一名,青年创新奖两名。   吴征镒植物学奖由中国植物学会和云南吴征镒科学基金会于2016年7月12日开展吴征镒百年诞辰纪念活动时联合设立。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设杰出

“吴征镒植物学奖”昆明揭牌

  7月12日,嘉宾为“吴征镒植物学奖”揭牌。   7月12日,在纪念吴征镒先生百年诞辰系列活动上,由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医生护肤品牌、云南吴征镒科学基金会三方联合发起的“吴征镒植物学”奖正式揭牌。   云南省委宣传部长赵金、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云南副省长和段琪共同为“吴征镒植物学奖”揭牌。

李德铢等学者获吴征镒植物学奖

   7月19日,在南京举行的首届植物科学前沿学术大会开幕式上,第三届吴征镒植物学奖颁奖仪式同期举行。  在本届评选中,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德铢获杰出贡献奖,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星耀武、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焦远年获青年创新奖获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许智宏为李德

全球首个植物学奖“吴征镒”植物学奖在深圳颁发

  全球首个植物学专业奖项—吴征镒植物学奖,7月25日下午于正在此间举行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上颁发,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洪德元获杰出贡献奖,奖金人民币50万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孔宏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高连明分别获青年创新奖,奖金各人民币20万元。  洪德

吴征镒: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

  当一个人死去的时候,人们选择不一样的方式怀念他或她。有人哭泣,有人立碑,有人默默无言。  当一个人死去的时候,世界用同样的方式送走他或她。山川无言,湖海涛涛,清风徐徐如旧。  “如果我死去,请在我的坟头种上一棵树。”当消亡与绿色放在一起,悲伤似乎可以浇灌树木。  他是一名世界知名

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征镒 毕生抒写绿色王国史诗

近日,溢满温暖阳光的昆明,91岁高龄的吴征镒院士在家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这位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著名的植物分类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权威学者,在从事植物学研究的70年生涯中,为现代植物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我国的植物

云南科学技术奖颁奖 《云南植物志》编研获自然科学特等奖

  7月4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在昆明举行2010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和段琪副省长在会上宣读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0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2010年度共有180个项目(人)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125项,科技创业奖4人,科技

闵恩泽、吴征镒获2007国家最高科技奖

  昨日,党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全国共有352个项目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9

“接棒”老科学家 他破译植物演化历史“密码”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共同奋斗,彩云之南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十年,云南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位从第24位跃升到第18位。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5%,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其中,一大批由科技创新支撑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持

让科学精神薪火相传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科技创新涉及诸多方面,能否培育良好的创新文化是重要基础。  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走进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你会感觉到既无处不在又似乎无声无息的精神脉络贯穿于整个科研活动过程中。  薪火相传的科学精神是昆明分院科研工作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