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三峡库区消落区植被恢复过程土壤氮循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为了研究植被恢复和水淹对三峡消落区土壤氮循环的影响,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系统生态学科组博士研究生叶琛在张全发和程晓莉研究员指导下开展了对此项目的研究,在三峡消落区植被恢复示范区——忠县地区通过野外采样调查和实验室分析,探讨植被及水淹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机制。 研究发现,短期植被恢复和水淹后,消落区土壤无机氮含量显著的下降,这主要是地表径流、水淹、植物的吸收以及氮的转化过程的相互作用结果。植被和水淹的相互作用显著增加了土壤的矿化和硝化潜力,而反硝化潜力只在植被恢复初期显著增加。水淹显著降低土壤反硝化潜力主要是因为改变土壤有机碳和碳氮比的含量,以及降低土壤容重。植被群落(草本、灌木和乔木)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变土壤有机氮含量,土壤氮的可利用性以及土壤碳氮比。灌木区因为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土壤中无机氮含量、矿化潜力及硝化潜力均最高,而乔木区因为土壤碳氮比和有机碳含量较低,土壤反硝化潜力也较低。 该研究结......阅读全文

一种碳纳米管可以提升电催化CO2还原为CO的选择性

  电催化CO2还原反应(CO2 RR)不仅有望降低大气层中的CO2含量,缓解温室效应,还能将CO2转化为燃料,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促进碳循环的进行。然而,以水溶液作电解质时,电催化CO2RR往往伴随有剧烈的析氢反应(HER)。HER作为CO2 RR最主要的副反应,严重制约了CO2 RR的活性和选择性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氮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获进展

  为了揭示全球变暖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系统生态学学科组程晓莉研究员与美国Oklahoma大学的骆亦其教授等开展了对此项目的合作研究,运用土壤分馏(soil fractionation)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方法(δ13C,δ15N),研究9年控制加温对北美高草草原土壤有机

新疆理化所在植物基功能型碳材料设计制备领域取得进展

  功能型碳材料是以碳作为基本骨架的新型材料。这类材料具有发达的孔隙、高的比表面积、优良的耐热性能,孔径大小可调等优点,使其在催化、吸附、传感、分离以及储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采用各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来制备新型碳材料,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资源化学研究室研究员张亚

武汉植物园揭示红壤侵蚀区森林恢复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

  侵蚀区森林恢复及重造林的问题一直以来是恢复生态学方面的热点问题,而由此带来对其土壤碳氮有机库的影响仍难以预测。森林恢复通过长期的碳储存(植被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碳损失,但其对土壤碳氮库带来的影响不一定是正效应。  为揭示森林恢复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系统生

凯氏定氮仪进行复合肥总氮含量测定的方法

 凯氏定氮仪具 有高精度颜色传感器判断终点,智能化程序控制,可自动完成加水稀释、加酸、加碱、蒸馏、滴定、滴定杯自动排液清洗、消化管排空、结果计算和输出打印结果, 全程无需人为干预,数据准确可靠等优点。整个过程只需5 min,而传统的全氮蒸馏法和半微量蒸馏法需要20 min甚至更长的时间。因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氮循环影响机制研究获进展

       为了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系统生态学学科组程晓莉研究员运用土壤分馏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方法(δ13C,δ15N)研究丹江口库区森林、灌丛和农田生态系统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有机碳氮循环的影响机制。

我国研究者在植物氮素利用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图. 大气沉降-植物-土壤系统硝酸根Δ17O-δ18O分布关系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1730855,41522301)等资助下,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刘学炎教授与日、美等国研究者合作

沼泽蚂蚁巢丘体格局对土壤碳氮循环影响研究获进展

  土壤动物与生态系统过程-功能的关系是陆地表层系统研究亟须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人类活动强烈干扰下,原生沼泽陆向退化演替直接导致土壤陆生无脊椎动物增多,也将进一步影响湿地原有生态过程和功能的发挥。蚂蚁是沼泽湿地中典型的“生态系统工程师”,蚂蚁巢丘体是常见的土壤生物构筑体(biogenic s

