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长征十一号将4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21日13时42分,该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十一号遥六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4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据长征十一号火箭副总指挥金鑫介绍,目前该火箭已连续六次实现准时发射、高精度入轨、箭上零质量问题,共将25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为进一步固化发射场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型号队伍不断优化发射组织模式,推行发射场日工作卡片式、表格化管理,将发射场工作人员数量减少了五分之一。 此次发射的两颗主星是来自吉林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的“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其搭载多光谱成像仪、红外相机等载荷,将与此前发射的10颗“吉林一号”卫星组网,为林业、海洋、资源、环境等行业用户提供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 同时发射的还有天仪研究院自主研制的潇湘一号03星。这是一颗6U新技术试验卫星,计划开展基于工业镜头+商业高性能探测器的遥感成像技术验证。星上还搭载了该公司自主研制的一种被动离轨装置——离轨帆,它能在......阅读全文

长十一发射准备时间远快于美国同类火箭

  作为一枚被称作“快响利箭”的固体火箭,长征十一号的每一次出征都备受瞩目。1月1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  这已是长征十一号的第三次出征。没有让人失望,长征十一号又破了个纪录,继“一箭四星”“一箭五星”连续发射成功之后,这一次成功实现“一箭六星”。那么身为固体火

中国将公布嫦娥工程所摄月球照片

中国探月工程在线访谈实录2007年8月16日,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以及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测控系统、地面应用系统等分系统专家做客国防科工委政府门户网站(www.costind.gov.cn)和中国探月网 (www.clep.org.cn),围绕中国探月的路线图、目标

今年我国宇航发射次数将保持“30+”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保华29日在京透露,长征五号遥三火箭计划在2019年7月中下旬完成复飞,遥四火箭将于年底发射嫦娥五号。  记者从航天科技集团当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继2018年成功书写37次宇航发射纪录后,该集团将继续开启“30+”模式,计划2019年实施30余次宇航发射,

“吉林一号”已有十二颗卫星在轨运行

  1月2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 “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发射升空,目前,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吉林一号”卫星工程的第5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99次飞行。两颗卫星将与此前的“吉林一号”卫星组网,至此,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

长征火箭成为闪亮的中国名片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吊装场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供图  核心阅读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300次发射任务,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这靠的是什么?龙乐豪院士认为,靠的是牢牢把握住了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未来,比长征五号更大的重型火箭长征九号,将研制9.5米级的火箭箱体,也将带动国内新材料、新工艺、

我国高分六号卫星成功发射

  6月2日12时1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专项高分六号卫星。高分六号卫星是一颗低轨光学遥感卫星,也是我国首颗实现精准农业观测的高分卫星。它将与在轨的高分一号卫星组网运行,大幅提高对农业、林业、草原等资源的监测能力。新华社发(汪江波 摄)   6月2日12时13分

提前完成部署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星座部署顺利收官

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新华社发(胡煦劼 摄)  天为棋盘星作子,中国北斗耀太空。因技术原因推迟一周发射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23日上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重启”发射后成功布阵太空,我国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

2019年,中国的这些成果惊艳世界

图① 9月25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CA9597次航班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起飞。当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图② 5月23日10时50分,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图为在青岛拍摄的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  入选新闻囊括了一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入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

嫦娥一号卫星模型首次亮相沈阳国际制博会

9月4日,在沈阳开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展览会上,即将探月的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模型首次展出。(中新社发 沈殿成摄)  嫦娥一号卫星的模型是首次出现在展会上。(蔡敏强摄) 制博会招来世界知名企业 9月4日,是第六届中国国际

我国高分五号卫星发射成功 可探大气污染物

  5月9日2时2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高分五号卫星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也是我国高分专项中一颗重要的科研卫星。它填补了国产卫星无法有效探测区域大气污染气体的空白,可满足环境综合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是我国实现高光谱分辨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六号卫星 搭载4颗微纳卫星

   11月20日7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六号卫星及天平一号A星、B星,嘉定一号、软件定义卫星4颗微纳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 新华社发(汪江波 摄)  新华社酒泉11月20日电(李国利、李潇帆)11月20日7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

第32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 替补亦精彩

  距“巴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不到20小时,中国航天再传捷报。  7月10日4点5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第32颗卫星。这是北斗二号卫星的“替补队员”。  与正进行全球组网的北斗三号卫星不同,本次发射的北斗二号替补星是区域导航系统备份星。它由中国航天

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 2016年中国科技不容错过的8件大事

  决胜“十三五”靠什么?靠创新发展。其中,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2016年中国科技看什么?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代表委员和科研工作者带您提前了解今年中国科技不容错过的8件大事。  事件1:4月发射太空中的临时实验室“实践十号”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体部抓总研制的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

