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血液蛋白或能帮助预测个体患心力衰竭的风险

如今,心血管疾病在美国仍然是引发人群疼痛、痛苦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在预防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诸如胆固醇、高血压和肥胖等风险因素的治疗并不是最佳的。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ircula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贝勒医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分析了新型生物标志物及其它风险因子是否能用作识别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个体。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 研究者Christie Ballantyne表示,鉴别高风险个体的改进型方法对于开发新型个体化疗法至关重要,因此,密集性的预防性工作应该集中在风险最高的群体身上。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来自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ARIC)计划中年龄在54-74岁之间的8000多名参与者的数据进行分析,他们发现,肌钙蛋白I水平的增加与个体的心脏疾病结局相关,尤其是心脏病发作、致死性的冠心病、中风、心力衰竭住院和死亡等。 当研究者将肌钙蛋白I加入到合并群方程中(Pooled Co......阅读全文

梳理疾病生物标志物最新进展

  个体化医疗正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学界的重视,而生物标志物是实施个体化医疗的基础。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是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一类与细胞生长、增殖、疾病发生等有关的标志物;能反映正常生理过程或病理过程或对治疗干预的药物反应,在早期诊断、疾病预防、药物靶点确

开发生物标志物,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

  随着大多数国家的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有研究表明,目前全球有超过5000万人受到痴呆症(dementia)的影响,而这一数值在2050年可能上升到1.3亿!  不管是阿尔茨海默病(AD),还是帕金森病或者路易体痴呆(DLB),一个共同的现象是在患者出现痴呆症状几年

Akt与心血管疾病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居全球首位,正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此心脏病学专家及临床工作者十分重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近年来,从分子生物水平入手对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已经取得很大成就。其中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备受关注,Akt作为信号网络的中枢环节,对细胞增殖、分化和存活起到重要作用,与动脉粥

可可化合物与某些心血管生物标志物的改善有关

  在最近的一些研究中,研究员们采用各种实验方法表明可可(称为黄烷醇的化合物)有益于心血管健康,这个消息对于巧克力爱好者来说,应该会带来很大的惊喜。现在对可可消费的19项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发现的真实性,并得到了一些证据支持。  “营养杂志”中的荟萃分析对1

中美将共建心血管和代谢类疾病生物样本库

  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与美国默沙东集团旗下的默克实验室8月1日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加强和拓展在大样本流行病学和临床试验、心血管病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专业人员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双方还将共建中国首个心血管和代谢类疾病生物样本库。

遗传性疾病溶酶体贮积病的生物标志物

1881年,Tay-Sachs病(泰萨克斯病)被描述为第一种溶酶体贮积病。紧接着对Gaucher病的描述很快于1882年出现。由此开始了鉴定一组罕见的、导致溶酶体内脂质化合物积累的遗传性疾病。目前已确认有50多种溶酶体贮积症。这些疾病大多数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少数是X连锁隐性遗传,大约1:8,000

生物标志物

“Biomarker”这个词在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之前,多见于地质学文献,曾被翻译成“生物标志化合物”,指的是地质材料中来自于活的生物体的一些有机化合物。上世纪六十年代,这一词汇开始出现在医学文献中。上世纪八十年代,它被正式地引入到生物医学领域。在生物医学领域,对它也曾有过不同的描述。2001年,美国N

心血管疾病男女并不同

  在心血管病方面,男女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差异。比如说,女性在绝经之前罹患冠心病的可能性仅为男性的七分之一左右,而绝经后这一差异在逐渐减小,到70岁左右两性冠心病的患病几率差不多相等。再比如,对于心房颤动的患者,女性要比男性更容易发生血栓栓塞(尤其是脑卒中)。    人们经常把男女间患心血管病的

