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所揭示过硫酸盐化学氧化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机制

基于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染修复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土壤和地下水的原位修复,在这一过程中过硫酸盐体系产生的硫酸根和羟基自由基能够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但是,环境中存在一些高卤代的有机污染物,如全氟化合物、多溴联苯醚、有机氯农药等,很难被氧化性自由基降解。这些污染物能通过还原途径降解。在研究活化过硫酸盐体系中的自由基种类过程中,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高娟团队发现过硫酸盐体系硫酸根和羟基自由基可以与乙醇和叔丁醇等有机溶剂反应产生还原性醇自由基,并实现了氯代有机污染物的高效还原脱氯降解,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Water Research上。 进一步研究发现,过硫酸盐在热活化下不仅能产生过硫酸根自由基,还能产生还原性自由基(S2O8·–)。还原性自由基在厌氧的条件下能够实现高氯代有机污染物的高效脱氯降解。研究者利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初步揭示了过硫酸盐体系S2O8·–形成过程、S2O8·–转......阅读全文

基于活化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研究

  基于活化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技术近些年被广泛地应用于土壤和地下水的有机污染修复,土壤矿物、有机质等与过硫酸盐的相互作用一直是各国环境化学家研究的热点,但目前有关土壤矿物与过硫酸盐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铁锰矿物,其他矿物研究较少。  众所周知,钒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世界范围内其在土壤中平

土壤所揭示过硫酸盐化学氧化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机制

  基于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染修复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土壤和地下水的原位修复,在这一过程中过硫酸盐体系产生的硫酸根和羟基自由基能够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但是,环境中存在一些高卤代的有机污染物,如全氟化合物、多溴联苯醚、有机氯农药等,很难被氧化性自由基降解。这些污染物能通过还原途径

将纳米铁活化过硫酸盐用于原位修复有机污染土壤

  近些年,活化过硫酸盐的化学氧化被广泛地应用于土壤和地下水的有机污染修复,开发高效、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的过硫酸盐活化剂一直是研究热点。  基于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周东美团队在973课题“微/纳米材料对POPs重度污染土壤修复的原理及其示范(2013CB934303)”的支持下,与中科院

总有机碳的UV/-过硫酸盐氧化方法介绍

  1) 在UV/ 过硫酸盐氧化法中,是向水样中加入K2S2O8并混合均匀后,用紫外光(UV)照射,这种方法水样中大的颗粒物不能被完全氧化,其氧化效率受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形态影响。  2) UV光照射能放出少量O3,由于其量甚微,对水样的氧化实际起不到明显作用。  3) 经简化后的这种氧化方法氧化效

紫外过硫酸盐氧化总有机碳分析仪特点及应用

 Fusion 紫外-过硫酸盐氧化总有机碳分析仪(TOC),符合EPA 415.1- 415.3和 ASTM D4779标准,采用静压浓度技术和非色散红外检测(NDIR),性能卓越,广泛应用在医药和环境行业。Fusion TOC紫外-过硫酸盐氧化总有机碳分析仪主要用于测定液体中的碳含量,采用安全的紫

水土比、初始ph、过硫酸盐的国标

水土比、初始ph、过硫酸盐的国标水土比的比例是5:1.国标是gth2006-1221初船pH一般在6.8-8.4之间,国际是7.5过硫酸盐暗处放置30min,加入2ml冰乙醇溶液和25ml水,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满定至接近终点时的数据为国际数据。

南京土壤所化学氧化修复场地土壤过程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场地污染土壤的修复是土壤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也是当前国家面临的重大科技需求。在土壤修复技术中,化学氧化技术为快速、高效修复场地有机污染土壤提供了支撑,但氧化剂需通过活化的方式产生高活性自由基来实现污染物的降解和修复。因此,高效、低成本和环境友好活化材料开发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此,中国科

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

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1 原理总氮 total nitrogen(TN),指可溶性及悬浮颗粒中的含氮量,包括水中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无机铵盐、溶解态氨及大部分有机含氮化合物中氮的总和。在60℃以上水溶液中,过硫酸钾可分解产生硫酸氢钾和原子态氧,硫酸氢钾在溶液中离解而产生氢离子。分解出的原子态氧

氧化还原电位对植物修复的影响

氧化还原电位(Eh)是一个描述介质氧化还原性质相对程度的化学参数,根据Eh值可以直观的比较介质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土壤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无机物和有机物发生迁移转化并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的化学过程。土壤的氧化还原过程对土壤的形成、演变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直接关系着土壤的肥力,也会间接地

恒力蓄电池硫酸盐化的修复方法

恒力蓄电池对已硫化电池,可以先将电池放电,倒出原电解液并注入密度在3/10.1cm以下较稀电解液,即向电池中加水稀释电解液,以提高硫酸铅的溶解度。采用20时率以下的电流,在液温不超过20℃~40℃的范围内较长时间充电,后在充足电情况下用稍高电解液调整屯池内电解液密度标准溶液浓度,一般硫化现象可解除,

氧化锌分离过硫酸铵容量法测定合金中的锰

一、在硫酸溶液中,用氧化锌分离铬、钒、铁等大部分元素后,以硝酸银为催化剂,用过硫酸铵将锰氧化成高锰酸,用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消耗硫酸亚铁铵量换算锰的含量。本法适用于含锰量为0.5%~15%的测定。二、试剂(1)磷酸(密度1.70g/mL)、盐酸(密度1.19g

