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学通报》:高寒生态系统退化加速青藏高原碳流失

专家认为解决办法在于提高当地生物量和植被光合作用能力 气候变暖将导致土壤释放出大量的碳,碳排放又增强了全球变暖的趋势,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青藏高原正是一个可能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的巨大碳库。我国科学家通过对青藏高原风火山地区高寒草地CO2排放通量的研究发现,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高寒草甸碳排放量逐渐提高,而沼泽草甸的碳排放量反而逐渐降低。 该项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科学通报》2007年第13期上(www.SciChina.com)。论文第一作者、兰州大学环境资源学院博士王俊峰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表示,在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背景下,通过对近年来的卫星遥感资料分析发现,我国青藏高原江河源区高寒生态系统有逐年退化加剧的趋势,同时有资料显示,这种退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我们想通过这项研究,了解气候变暖是否会影响到青藏高原土壤碳库的稳定,了解影响高寒生态系统土壤碳排放的因素是什么。目前,......阅读全文

教你过健康低碳生活 其实不难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自12月7日开幕以来,就被冠以“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等各种重量级头衔。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   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物理与材料学领域  【1】2019年12月11日,中科院物理所张余洋、丁洪及高鸿钧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Nearly quantized conductance plateau of vortex zero mode in an iron-based superconducto

全球性减排迫在眉睫 "负碳时代"能否提前到来?

  2012年12月,我国第一台近零排放的265兆瓦IG C C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示范电厂在天津正式发电,标志着我国规模化减排二氧化碳技术与行动取得重要突破。在当前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的国际背景下,此举对于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施节能减排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全球性减排行动迫在眉睫

长期低碳发展战略推动实现“绿色复苏”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为此,我国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

哥斯达黎加力争成为全球首个“碳中性国家”

斯达黎加近50%的国土被原始森林或热带雨林覆盖   位于中美洲南部的哥斯达黎加,西班牙语意为富饶的海岸。在这个以绿色为主色调的国度,近50%的国土被原始森林或热带雨林覆盖,超过25%的国土为受保护的国家公园。   日前,哥斯达黎加环境、能源与通讯部部长雷内·卡斯特罗·萨拉萨尔来到中国,在社科

变废为宝,让二氧化碳排放有利可图

   北京市房山区把2700平米的办公场所免费给康鹏的创业团队使用,为什么?  黑框眼镜,格子衬衫,康鹏是个实打实的学霸——中国科技大学化学学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博士、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后。在美国学习研究10年后,康鹏带着他的研究项目回国创业了。房山区为康鹏团队免费提供办公

低碳经济:地球系统观的实践

  ——访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政策研究中心教授齐晔   “近20年,我一直在环境气候科学这个领域工作,与其中的许多科学家都有接触。对气候变暖,上世纪90年代就有著名科学家一直有质疑;但从科学的角度讲,这是正常现象——允许不同的声音,要求大同存小异,要看共识。”   虽然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早已

中科院多项成果入选2016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月20日,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与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联合召开“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解读会”,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科学院相关单位独立或合作取得的7项重大科学成果入选,包括:研制出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新型钴基电催化剂;开创煤制烯烃新捷径;揭示水稻产量性状杂

中国人均碳排放量高?看历史累积才有意义

  当地时间12月11日,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该杂志2019年的“年度风云人物”,16岁瑞典“环保少女”格雷塔·通贝里被选中,成为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时代》年度风云人物。  正如《时代》周刊所说的那样,虽然格雷塔·通贝里没有应对气候变化的“灵丹妙药”,但她“成功引起了世界对这一问题的态度转变”。“全

另一个难以忽视的真相 发展中国家面临环境灾难在所难免

无论富裕国家怎么做,处于碳密集道路上的发展中国家都会面临环境灾难。大卫•惠勒、凯文•乌摩尔和罗宾•克拉夫特的研究得出了这个令人不安的结论。在这里,他们阐述了研究中的发现。 现在,国际社会把全球变暖视为一个主要威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是当务之急。印度驻联合国大使的一个谈话,表达了南方国家(即发展中

没有未来的世界呼唤负碳工业革命

  9月14日――世界清洁日,是联合国举办的全球性清洁活动,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环境保护活动之一。每年全世界有超过130个国家、4000万人参加这个活动。今年世界清洁日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昨日,记者借世界清洁日之机,就今年的主题内容及当今社会面临

何建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

  哥本哈根大会尽管没有达成一个具有一个法律意义上的协议,但就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不能超过2度的目标达成了共识。这就意味这2015年到2025年期间全球气体排放要快速下降,2025年要比1990年下降一半以上,从当前排放的目标和应对措施来看,不能够支持全球控制温升(温室气体排放)不超过2度的目标,未来的

低碳名词详解

  低碳争议  随着低碳问题日益成为热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低碳,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关于低碳的争议。   越来越多的反对声音告诉我们,低碳问题存在着巨大争议。随着气候门事件的爆发,联合国IPCC的科学家私自篡改数据以迎合全球变暖的事实令全世界震惊。国内的许多学者也相继表示:全球变暖存在巨大争议,低碳

15个低碳试点有望202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

  日前,国家发改委召开了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现场交流会(以下简称“交流会”)。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交流会”上对未来低碳试点的开展提了四点要求,其中第二点要求“做好结合文章”,要求各试点要与国家正在研究制定的《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相结合,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与完