心血管疾病男女有别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对心血管疾病做了大量数据工作,值得关注的一点是,男性病患者的病死率已呈下降趋势,但女性冠心病发病率却与日俱增。欧洲医药资料显示,55%的欧洲女性的死因是心脏病,而男性则是43%.因此,充分认识到心血管疾病不同性别的差异性,有利于加强对女性心

张仲景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

  心血管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属于中医“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东汉张仲景所着的《伤寒论》中有大量类似心血管疾病临床症状的记载:“心下悸”、“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脉结代,心动悸”、“胸闷烦惊,谵语”、“正在心下,按之则痛”等,所描述的病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心绞痛、心律失常表现极为相似,

生物标志物的识别如何帮助改善多种人类疾病的诊疗?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鉴别出了多种指示疾病的生物标志物,这对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新型疗法的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中,小编就对近期相关研究报道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1】BBRC:科学家鉴别出结直肠癌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doi:10.1016/j.bbrc.2018.11.149  近日

最新技术可快捷检验氧化应激疾病的生物标志物

日本科学家成功开发出能够在不使用抗体的前提下,仅凭廉价的试剂便可检验出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疾病生物标志物的全新方法。这种新手法不仅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同时检测大量样本。不使用抗体也可从尿液和血液中检测出FDP量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于2016年10月26日宣布,他

首次发现的一种心脏疾病生物标志物ExmiRNAs

  被隔离在胞外囊泡(也被称为外泌体)中的遗传物质(microRNA),能在血液中循环。本文这些新标志物的发现,将为与人类疾病相似的狗类粘液瘤二尖瓣瓣膜疾病(MMV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分子基础。  狗类MMVD与人类二尖瓣脱垂(mitral valve prolapse,MVP)酷为相似,人类M

细胞外miRNAs:从生物标志物到生理和疾病的调节因子

miRNAs可在血清和其他体液中发现,并可作为疾病的生物标志物。更重要的是,分泌型miRNAs,尤其是胞外囊泡(EVs)如外泌体分泌的miRNAs,可能介导不同组织间的旁分泌和内分泌通讯,从而调节基因表达和远程调控细胞功能。分泌型miRNAs受影响时可能会导致组织功能障碍、衰老和疾病。 脂肪组织是循

葛瑛Nature发文:纳米颗粒从血液捕获心脏疾病生物标志物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20年8月6日,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细胞与再生生物系及化学系葛瑛教授团队和化学系金松(Song Jin)教授团队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Nanoproteomics enables proteoform-resolved analysis of low-abundance p

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检查

  实验室检查: 呼吸道感染白细胞升高。  其它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典型X线改变有:肺野充血肺动脉段突出、肺门血管影粗且搏动增强;右心房和右心室增大,呈梨形心;主动脉弓小。  2.超声心动图检查 可显示房间隔缺损中部回声中断右心室、右心房增大肺动脉增宽;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穿房间隔的红色分流柱。

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治疗

  本病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若临床上出现右至左分流的发绀患者不宜手术治疗。合并有高血压及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在手术前或不宜手术者必须降压处理及改善心肌供血。

先天性心血管疾病预防

  人体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动脉、静脉连接而成的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全身血管单根排列的自然全长约15万公里,可绕地球四圈。而全身血液24小时的循环总里程约为26.4万公里,比长江、黄河相加的总长度还要长20多倍。人们将血液和血管比作“生命的蜡烛”,当这二者出了毛病时,生命就不能放出光和热。  一、心

食疗能治愈心血管疾病吗?

