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让癌细胞“发光”发现胃癌转移病灶

日本大阪府立成人病中心4月9日宣布,该机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氨基酸,让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癌细胞发出了光,从而成功地让腹腔镜发现了胃癌的微小转移病灶。 该中心称,在胃癌晚期患者中,很多人即使切除了癌变组织也会复发,主要原因是癌细胞向腹膜等部位转移。由于转移的病灶非常微小,手术时很难用肉眼看到。 研究人员发现,氨基酸之一的氨基酮戊酸在癌细胞中能够变为发出红色荧光的物质,并在癌细胞中蓄积。研究人员将其投放到20名胃癌晚期患者体内,4小时后利用能够观察到荧光的腹腔镜进行了检查,结果在肉眼无法确认病灶转移的14人中,发现有4人的腹膜和肝脏表面出现了微小的癌细胞转移。该中心院长石川治说,这一方法能够更早地发现微小的癌细胞转移,也许能够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这一方法还有可能用于其他癌症的诊断和治疗。......阅读全文

日本研究让癌细胞“发光”-发现胃癌转移病灶

  日本大阪府立成人病中心4月9日宣布,该机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氨基酸,让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癌细胞发出了光,从而成功地让腹腔镜发现了胃癌的微小转移病灶。   该中心称,在胃癌晚期患者中,很多人即使切除了癌变组织也会复发,主要原因是癌细胞向腹膜等部位转移。由于转移的病灶非常微小,手术时很难用肉眼看到。

腹水常规检查发现的胃癌细胞

血小板计数的参考值为(100~300)×109/L,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都属于异常。(1) 血小板增多当血小板数量>400×109/L时,称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癌症

Cx基因能抑制胃癌细胞增殖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七科主任吴瑾教授等人研究证实,Cx基因不仅具有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能力,还能增加癌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此项研究成果近日获得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中国老年学会第二届学术大会成果奖。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许

人胃癌细胞实验要点及注意事项

人胃癌细胞实验要点及说明:1.本方法适用于贴壁细胞培养,而不适用于悬浮细胞培养,悬浮细胞可使用滴片法; 2.所使用的盖玻片应该为优质玻璃制造,并经过铬酸洗液处理; 3.盖玻片非常薄,易碎,取放盖玻片时动作要轻; 4.如果需要更多生长状态一致的细胞,可以使用较大的培养皿,但不宜过大,以避免培养液的浪费

人胃癌细胞实验要点及注意事项

人胃癌细胞实验要点及说明:1.本方法适用于贴壁细胞培养,而不适用于悬浮细胞培养,悬浮细胞可使用滴片法;2.所使用的盖玻片应该为优质玻璃制造,并经过铬酸洗液处理; 3.盖玻片非常薄,易碎,取放盖玻片时动作要轻; 4.如果需要更多生长状态一致的细胞,可以使用较大的培养皿,但不宜过大,以避免培养液的浪费和

哈医大获胃癌细胞增殖研究新进展

  在一项题为《Cx基因参与胃癌细胞增殖和药物敏感性机制研究》的课题中,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内七科主任吴瑾教授等人通过多种先进实验手段证实:Cx基因具有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能力,同时还能增加癌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此项成果近日获得了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中国老年学会第二届学术大会成果奖。

实体瘤“克星”,新疗法定向“杀伤”胃癌细胞

  5月9日,《自然—医学》杂志在线刊发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教授团队最新成果。  第一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靶向Claudin18.2(CLDN18.2)的CAR-T细胞疗法对消化道实体肿瘤治疗表现出了良好的疗效。所有病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8.6%和73.0%,超过目前CAR-

日本发现能遏制癌细胞增殖基因

这一成果有助开发新的癌症诊疗方法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发现了能够遏制癌细胞增殖时必需的端粒酶发挥作用的基因。这一成果有助开发新的癌症诊疗方法。   端粒位于染色体末端,正常的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会变短一次,细胞从而老化并最终死亡。然而在癌细胞中,端粒酶会防止端粒变短,导致癌细胞不断增

