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多国科学家宣布首次发现宇宙高能中微子来源

多国科学家12日宣布,他们首次发现了宇宙高能中微子的来源。这项突破性进展将为认识宇宙提供一种新方法,推动多信使天文学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中微子,又称“幽灵粒子”,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亚原子粒子,质量极小,几乎不与其他物质作用。由于中微子能自由穿过人体、行星和宇宙空间,难以捕捉和探测,科学家也将它称为宇宙中的“隐身人”。 地球上绝大多数中微子由太阳与地球大气产生,相当少的一部分来自太阳系之外。1987年,日本与美国研究人员捕捉到源自16.5万光年外一颗超新星爆发的24个低能中微子,后来他们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13年,天文学家宣布利用埋在南极冰下的粒子探测器,首次捕捉到源自太阳系外的高能中微子,但并未追踪到其来源。 据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两篇论文介绍( ),去年9月22日,位于南极的这个“冰立方天文台”又捕捉到一个高能中微子,在动用多台陆基和太空望远镜追根溯源后发现,这个高能中微子来自耀变体......阅读全文

大亚湾新发现:也许我们算错了核反应

   在大亚湾核电站附近几百米的深山里,潜伏着世界上最好的中微子探测器。它本是用来确认中微子的第三种变身模式的,几年前已经完成任务。如今顺手取得另一项引人瞩目的成果——解释核反应堆为何产生那么少的中微子。  近日,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论文《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流强和能谱的演化》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中微子振荡问鼎诺贝尔奖 粒子物理新篇开启

  10月6日下午,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Arthur B. McDonald)获奖,原因是发现了中微子振荡,证实了中微子有质量。  粒子物理,可谓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宠儿”。“这是粒子物理领域第19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锗探测器阵列完成首次无背景干扰搜索

  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粒子物理学重大突破:锗探测器阵列(GERDA)实验的物理学家完成了首次无背景干扰搜索,但未发现“无中微子双β衰变”迹象。“无中微子双β衰变”是一种放射性衰变,如果被发现存在,将证明中微子是其自身的反粒子,从而结束粒子物理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议题。  一些粒子物理学经典模型

“天河”叩问暗物质:史无前例的大计算

   几天来,一则科学新闻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张同杰教授团队在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下称“超算中心”)“天河二号”上,模拟了宇宙从大爆炸之后1600万年开始至今的约137亿年的漫长演化过程。为此,记者来到位于广州大学城的超算中心,请超算中心主任袁学锋先生对此进行深入解读。  揭示中

粒子探测器“冰立方”:藏在南极的中微子“捕手”

位于美国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Amundsen-Scott South Pole Station)的冰立方天文台在朝霞中迎接破晓,这里是科学家们处理冰下传感器数据的地方。①科学家正在标示一架粒子探测传感器,它是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上的部分装置,该天文台于2010年12月份

中微子实验:看神秘粒子如何“振荡”世界

   在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凭借其对我国粒子物理的巨大贡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此次实验的成功填补了我国在中微子这个基础物理研究领域的空白,提升了我国物理学家的国际影响力。首次尝试中微子振荡研究就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这在国际上都是十分罕见的。那么,什么是中微

BBC关注中国科学革命5个“高大上”工程

   从世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实验,到大范围内推广最新医学进展;从幽深的海洋到遥远的太空,一步步推进探索的极限,中国科学研究正在展示出万丈雄心。英国广播公司近日(BBC)关注中国的科学革命,他们进入这些顶端的中国实验室和科研场所,采访了大批中国一线科研人员,以大量的图文关注中国在

国家天文台提出利用尾波效应研究中微子性质

  暗物质晕附近的中微子由于钱德拉塞卡动力学粘滞效应会形成一个不对称的分布,这个现象称为中微子尾波。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朱弘明、研究员陈学雷等人发现,通过观测尾波,中微子的等级问题(hierarchy problem)以及手征性(chirality)问题可能得以解决。该工作发表在国际物理期

印度政府拟建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基础科学设备

   37年前,Naba Mondal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印度南部的一座金矿中捕捉一种“神出鬼没”的,名为中微子的亚原子粒子。现在,作为孟买塔塔基础研究院(TIFR)的一名物理学家,Mondal希望回到地下,解答中微子物理学的下一个重大问题。  近日,印度中央政府批准了建造印度中微子天文台(I

