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专家解读北京新一轮细颗粒物来源新变化

近日,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新一轮细颗粒物(PM2.5)来源解析结果显示,本地排放来源贡献发生较大变化,呈现出“两升两降一凸显”的特点,即移动源、扬尘源贡献率上升,燃煤源和工业源贡献率下降,生活面源贡献率进一步凸显。 “大气细颗粒物来源解析旨在建立污染源与环境空气质量之间的定性或定量关系,以确定大气污染治理主要对象和优先顺序。这是科学施策的基础。”项目主要参与者、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唐贵谦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降反升的挑战 PM2.5来源解析的变化,与空气治理所采取的措施高度相关,因而备受关注。自“大气十条”以及《北京2013~2017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发布至今,北京市PM2.5的年均浓度有了较明显下降。但专家也发现,如今PM2.5来源贡献有了一些新特点。 过去几年间,北京市不断加大力度治理高排放机动车,但移动源为何不降反升?在北京市环保局前段时间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环......阅读全文

6000万 王智彪牵头申报的重大仪器专项获批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海扶超声聚焦刀发明人王智彪教授牵头申报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球形聚焦集声系统研究”获得基金委委务会议批准,成功跻身为我国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的“国家队”。  该专项对项目创新、人才队伍、平台建设、工作基础、项目管理和经费运行

6000万 重庆医科大入选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由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牵头申报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球形聚焦集声系统研究”获得基金委委务会议批准,成功跻身我国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的"国家队"。该项目资助强度6000万元,是重庆市迄今为止获资助额度最高的基础研究

多位专家回应“北京雾霾真凶分歧”

  “北京‘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对PM2.5的平均‘贡献’不足4%。”中科院大气物理所一位研究员最近发表的研究结论,与此前环保部及中科院其他课题组等多家研究机构的结论出入较大,引起媒体关于“环保部、中科院就北京雾霾真凶存在分歧”的热议,一些人还质疑,一线城市控制机动车上牌量等政策,是否有实施的必要。

审计署:中科院假借科研经费花1.58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审计署对中科院2013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审计了院本级和所属物理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大气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生态中心、大气所)等6个单位,并对有关事项进行了延伸审计。  一、基本情况

中科院携手中国联通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7月29日下午,中科院大气所与联通集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气所)举行。根据协定,双方未来将在在大气污染预报预警模型、大气污染密集监测、环保大数据及增值业务、核污染预测模型等领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提高各自信息化水平,为国家的环境治理服务。中科院院长、党组

“空间科学项目发展规划深化研究”课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9月21日,空间科学预先研究项目“空间科学项目发展规划深化研究”第三次课题研讨会在空间中心召开。会议由课题负责人空间中心主任吴季主持,来自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大气物理所、力学所、物理所、理论物理所、微生物所、中国科技大学和空间中心等单位的空间

中科院:燃煤及机动车为京津冀强霾污染元凶

  1月10日至14日,京津冀区域出现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持续空气污染事件。中科院相关专项组研究显示,燃煤、机动车为污染首要元凶。   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监测数据统计,今年1月京津冀共计发生5次强霾污染过程,北京只有4天晴好天气。中科院数据显示,1月12日污染最严重,石家庄PM2.5小时均值

春节你放烟花吗 追因溯源 冲出“霾伏”

  减少PM2.5,除了天帮忙,更须人作为——即将到来的春节,你会有节制地燃放烟花爆竹吗?  深陷“霾伏”的中国,比往常更需要科学的声音。  对于1月份雾霾事件的成因,主流观点认为是由于燃煤、机动车、工业生产等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大,加之静稳天气,扩散条件不利,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

仪器研制日新月异 第23届全国光谱仪器学术研讨会召开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9年11月22日,第二十三届“全国光谱仪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理工大学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光谱仪器学术专家组联合主办,分析测试百科网承办。上海理工大学庄松林院士、厦门大学田中群院士担任大会主席,上海理工大学张大伟教授担任执行主席,本次大会邀请了

诺奖得主汇聚北京 开讲能源与环境

2007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将于9月11日至14日举办     记者从8月21日召开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07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将于9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举办,届时9位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经济学奖获得者,6位能源与环境领域的世

陈宜瑜:没有科研仪器创新 难有重大原创成果

  中国许多科研成果都是诞生在进口的仪器设备上。陈宜瑜代表认为――  没有科研仪器创新,难有重大原创成果  ――聚焦科研仪器创新(上)  两会特别关注  我国论文数量世界第一,被SCI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数世界第二,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原创性成果还是太少。“没有自己创新出

华北成全球大气污染物沉降量最高区域之一

  记者近日从中科院大气与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大气分中心系列研究显示:我国华北区域大气硫、氮和重金属沉降量已成为全球最高区域之一。  研究人员经过连续7年的数据统计与评估发现,华北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氮、硫等酸性物质和重金属等有害污染物沉降量最高的区域之一,目前的沉降通量水平与欧美历史最高观测纪录相当

研究揭示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为北京PM2.5污染主要来源

  记者从中科院获悉,该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张仁健课题组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对造成北京地区不同季节的污染源进行分析,揭示出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是北京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大气化学与物理学》上。  张仁健等人对2009—2010年不同季节在北京城区采集的121对特氟龙和石英膜PM2

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叶笃正院士逝世 享年98岁

  我国气象学大师、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中科院院士、原大气物理所所长叶笃正昨日18点35分因病去世,享年98岁。叶笃正被公认为是我国现代气象学的奠基人之一,曾代表中国人第一次获得国际气象界“诺贝尔奖”——“国际气象组织奖”。   叶笃正简历   气象学家 1916年2月21日生于天津,籍贯安徽安

