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多层纳米线透射电子显微术分析和磁性研究

多层纳米线以其特有的结构在基础物理研究和纳米器件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具有全面表征和分析纳米单体的功能,对多层纳米线阵列和单根多层纳米线微纳尺度下结构和成份的研究将为探讨纳米线阵列的磁性和形貌之间的关系,以及单根多层纳米线的电学和磁学性质奠定基础,这有助于推动纳米器件和磁记录材料的进步。本论文利用阳极氧化铝(AAO)模板和双脉冲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NiCu/Cu、 NiFe/Cu和NiCo/Cu多层纳米线。首先对NiCu/Cu、NiFe/Cu和NiCo/Cu多层纳米线进行了TEM分析,利用高分辨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的透射电子显微模式(TEM)、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模式(STEM)以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像(HR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会聚束电子衍射(CBED)、X射线能谱(EDX)点线面元素分析等功能分析了多层纳米线的生长状态、元素分布、化学组成以及多层界面的性质。其次通过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阅读全文

2013年度北京电子显微学年会大会报告(一)

  2013年12月24日, 2013年度北京市电子显微学年会在北京天文馆隆重召开,会上,来自中科院、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钢铁研究总院等多位专家学者带来了关于电镜在教学科研、纳米材料、生物医药、探伤等方面应用的精彩报告,科扬、FEI、蔡司、布鲁克、牛津

收购、推新、立项 拉曼光谱依旧火热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自从1928年C.V.拉曼发现拉曼散射现象以来,拉曼光谱仪器的发展可谓经历了一波三折,直至60年代激光光源的问世,以及光电讯号转换器件的发展才给拉曼光谱带来新的转机。直至今日,拉曼光谱技术发展依旧迅速。2017年,2家国际大型仪器厂商进军拉曼市场,国产厂家也纷纷推出自己的拉曼产

2011中俄NSFC-FRBR合作项目初审结果公布

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RFBR)合作项目集中征集期间,共接收项目申请145项。根据相关规定,予以受理以下140项申请:序号科学部受理号申请人申请人单位项目名称合作者合作者单位111110099张焕乔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30Si+208Pb极深垒下熔合反应研究Ale

新型固相微萃取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流通过程中,有可能受到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污染,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生物毒素、工业污染物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的致癌、致畸变物质,长期摄入会造成潜在食源性危害。食品样品基质十分

76个项目通过基金委与法国国家科研署合作研究项目初审

  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法国国家科研署(ANR)共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经公开征集,共收到申请88项。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规定和与法方核对申请项目清单,共有76项申请通过初审,初审结果如下:序号受理号项目名称 双方

2019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拟资助项目名单公布

(化学与材料)科学拟资助项目编号拟资助项目名称依托单位申请者职称合作单位拟资助金额(万元)重点项目2191001二维碳基负载过渡金属单原子的高效氧还原反应催化剂制备与催化机理探究北京大学侯仰龙教授802191002光热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制低碳烯烃铁基纳米催化材料的理性设计与性能调控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

纳米科技破译人骨“密码”

  骨骼虽为人体最大的组织器官,却最容易引起缺损。在我国,每年因骨折、骨肿瘤等骨科疾病造成骨缺损或功能障碍的患者就超过300万人。随着纳米与生物技术在医用材料领域的不断渗透,患者看到了“断骨再生”的曙光。   从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放大镜分析,人体骨骼有一套非常精巧的结构:一束束胶原

微流控生物芯片上的液体活检技术

   以新型生物芯片为代表的自动化智能型医疗技术从肿瘤诊疗研究走向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控等临床应用,成为精准医疗时代的重要组成。其中,液体活检是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在癌症早筛、预后监测、用药指导、患者分层等领域均表现出十足的潜力,出现了大批重要临床结果。  2018年已近尾声,纵览一年液体活检助力精准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294万美元资助257名高校青年教师

霍英东教育基金第十二届基础性课题资助情况介绍序号编号姓名学校专业项目名称等级1121001李若北京大学 高维自适应有限元算法设计和软件开发 2121002喻洪俊华南师范大学 输运理论中的数学物理方程 3121003王勇东北师范大学

扫描探针纳米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在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对如此众多的信息怎样实现检测、转换、传输、存储和处理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过去的五十年里,晶体管的特征尺寸已按Moore定律由1cm降低到目前的近0.1μm,如今最新型的微处理器集成了4000多万个晶体管,到201

高电压纳米发电机和自驱动纳米器件问世

  (a)基于垂直于基片生长的纳米线所设计的纳米发电机((VING)。(b)基于平行于基片多行生长的纳米线所设计的纳米发电机(LING)。(c)基于一行平行于基片生长的氧化锌纳米线所组成的纳米发电机。(d)在微小形变下能产生1.2伏输出电压的纳米发电机的光学照片。   继2006年发明纳米发电

2013年教育部科技研究重大项目评审结果公示

  2013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评审工作现已结束。经过形式审查、网络函审和答辩评审三轮评审,现已确定拟资助项目名单。根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修订)》规定,现对拟资助项目予以公示,公示期10天。如有异议,请于 2013年8月3日17:00前,将异议材料书面报送至教育部科技司

表面波光学显微镜研究取得进展

  表面波光学显微镜主要用于研究表面或界面处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样品表面或界面处的行为特征。目前常用的表面波光学显微镜是利用金属(通常为金或银)薄膜负载的表面等离子体波(Surface Plasmons, SPs)作为照明光源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显微镜(Surface Plasmon Resonanc