走近中国大科学工程:大亚湾中微子装置

  中微子——基本粒子中最诡秘的一位,落入了中国人的陷阱,并招供出它的变身秘密。深圳大亚湾核反应堆群的360米外,百米高的花岗岩山体腹中,藏着中国迄今最成功的粒子物理实验装置——大亚湾中微子装置。它在2012年3月8日宣布成功发现了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引起世界瞩目;《科学》杂志网站说,大亚湾实验装置

科学家设计新实验探寻惰性中微子

  “贵客驾到”,一台重达30吨的探测器最近莅临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主要目的是寻找“飘若游龙”的惰性中微子。据悉,这台探测器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启动。   该实验室的发言人、耶鲁大学物理学家邦妮·弗莱明表示,与被科学家们认为赋予物质质量的希格斯玻色子不同(大多数物理学家都认为这一粒子可能存在

中微子振荡问鼎诺贝尔奖 粒子物理新篇开启

10月6日下午,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TakaakiKajita)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Arthur B. McDonald)获奖,原因是发现了中微子振荡,证实了中微子有质量。 粒子物理,可谓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宠儿”。“这是粒子物理领域第19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

科学家在地球深处发现奇特反物质粒子

    意大利国家原子物理研究所大萨索国家实验室Borexino协会的研究人员在一个尼龙球探测器里发现反中微子,这个探测器包含1000吨液态碳氢化合物。    意大利国家原子物理研究所大萨索国家实验室Borexin

“高山”之巅:1998年那个中微子物理学的春天

1998年6月4日至9日,中微子物理学界的盛会NEUTRINO’98在日本高山(Takayama)召开,它开启了中微子物理学的春天。在随后的20年间,中微子振荡实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性的成果。回过头来看,那次会议的规格之高和历史意义之深远,怎么说都不过分。 当年参加NEUTRINO’98

科学家解开关于亚原子粒子来源的百年谜题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消息,一个叫做冰立方(IceCube)的国际科学家团队(其中包括来自阿大的研究团队),宣布他们发现了高能宇宙中微子(high-energy cosmic neutrinos)来源的首个证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   宇宙中微子是像幽灵般的亚原子粒

《新科学家》网站选出今年十大智慧新理念

  201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尽管玛雅日历预言2012将是世界末日,但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这一年,诸多大事仍将轮番上演,为人类历史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日,英国《新科学家》网站列出了2012年我们应该了解的10大智慧新理念。包括:中微子超光速实验将接受新一轮的检验;美国总

日本超级神冈计划启动:5万吨超纯水寻中微子

  北京时间11月28日消息,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日本超级神冈探测器(Super-K)计划是有史以来人类进行的最为复杂的科学试验,这项计划涉及到一个巨大的地下洞穴、5万吨超纯水和数千个非常轻巧的灵敏探测器,该计划从24日开始进行。它的目标是捕获中微子。   尽管中微子是宇宙中最普遍的一种粒

“冰立方”在南极俘获大量新型高能中微子

  在发现有史以来能量最高的2个中微子后,科学家利用深埋在南极点冰下的巨型粒子探测器,发现了另外26种新型高能中微子存在的迹象。这些新发现的中微子的能量要比之前发现的两个中微子的能量小一些,但似乎比宇宙射线撞击大气层——这也是地球中微子的主要来源——所形成的中微子的能量大一些。因此,这意味着,这些粒

全球距离最远的中微子实验启动 或揭示宇宙形成奥秘

  全球距离最远的中微子实验近日在美国启动,旨在研究自然界中最飘忽的亚原子粒子之一——中微子,研究结论或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释宇宙形成的奥秘。  这台名为“Nova”的设备由两台相距800公里的大型探测器组成,将生成世界上功能最强大的中微子束。科学家们认为,更好地理解中微子,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厘清宇

中微子由“黑洞制造”?有助于解释高能量宇宙射线的来源

  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探测到的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其可能会产生被称为神秘粒子的中微子。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X射线望远镜观测,认为银河系中心的庞大黑洞可能会产生神秘的粒子——中微子,如经证实,这将是科学家首