LECO在Pittcon 2018发布多款元素分析及质谱新品

   2018年2月27日,一年一度的Pittcon展会(匹兹堡分析化学和光谱应用会议暨展览会)在美国奥兰多会展中心正式开展。作为全球科学仪器行业内历史悠久、规模最大的展会,本届Pittcon2018展会展出的全球工业、学术和政府实验室领域产品和服务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力可仪器

湿地植被不同演替阶段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生态化学计量学结合了生态学和化学计量学的基本原理,是研究生物系统能量平衡和多重化学元素平衡的科学。该理论自提出以来在物种共生、营养级动态、生物养分限制及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不同演替阶段植被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是揭示演替规律内在形成机制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当前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有关

沈阳生态所等揭示降水变化对植物生产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化石燃料燃烧和土地利用等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了全球变暖,也从而改变全球水文循环。模型模拟显示全球和区域尺度上未来的降水格局还将发生显著的变化。例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显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降雨量会增加、降雨量的年际间变异以及极端降雨事件的频率也会增加。在干旱

成都山地所在高寒土壤碳氮转化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凋落物分解是控制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碳氮循环的一个关键生态过程,以往研究大量集中在单一凋落物分解过程上。但是自然状态下的陆地生态系统往往是多物种的混合,由此产生的混合凋落物分解可能会呈现出协同效应、拮抗效应或加和效应。因此,凋落物多样性如何影响地下生态系统过程,尤其是土壤碳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昆仑山北坡高山草地土壤N2O排放机理研究中获进展

  氧化亚氮(N2O)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之一。草地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其碳/氮循环过程在全球碳/氮循环中占重要地位。放牧既为人类活动提供经济效益,又影响着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放牧动物的采食、践踏行为、排泄物等会影响草地土壤的N2O产生和排放过程。目前有关草地生态系统N2

低山丘陵高砾石含量对土壤水-氮输移循环的影响

  由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气候变化和成土母质风化等因子的共同作用,丘陵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中的砾石含量很高,体积比可达30%以上。据统计,在地中海低山丘陵地区,高砾石含量的土壤面积占比达60%;而在我国,约有18%的国土面积被砾石性土壤所覆盖。许多研究表明,土壤中大量砾石的存在,会改变一系列关键

激光光谱元素分析系统碳氮磷元素的测量

氮元素是自然界最丰富的元素之一,主要参与生物圈的氮循环。但是这一元素进入植物体后会在植物体内转化成为各种含氮的有机物。氮元素可以说是有机物的代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人类对氮元素的循环影响也越来越明显。随着以氮元素为主的化肥的使用,对农作物也有较大的作用,人们还需要更全面的了解

季节性雪被对青藏高原高山草甸系统研究取得进展

   每年冬季,南北半球的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大面积的土地被雪覆盖着。季节性的被积雪覆盖是高纬度和高海拔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例如,北半球大约1/3的陆地面积(>4000万km2)每年至少有三个月的时间被雪覆盖着。在积雪期,雪被状况决定环境着因子(比如土壤温度和冰冻深度)的

研究揭示扬子海洋氮循环与氧化还原界面的协同演化模式

  在埃迪卡拉纪早期到寒武纪第三期约120 Myr内,地球经历了埃迪卡拉纪生物事件、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最后一次雪球事件的结束以及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裂解等一系列特殊的地质事件。前人研究提出,新元古代到早寒武世全球海洋的氧化还原条件可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新元古代大氧化事件(NOE),氧含量的增加可能有

弗尔德科学仪器在3D打印金属粉末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金属3D打印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选区激光熔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M)是金属3D打印领域的重要部分,其采用精细聚焦光斑快速熔化300-500目的预置粉末材料,几乎可以直接获得任意形状以及具有完全冶金结合的功能零件。致密度可达到近乎100

华南植物园固氮植物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研究取得进展

  在华南地区退化土地的生态恢复中,不同人工林树种的应用对生态恢复的过程和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在生态恢复中,固氮植物和非固氮树种都被大量应用,但其对生态恢复过程特别是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还不甚清楚。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973计划项目的资助下,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土壤生态与生态工

