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2011磁暴、亚暴及空间天气国际会议在杭州举行

9月18日至9月23日,2011磁暴、亚暴及空间天气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orm, Substorm and Space Weather,ICSSSW)在中国杭州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办,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家航天局的大力支持。 2011磁暴、亚暴及空间天气国际会议是继2009年国际亚暴会议后,第二届在中国举行的空间物理重要科学问题系列会议。会议分8个专题,与会专家和年轻学者围绕磁暴、亚暴以及空间天气等空间物理界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促进和加深了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亚暴概念的提出者,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著名学者Akasofu教授在会议期间还做了关于极光亚暴观测与研究的历史和最新进展的科普报告。会议为国内外空间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讨论进步的平台,为我国的年轻学者提供一个非常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激发了新的研究灵感和......阅读全文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坚守空间科学的国家使命

  “空间科学卫星计划”是中科院牵头实施的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第一批启动的项目之一。负责该计划的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再次站到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大路口,义不容辞地扛起了发展我国空间科学的大旗,成为在我国牵头实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的核心科研机构。 空间中心怀柔新园区   从“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到国家重

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分部在空间中心成立

  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分部(简称ISSI-BJ)7月16日在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该机构由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和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联合成立,将为我国空间科学领域开展国际化水平研究提供重要平台,并将为我国空间科学走向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空间科学发展提供重要窗口。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瑞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教师工作会议

会议现场  4月16日,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会议。会议由中心党委副书记黄康平主持。研究室主任、研究生导师以及研究生辅导员等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了中科院研究生院安全工作管理的有关文件,并宣贯了相关的保障措施和办法。围绕文件精神,研究生部分析汇报了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青年论坛首场报告聚焦“火星-500”

  3月9日,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举办第四届青年论坛首场报告会,特别邀请“火星-500”计划中唯一的中国志愿者、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助理教员王跃作专题报告。报告会由中心党委副书记黄康平主持,第三协作片片长、中科院网络中心党委书记陈浩以及协作三片各单位的青年朋友们参加了报告会

中科院空间科学中心仿真室:让科学设想立体化

  对人们来说,“空间科学”似乎是一个“熟悉”又“神秘”的字眼。  说它“熟悉”,是因为随着我国航天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空间系列任务——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对地观测卫星、载人航天、空间站……正以更短周期出现在公众视界中;说它“神秘”,是因为它就像一个新娘,只有在面对科学家的时候才现出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举办IEEE Xplore数据库平台使用讲座

        9月18日,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图书馆举办2012年系列讲座第三场:《如何加速您的科研创新进程——走进“IEEE”看全新IEEE Xplore数据库平台》。此次讲座是为了配合中心IGARSS会议申办成功以及IEEE主席来中心到访举办。   讲座主要围绕着IEEE X

白春礼调研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海南探空部

  9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调研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海南探空部/海南空间天气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在位于海南省儋州市雅星镇富克村的海南探空部,白春礼一行首先来到海南空间天气国家野外站园区,考察了电离层数字测高仪等重要空间环境监测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随后来到探空火箭

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中心成立

  11月17日,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来自教育部、外交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科学院等部门、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多位代表出席。  中心第一届理事会主席、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与联合国外空司司长西蒙内塔·迪皮蓬签署了《联合国与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举办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讲座

  4月13日,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图书馆举办2012年首场系列讲座——《如何撰写毕业论文——SCI数据库轻松帮到您》,来自中心各部门共计近50人参加此次讲座。   讲座内容丰富,突出实际应用,主要围绕着毕业生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展开。来自汤森路透公司的资深培训师就如何检索相关课题的核

看海新办法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俯瞰”海

  从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中科院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董晓龙、张子瑾等人提出通过卫星遥感手段测量海面气压的新方法,并在国际上首次开展全球海面气压遥感探测反演,对实现海面气压的遥感观测具有突破性意义。近日,研究成果发表于《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海洋》。  当前,海洋气压观测手段匮乏,主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