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外泌体准确检测黑色素瘤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可能

“这是一个巨大的惊喜,我们没有想到会在血液外泌体中发现如此多的黑色素瘤癌细胞标记,”Hubert Girault解释说,他是EPFL Valais Wallis物理和分析电化学实验室的负责人。Girault教授和他的团队几乎是偶然发现的。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Chem》杂志上,提供了对癌细胞如何相互交流和在身体周围发送信息的洞察力。所有的生物细胞都会分泌小于100纳米的外泌体(微囊泡),内含核酸、蛋白质和标记物形式的大量信息。外泌体执行细胞间信号传递,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在科学家Horst Pick博士的指导下,EPFL的博士助理Yingdi Zhu利用细胞培养和质谱技术分离出黑色素瘤癌细胞外泌体,在黑色素瘤生长的每个阶段识别外泌体中的癌细胞标记物。Yingdi Zhu在分析黑色素瘤患者的血液外泌体时,研究人员惊奇地发现了大量的癌细胞标记物。血液收集并运输身体各部产生的所有外泌体,健康细胞通常产生少量的外泌体,而癌细胞则产......阅读全文

长文讲述默沙东重磅药物PD-1单抗Keytruda的幕后故事

  论热度,估计在制药行业谁也比不上肿瘤免疫疗法,吸引了无数注意力,当然还有资金。该疗法机理简单来讲就是让机体免疫系统完成本职工作——消灭肿瘤细胞。  在今年肿瘤临床专业会议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上,默沙东(Merck)的重磅药pemb

Nature重大发现:让癌症上瘾的lncRNA

  与比利时根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来自VIB/鲁汶大学的科学家们揭示出了恶性黑色素瘤与非编码RNA基因SAMMSON之间不同寻常的联系。SAMMSON基因特异地表达于人类恶性黑色素瘤中,并且引人注目地是,侵袭性皮肤癌的生长高度依赖于这一基因。研究结果有可能为改进诊断工具及皮肤癌的治疗铺平道路。  

Science医学封面:新型广谱肿瘤成像及治疗靶向平台

  来自威斯康星大学Carbone癌症中心(UWCCC)的科学家们报告称,一类新的肿瘤靶向性药剂可搜索发现数十种实体瘤,甚至照亮抵抗当前疗法的脑癌干细胞。  更为重要的是,数年的动物研究和早期人类临床实验结果表明,这一肿瘤靶向性的APC(alkylphosphocholine)分子可以将两种“负载物

梳理疾病生物标志物最新进展

  个体化医疗正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学界的重视,而生物标志物是实施个体化医疗的基础。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是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一类与细胞生长、增殖、疾病发生等有关的标志物;能反映正常生理过程或病理过程或对治疗干预的药物反应,在早期诊断、疾病预防、药物靶点确

2020盘点,肿瘤精准免疫诊断领域有哪些趋势

  千百年来,癌症一直是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大威胁。据《2017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统计,我国每年有约1万人确诊为癌症,平均每分钟就有7个人确诊。  免疫疗法为肿瘤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反应率成瓶颈  肿瘤免疫疗法(Immuno-Oncology Therapy,I-O)首次出现于 19世纪末期,经过130

肿瘤精准免疫诊断领域趋势有哪些

  千百年来,癌症一直是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大威胁。据《2017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统计,我国每年有约1万人确诊为癌症,平均每分钟就有7个人确诊。  免疫疗法为肿瘤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反应率成瓶颈  肿瘤免疫疗法(Immuno-Oncology Therapy,I-O)首次出现于 19世纪末期,经过130

石雨江教授最新Cell解析关键蛋白

  来自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BWH),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复旦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et3 CXXC Domain and Dioxygenase Activity Cooperatively Regulate Key Genes for Xenopus Eye and Neura

中国学者Cell等2篇论文:癌症表观标志

  9月底,Cell及其子刊Cell Reports两篇文章指出 5-hmC(5-羟甲基胞嘧啶)和DNA羟化酶TET1对于黑色素瘤,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预后和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首篇文章由布莱根妇女医院(BWH),复旦大学等处完成,文章通讯作者之一是复旦生物医学研究院表观遗传学中心

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

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Optical in vivo Imaging)主要采用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与荧光(fluorescence)两种技术。生物发光是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标记细胞或DNA,而荧光技术则采用荧光报告基团(GFP、RFP, Cyt及dyes等)进