“中国城市大气污染光谱遥测研究”中德双边研讨会举行

  由中德科学中心资助、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与德国海德堡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城市大气污染光谱遥测研究”研讨会于5月31日至6月3日在合肥召开。中科院安徽光机所所长刘文清研究员和德国海德堡大学环境物理研究所所长Ulrich Platt教授共同担任本次会议主席并致辞。中德科学中心德方

中科院地学领域“科教结合”项目颁奖大会召开

  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召开了中科院研究生院地学相关培养单位工作研讨会暨“科教结合”项目2010年奖学、奖教金颁奖大会。   研究生院副院长苏刚首先介绍了中科院研究生院“科教结合”项目的总体情况。他指出,“科教结合”项

中科院所级国际合作首次“体检”

  “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中,许多都是国际合作的成果;我们的中科院院士、‘百人’、‘千人’等,在国际上是否能被认可?要让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受到尊敬,要靠我们的扎实工作,要靠国际合作工作的深入开展。”   日前,在长春召开的2011年中科院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研讨会上,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吕永龙的大会报告

胡耀邦和中国科技事业:“臭老九”变“香老三”

耀邦同志和中国科技事业      “他在中科院只待了120天,只占他参加革命60年的1/180。但他在这4个月里掀起了一场狂风暴雨。”84岁的前国家科委副主任吴明瑜口中的“他”,就是胡耀邦。   1975年7月22日,吴明瑜第一次见到才来中科院上班的胡耀邦,并开

穆穆:希望给年轻人提供民主和自由的思想空间

12月27日,2007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公布之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穆穆榜上有名。此刻,他与往常一样在会议室参加每年一度的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当记者问及他当选院士后的感想时,他说:“这一生最感谢老师。我要感谢在我成长道路上教育、帮助过我的所有人,特

借科技之力 破环保困局

  2014年5月,中科集团召开首届环境保护论坛,来自各级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代表分享环保领域的前沿讯息和研究成果,分析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当前面临的主要形势和问题。这是中科集团涉足环保领域的第13个年头。   13年前,这家源于中国科学院的科技企业步入环保领域,开始推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地球环境研究所举办第七届亚洲气溶胶会议

  8月17日至20日,第七届亚洲气溶胶会议(The 7th Asian Aerosol Conference, AAC2011)在西安召开。亚洲气溶胶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旨在进行气溶胶科技领域的高端交流,为学术研究、技术研发和产业开发等提供广泛、专业的综合平台。前六届分别在日本名古屋、韩国釜山、中

中科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科院以“三个面向”为线索,在系统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广大科研人员取得的众多重大科技成果基础上,发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果15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成果15项、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成果10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海洋变暖持续加速?过去是,未来更是

(上图)全球上层2000米海洋热含量变化:过去的变化和未来预估。右侧样条为2081-2100年预估值。(下图)新的海洋热含量估计(蓝色)比IPCC-AR5中的五个估计(灰色)显示出更强的同期海洋变暖速率。气候模型的同期模拟结果(黄绿色)和新的观测估计一致。  海洋变暖是全球变暖的一个核心和基本指标。

中国垃圾焚烧排放70%达不到欧洲标准

      中科院选择国内19家垃圾焚烧厂调研二恶英排放发现,16%的厂家达不到中国标准,几乎70%的厂家达不到欧洲标准       垃圾焚烧带来的二恶英排放,是其面临的主要公共环境挑战。2005年,中国有垃圾

中国二恶英排放70%达不到欧洲标准

科研论文昭示中国垃圾焚烧排放现状:70%达不到欧洲标准 中科院选择国内19家垃圾焚烧厂调研二恶英排放发现,16%的厂家达不到中国标准,几乎70%的厂家达不到欧洲标准   垃圾焚烧带来的二恶英排放,是其面临的主要公共环境挑战。2005年,中国有垃圾焚烧厂67座,现已近百。最近一年,中国各地蜂拥而起

中科院大化所DMTO:煤代油制烯烃技术这样迈向产业化

   2010年10月26日,“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Ⅱ)工业化技术”在北京首签工业化示范项目许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技术许可方),与陕西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被许可方)正式签约。陕西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

探寻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相关联的纽带

   国家防总最近预测表明,今年汛期我国降水总体偏多,同时,华北地区等地同时出现较重旱情,极端天气现象再次引发公众关注。  “气候变化研究里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同时要分析、研究气溶胶的作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也要研究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前国家气候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在接受《中国科学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大气污染控制中心成立

  6月26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举行大气污染控制中心成立大会暨学术报告会。生态环境中心主任江桂斌院士出席并致辞,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欧阳志云主持会议并宣读成立大气污染控制中心的决定。   揭牌仪式结束后,生态环境中心副主任庄绪亮主持了学术报告会。生态环境中心贺泓研究员、北京

我国秋冬季苯系物二次有机气溶胶显著升高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新明课题组与大气物理所合作,通过对覆盖我国6个区域的12个站点开展一年同步观测,获得了我国苯系物(SOA)时—空格局。相关研究日前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  SOA是大气细粒子(PM2.5)主要组分,对灰霾形成有重要影响。苯系物主要来自人为活

中科院携手联通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7月29日下午,中科院大气物理所与联通集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根据协定,双方将在大气污染预报预警模型、大气污染密集监测、环保大数据及增值业务、核污染预测模型等领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提高各自信息化水平,为国家环境治理服务。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中国联通集团总经理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