风云三号携探测仪器为灾区提供气象服务

27号上午11时0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首颗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送入太空。记者昨天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获悉,这颗卫星可直接为汶川地震灾区提供气象服务。     火箭携星腾空飞行后,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组织所属测控站的严

航天日历:今年将实现哪些“小目标”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走过2016年,见证了我国最大、最新的航天发射场——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启用,领略了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首飞任务,了解了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太空对接,一件又一件的航天大事让人目不暇接、惊喜连连,2017年,又会怎么样?翻开201

中国航天今年“小目标”:要从月球取回一捧土

  在已经过去的2016年,中国航天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七号成功首飞,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正式投入使用,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我国全年宇航发射次数超过了俄罗斯的17次,以22次的成绩与美国并列世界第一。  2017年,中国航天将再创新高。记者了解到,

“长征五号”火箭预计2014年实现首飞

  记者从正在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获悉,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已经进入大型地面验证阶段,预计2014年实现首飞。   “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才会有多大。”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郝照平告诉记者,运载火箭的保障是所有航天活动的第一步,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未来的空间

火箭复工,我国一次发射4颗新技术试验卫星

  近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4颗新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这次“一箭四星”发射,再次引起部分小伙伴对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好奇:是不是一次发射的卫星越多越厉害?  一箭多星发射技术很难,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日本、欧洲航天局等掌握。不过卫星数量多,

长征5号火箭2014年首发 将实现无毒无污染发射

  日前,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副院长梁小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一代大载荷运载火箭——长征5号目前研制顺利,通过发动机创新,将在2014年实现无毒、无污染发射。此外,梁小虹还介绍,一直承担载人工程和嫦娥工程的长征2F火箭将增加运力50%。     长征5号2014年首发   梁小虹在

2020:聚焦国际前沿,惠及国计民生

   嫦娥四号翩然落月,长征五号火箭一飞冲天,“雪龙2”号勇闯南极……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国科技创新精彩纷呈。新的一年,我国科技领域有何看点?哪些新技术、新产品可能走进生活?  瞄准深空、深海,一系列重大项目探索未知  2019年12月27日,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伴随长征五号遥三火箭成功将实践二

这个潜在的万亿市场将爆发,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高科技产业。通信、导航、遥感是信息领域的三朵姐妹花,而基于通、导、遥一体化服务也是未来信息网的核心关注点之一。 经过多年探索,我国已成功研制了全球系列卫星移动终端产品。国家航天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卫星应用年产值超过2

我国成功发射实践十六号卫星

    实践十六号卫星升空  10月25日11时5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   10月25日11时5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

中国发射首颗高精度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

  北京时间1月9日11时17分,中国首颗高精度民用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中国本次航天发射还搭载发射了一颗卢森堡小卫星。此次“一箭双星”发射,是中国2012年首次航天发射,也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56次航天飞行。 &n

代表委员勾勒中国太空探索新图景

今年是我国航天发射的大年,新年伊始就紧锣密鼓进行了数次发射,而在当下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中国航天也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热议的高频词语。不管是中国空间站的建设、月球基地的规划、火星探测的计划,还是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重型火箭、商业航天卫星星座等研制进展,会场内外传递着一个个有关航天的最新动向,

科普与科创: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当前,科学技术呈现突破性发展的新态势,科技创新成为当代文明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  科技创新、普及与应用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很快,不仅推动着创新成果的全民普惠,提高了人类社会的发

余梦伦院士:嫦娥卫星发射实现四大突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航天飞行力学和火箭弹道轨迹设计专家余梦伦做客新浪网“嫦娥工程系列访谈”。他介绍说长三甲火箭具有:运载能力大;过往发射100%成功,飞行可靠性强;适应性强三大优点,也因此被选择发射“嫦娥一号”卫星。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欢迎余院士来到新浪网

2015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候选人揭晓!屠呦呦、陈薇等人入选

  近日,“中央电视台2015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候选名单正式出炉,推选委员会从82名有效候选人物中评选出20名,其中生物医药领域包括了中国干细胞领域的大牛裴端卿研究员、不久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研究员、领导我国在境外进行疫苗临床研究实现“零突破”的陈薇研究员等。20名候选人具体名单如下:

揭秘中国脉冲星试验卫星:或成最忙碌卫星

  京华时报讯(记者潘珊菊)10日上午7点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脉冲星试验卫星。该星属于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开展在轨技术试验。  此次发射的脉冲星试验卫星,主要用于验证脉冲星探测器性能指标和空间环境适应性,积累脉冲星试验卫星在轨试验数

远望号航天测量船队返航

  20日下午,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所属的两艘测量船“远望3号”“远望7号”,在完成长征五号遥三火箭、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五号等3次海上测控任务后,顺利停靠码头。至此,包括远望5号、6号在内的4艘在役测量船全部凯旋。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远望号船圆满完成17次海上测控任务、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