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等离子体所宋云涛研究员获国际“聚变核技术杰出贡献奖”

9月16日,第十届国际聚变核技术大会(ISFNT-10)在美国波特兰结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宋云涛研究员荣获国际“聚变核技术杰出贡献奖”(Miya-Abdou Award for Outstanding Technical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 of Fusion Nuclear Technology,简称MA-FNT Award)。该奖项自设立以来,一直由美、欧、日等国科学家获得,宋云涛是获此奖项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 宋云涛是中科院托卡马克聚变工程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现任等离子体所所长助理、装置总体设计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ITER CAD国际专家委员会成员和中方代表、ITER IT国际专家委员会成员、ITER 超导磁体馈线系统技术集成委员会委员、ITER Remote Handling系统技术集成中方代表、ITER工程现场总装和协调工作......阅读全文

中科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二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15项,不含专用领域)  16 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科学与应用  中科院是中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发起者、组织者之一,是科学与应用目标的提出者和实施者,50余家院属单位承担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务和多项协作配套任务,突破了大批关键核心技术,为工程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在载

宋云涛研究员获国际“聚变核技术杰出贡献奖”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获悉,该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宋云涛研究员近日在美国波特兰召开的第十届国际聚变核技术大会上荣获国际“聚变核技术杰出贡献奖”。宋云涛是获此奖项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   国际“聚变核技术杰出贡献奖”由国际聚变核技术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设立,自1998年以来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

回访中科院等离子体所:这是总书记厚重的认可

   尽管距离总书记习近平结束安徽考察已有十余日,但涌动在江淮大地的那份热潮却并没有褪去。连日来,贯彻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各种活动接连不断,而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更是引发了科研工作者的热烈反响。  4月26日,习近平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参观安徽

记中科院等离子体所聚变工程技术联合工作组

   刚一入夏,郁郁葱葱的合肥科学岛便吸引岛外游人,好不热闹。坐落在岛上最西侧的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又称人造太阳)持续数月的新一轮物理实验即将拉开帷幕。实验大厅里丝毫没有外面轻松愉快的感觉,一派紧张忙碌,一大批青年科研人员日以继夜全身心地投入到EAST工程

大科学装置铸就“中国枢纽”

  实验装置是科学家的“枪”,随着知识探索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对实验装置的需求也向着大型、复杂、综合的方向迅速发展。  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级实验室里,人们都可以见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学者在一起工作;而在一些大科学计划、大科学装置的建立中,对资金、技术和人力的需求往往超过了一个国家的能力。国际合作由

新型核聚变能源研究 替代聚变技术悄悄升温

    通用聚变(General Fusion)公司的反应堆用巨大的活塞把燃料挤压进一个液态铅的旋涡中。    通用聚变(General Fusion)公司的磁化标靶反应堆。将磁化的等离子体环注入液态金属涡流,再用一丛活

第十届中科院杰出青年终评推荐人选公示

  根据《关于评选第十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的通知》(科发京党字〔2009〕128号)文件规定,第十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评选程序性评审工作已于2010年1月11日进行,评选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及评选程序邀请相关人员对上报材料进行了认真的审阅,并选出了30位候选人进入最终的评选。   现

第三届中德等离子体与壁材料相互作用研讨会召开

  11月5日至10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德科学中心资助、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等离子体所)主办、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协办的“第三届中德等离子体与壁材料相互作用(PWI)研讨会”在大连举行。本次研讨会由等离子体所罗广南研究员和德国马普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Karl

中科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公布19人入选

19人入选2009年度中科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       近日,根据中国科学院“关于公布中国科学院2009年度杰出技术人才遴选结果的通知”(科发人教字〔2010〕21号),经中科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此次共有26人入选2009年度杰出技术人才

揭秘中国可控核聚变: “人造太阳”离圆梦又近一步

   万物生长靠太阳。今天支撑人类社会运转的几乎一切能源,从煤、石油、天然气,到风能、生物能,其本质都是太阳能,而太阳上的能量来自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就像儿歌中所唱的,“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长久以来,人类一直希望通过可控核聚变反应,来创造出“人造太阳”,从而获得源源不绝的能源

我国首个大科学装置退役:结束中开始 聚变中新生

  近日,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到位于安徽合肥“科学岛”的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下称“等离子体所”),一睹前不久获批退役的我国首个大科学装置——“合肥超环”(HT-7)。   虽然附近有施工阻挡,但大家仍然遥遥相望,看着被摆放在显要位置的HT-7本体模型,听着科学家的讲解,一起回味它的辉煌传奇与历

这一年,新发现颠覆传统认知

  科学家追寻百年的万有引力常数G值有了新的答案,为科技界服役130年的国际千克原器面临退休,从航天到地球四极,2018年,新技术助力的科学新发现,不断颠覆着人类已有的认知。深空探测开启新旅程  12月8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人造太阳”路上 中国后来居上

  今年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的第30个年头。  核能,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成为了一柄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与此同时,科学家们也在试图探索利用核聚变能这一新的能源。  寻找能源新出路  “核裂变已经被人类利用发电,但裂变堆的核燃料蕴藏极为有限,放射性核废料的处理也是难题。”日前,中科

