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利什曼原虫病原检查

病原检查方法⑴穿刺检查:1)涂片法:以骨髓穿刺物作涂片、染色,镜检。此法最为常用,原虫检出率为80%~90%.淋巴结穿刺应选取表浅、肿大者,检出率为46%~87%.也可做淋巴结活检。脾穿刺检出率较高,可达90.6%~99.3%,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不安全,少用。2)培养法:将上述穿刺物接种于NNN培养基,置22~25℃温箱内。经一周,若培养物中查见活动活泼的前鞭毛体,则判为阳性结果。操作及培养过程应严格注意无菌。3)动物接种法:穿刺物接种于易感动物(如地鼠、BALB/c小鼠等),1~2个月后取肝、脾作印片或涂片,瑞氏染液染色,镜检。⑵皮肤活组织检查:在皮肤结节处用消毒针头刺破皮肤,取少许组织液,或用手术刀乱取少许组织作涂片,染色,镜检。......阅读全文

杜氏利什曼原虫病原检查

病原检查方法⑴穿刺检查:1)涂片法:以骨髓穿刺物作涂片、染色,镜检。此法最为常用,原虫检出率为80%~90%.淋巴结穿刺应选取表浅、肿大者,检出率为46%~87%.也可做淋巴结活检。脾穿刺检出率较高,可达90.6%~99.3%,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不安全,少用。2)培养法:将上述穿刺物接种于NNN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病原检查

糖尿病的代谢紊乱急性变化都有哪些?为了帮助检验职称考生了解,助力检验职称考生复习,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糖尿病会影响到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改变,表现为高血糖症和糖尿,高脂血症和酮酸血症及乳酸血症等。(1)高血糖症: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减少,肝脏糖原合成减少分解增加,糖异生加强;(2)

杜氏利什曼原虫检查

实验概要第一节 杜氏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 donovani一、目的要求1.掌握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的形态特征,2.熟悉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的形态。3.了解传播媒介白蛉。二、实习内容大体标本玻片标本视频 1.无鞭毛体 (染色标本)2.前鞭毛体(染色标本) (二)玻片标本观察1.无鞭毛体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病原检查方法

1、穿刺检查(1)涂片法:常用骨髓穿刺物作涂片、染色、镜检,原虫检出率为80%~900/.淋巴结穿刺应选取表浅、肿大者,检出率为46%-87%.也可做淋巴结活检。脾穿刺检出率较高,可达90. 6% -99.3%,但不安全,一般少用。(2)培养法:将上述穿刺物接种于NNN培养基,置22-25℃温箱内。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形态特征

无鞭毛体又称利杜体,寄生于哺乳动物的巨噬细胞内。虫体卵圆形,大小为(2.9~5.7)μm×(1.8~4.0)μm,瑞氏染液染色后,细胞质呈淡蓝或深蓝色,内有一个较大的红色或淡紫色圆形核。动基体位于核旁,着色较深,细小杆状,虫体前端从颗粒状基体发出一条根丝体 。前鞭毛体寄生于白蛉的消化道内。成熟的虫体

鞭毛虫杜氏利什曼原虫

第十一章 鞭毛虫鞭毛虫隶属于肉足鞭毛门(Phylum Sarcomastigophora)的动鞭纲(Class  Zoomastigophorea),是以鞭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的原虫。无色素体。种类繁多,分布很广,生活方式多种多样。营寄生生活的鞭毛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的消化道、泌尿道、血液及阴道毛滴虫对人体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致病性

人体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虫后,潜伏期可短于10天或长于1年,但通常为2~4个月,可出现全身性症状和体征。内脏利什曼病一般开始缓慢,具有低热和精神不适。以后出现进行性消瘦和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血清丙种球蛋白明显增高,白/球蛋白比率倒置,蛋白尿和血尿。由于血小板减少,患者常发生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

杜氏利什曼原虫形态学观察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杜氏利什曼原虫又名黑热病原虫,主要寄生于人体巨噬细胞里,通过昆虫媒体白蛉的叮咬而传播。在人体的发育阶段为无鞭毛体, 又称利杜体(Leishman-Donovan  body),在白蛉体内的发育阶段是前鞭毛体(鞭毛体)。寄生于人和其它哺乳动物单核吞噬细胞内的无鞭毛体,虫体很小,卵圆形虫体大

杜氏利什曼原虫形态学观察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杜氏利什曼原虫又名黑热病原虫,主要寄生于人体巨噬细胞里,通过昆虫媒体白蛉的叮咬而传播。在人体的发育阶段为无鞭毛体, 又称利杜体(Leishman-Donovan  body),在白蛉体内的发育阶段是前鞭毛体(鞭毛体)。寄生于人和其它哺乳动物单核吞噬细胞内的无鞭毛体,虫体很小,卵圆

