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学》特约作者专访合肥国家大科学装置

4月26日,美国《科学》杂志特约作者一行来到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分别对合肥研究院党委书记、强磁场科学中心主任匡光力以及合肥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所所长李建刚进行了采访。 据了解,此次采访将全面报道中科院的科技发展规划、科研实力、重点学科领域及重大科技成果,有关内容将作为增刊于2012年9月与《科学》杂志主刊一起全球同步发行。 匡光力研究员在强磁场科学中心接受采访,他向《科学》杂志特约作者Shawna Williams介绍了强磁场科学中心的整体概况并详细地解答了其提出的关于国家大科学平台——稳态强磁场装置的建设、取得的进展、未来的目标以及在支撑国家科技进步方面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此外,匡光力研究员着眼于国际视野,与特约作者就国家强磁场科学设施与其他国际知名强磁场实验装置的共性及各自的特色进行了多角度的剖析与比较。 当特约作者问道作为中科院国家大科学装置群成员和一名科技工作者,对中国科学院的内心感受时,匡......阅读全文

“人造太阳”路上-中国后来居上

  今年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的第30个年头。  核能,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成为了一柄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与此同时,科学家们也在试图探索利用核聚变能这一新的能源。  寻找能源新出路  “核裂变已经被人类利用发电,但裂变堆的核燃料蕴藏极为有限,放射性核废料的处理也是难题。”日前,中科

世界三大科研机构强强联手推核聚变能源创新

  近日,中国科大、普林斯顿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国家实验室、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在合肥签署在先进核聚变能源研究方面进行全面合作的协议。三方将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在核聚变理论、装置实验、聚变堆总体、聚变堆关键技术研发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同时将酝酿成立以培养人才为核心内容的先进核聚变能源协同创新中心。  

东方超环的极限挑战

在合肥西郊风景秀丽的董铺水库上,有一座名叫“科学岛”的小岛,这里是倍受当地人喜爱的休闲胜地,也是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的所在地。核聚变具有清洁、环保、安全、原材料储量极其丰富等优点,被认为是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战略能源。但核聚变的发生需要上亿度的高温,如何把物

1056秒!中国人造太阳运行时间突破千秒

2021年12月30日晚,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实现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这是目前世界上托卡马克装置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的最长时间。EAST拥有类似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机制,用来探索核聚变能源应用。

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年度实验获多项突破

  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12月23日通报说,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2010年度实验将于24日圆满结束,目前已获得1兆安等离子体电流、100秒1500万度偏滤器长脉冲等离子体、大于30倍能量约束时间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3兆瓦离子回旋加热等多项重要实

“人造太阳”冲击1亿摄氏度“燃烧”100秒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5022.shtm 新华社合肥3月25日电(记者徐海涛、陈诺)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将于近期完成新一轮升级改造,向芯部

詹文龙会见日本核聚变研究所所长小森彰夫一行

  6月3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在京会见了日本核聚变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Fusion Sciences, NIFS)所长小森彰夫率领的访华团一行。   詹文龙首先对代表团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说,长期以来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在核聚变领域的研究方面与

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与泰核技术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依托我国聚变研究发展的领先优势,积极参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与核聚变科学中心建设并发挥领导作用,8月28日,泰国核技术研究所(Thailand Institute of Nuclear Technology,TINT)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

“科学岛”启动建设磁约束聚变安徽实验室

  3月7日,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近日,依托该院等离子体所建设的磁约束聚变安徽实验室启动建设。在不久的将来,一大批在磁约束核聚变工程技术研发中产生的高新技术成果将加快转化应用的步伐。  上个月,我省决定建设10家实验室以及10家创新中心。其中,就有依托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建设

中法核聚变科学家联合运用新型天线加热等离子体

  “中国现在核聚变的研究能力达到了世界水平。”30日,在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参加中法受控核聚变物理联合实验的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专家Anhika Ekedahl博士说。法方6名资深聚变专家在该院首次运用了一种新型天线开展等离子体耦合实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据介绍,按照中法

中法核聚变科学家联合运用新型天线加热等离子体

正在运行的中国环流器二号。  “中国现在核聚变的研究能力达到了世界水平。”30日,在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参加中法受控核聚变物理联合实验的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专家Anhika Ekedahl博士说。法方6名资深聚变专家在该院首次运用了一种新型天线开展等离子体耦合

我国“人造太阳”首次实现1亿度等离子体运行

  我国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日前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加热功率超过10兆瓦,等离子体储能增加到300千焦,在电子回旋与低杂波协同加热下,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度。记者从中科院等离子体所获悉,这些实验参数将为人类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让人类朝着未来聚变堆实验运行迈出坚实的一步。

磁约束聚变能研究开放创新试点在合肥启动

  5月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开放创新生态建设研讨会暨磁约束聚变能研究开放创新试点启动会在安徽合肥举办。据悉,磁约束聚变能研究成为中科院首个正式启动的开放创新试点领域,旨在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和国际科技合作网络。  经过半个世纪的创新积累和蓬勃发展,依托合肥超环(HT-7)