兰大黄建平团队提出气候变化研究新视角

   今夏各地频发高温、暴雨,北美爆发森林大火,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再次给人类敲响气候变化的警钟。  “过去我们一直关注二氧化碳浓度快速上升,却忽视了大气中氧浓度的变化。”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黄建平教授对记者说。目前,大气中氧气浓度下降的速度是二氧化碳上升速度的两倍,假定二氧化碳排放维持高排放情景

真空脱气仪的工艺参数

   智能真空脱气仪出实验前较长时间、较复杂的溶出介质制备工作,解放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输出优质的溶出介质品质,保证液相测试结果准确性。    智能真空脱气仪是采用加热、循环、抽真空三法合一对蒸馏水、去离子水进行脱气。与煮沸法相比,具有安全、省时等优点。    智能真空脱气仪能够准确的控

总氮指标在污水处理中的重要性探讨

  0.引言   随着城市人口的集中和工农业的发展,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目前中国的某些湖泊,如昆明滇池、江苏太湖、安徽巢湖等都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引起富营养化的营养元素有碳、磷、氮、钾、铁等,其中,氮和磷是引起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因素。据统计,自然界固氮速率大约每年1500

沈阳生态所在森林细根分解研究中取得进展

  凋落物分解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碳储量及群落演替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自德国学者Ebermayer首次报道森林凋落物研究成果以来,有关凋落物的研究逐渐增多,迄今已成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均较为关注叶片分解的研究,而忽视了根系分解。越来越多的

水稻土碳氮循环关键酶动力学特征获新进展

  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亚热带地区气候变化相比于其他地区更为明显。亚热带地区是水稻主产区之一,高强度的人为耕作干扰使水稻土物理化学生物特性与旱地土存在显著差异。已有研究表明水稻土是全球重要的碳汇,但升温造成温室气体(如CO2和CH4)排放增加,产生进一步的温室效应,这种正反馈作用不容忽视。  温度敏

微藻“吃”下电厂废弃物 产出上等生物油脂

  新知  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吃的保健品就是电厂废弃物生产的。  这是记者采访王强研究员时闪过的一个念头。  最近,一则“我国科学家发现小球藻‘吃’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  小球藻是什么?它“吃”下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又变成什么?11月27日,科技日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

微藻“吃”下电厂废弃物 产出上等生物油脂

  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吃的保健品就是电厂废弃物生产的。  这是记者采访王强研究员时闪过的一个念头。  最近,一则“我国科学家发现小球藻‘吃’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  小球藻是什么?它“吃”下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又变成什么?11月27日,科技日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中

成都生物所揭示磷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分解与养分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土壤养分(尤其是氮与磷)又能影响微生物量及群落结构。与土壤有效性氮含量对微生物的影响相比,目前关于有效磷含量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少且研究结论不一致。这也导致对土壤微生物与有效磷含量之间的关系认识有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学家对微

全国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

不同区域的土壤养分状况不相同,相对应作物种植不相同,需肥特性也不相同,因此导致土壤中的养分变化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一点相同就是在进行施肥的时候要根据作物的需肥特性,以及土壤中的养分状况来进行施肥,所以个人建议在进行施肥之前先了解土壤中的养分状况以及作物的需肥特性再进行施肥,可以使用土壤养分化验仪、土

土壤氮转化功能微生物对季节降水变化响应研究取得进展

  季节降水变化日趋严峻,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组成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氮素是生物体赖以生存的大量元素之一,也是导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子。因此,参与土壤氮循环的功能微生物不仅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的内在驱动力。研究亚热带森林土壤氮循环功能微生物对降水格局变化的响应,将

凯氏定氮仪对复合肥料中氮的检测分析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氮肥的需求是十分大的,马铃薯、小麦的生长都需要氮肥,而且对其产量有重大的影响。对复合肥中氮含量的检测对于农业种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碳和氮通过土壤有机物的循环可以提高土壤肥沃程度和作物产量,同时减少环境负效应,所以快速测量化肥中总氮含量显得至关重要。消化技术是制约凯氏定氮仪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