关于利什曼病的病原学检查介绍

  (1)髂骨穿刺抽取少许骨髓,制成涂片,染色后镜检。此法的利什曼原虫检出率约在85%左右。合并HIV感染的利什曼病患者,检出率可达98%。  (2)脾脏穿刺吸出脾髓,针头拔出后,即将针头内的脾髓注射于玻片上,制成涂片,染色镜检。脾穿刺法的原虫检出率很高,可达95%左右。  (3)淋巴结穿刺淋巴液制

一例骨髓发现疑似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引发的讨论

2016年8月9日邯郸市第一医院的师旭光老师在全国形态学诊断学术交流群分享了一例疑似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感染的病例。经群里专家老师鉴定为疑似此原虫感染。同时其他老师将多年收藏的类似病例资料与大家分享。少见病例,特整理成章方便大家学习与收藏。简要病史:患者,女性,54岁,发热伴乏力、纳差4月,脾大,咽痛

黑热病的病原介绍

  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为单核吞噬细胞内的专性寄生虫。其生活史需经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两个不同宿主,原虫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点亦随之而异。 在哺乳动物内为无鞭毛体(Amastigote),在单核吞噬细胞内呈圆形或卵圆形,约2-5mm。染色后,细胞胞浆呈淡蓝色,细胞核和

青蒿素有望用于治疗黑热病

印度科学家说,抗疟疾药物青蒿素有望用于治疗利什曼病。这项研究发表在了9月出版的《医学微生物学杂志》上。 内脏利什曼病(又称为黑热病)的病原体是利什曼原虫,它是通过白蛉等昆虫叮咬传播给人类的。这种寄生虫能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导致长期发热、贫血、肝脾肿大,如果不加以治疗可能致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

黑热病的基本信息介绍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原虫)所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过去流行于长江以北地区。传染源是患者和病犬(癞皮狗),通过白蛉传播。每年5~8月为白蛉活动季节,白蛉吸吮患者的血液时,原虫便进入白蛉体内,发育繁殖成鞭毛体,7天后白蛉再次叮咬人体时,将鞭毛体注入,即可引起感染。原虫主

关于皮肤型黑热病的基本介绍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经白蛉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杜氏利什曼原虫病人属人兽共患疾病。临床上以长期不规则发热、进行性脾脏肿大、消瘦、贫血、全血细胞减少及血浆不熟蛋白增高为特征。

血液中可查到哪些寄生虫?

凡寄生于血液和血细胞内的寄生虫均可在血液中查到,如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斑氏血丝虫和马来血丝虫、黑热病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这些原虫和丝虫由于寄生于人的血液中和红细胞内,需要通过血液检查或骨髓检查来进行确诊。常用的方法为血液涂片法(薄血片法或厚血片法)和骨髓穿刺涂片法。将涂片经过染色

亚美尼亚发生炭疽杆菌和利什曼原虫感染疫情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消息,2019年8月22日,亚美尼亚农业部食品安全局向OIE报告称,亚美尼亚发生炭疽杆菌和利什曼原虫感染疫情。   此次炭疽杆菌感染疫情于8月21日得到确认,疫情发生地为格加尔库尼克省马尔图尼市Geghovit村。疫情源头为牧场。经实验室检测发现,有3只牛疑似受到

医学原虫:鞭毛虫

    鞭毛虫隶属于肉足鞭毛门(Phylum Sarcomastigophora)的动鞭纲(Class Zoomastigophorea),是以鞭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的原虫。无色素体。种类繁多,分布很广,生活方式多种多样。营寄生生活的鞭毛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的消化道、泌尿道、血液及阴道毛滴虫对人体危害较大。

关于利什曼病的鉴别诊断介绍

  1.白血病  慢性骨髓白血病与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患者大都是成人,有脾肿大、贫血以及鼻衄和齿龈出血等症状,很象利什曼病,经血常规检查即可鉴别,  2.荚膜组织胞浆菌病  病原体为荚膜组织胞浆菌,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湖北、四川、广西、浙江、江苏和云南等省均有查见。播散性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患者肝、脾肿大

怎样预防利什曼病?

