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内质网定位蛋白DFCP1调节内质网脂滴互作机制

4月9日,Cell Reports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组和李栋组合作的研究论文“The ER-Localized Protein DFCP1 Modulates ER-Lipid Droplet Contact Formation”。该文利用超高分辨率GI-SIM成像技术揭示了脂滴形成过程中,内质网定位蛋白DFCP1可以标记新生的脂滴结构上,这些结构沿内质网运动并进一步融合形成成熟的脂滴。DFCP1是Rab18的效应因子,位于成熟脂滴上的DFCP1与Rab18-ZW10形成复合体,介导内质网-脂滴的互作。 脂滴是细胞中储存脂类和能量的一种重要细胞器。前期研究发现脂滴从内质网上形成,首先在内质网磷脂双分子层之间合成并累积大量中性脂,形成眼睛样结构,后不断累积最终从内质网上分离形成脂滴。但人们对脂滴形成的早期过程尚不清楚,而脂滴与内质网之间的互作机制也知之甚少。在多细胞生物自噬小体形成过程中,内......阅读全文

揭示脂滴形成的早期过程及内质网-脂滴的互作机制

  脂滴(lipid droplet)是细胞中储存脂类和能量的一种重要细胞器。脂滴具有独特的结构,由中性脂组成的内核及包裹其外的单层磷脂组成。脂滴表面分布着多种蛋白,以调控脂类的储存、代谢及脂滴运动。脂滴的生成过程包括:首先在内质网磷脂双分子层之间合成中性脂,形成类似眼睛的结构,然后中性脂不断累积并

内质网定位蛋白DFCP1调节内质网-脂滴互作机制

  4月9日,Cell Reports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组和李栋组合作的研究论文“The ER-Localized Protein DFCP1 Modulates ER-Lipid Droplet Contact Formation”。该文利用超高分辨率GI-SIM

Cell子刊最新文章:关键自噬作用因子的激活机制

  Autophagy(自噬),这个单词来自希腊字的“self”和“eat”,是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一种高度保守的代谢过程,参与了调节细胞物质的合成,降解和重新利用之间的代谢平衡。由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细胞自噬在许多疾病,如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也成为了一个热点研究领域。  近

生物物理所发现内质网调控自噬小体形成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课题组的研究论文,以The ER-localiz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EPG-3/VMP1 regulates SERCA activity to control ER-isolation membrane contacts for

Molecular Cell封面文章:内质网如何调控自噬小体形成

  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he ER-localiz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EPG-3/VMP1 regulates SERCA activity to control ER-isolation membrane contacts for auto

研究揭示内质网蛋白Nogo-B促进肝脏炎-癌转化新机制

  肝癌是第二大癌症,与其他肿瘤相比,肝癌发生的诱因常由于长期的肝脏慢性炎症,如慢性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等。在诱导炎症发展成肿瘤的众多因素中,炎性微环境的差异是肝脏炎-癌转化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但是,这种炎性微环境如何激活细胞诱导癌变的调控网络和功能机制仍未阐明。  7月29日,《自然-通讯》(

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表观遗传学什么是重点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8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其中面上项目16709项、重点项目624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8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6155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829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

研究揭示内质网蛋白Nogo-B促进肝脏炎-癌转化新机制

  肝癌是第二大癌症,与其他肿瘤相比,肝癌发生的诱因常由于长期的肝脏慢性炎症,如慢性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等。在诱导炎症发展成肿瘤的众多因素中,炎性微环境的差异是肝脏炎-癌转化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但是,这种炎性微环境如何激活细胞诱导癌变的调控网络和功能机制仍未阐明。  7月29日,《自然-通讯》(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幽门螺杆菌及其感染  1 概述  胃细菌学的研究,长期来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1983年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对这一领域重要的突破。此后不久即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

解析人源脂质合成关键蛋白SEIPIN寡聚体结构

  肥胖已经是这个社会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造成肥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基因缺陷、内分泌失常、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等等。肥胖也会增加很多疾病的患病概率,比如心血管疾病、二型糖尿病、某些癌症等。最主要的是,肥胖可能给很多人的生活带来不便,影响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肥胖的主要原因还是体内脂肪的积累。生命

探究分泌和摄取用于细胞间通讯的外泌体和其他胞外囊泡

  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首次描述了在哺乳动物组织或液体中,有囊泡在细胞周围存在,但是直到2011年才提出通用术语“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来定义所有的由脂质双层包围的胞外结构,如图1所示。在1980年代,人们描述了EV可以通过质膜向外出芽或通过细胞内内吞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

热休克蛋白HSP对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二)

C.起源于细胞核的凋亡信号及HSP的调控 细胞核内DNA的断裂是细胞凋亡的一种生化特征,是由于特异的核酸内切酶活化后将染色质切割成较短的DNA片段。但是,DNA的损伤也可能是一个细胞凋亡级联反应的早期信号转导事件,经研究认为:当DNA发生断裂后,组蛋白H1.2转运至细胞质,通过激活Bcl-2蛋白-B

Diabetes:脂滴介导的细胞器协作调控脂肪细胞能量代谢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oordination Among Lipid Droplets, Peroxisomes and Mitochondria Regulates Energy Expenditure Through the CIDE-ATG