PCMR:新研究为黑色素瘤精准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一旦肿瘤消耗完原发灶所有的氧气和营养成分就会向身体其他部位发生转移寻找更多营养供给。来自美国NIH的研究人员对HIF1a进行了新的研究,该分子在许多种癌症中发挥氧气和营养成分感受器的作用。他们发现了40个新基因能够被 HIF1a开启或关闭,10个基因与黑色素瘤从原发灶向身体其他部位转移所需要的时

两篇PNAS,五个关键因子:癌症免疫疗法的瓶颈

   虽然许多癌症患者对目前流行的癌症免疫疗法药物,如nivolumab 和 pembrolizumab都能产生积极的应答,但这并不是绝大多数。一般认为其中一些治疗失败是由于所谓的“冷”肿瘤,也就是说不会出现T细胞浸润,缺乏T细胞关键靶标——称为 neoantigens 的突变蛋白。  芝加哥大学和

Science:为何有些细胞永远不会癌变

  许多细胞都包含有癌症相关的基因,但是它们却永远不会变成肿瘤,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近期来自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荧光报告基因解析了为何细胞会被激活进入类似干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这种新型可视化技术为了解癌症的起源提供了新工具。  发表期刊: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月29日的Science杂志上。

Science:为何有些细胞永远不会癌变

  许多细胞都包含有癌症相关的基因,但是它们却永远不会变成肿瘤,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近期来自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荧光报告基因解析了为何细胞会被激活进入类似干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这种新型可视化技术为了解癌症的起源提供了新工具。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月29日的Science杂志上。  简介与评论

2020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生物技术

以色列 研究抗癌、抗衰老疑难杂症 超高分辨率显微镜看到活细胞 本报驻以色列记者 毛黎 特拉维夫大学率先证明,通过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能有效地破坏动物癌细胞DNA,同时保持周围其他细胞组织完好无损;舍巴医学中心在全球首次试验性采用“逆向个性化药物”(RPM)治疗癌症患者;特拉维夫大学研

两篇权威再证癌症与生物钟关联

  生物钟驱动着基因活性和蛋白质水平的波动,可引起人类和其他动物几乎每一个生理方面的日循环。大脑中的主生物钟,调整光明与黑暗的日循环,发出与身体几乎每个细胞和组织中分子生物钟同步的信号。已有很多研究指出,生物钟紊乱与多种健康问题有关,包括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延伸阅读:生物钟紊乱为何易导致癌症?。 

盘点:2015年医学与生物学取得重大进展的国家Top10

  美国  人脑研究取得新成果,医学与疾病防治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合成生物学成果纷呈。  2015年,美国科学家在人脑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8月,俄亥俄州立大学在实验室中培育出近乎完全成型的人类大脑,尽管它只有铅笔上橡皮擦那么大,发育程度与一个5周大胎儿的大脑相当,尚没有任何意识,但具备人脑绝大多数细

PD-1/L1为什么会无效?两篇研究揭秘免疫治疗耐药性

  免疫治疗药物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释放免疫系统攻击肿瘤,已经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许多被认为无法治疗的恶性肿瘤正在被逐步攻下。但是这些药物对多达一半的患者不起作用,即使它们与其他癌症疗法联合使用也是如此,这一现象让研究人员困惑不已。  现在,两个独立研究小组的最新成果或许为这一困惑带来了答案。他们发现了

不容错过!2019年8月Nature子刊重磅研究一览!

  本文中小编为大家盘点了2019年8月Nature子刊的亮点研究,分享给大家一起学习进步,希望读者朋友们喜欢。  【1】Nat Commun:重复精液暴露促进宿主对HIV感染产生抵抗力,只是谁敢尝试呢?  DOI:10.1038/s41467-019-11814-5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精液仅能作

癌症研究新方向 科学家尝试用组合式靶向疗法剿灭癌症

  我们总是对患者说癌症会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方式在体内进化,但是我们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这一点。  大约在2010年,Alberto Bardelli跌入了科研低谷。Bardelli是意大利都灵大学癌症生物学家,他一直在研究癌症靶向疗法——针对导致肿瘤生长的突变的药物。这种方法的效果似乎很好,一些患