2007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评审结果公示

根据《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经2007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2007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建议名单:杨学明、EAST大科学工程研究集体、强场物理若干前沿问题研究集体和高端硅基SOI材料研究集体,现予以公布,同时在中国科学院网站上公布。 &nb

“人造太阳”温度升高到1亿度

位于安徽合肥的“人造太阳”装置位于安徽合肥的“人造太阳”装置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制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俗称“人造太阳”)正在接受技术升级。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达到持续 400秒、中心温度大于2000万摄氏度实验环境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正在进行的升级计划

罗德隆:国际热核聚变研究的中国力量

耗资100多亿欧元,吸引世界顶尖科学家参加,参与各方人口总和超过全球人口的一半……在这个本世纪最为雄心勃勃的能源科技合作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中,中国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今年秋天,由我国承担的ITER计划任务中的首个导体采购包可望出关,运往目的地。“

2018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及团队发布

  1月21日,2018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及团队正式在京发布,6位个人、两个团队获得这一荣誉,这也是中国科学院首次评选表彰这一殊荣。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侯建国出席并颁奖,他表示,全院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向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学习,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党和

改革+创新+奋斗=世界一流研究院

         最近,一篇名为“新三板科技含量最高的企业”的帖子,在网络上引起关注。  与这篇帖子关联的是一家名为西部超导的企业,因为“大飞机+人造太阳”等项目需求,使其“成为中国高端钛合金和低温超导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  西

自行设计研制 科学出奇制胜

自行设计研制 科学出奇制胜——中科院科学仪器研制悄然潜行 中国仪器仪表问题系列报道(之七) 重大突破来自技术的创新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应邀在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或为专业核心刊物撰写综述文章。这样的“殊遇”与“殊荣”虽然离诺贝尔奖还有某种程度的距离,但对于科学家而言,无疑已得

5分钟了解:啥仪器让蛋白质组学界诞生如此多牛人大咖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一词,源于蛋白质(protein)与基因组学(genomics)两个词的组合,意指“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即包括一种细胞乃至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1994年澳大利亚的Marc Wikins首次提出蛋白质组(Proteome)的概念,1997年

中科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科院以“三个面向”为线索,在系统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广大科研人员取得的众多重大科技成果基础上,发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果15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成果15项、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成果10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上海分院研究院所多项成果获上海科学技术奖

  3月22日,2016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  本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颁发265项(人),其中10人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自然科学奖22项、技术发明奖30项、科技进步奖107项,国际科技合作奖2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各研究所共6项成果,1位个人获奖,包括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自然科

2020年美国光学学会会士揭晓!哪几位中国科学家上榜?

  日前,美国光学学会(OSA)宣布了2020年度新当选会士名单,共有94位光科学家新当选为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SA Fellow),其中中国科学家共有15位。  美国光学学会(OSA)成立于1916年,是世界光学领域权威的国际性学术组织。光学学会会士(OSA Fellow)是美国光学学会授予该领域

2014年无机与同位素质谱学术交流会大会报告集锦(一)

  2014年10月8日,2014年无机与同位素质谱学术交流会在在四川绵阳江油市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来自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的Tony Kemp博士、James Cook University的Yi Hu教授

2016年度基金委基础研究主要进展与科学基金资助成效

   201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战略目标为指引,聚力前瞻部署、聚力科学突破、聚力精准管理,不断增强源头创新供给。 一年来,科学基金共受理来自全国2309家单位的182334份申请,运用国家财政投入248.

追思那些年为分析测试行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清明时节雨纷纷,每当这个时候,人们会回忆起那些逝去的亲朋好友。作为分析测试行业的一员,我们自然不能忘了那些生前为我国分析测试行业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专家、学者。借清明节之际,分析测试百科网带您回忆那些已经远离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回忆他们为我国科技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

EAST首次获得百秒量级稳态高约束模等离子体

  7月3日晚,国家大科学装置——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东方超环再传捷报: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标志着EAST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运行持续时间达到百秒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这一里程碑性的重要突破,标志着我国

多部门共同制定印发“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

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基〔2017〕16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教育厅(委、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教育主管司(局),中科院各分院:   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加快推动基础研究发展,科

科学时报:核电前沿技术迷局

  1942年12月2日,美国芝加哥大学足球场西看台下的一个室内网球场里,费米领导他的团队成功完成了第一座原子核反应堆的首次自持链式反应实验。此时的他,可能并没有想到,人类会由此出发,在探索利用核能技术提供日常能源的道路上走得那么远。  1954年,苏联建成电功率为5000千瓦的

中国造“人造太阳”本世纪将成功诞生

  年刚过,油价又涨了。不断攀升的油价、电价让人们觉得能源危机似乎越来越近了。风能、水能和太阳能等理所当然地成为最早被开发利用的能源。但这些新能源在巨大的社会需求面前,如同杯水车薪,远不能满足需要。   现在有一种技术可能将彻底地解决能源危机,一种无限量、安全、清洁的能源正在被研制,这就是人造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