中美“人造太阳”装置首次联合实验获成功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与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托卡马克实验装置DIII-D近日首次联合实验并获得成功,实验验证了完全依靠自举电流和非感应驱动电流的托卡马克高性能稳态运行的可行性。   据介绍,此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利用DIII-D的离轴

EAST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升级进入二期

EAST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辅助加热系统工程开工典礼,11月29日在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举行。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何鸣鸿、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刘永、合肥研究院院长王英俭等共同为工程开工剪彩。  詹文龙表示,等离子体所通过自主创新率先研制建成了世界上首个全

403秒!中国“人造太阳”获重大突破

第122254次实验!昨天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对探索未来的聚变堆前沿物理问题,提升核聚变能源经济性、可行性,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实验成功后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

安徽中美核聚变实验装置首次联合实验获成功

  中国新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东方超环)与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托卡马克实验装置DIII-D近日首次联合实验并获得成功,实验验证了完全依靠自举电流和非感应驱动电流的托卡马克高性能稳态运行的可行性。   通过与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的合作,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科研人员在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上模拟了东方超环的

等离子体所举办中日核聚变大学群项目研讨会

  11月1日至4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在桂林市举办了第三届中日核聚变大学群(CUP)项目芯部等离子体物理研讨会。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近60位科学家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共接收论文47篇。   等离子体所王孔嘉研究员致开幕词,指出CUP计划是中日双方

激光核聚变反应堆里程碑:燃烧等离子体

2010年10月,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启动了192束激光束,并将它们的能量集中成一个脉冲。为此,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开始了一项运动,以实现目标:通过点燃聚变反应产生比激光注入还要多的能量。 10年过去了,经过近3000次发射,NIF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已经接近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高能量约束先进模式等离子体运行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实现高性能等离子体稳态运行是未来聚变堆必须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核聚变大科学团队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的前沿物理基础研究成果。1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团队在高能量约束先进模式等

外交部代表团访问等离子体所

  10月24日,外交部代表团一行约60人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访问,参观了等离子体所的EAST全超导托克马克实验装置和CICC穿管线车间,了解核聚变能研究工作及其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  等离子体所副所长吴新潮首先介绍了研究所的科研概况,东方超环的发展历程和国际热核

磁约束聚变能研究开放创新试点在合肥启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138.shtm5月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开放创新生态建设研讨会暨磁约束聚变能研究开放创新试点启动会在安徽合肥举办。据悉,磁约束聚变能研究成为中科院首个正式启动的开放创新试点领域,旨在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

中国“人造太阳”获重大研究进展

  记者3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中国“人造太阳”EAST物理实验获重大突破,实现在国际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度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中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  中国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和中国、美国、俄罗斯等七方共同启动的国际热核聚变实

中国“人造太阳”实现创纪录超高温长脉冲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由该院承担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近日获得重大突破。这一被称为中国“人造太阳”的核聚变实验装置成功实现了电子温度超过5千万度、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这一里程碑性的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  

1056秒!“东方超环”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记者今天(31日)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12月30日夜,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EAST控制大厅里,有“人造太阳”之称的正在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再次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实现了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这是目前世界上托卡马克装置实现

第8届亚洲等离子体和聚变会议在桂林召开

  11月1日至4日,第8届亚洲等离子体和聚变会议(APFA)在中国桂林召开,来自亚洲各国的14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桂林,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宋云涛研究员、龚先祖研究员等20余名科研人员应邀参加此次大会。  在为期四天的会议中,与会人员就磁约束和惯性约束等离子体物理,聚变工程和技术(反应

“人造太阳”新一轮实验即将开始

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在安徽省合肥市西郊董铺水库旁的科学岛——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再度开机运行。  本月初,新一轮实验开始了。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告诉记者,此次实验建立在对上一轮实验结果的总结

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王志刚视察EAST装置

  7月16日下午,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王志刚到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调研科技创新工作,视察了核聚变能研发工作,观摩了研究所自主研制的国家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余焰炉、省科技厅厅长徐根应等领导陪同调研。   王志刚听取了等离子体所所长李

ITER计划2011年国内研究项目启动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召开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专项2011年国内研究项目启动会。会议对等离子体所承担的“EAST关键物理诊断及实验基础平台”、“EAST长脉冲电子回旋加热技术及实验研究”、“低再循环准稳态高约束模式的实验研究”3个项目及10个子课题的目标、具体内容、可检查

先进核能技术:向更安全、更可靠努力

不久前,中科院发布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先进核能技术是重点攻关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各类减少碳排放的清洁能源中,核能是令人又爱又惧的存在。作为清洁能源,核能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成为替代化石能源的希望,但它也是悬在人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美国三英里岛核事故、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