多国科学家合力阐述物理学未知领域

即使探测少量的中微子,物理学家也需要诸如日本超级神冈般的巨型探测器。 图片来源:KAMIOKA OBSERVATORY  有一种粒子公然藐视物理学家标准模型的规则,它就是中微子。根据理论,中微子不具有质量。但是,事实情况是,中微子有质量,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它们表现得“天马行

深层地幔和外太空再次测到中微子 助揭示宇宙奥秘

  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Borexino实验团队在《物理评论D》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在地壳和更深层地幔中探测到中微子的反物质——反中微子,地幔中的反中微子甚至占到总量的一半左右。  中微子几乎没有质量,是在放射性衰变中形成的中性带电粒子。中微子几乎不和其他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每秒钟有数万亿中微子从

《科学》评出2012年十大突破

                      2012年,科学界充满着泪水。83岁的希格斯热泪盈眶,在他预言存在“上帝粒子”40多年之后,科学家们发现了它,这历史性的一天“能发生在我的有生之年,简直难以置信”。  与此同时,科学界也充满欢乐。“轮子!这是轮子!”“好奇”号火星车在红色星

中微子告诉你地球内部热量的秘密

  古灵精怪的中微子最近又要搞事情。不过这次,它和地球扯上了关系。  科学家在近期发表的《自然通讯》杂志上撰文认为,最新方法可通过中微子来分析地球内部热量的准确来源。  中微子这种极小的、虚无缥缈的粒子与地球有什么关系?科学家们又是如何通过它透露出的蛛丝马迹来研究地球内部秘密的?  利用中微子研究地

科学家首次探测到“中微子震荡”

  科学家宣布,他们已经探测到一个中微子粒子的“华丽变身”——由μ子中微子变身为τ子中微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物理学家表示,该发现将有助于更好地解释宇宙形成的奥秘。  中微子是宇宙中非常重要的基本粒子,它独有的物理特性一直深深吸引着科学家。中微子总共有三种类型:τ(陶)子中微子

科学家借助中微子探测器 成功瞥见太阳的灵魂

  借助全球最敏感的中微子探测器,一支国际物理学家团队第一次向全世界报告,他们已经直接探测到了在太阳内核发生的、由“基础”质子—质子(PP)融合过程产生的中微子。  主报告人安德瑞·波卡尔是来自马萨诸塞大学阿莫斯特学院的物理学家,他解释说,在99%的太阳能源产生的步骤中,PP反应是第一步。利用这些中

变形中微子有望破解反物质之谜

超级神冈探测器正在搜寻物质和反物质间的差异。  为何宇宙中充满了物质而非反物质是物理学的最大谜题之一。现在,日本的一项研究或许给出了答案:中微子这种亚原子粒子在物质形态和反物质形态的表现不同。  在近日于美国芝加哥举办的高能物理国际会议(ICHEP)上,日本科学家表示,还需要收集更多数据才能对此理论

宇宙物质多于反物质 中微子或是背后推手

   根据大爆炸理论和粒子物理理论,宇宙起源于大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在宇宙诞生之初,能量转化为同样多的正物质与反物质,这两种物质相遇会发生剧烈爆炸,转化为能量,并归于湮灭。可是目前宇宙中的天体均为正物质,没有发现反物质天体。  为什么现在的宇宙间充满了正物质而非反物质呢?这是物理学领域最大的

吴岳良院士:研究超光速可能性要从本质入手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卡罗·卢比亚在不久前的诺贝尔北京论坛上评论说,中微子振荡实验(OPERA)很重要,令科学家意外发现了中微子可以超越光速,但他认为他们过早地发表了结果,应该进一步研究,考虑各种可能性,更加认真地对待。   欧洲核子中心OPERA实验的研究人员自己也表示要继续研

诺贝尔奖得主谈心目中的中微子

  “中微子质量是相应的夸克和带电轻子质量的百亿分之一。我们相信这一发现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揭开基本粒子和宇宙的奥秘。”17日上午,在第九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大会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所长梶田隆章与大家分享了他所理解的中微子。  会上,梶田隆章教授说,中微子是像电子、夸克一样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