新型电子皮肤让“死皮”重获感知

  生命体总能进化出各种复杂、精细的结构来实现特定的功能,皮肤就是这类杰作中的代表之一,它不仅是人体的天然屏障,也是感知外界环境变化的门户。基于皮革的电子皮肤设计原理示意图  但在生活中,人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伤进而在不同程度上损坏皮肤,因此,人工皮肤在前期的肢体保护和后期的仿真修复过程中都具有重要

巧用沾笔纳米光刻技术获得超材料

沾笔纳米光刻工艺示意图   你或许没有想过将坚硬的金属或半导体与柔软的有机物或生物产品结合起来会是何种情景,不过美国科学家可以告诉你的是,他们获得了自然界从没有见过的混合材料,而这些混合材料在医学和制造业中将具有惊人的应用前景。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综合纳米研究所(INSI)的科学家

新型纳米技术可实现无创检测眼泪中葡萄糖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一种新的纳米技术平台提供了一种从隐形眼镜表面检测葡萄糖的改进方法,无需抽血检查血糖水平。该无创技术可以利用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光学检测技术测试眼泪中或是隐形眼镜表面的葡萄糖。  这项先进材料的研究,受到了谷歌隐形眼镜的启发,它正在被开发用来测量眼泪中的葡萄糖水平,测量结果将会

微电子所在新型硅基环栅纳米线MOS器件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在面向5纳米以下技术代的新型硅基环栅纳米线(Gate-all-around silicon nanowire,GAA SiNW)MOS器件的结构和制造方法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5纳米以下集成电路技术中现有的FinFET器件结构面临诸多挑战。环栅

宁波材料所提出金属陶瓷超材料薄膜制备新方法

   人们常常用鬼斧神工形容大自然事物的美妙和自然力之强大,而用巧夺天工来形容人工事物的巧思以及由此引发的击节赞叹。一般认为超材料是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它们在超快光调制、负折射率、倏逝波传播、反常多普勒效应、亚波长成像、隐身、全光通讯、手性识别、光子晶体等领域

宁波材料所提出金属陶瓷超材料薄膜制备新方法

  人们常常用鬼斧神工形容大自然事物的美妙和自然力之强大,而用巧夺天工来形容人工事物的巧思以及由此引发的击节赞叹。一般认为超材料是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它们在超快光调制、负折射率、倏逝波传播、反常多普勒效应、亚波长成像、隐身、全光通讯、手性识别、光子晶体等领域具

纳米净水器可杀死水中98%细菌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将一种普通棉纱浸入银纳米线和碳纳米管的混合液中,制成了一种高效、廉价的新型净水过滤器,其能杀灭水中98%的细菌,杀菌速度是传统微孔网筛过滤器的8万倍。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纳米快报》杂志上。  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9

碘化铯锡半导体热电性能独特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碘化铯锡(CsSnI3)的晶体半导体材料具有独特的热电性能,能在保持高电导率的同时,隔绝大部分热量传递。他们在日前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文章指出,这种材料的热电性质独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碘化铯锡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几十年前就被发现,但直到最近几年才受到一

上海硅酸盐所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基础研究获进展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具有成本低、无毒无污染、制造工艺条件温和、适合大面积连续化生产等优点,是当前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热点。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半导体光阳极是DSSC的核心组成部分,采用有序、多功能的新型纳米结构替代传统由纳米颗粒构成的无序光阳极,是DSSC基础研究领域的前

中科院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获新进展

  据科学网报道,中科院上海硅酸盐高性能陶瓷与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近期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纳米结构光阳极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由李效民研究员和高相东副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研究出多种基于TiO2纳米管阵列的有序光阳极和基于气凝胶结构的新型复合光阳极材料。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在先进材料杂志。

交替型LB膜分析仪

 工作原理位于气-液或液-液界面处不可溶的功能性分子、纳米颗粒、纳米线或微粒所形成的单分子层可定义为Langmuir膜。这些分子能够在界面处自由移动,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易于控制其堆积密度,研究单分子层的行为。将材料沉积在浅池(称顶槽)中的水亚相上,可以得到Langmuir膜。在滑障的作用下

交替型LB膜分析仪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位于气-液或液-液界面处不可溶的功能性分子、纳米颗粒、纳米线或微粒所形成的单分子层可定义为Langmuir膜。这些分子能够在界面处自由移动,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易于控制其堆积密度,研究单分子层的行为。将材料沉积在浅池(称顶槽)中的水亚相上,可以得到Langmuir膜。在滑障的作用下,单分子层可

LB膜沉积过程

 工作原理位于气-液或液-液界面处不可溶的功能性分子、纳米颗粒、纳米线或微粒所形成的单分子层可定义为Langmuir膜。这些分子能够在界面处自由移动,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易于控制其堆积密度,研究单分子层的行为。将材料沉积在浅池(称顶槽)中的水亚相上,可以得到Langmuir膜。在滑障的作用下

LB膜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位于气-液或液-液界面处不可溶的功能性分子、纳米颗粒、纳米线或微粒所形成的单分子层可定义为Langmuir膜。这些分子能够在界面处自由移动,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易于控制其堆积密度,研究单分子层的行为。将材料沉积在浅池(称顶槽)中的水亚相上,可以得到Langmuir膜。在滑障的作用下,单分子层可以被压缩

我国科学家在新型垂直纳米环栅器件研究中取得进展

  垂直纳米环栅晶体管是集成电路2纳米及以下技术代的主要候选器件,但其在提高器件性能和可制造性等方面面临着众多挑战。在2018年底举办的国际集成电路会议IEDM上,来自IMEC的Ryckaert博士将垂直纳米器件的栅极长度及沟道与栅极相对位置的控制列为关键挑战之一。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先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