  1.消灭病狗  在山丘或黄土高原地带的利什曼病流行区,宜及时使用病原检查或血清学方法查出病狗,加以杀灭。在病狗较多的地区,应动员群众少养或不养狗。  2.灭蛉和防蛉  在白蛉季节内查见病人后,可用杀虫剂喷洒病家及其四周半径15m之内的住屋和畜舍,以歼灭停留在室内或自野外入侵室内吸血的白蛉。提倡使

利什曼病的血清学检查介绍

  利什曼病免疫诊断新技术可用于检测感染宿主体内的循环抗体、循环抗原和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辅助病原诊断及判断流行情况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主要应用的为抗体检测和抗原检测两大类,其中检测抗体的技术有以下3种。  (1)免疫荧光测定(IFAT)利什曼病IFAT试验的阳性率为100%,抗体滴度最低为1:3

好消息!科学家发现了治疗内脏利什曼病的候选药

  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又称黑热病,是一种每年导致数万人(其中的大多数人属于世界上最为贫穷的人)死亡的疾病。   这种疾病是由一种被称作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原虫)的寄生虫引起的,这种寄生虫通过受感染的白蛉叮咬进行传播。患上这种疾病的人会出现发烧、体重减

黑热病快速检测条的操作指南

预期使用该检测条用于诊断内脏利什曼病,利用快速的免疫层析法在人血清中定性检测杜氏利什曼原虫(L. donovani)抗体。该实验有助于诊断内脏利什曼病(VL)。并只用于体外诊断。 实验原理该检测条的硝化纤维膜在实验区包被了rK39,在质控区包被了鸡抗蛋白A。在实验中,血清样本与胶体金共轭物(胶体金标

简述利什曼病的诊断标准

  (1)为利什曼病流行区的居民,或在白蛉季节内(5~9月)曾进入流行区内居住过的人员。  (2)长期不规则发热,脾脏呈进行性肿大,肝脏有轻度或中度肿大,白细胞计数降低,贫血,血小板减少或有鼻衄及齿龈出血等症状;病程一般在2年以内者。  (3)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ICT试条等方法检

关于利什曼病的病因分析

  利什曼原虫与锥虫同属一个科,即锥虫科。目前,已报道具致病性的利什曼原虫多达16种或亚种。利什曼原虫随着生活史的不同阶段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态。按其生活史的共同特点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前鞭毛体寄生在无脊椎动物的消化道内,其宿主为白蛉。无鞭毛体寄生在脊椎动物的网状内皮细胞内,其宿主为哺乳类和爬

治疗利什曼病的相关介绍

  1.利什曼病的治疗  (1)初治病例斯锑黑克六日疗法;斯锑黑克三周疗法。  (2)未治愈病人患者经一个疗程斯锑黑克治疗后半个月复查时,如体温仍高于正常,白细胞计数未见增加,脾肿大依旧,原虫并不消失,应认为治疗无效。可加大斯锑黑克的剂量,比原剂量增加1/3,采取8天8针疗法进行第2个疗程。  (3

不同染色法疟疾血片的比较

疟疾的早期寄生虫学诊断是疟疾治疗和控制的基石,虽然疟疾的快速诊断检验使用越来越多,但显微镜检查仍是疟疾诊断的标准方法。    疟疾流行区域使用薄涂片和厚涂片诊断疟疾,但血中元素的检查还能显示其他引起发热的原因,包括白血病,或病毒感染或细菌性败血症的迹象,具体取决于使用的染色技术。     Mahid

黑热病的发病机理及病理改变

  发病机理  白蛉叮咬后,原发性皮肤病变很难见到。利什曼原虫进入人体后即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吞噬。原虫被吞噬后,在吞噬细胞中寄生分裂并繁殖。寄生的细胞破裂后,原虫释出,又被新的巨噬细胞吞噬。由于网状内皮系统增生,肝、脾、淋巴结等均呈现肿大,骨髓增生。  病理改变  脾肿大最为突出,脾髓质多为含

红细胞的异常结构都有什么?

(1)卡波环在嗜多色性、碱性点彩红细胞胞质中出现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呈环形、“8”字形,为核膜残余物、纺锤体残余物、脂蛋白变性物。见于白血病、巨细胞性贫血、增生性贫血、铅中毒、脾切除后。(2)寄生虫疟原虫、微丝蚴、杜氏利什曼原虫等病原体。 异常结构有点彩,点彩常见铅中毒,豪焦卡波和虫子,经常愿与小白

红细胞的异常结构都有哪些?

(1)卡波环在嗜多色性、碱性点彩红细胞胞质中出现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呈环形、“8”字形,为核膜残余物、纺锤体残余物、脂蛋白变性物。见于白血病、巨细胞性贫血、增生性贫血、铅中毒、脾切除后。(2)寄生虫疟原虫、微丝蚴、杜氏利什曼原虫等病原体。 异常结构有点彩,点彩常见铅中毒,豪焦卡波和虫子,经常愿与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