核酸研究揭秘m6A调控胃癌细胞EMT过程

1.METTL3的临床相关性TCGA数据库中胃癌数据的搜索结果显示METTL3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较差的临床预后相关,这一趋势在对60例病人的qPCR验证结果中保持一致,且METTL3的表达量与分期分级呈一定相关性。重要的是,METTL3在弥散型胃癌(diffuse-type GC)样本中的表

ncin87人胃癌细胞实验要点及说明

nci-n87人胃癌细胞实验要点及说明:1.本方法适用于贴壁细胞培养,而不适用于悬浮细胞培养,悬浮细胞可使用滴片法; 2.所使用的盖玻片应该为优质玻璃制造,并经过铬酸洗液处理; 3.盖玻片非常薄,易碎,取放盖玻片时动作要轻; 4.如果需要更多生长状态一致的细胞,可以使用较大的培养皿,但不宜过大,以避

日本研究发现:晚饭吃的晚会增加患胃癌风险

        研究发现,高盐饮食的摄入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据资料显示,世界范围内肿瘤引起死亡的病例中,胃癌占第2位。我国每年也约有16万人因胃病而死亡,在日本情况则更为严重。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同为日本籍的海外移民,如果改变从前吃酱汤、泡菜等高盐食物的生活习惯,则胃癌的发生率大幅下降,反之下

日本新研究让癌细胞自己积极“吃药”

  日本札幌医科大学教授加藤淳二率领的研究小组日前开发出一种治疗胰腺癌的新疗法,即利用癌细胞能吸收海藻糖的性质,在化疗过程中使癌细胞直接“吃药”,从而能够减少药量,并减小化疗药物对健康细胞的影响。   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报告说,他们发现,胰腺癌细胞具有活跃吸收海藻糖的性

日本开发出甄别癌细胞新方法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主任研究员田中克典等人的研究小组,利用含有炔丙氧基的丙炔酯可选择性地与癌细胞内多胺发生酰胺化反应的原理,成功鉴别出癌细胞与正常细胞。  哺乳动物细胞内有20多种多胺,如精胺、亚精胺、腐胺等。多胺的浓度通过其合成与分解及在细胞内外移动,被严格控制在一定水平之内。带有正电荷的多胺与通

MGC803细胞|-MGC803人胃癌细胞-处理方法

培养步骤:          1)复苏细胞:将含有1mL细胞悬液的冻存管在37℃水浴中迅速摇晃解冻,加入5mL培养基混合均匀。在1000RPM条件下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补加4-6mL完全培养基后吹匀。然后将所有细胞悬液加入培养瓶中培养过夜(或将细胞悬液加入6cm皿中),培养过夜。第二天换液并检查

日本学者发现咖喱香辛料具有抑制胃癌功效

  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由日本秋田大学等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发现,咖喱香辛料中富含的姜黄主要成分“姜黄素”在加热后可产生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功效。今后,能否将开发出的富含该化合物的咖喱应用到实处备受期待。  据研究小组透露,姜黄素一般用于染色和香辛料中。虽说姜黄素能抑制癌细胞增殖,

日本团队利用AI发现早期胃癌-精准度95%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

简述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

  (1)PTP1B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均过度表达。在胃癌组织中,PTP1B的表达与胃癌的TNM分期有明显的相关性;  (2)PTP1B在胃癌中的表达有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肿瘤发展的作用;  (3)PTP1B在胃癌中的作用可能与Akt、Erkl/2、FA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和Src活性的改变有关;  (

中国科学家发表文章-揭示胃癌细胞新机制

  6月11日,国际学术期刊Biochemical Journal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陈雁研究组的研究论文“DDB2 is involved in ubiquitin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PAQR3 and regulates tumor

从日本逆天的胃癌治疗效果,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每到节后,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肠胃。最近有读者在后台问起,家人胃老是不舒服,总是很担心,会不会是胃癌?该怎么预防呢?  今天请一节生姜开讲,让我们不妨从邻居日本那里取取经。  日本治疗胃癌的逆天效果  中国和美国的癌症治疗有差距,但在有的癌症上没什么区别,比如胃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都只有20%。  