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

  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是统筹可持续发展与限控二氧化碳排放的根本途径和战略选择。由于发展阶段不同,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方面所承担的义务、减排目标和重点领域也有根本性差异。  发达国家已处于后工业化阶段,经济社会进入内涵发展阶段,能源需求增长缓慢,可以通

方修琦:全球变暖面面观

    方修琦 1962年生,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环境演变及其影响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之课题 “暖期气候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与人类适应研究”。出版有《全球变化》、《中国碳排放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古地理

碳排放虽创新高 科学家依然乐观

  2018年,因化石燃料和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预计将连续第二年增长,幅度超过2%,刷新全球碳排放纪录。全球能源消耗的增长,特别是石油、天然气使用量的增加,抵消了为去碳化作出的努力。此外,增长的煤炭消费以及增加的个人交通、航运、航旅及航海运输等的需求,助长了2018年的碳排放。  12月5日,第2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减缓气候变化   二、适应气候变化   三、基础能力建设

潘伟平教授:解读碳捕捉与封存技术

外墙全部由麦秸秆板搭建而成的上海世博会万科馆,引领低碳时尚 解读碳捕捉与封存技术   节能减排,走低碳发展道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佳方案。因此,如何减排二氧化碳的新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其中碳捕捉和碳封存技术开始成为一个热点话题。笔者近日采访了美国西肯塔基大学燃烧科学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所长

碳排放的测量方法

  为什么要使用碳排放计算器?   使用BP碳排放计算器是为了给大家提供快捷的家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估算方法。大家可以:1.了解不同家庭和生活方式会影响碳排放量。 2.不需输入水电费帐单上的数据就能了解您的碳排放。 3.把结果轻松地电邮给朋友和同事。     碳排放计算器是怎样工作的?

“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只是表象

  如果以国家为统计单元算总量,中国是排放大国。但是,从人均水平看,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2007年中国为4.6吨,不足美国的1/4,只有欧盟的1/2。中国努力减排二氧化碳,在世界上是做得最好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1990年到2007年,全球单位产出的二氧化碳

创纪录的碳排放与难产的第六条 我国绿电前景如何

  《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最后一公里”谈判再次崩盘。在马德里举行的气候大会是《巴黎协定》生效前的最后一次缔约方大会,会议的核心议题是讨论《巴黎协定》第六条的实施细则。尽管会议增加了40多小时通宵达旦的谈判,但各国仍无法对此达成一致。  《巴黎协定》第六条的目标是:为国际合作提供一个会计框架,允许国

【科普贴】碳交易市场对清洁能源发电有何好处?

  众所周知,降低碳排放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应该是用清洁能源来代替当前人们传统能源的利用,其中以煤炭为主的发电行业是碳排放量比较大的一个行业,既然现在碳交易市场以发电行业作为切入口,那这对清洁能源发电有什么好处?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年来,我国深受雾霾等环境问题困扰,如何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已经成为

开征碳税纳入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核心议题”

  记者日前从有关方面获悉,继披露碳交易试点计划后,发改委等有关部门正就开征碳税积极调研并纳入“核心议题”。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目前我国碳税理论研究已相对成熟,开征条件也基本具备,无论是着眼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是从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角度,碳税都应及

2018年环保政策影响展望: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过去30多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能耗高企的问题突出,既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违背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十八大以来相继出台了各项环保政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

我国可能在2012年前后开征二氧化碳排放税

  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有关课题组经过调研,形成了“中国碳税税制框架设计”的专题报告。课题组表示,我国碳税比较合适的推出时间是2012年前后;由于采用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需要采用从量计征的方式,所以适合采用定额税率形式;在税收的转移支付上,应利用碳税重点对节能环保行业和企业进行补贴。  时间 

中外科学家揭示水泥是被长期忽视的大型碳汇

  日前,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研究员郗凤明率领的研究团队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国内外16家研究机构合作,阐明和量化了水泥材料全生命周期的碳吸收,发现水泥材料是重要的碳汇,对全球碳循环有重要影响,对全球碳失汇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独特的视角。相关成果发布于《自然-地理科学》。  据介绍,产业

欧洲最大碳排放源称将努力减排以降低碳成本

  上周四,欧洲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德国电力公司莱茵集团宣布,它已经采取措施来应对日益增长的环境成本所导致的财政负担。  “众所周知,欧盟将从2013年开始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权拍卖,我们正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首席战略官莱昂哈德?博恩鲍姆(Leonhard Bir

我国循环经济效益渐明显 协同处理垃圾成趋势

  水泥工业二氧化碳捕捉可以养藻萃取虾红素。   11月初,全国水泥价格连续第六周上涨,中南地区继续领涨。业内人士分析,这与近期随着我国发起成立400亿美元丝路基金,助力“一带一路”蓝图实施密不可分。这将带动我国中西部及亚洲多国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并为我国水泥需求打开新的空间。   我

法国:迈向“绿色大国”的步伐

  法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欧洲独树一帜。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加剧,近些年来,法国政府对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且采取多项措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以期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本人曾宣称,法国要当全球“生态先锋”。试图构建“绿色大国”的整体规划,是法国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