过硫酸钠的应用

  过硫酸钠为强氧化剂,可用作氧化剂,可将Cr3+、Mn2+等氧化成相应的高氧化态化合 物,当有Ag+存在时,可促进上述氧化反应;利用其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剂、金属表面处理剂、化学试剂;医药原料;电池、乳液聚合反应的促进剂和引发剂。如活化过硫酸钠可用于原位修复石油类污染土壤的工程,过硫酸钠可以在未受污染

研究人员发现新型锰基磁性材料激活过硫酸盐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环境功能材料组(付明来组)报道了该组最新研究成果:磁性Mn-Fe碳氧化物可激活过硫酸盐(PS)形成多种活性氧物种(ROS,即O2.-、1O2、SO4.+和·OH),O2.-和1O2可影响SO4.-和OH的形成,SO4.-和·OH是污染物降解的主要ROS。该研究以No

沉积物有机质的结构和微孔对过硫酸钠降解苯并芘新机制

  苯并(a)芘作为一种典型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由于其在环境中的难降解性及其对生物体的遗传毒性和致癌性,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高级氧化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氧化能力强、能彻底氧化或矿化有机污染物,可以从源头上解决污染治理过程中的环境再污染问题,已广泛应用于水土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SO4.-是近年来兴

上海硅酸盐所等提出微氧泵缺陷修复策略

  目前,商业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无法满足更广阔的市场需求。商业电池的快充目标为15分钟内完成80%的充电,现阶段石墨负极因其较低的电化学平台,在反复的充放电过程中易生长锂枝晶而导致电池短路。正交相的五氧化二铌(T-Nb2O5)具有由NbO6和NbO7两种多面体共顶点或共边连接构成的层状结

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光度法测定总氮方法的改进

  序言: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光度法测定总氮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空白吸光度高; K2S2O8-NaOH碱性溶液不稳定,只能使用一周。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做了大量试验,对测定总氮的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   1实验部分   1.1仪器   ①紫外分光光度计。   ②压力蒸汽消毒器(压力为1.1-1.3kg/

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总氮的测定

大量生活污水、农田排水或含氮工业废水排入水体,使水中有机氮和各种无机氮化物含量增加,生物和微生物类的大量繁殖,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水体质量恶化。湖泊、水库中含有超标的氮、磷类物质时,造成浮游植物繁殖旺盛,出现富营养化状态。因此,总氮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一、方法选择总氮测定方法通常采用过硫酸钾氧化

一文了解过硫酸钾与氢氧化钠测总氮

  1 引言  总氮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大量的生活污水、农田排水或含氮的工业废水排入水体,会使水中有机氮和各种无机氮的含量增加,生物和微生物类大量繁殖,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水体恶化。并且当湖泊、水库中含有比例失调的氮、磷类物质时,还会出现富营养化状态,造成浮游植物繁殖旺盛,甚至会出现水华现象

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总氮测定方法原理

在60 ℃以上的水溶液中,过硫酸钾按分解生成氢离子和氧。加入氢氧化钠用以中和氢离子,使过硫酸钾分解完全。在120~124℃的碱性介质条件下,用过硫酸钾作氧化剂,不仅可将水样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氧化为硝酸盐,同时将水样中大部分有机氮化合物氧化为硝酸盐。而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于波长220 nm与27

过硫酸钠操作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碱类、醇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

水中总氮测定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氮是指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有机氮之和的总称,其结果反映了水体受污染和富营养化的程度,因此总氮的测定被列为水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国内外监测总氮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消解过程的库伦法,微波消解法,过硫酸钾消解法等,测定过程的离子色谱法,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化学发光法。国标GB1

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总氮

  一、概述   总氮是水中有机氮和各种无机氮化物含量的总和,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水质分析中,一般采用GB11894-89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总氮,它的基本原理是:在600C以上的水溶液中,过硫酸钾按如下反应式分解,生成氢离子和氧。   K2S2O8+H2O――→2

碱性过硫酸钾测总氮原理

碱性过硫酸钾测总氮的原理如下:其原理是在60C以上的碱性水溶液中,过硫酸钾与水反应分解生成硫酸钾和原子态氧,原子态氧在120〜140°C时,可使水中的含氮化合物氧化为硝酸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波长220nm和275nm处分别测定吸光度。两波长吸光度测定值之差求得标准吸光度他0和A275,按式求出校正

碱性过硫酸钾测总氮原理

碱性过硫酸钾测总氮的原理如下:其原理是在60C以上的碱性水溶液中,过硫酸钾与水反应分解生成硫酸钾和原子态氧,原子态氧在120〜140°C时,可使水中的含氮化合物氧化为硝酸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波长220nm和275nm处分别测定吸光度。两波长吸光度测定值之差求得标准吸光度他0和A275,按式求出校正

过硫酸钠的安全术语

  S17远离可燃性物质。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45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过硫酸钠的法规信息

  相关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相关分类及标志  (GB 136

过硫酸钠的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过硫酸钠的信息介绍

  中文名称:过硫酸钠  中文别名:过二硫酸钠  英文名称:Sodium persulfate  英文别名:disodium peroxodisulfate; Peroxydisulfuric acid, disodium salt;  Peroxydisulfuric acid (((HO)S(O

过硫酸钠的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  灭火方法  采用雾状水、泡沫、砂土灭火。

过硫酸钠的危险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上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性。某些敏感个体接触本品后,可能发生皮疹和(或)哮喘。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