亚细胞(细胞器)构造的组成与功能

分离与纯化对象之一:“亚细胞(细胞器)”的构造与功能     上世纪20年代以Svedberg为首的欧洲科学家艰难研制的超速离心机原型主要目的是想分离和纯化病毒、细胞和亚细胞构造(细胞器),然而50年代中期开始生产的*代及以后的各代超速离心机,在很长

NCB | 内质网-溶酶体接触是胆固醇mTORC1信号调控的枢纽

  真核生物中细胞器间的物质和信号交流对细胞生长和稳态调节至关重要,其失调会导致肿瘤、代谢紊乱及免疫疾病的发生。目前,细胞器间的接触是否以及如何控制细胞内的生长信号和稳态调节的,仍有待研究。内质网(ER)与其他细胞器通过特定载体调节胆固醇等脂类的交换是细胞器物质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1】。胆固醇通过低

8篇论文,Science最新研究成果概览

  1.Science:揭示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中的非中心体纺锤体组装机制  doi:10.1126/science.aat9557  哺乳动物胚胎经常异常发育,从而导致流产和遗传性疾病,如唐氏综合症。胚胎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卵子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分离错误。与体细胞和雄性生殖细胞不同的是,卵子通过一

超薄切片技术简介

由于电镜产生的电子束穿透能力很弱,必须把标本切成厚度小于0.1um以下的薄片才适用,这种薄片称为超薄切片。常用的超薄切片厚度是50-70nm。在透射电镜的样品制备方法中,超薄切片技术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制备技术。超薄切片的制作过程基本上和石蜡切片相似,需要经过取材、固定、脱水、浸透、包埋聚合、切片及染

组织学研究方法

(一)一般光学显微镜术应用一般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观察组织切片是组织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取动物或人体的新鲜组织块,先用固定剂(fixative)固定(fixation),使组织中的蛋白质迅速凝固,防止细胞自溶和组织腐败。常用的固定剂如洒精、甲醛、醋酸、苦味酸、四氧化锇等,一般常将几种固定剂配制成混

检测细胞凋亡的实验方法比较-4

六、Caspase-3活性的检测 Caspase家族在介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caspase-3为关键的执行分子,它在凋亡信号传导的许多途径中发挥功能。Caspase-3正常以酶原(32KD)的形式存在于胞浆中,在凋亡的早期阶段,它被激活,活化的Caspase-3由两个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蓬教授:生命不息 探索不止

  初春的清华园,医学楼里忙碌非凡。在白大褂的穿梭交织中,李蓬从实验室走进办公室,一缕清香扑鼻而来,她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束百合花。“这是高中母校获悉我当选院士之后,专程从江西送来的。”李蓬微微一笑,一如眼前这百合花般恬淡优雅。  在2015年中国科学院新增选院士名单中,李蓬赫然在列。面对这一荣誉,她谦

一文速览丨2019年曹雪涛团队在Science,PNAS发表成果盘点

  2019年,曹雪涛团队在Science,Nature Immunology,PNAS 等杂志上发表了13篇重要研究成果,在免疫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iNature系统盘点一下曹雪涛团队的研究成果:  【1】干扰素-γ(IFN-γ)对于细胞内细菌固有的免疫反应至关重要。 非编码RNA和RNA结合蛋白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301 81201256 牛辰 复旦大学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Stk调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和毒力的分子机制研究 H19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3 2013-1-1 2015-12-31   302 81201277 毛日成 复旦大学 干扰素刺激基因MS4A4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机制

2019中国生命科学领域CNS盘点:曹雪涛 颜宁 施一公上榜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经全部更新),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1篇,Nature 发表了44篇,Scie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第一节  概念及意义     一、概念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 是指各种医学科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   

“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6个重点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发布

  5月22日,科技部官网发布了《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6个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纳米科技”重点专项 与生物医学领域相关。  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6个重点专项

相见恨晚:掀起脂滴的盖头来

  脂滴原来是一种细胞器!它的今生前世,它的形态结构,它的功能机理与其它细胞器有何不同?它们怎样共同维持细胞的能量平衡与正常生理代谢?本文将为我们掀起脂滴那神秘的盖头。毕加索的光影绘画, 形若脂滴 (图片来源: LIFE杂志)  脂滴?是啥?有啥用?  翻开一些《细胞生物学》教科书,令你失望的是,你

电镜原位杂交技术实验

电镜原位杂交实验可以用于:(1)研究特定核苷酸序列的亚细胞定位;(2)许多研究者已经从光学显微观察扩展到对超微结构的观察。(3)特别是利用地高辛或生物素作为报告分子的非放射性探针,不必像放射性探针那样需要长时间暴露,因此整个过程可以在 24 h 内完成。实验方法原理从理论上讲,前包埋原位杂交技术的敏

电镜原位杂交技术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从理论上讲,前包埋原位杂交技术的敏感性高于后包埋原位杂交技术,因为前者可观察到来自整个切片厚度的信号。但是,探针并不一定能穿透整个切片厚度,特别是用较长的探针。为了增加

2019年度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拟立项名单公示

序号项目名称联合单位101首部喷射抑制涡激振动的机理与技术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102融合信道状态信息与惯性传感器信息的高可用室内定位方法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103面向真实应用环境的磁电异质结磁传感器噪声抑制机理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104铋烯的宽带饱和吸收机制及其在中红外超快光纤激光器中的应用研究哈尔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