免疫治疗:让肿瘤君卸下伪装

  说到攻克癌症,时下抗癌圈最火的免疫疗法似乎为人类开辟了对付肿瘤的另一条路径。自2016年3月,美国前总统卡特宣布黑色素瘤脑转移由免疫疗法治愈后,免疫治疗便被奉为抗癌“神器”。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无论国际国内,免疫治疗研究都有着很多激动人心的进展——美国批准两个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一种)

外泌体介导EphA2转移在胰腺癌中传递化学抗性

  在大多数人类癌症中,耐药性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 PC)是治疗中最具挑战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特征在于侵袭性强、早期转移和对治疗的高度抗性。患有这种致命性恶性肿瘤的患者平均5年生存率仅为4%。目前,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然而,80%-85%的PC

微核破坏:癌症诊断新标记物

  癌症科学家们知道微核(micronuclei)已有一段时间。这些额外的核结构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约在主核的1/3以下。是由细胞分裂后没有纳入到子细胞中去的染色体片段或整个染色体构成。其与某些特殊的癌症类型相关,预示着预后不良。   在发表在7月3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

2015让我们大吃一惊的首次发现

  科学家们不仅在突破原有科学理论的禁锢,而且也在不遗余力的探索着未知世界,2015年他们获得了许多首次发现,值得一提:  TOP 10  美国发现近30年首个新型抗生素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近30年来第一种新型抗生素,其可以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多种致命病原体。科学家认为,随着人

Clin Cancer Res:可阻断癌症生长关键信号的抗癌新药

  一个实验性抗癌药物可阻断对癌细胞存活,生长和扩散重要的“驱动力”。一种实验性药物pictilisib的一期临床试验,发现对于癌症患者的安全性是可控,实验剂量药物能成功地阻止PI3激酶途径。  The 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研究人员带领完成的这项研究已经扫清了药物

液体活检:打开肺癌早期诊断之窗

   2018全球癌症数据出炉,肺癌以11.6%的数值再度雄踞发病率的榜首。而死亡率排名如下:肺癌(18.4%)、结肠直肠癌(9.2%)、胃癌(8.2%)、肝癌(8.2%)、乳腺癌(6.6%)。肺癌牢牢霸占了第一的位置,凶险程度可见一斑。  肺癌发病率正以每年26.9%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5年,

多参数基因分析在个性化肿瘤疫苗研发中的运用价值

  癌细胞在快速生长和增殖过程中,往往来不及修复DNA在复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因此会出现许多新的突变蛋白,称之为肿瘤新抗原。早期研究认为绝大多数肿瘤新抗原所携带的突变本身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并没有影响,属于被忽略的副产物。随着研究深入,近期科学家发现即使同种癌症患者身上的突变都不尽相同,新抗原也有所差别

从基因检测到靶向治疗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的不断提高,精准医疗的理念逐渐受到关注。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希望精准医学可以引领一个新的医学时代。  精准医疗本质上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

中国科学家发现溶瘤病毒增效“大力丸”

  8月24日,记者从中山大学颜光美教授课题组获悉,该课题组科研人员鉴定获得了具有精准治疗生物标记物的溶瘤病毒M1增效剂。他们发现一类靶向内质网相关降解通路(ERAD)的小分子化合物能显著增强溶瘤病毒M1的抗肿瘤活性,增幅高达3600倍。这项研究成果24日在国际期刊《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溶瘤病毒增效“大力丸”诞生

  记者日前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颜光美课题组鉴定获得了具有精准治疗生物标记物的溶瘤病毒M1增效剂。他们发现,一类靶向内质网相关降解通路(ERAD)的小分子化合物能显著增强溶瘤病毒M1的抗肿瘤活性,增幅高达3600倍。此项成果日前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杂志。  溶瘤病毒M1是从海南岛的蚊子身上采集到

百年假说得验证,癌症与免疫细胞合而为一

  巨噬细胞通常是身体的保护者,负责吞噬病原体及清除死亡细胞及碎片。但根据12月15日在纽奥尔良市召开的美国细胞生物学会年会上呈送的一份报告,在某些情况下,癌细胞会与这些免疫细胞融合从而有可能变得更具危害。研究人员证实当将巨噬细胞与小鼠结肠癌细胞共同培养时它们会自发性地融合,相比于普通的癌细胞杂交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