  如今,常有一些食疗偏方帖在朋友圈热传,有的食疗方子称可以将一些无法根治的疾病彻底治愈,甚至比吃药动手术还管用。请关注—— 食疗能治愈心血管疾病吗?   最近,朋友圈流行一个热贴称,一位三条血管已经被严重堵塞的病人,本来需要做搭桥手术,结果通过一个食疗偏方,1杯柠檬汁、1杯姜汁、1杯大蒜汁、1杯苹

心血管疾病防止呼唤“本土证据”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严重、不容忽视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心血管药物也成为临床使用最广泛、最重要的药物之一,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心血管药物安全应用与药源性心血管疾病防止专题研讨会上,专家强调,我国临床医生和药师应紧密携手,从实践中找出我国自己的相关证据和数据,

心血管疾病的联合用药

  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脂、心律失常等。一般用药多采用两种以上的联合用药,疗效明显高于单一用药,但必须合理,副作用少,效果好这样一些优点。本文简要介绍一下心血管疾病的联合用药。    1 抗心绞痛用药    目前用于抗心绞痛的药物有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药

心血管疾病的初级预防介绍

  初级预防针对无心血管疾病也无危险因素的人群,防止危险因素的发生。其核心是以人群预防为基础,避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发生。无危险因素的个体终生心血管疾病风险为8%,有1个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17%,有2个危险因素风险增加26%。任何一个危险因素的存在都会增加终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即使危险因素已用

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病因

  目前认为本病是多因素疾病,主要是遗传因素与子宫内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患先心病的母亲其子女的先心病发病率为3‰~16‰父亲为先心病患者其子女的先心病发病率为1‰~3‰,远高于正常人群的患病率这表明遗传因素在先心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某些子宫内环境因素也有引起先心病的危险,主要有子宫内病毒感染(如

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概述

  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新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由于胎儿的心脏在母体内发育有缺陷或部分停顿所造成。病孩出生后即可发现有心血管病变,为儿科的常见病。但部分本病患儿又可自己或经治疗存活到成年,因此在成人心血管病中也占一定的比例。根据患者是否有发绀,可将本病粗分为无发绀和发绀两大类,通过血流力学检查,用病理

纳米“定时**”可对抗心血管疾病

  因动脉硬化导致的动脉狭窄和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直到现在,仍没有治疗方式能够仅定位病变区域,从而提升药效并减少副作用。为了辅助填补这一缺失,瑞士日内瓦大学和巴塞尔大学等机构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研发出一种纳米“定时炸弹”,能够识别病变区域并针对其进行治疗,且不会对健康区域造成伤害。 

严重精神疾病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通过对320多万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国际研究显示,相比于普通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由伦敦国王学院领导,研究表明,患有严重精神疾病(SMI),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症患者,患心血管疾病风险比健康对照组高53%,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高78%。他们死于这种疾病的风险也比

口腔肠道微生物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对人体内正常的生理活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近10年的研究表明微生物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存在着密切关联,如肥胖和2型糖尿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cardio vascular diseases,CVD)。心血管疾病大部分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可能会受到血管壁细胞受

Cell:一种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克利夫兰诊所的一项最新研究确定了一种肠道微生物产生的副产物——苯乙酰谷氨酰胺(PAG),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有关,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和死亡。  这项研究3月5日发表在《细胞》 杂志上。  苯丙氨酸是一种许多食物中都含有的氨基酸,包括植物和动物来源的蛋白质,例如肉和大豆。由Lerner研究所心血管

用于高通量筛选疾病生物标志物的液滴微流控技术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生物标志物能够反映人体内与疾病相关的细胞或分子变化,生物标志物的可靠检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应用至关重要。常见疾病生物标志物包括在疾病相关组织和生物流体(如血液、尿液和唾液等)中发现的基因或基因突变、蛋白质和单细胞。不幸的是,对许多疾病而言,人体样品生物标志物的低丰度和低样品量

Sleep-:睡眠纺锤波可作神经退行性疾病检测的生物标志物

  睡眠纺锤波,是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大量发生的大脑活动,与认知功能有关。可以通过在头皮上放置非侵入性电极的脑电图(EECs)进行评估。睡眠纺锤波被认为是一种“指纹”,在个体间存在差异,具有高度遗传性,并且在夜间趋于一致。但目前对于确定哪些睡眠纺锤波参数是重要的还没有共识。  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的老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