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帕克免疫研究所达成研发协议开发溶瘤病毒基因疗法

今日,PsiOxus Therapeutics公司与帕克癌症免疫疗法研究所(The Parker Institute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联合宣布,将合作展开一项研究,利用PsiOxus公司基于病毒的基因疗法,治疗对免疫疗法产生抗性的实体瘤。 癌症免疫疗法是癌症治疗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但是免疫疗法并不是对所有癌症类型都有效。在治疗实体瘤方面,如何克服肿瘤微环境对免疫反应的抑制是提高免疫疗法疗效的关键之一。将溶瘤病毒与免疫疗法相结合是一种吸引人的组合疗法,因为溶瘤病毒可以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促使肿瘤细胞释放新抗原,从而激活免疫反应。而PsiOxus公司的基因疗法在这一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该公司的溶瘤病毒不但能够杀死肿瘤细胞,而且携带着的转基因可以生成调节肿瘤微环境的蛋白疗法。 这一临床前免疫肿瘤学研究将利用PsiOxus公司独创的T-SIGn技术平台。这一技术平台使用enadenotucire......阅读全文

Science子刊:溶瘤病毒或能治疗儿童眼癌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视网膜癌症,俗称眼癌。在中国每年约有1100名小儿确诊患有此种癌症,大家所熟知的王凤雅小朋友就是死于视网膜母细胞瘤。这种眼癌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如果不进行治疗容易致命。但当下第一道防线——化疗可能会导致永久性失明,有些患者甚至需要摘除眼球,治愈率非常低。  现在,科学

溶瘤病毒:基因治疗时代的宠儿 实体瘤攻克的利器

  免疫疗法被誉为癌症治疗中改变游戏规则的角色,但是有许多患者对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抗体Keytruda等治疗的响应率较低,例如在黑色素瘤中,PD-1药物的响应率约为三分之一,具体取决于适应症。因此,寻求增加患者免疫治疗反应率的制药公司正在转向溶瘤病毒的开发。   溶瘤病毒被定义为基因工程或天然

溶瘤病毒:基因治疗时代的宠儿 实体瘤攻克的利器

  免疫疗法被誉为癌症治疗中改变游戏规则的角色,但是有许多患者对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抗体Keytruda等治疗的响应率较低,例如在黑色素瘤中,PD-1药物的响应率约为三分之一,具体取决于适应症。因此,寻求增加患者免疫治疗反应率的制药公司正在转向溶瘤病毒的开发。   溶瘤病毒被定义为基因工程或天然

溶瘤病毒以外溶瘤疗法的进展和前进方向

  最近法国科学家在《自然综述临床肿瘤》杂志发表一篇综述文章介绍现在溶瘤病毒以外溶瘤疗法的进展和前进方向(Oncolysis without viruses — inducing systemic anticancer immune responses with local therapies |

溶瘤病毒增效“大力丸”诞生

  记者日前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颜光美课题组鉴定获得了具有精准治疗生物标记物的溶瘤病毒M1增效剂。他们发现,一类靶向内质网相关降解通路(ERAD)的小分子化合物能显著增强溶瘤病毒M1的抗肿瘤活性,增幅高达3600倍。此项成果日前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杂志。  溶瘤病毒M1是从海南岛的蚊子身上采集到

锤炼抗癌的利器——溶瘤病毒

  有些病毒天然就具有靶向肿瘤细胞的能力,人们将它们统称为溶瘤病毒。如今,溶瘤病毒已经成为了人们对抗癌症的重要武器。  二十世纪初期,医生们发现一些癌症患者在受到病毒感染之后,体内的肿瘤得到了抑制。在那之后,人们逐渐意识到溶瘤病毒的巨大潜力,开始尝试利用这些病毒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同时训练免疫系统对癌

“溶瘤病毒”正在成为基因治疗的当家花旦

  上周,一篇发表在顶尖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的研究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来自杜克大学癌症研究所的研究发现,一款突破性的病毒疗法显着延长了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命。  研究人员们使用的是一种经过改造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它能针对表达CD155的肿瘤细胞,选择性地入侵并进行复制,最终导致

FDA批准美国首个溶瘤病毒疗法

  10月27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发文称,已经批准安进(Amgen)的溶瘤病毒疗法(oncolytic virus therapy)用于治疗病灶在皮肤和淋巴结,没能通过手术完全清除的黑色素瘤。该药物名字叫Imlygic(talimogene laherparepvec;T-VEC),是经

胶质母细胞瘤治疗新突破 溶瘤病毒疗法显现潜力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癌症。通常情况下,包括化疗、手术、放疗等传统疗法在内的多种治疗手段并不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由于肿瘤的侵袭性很强,而且肿瘤所在的大脑其功能对人体非常重要,从而对局部疗法产生了很大的限制。而且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以及该类肿瘤细胞本身难

溶瘤病毒概况:病毒选择、作用机制、工艺改造、临床策略-2

4. 双特异性T细胞连接器(BiTE)BiTE是双特异性抗体最常用的分子设计方案,通过CD3抗体招募并活化T细胞,从而对靶细胞产生杀伤作用。目前有一些设计在临床前阶段,比如:EnAd-SA-EpCAM包含CD3scFv和EpCAM scFv(文献4)。5. 趋化因子趋化因子是细胞因子中最大的亚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