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学家研制出高性能铜网格柔性透明电极

近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理化技术所研究员江雷团队与兰州大学教授柳明珠合作,报道了一种具有高稳定性和优异光电性能的铜网格柔性透明电极。相关成果发表于《应用材料和界面》。 基于铜的柔性透明电极因价格低廉、性能优异,在柔性电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报道的铜基柔性透明电极主要是基于铜纳米线网络和铜网格的透明电极,在实际应用中面临两个主要难题:一是制备过程比较复杂,不利于大规模生产;二是微纳尺度的铜极易被氧化,降低材料的导电性能。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铜基透明电极的进一步应用。......阅读全文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脑脊液铜介绍

脑脊液铜介绍:  成人体内铜总量为100mg左右,主要分布于肝、肾、脑组织中。脑脊液铜正常值:  2.8-6.5μmol/L (18-41μg/dl)。脑脊液铜临床意义:  升高:肝豆状核变性。脑脊液铜注意事项:  (1)送检标本避免污染。  (2)使用三碘酪胺、雌激素、口服避孕药等可使血铜测定结果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尿铜介绍

尿铜介绍:  成人体内含铜约100-200mg,广泛分布于各器官内,其中以肝脏含量最高,约占体内总量的20%,其次为脑和肾脏。血浆铜95%与α2球蛋白结合,呈蓝色,故称血浆铜蓝蛋白。每一分子的血浆铜蓝蛋白与8个铜原子结合,结合比较牢固。血浆铜蓝蛋白含铜量约占全身含铜量的3%。血浆中其他的铜与血浆白蛋

物理所发现铜基高温超导新材料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简称铜基超导)是常压条件下迄今转变温度最高的超导材料体系,对它的微观机制破解入选Science 125个重大科学难题,目前依然是凝聚态物质科学最大的谜团和挑战之一。由于铜基超导体很强的Jahn Teller效应和层间库伦作用,沿c方向的铜氧键长大于铜氧平面内的键长,导致基本电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铜蓝蛋白介绍

铜蓝蛋白介绍:  铜蓝蛋白又称铜氧化酶,是一种含铜的α2-糖蛋白,分子量约为150kD,电泳位置在α1和α2-球蛋白之间(一般把它划为α2球蛋白)。1分子铜蓝蛋白与8个铜原子结合,血清中约90%的铜原子与铜蓝蛋白结合。一般认为铜蓝蛋白由肝脏合成,一部分由胆道排泄,尿中含量甚微。铜蓝蛋白正常值:  0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血清铁/铜比值

血清铁/铜比值介绍:  铁/铜(Fe/Cu)比值,正常为0.8-1.0∶1。该比值对鉴别黄疸有重要意义。血清铁/铜比值正常值:  0.8-1.0。血清铁/铜比值临床意义:  (1) 升高:急性病毒性肝炎、肝细胞性黄疸。  (2) 降低:梗阻性黄疸。血清铁/铜比值注意事项:  同血清铁和血清铜的测定。

喷雾干燥制备钨铜复合材料的过程

钨铜复合材料兼具有钨的高密度、高熔点、高的弹性模量和铜的高导电、高导热等优点,广泛应用在做接触头、电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大功率微波器件中的基片、嵌块、连接件和散热元件,以及在军事上用做各种的喉衬、燃气舵、鼻锥等耐高温部件。 由于钨、铜互不相溶和铜对钨的润湿性差,传统粉末冶金高温液相烧结和熔浸法制备的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材料中铜的测定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铜是原子吸收分析经常和最容易测定的元素,在稍贫然空气——乙炔火焰中测定是干扰很少,测定时以铜标准系列溶液为横坐标;以对应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为一通过原点的直线,根据在相同条件下测的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在工作曲线上即可求出试液铜的浓度;进而可计算出原样中的铜含量。在原子吸收中,为了减小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材料中铜的测定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铜是原子吸收分析经常和最容易测定的元素,在稍贫然空气——乙炔火焰中测定是干扰很少,测定时以铜标准系列溶液为横坐标;以对应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为一通过原点的直线,根据在相同条件下测的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在工作曲线上即可求出试液铜的浓度;进而可计算出原样中的铜含量。在原子吸收中,为了减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尿铜蓝蛋白介绍

尿铜蓝蛋白介绍:  Cp是一种含铜的糖蛋白,电泳位于α1-α2球蛋白之间,一般将其归入α1球蛋白区。1分子Cp可和8个铜原子结合,呈蓝色,故称铜蓝蛋白。由肝脏合成,一部分自胆管排泄,尿中含量甚微。Cp分子末端唾液酸与多肽连接,具有遗传上基因的多形性。尿铜蓝蛋白正常值:  0.006-0.040mg/

铜铝合金材料的冶金结合机理和制备工艺

  铜铝合金材料冶金结合机理,导体材料的分类,基本特性以及目前所采用的制造方法。通过大量数据介绍了铜包铝导体材料在同轴电缆、中低压电缆、建筑布电线、电磁线以及电力变压器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对铜包铝导体扩大应用的同时,人们所关心的金属回收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铜铝合金材料的制备工艺基本上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