韩国研究人员发现胃动蛋白1可抑制胃癌细胞生长

  韩国研究人员6月17日宣布发现一种可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的天然蛋白,为这种癌症的治疗开辟新思路。   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这项研究由韩国加图立大学病理学教授朴相元(音译)领衔。他说,检测显示,人体胃部产生的胃动蛋白1(Gastrokine1)可抑制胃部肿瘤生长。   研究人员针对40个不同个体胃

microRNA-芯片联合应用探究胃癌细胞株原发性耐药分子机制

  microRNA 芯片与表达谱芯片的联合应用——探究胃癌细胞株的原发性耐药的分子机制    药物耐受是肿瘤治疗领域的一大难题,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其一为原发性耐药,即先前未经治疗的肿瘤细胞天生就对某种药物不敏感;其二是获得性耐药,指经过治疗的肿瘤细胞再次接受该药物治疗时变得不敏感。 目前,

日本将启用“癌细胞库”加强个性化医疗

  日本大阪府立成人病中心日前宣布,将于明年4月起启用一个可以保存癌症患者癌细胞的“癌细胞库”,未来通过与制药公司和研究机构等合作,可将这些保存的癌细胞用于个性化癌症医疗和开发抗癌药。   据介绍,癌细胞的扩散情况和药物疗法都因人而异。要进行个性化医疗,就需要有针对性地研究某名患者个体的癌细胞,

日本研究说可用IPS技术大量培育抗癌细胞

  日本研究人员2013年1月4日报告说,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可用来大量培育具有抗癌功能的免疫细胞,将来有望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治疗癌症的新型免疫疗法。   研究人员从一些患有恶性黑色素瘤的癌症病人体内提取出正在攻击癌细胞的免疫细胞,用这些名为“T淋巴细胞”的免疫细胞培育出iPS细胞。iPS

日本成功利用有机EL材料发光识别癌细胞

  日本群马大学提供的图片显示,注入“铱络化物”后的白鼠左下方等发光部位表示已发生癌变  日本群马大学副校长竹内利行(内分泌代谢专业)等人近日成功研发出了通过有机EL材料使体内的癌细胞发出红色可视光的新技术。极为细小的癌细胞若仅靠肉眼经常容易被忽视。据称,该技术在内视镜检查的配合下,

上海生科院发现DDB2影响胃癌细胞功能的新机制

  6月11日,国际学术期刊Biochemical Journal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陈雁研究组的研究论文“DDB2 is involved in ubiquitin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PAQR3 and regulates tumor

日本研发新装置可收集血液中的癌细胞

  日本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科研团队日前开发出一种装置,可从癌症患者血液中高效分离并回收微量癌细胞。研究人员说,这一装置有助早日发现转移的癌细胞,并验证化疗效果。  癌细胞会通过血液从原发病灶传遍全身,从而形成转移病灶,随着病情恶化,血液中的癌细胞也会出现增加趋势。如能迅速检查血液中的癌细胞,就有望早

日本科研团队发现癌细胞“免疫逃避”部分机制

  据日本共同社5月24日报道,日本京都大学与东京大学等的科研团队在24日的英国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研究成果,称发现了癌细胞逃避身体免疫系统攻击的部分机制。  癌细胞基因的特定结构域若出现异常,免疫系统的攻击力就会降低。科研团队的京大肿瘤学教授小川诚司介绍称:“通过调查这一结构域是否存在异常,就有

日研究人员弄清胃癌干细胞的运作机制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弄清了导致胃癌细胞增殖的胃癌干细胞运作机制。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开发出防止胃癌细胞增殖的药物。   在胃癌等癌症中,癌干细胞不断分裂是癌细胞增殖的原因,但是迄今为止一直不清楚其运作机制。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教授佐谷秀行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癌干细胞表面的“CD44”

胃癌治疗

  在中国,胃癌是常见癌种之一  。2020年3月,中国迎来首个胃癌免疫疗法——百时美施贵宝(BMS)的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它被NMPA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两种或两种以上全身性治疗方案的晚期或复发性胃或胃食管连接部腺癌患者。这一获批突破了中国胃癌治疗“后线缺药”的僵局,对于重振晚期胃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发现-喝米酒能防胃癌

   米酒,又叫酒酿,是中国传统的特产酒。它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极少,深受人们喜爱。它能够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舒筋活络、强身健体的作用。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最新研究发现,利用传统方法制作的米酒,还能抑制胃癌细胞生长。  研究人员将米酒去除水分和酒精后,利用米酒中含有的β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