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国家天文台发现双星在形成之初就已经历过动力学“加工”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超在英国《皇家天文学月刊》上发表了他的最新工作,指出人们今天看到的双星系统已经不是其原生状态,而在它们诞生之初就经历了高效的动力学加工(dynamical processing)。 一般而言,天文学家普遍认为场星中处于主序阶段的双星只有非常小的机会发生双星演化,例如发生质量交换、双星系统被瓦解等现象。绝大多数场星中的主序阶段双星保留了它们诞生以来的双星统计特征,如双星存在比例、两颗成员星的质量比等。这个假设一直以来都是双星研究的重要基石,因为只有这个假设存在天文学家才可以从今天这些成年双星的统计性质反向推测影响双星诞生的各种物理机制。然而早在2011年,就有理论家提出假设,双星和所有恒星一样诞生于星团之中,在几百万年时间内,绝大多数星团迅速瓦解,这些年轻的恒星就变成星场中的一个个孤立成员。就在这短短的几百万年时间内,双星可能由于星团的密集环境而频繁与其它恒星发生交会,双星束缚能较低的就很容......阅读全文

快来了解宇宙中的“两体”

   四年前,我国著名科普作家刘慈欣凭借其科幻小说《三体》获得“雨果”奖,在国内掀起了一场不小的科普热。小说中的“三体”是三颗相互环绕的“太阳”,由于运动的无规则性及相互之间复杂的引力扰动,致使生活在那里的“三体文明”经受了百余次毁灭与重生,最终逼迫他们打算逃离这种无常的“三体”母星。  研究表明,

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成果综述

空间探测里程碑   “尽管双星计划数据采集早就结束了,但这些数据今天依然进行在空间科学研究,以及与其他探测数据配合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史建魁对《科学时报》记者说。  为发展我国空间探测,1997年初,中科院院士、空间物理学家刘振兴提出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

紫金山天文台揭示近距双星系统中S型行星的形成机制

  8月21日,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季江徽课题组对近距双星系统中S型行星(行星环绕双星中的一颗运行)形成机制的研究。该工作揭示环双星的多行星系统内部发生的散射过程和

云南天文台在LAMOST双星研究方面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研究员钱声帮等人利用我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光谱巡天资料,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双星(EA和EW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以《LAMOST食双星的物理特性与演化状态》为题在美国《天体物理杂志增刊》上发表。该工作给出了12000颗左右双

云南天文台在LAMOST双星研究方面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研究员钱声帮等人利用我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光谱巡天资料,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双星(EA和EW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以《LAMOST食双星的物理特性与演化状态》为题在美国《天体物理杂志增刊》上发表。该工作给出了12000颗左右双

云南天文台给出目前为止最大的具有丰富参数的双星星表

  近期,国际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报增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博士张嘉等人的一项研究成果,其利用我国LAMOST光谱巡天数据和美国Kepler测光巡天数据,给出了目前为止最大的具有丰富参数的双星物理参量星表,获得了1320颗双星的物理参数,为理解银河系内双星的整体性质,探讨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获国际宇航科学院杰出团队成就奖

  9月26日,在第58届国际宇航联大会开幕前夕,在国际宇航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Astronautics, IAA)举行的年度奖励晚会上,我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与欧洲空间局星簇计划联合团队获得了2010年度的杰出团队成就奖(The Laurels

研究人员发现大熊座W型相接双星两种次型不同演化路径

  近期,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博士研究生张旭东和研究员钱声帮等人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次型的相接双星,发现它们具有不同的演化路

天文学突破:相接双星截止周期下推到0.15天

  相接双星的形成和演化是天体物理领域的热点与难点。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相接双星各物理参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推导出周期跟质量比的关系,把相接双星的截止周期从目前的0.22天下推到0.15天。 相接双星是两颗子星相互靠得很近,都充满洛希瓣且拥有一个公共包层的强相互作用

云南天文台发现新型的特殊双星轨道变化模式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博士周肖等人对密近双星半人马座V752进行观测和分析研究,发现了一种双星轨道变化的新模式。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  密近双星轨道周

研究揭示开普勒环双星系统中行星的轨道形成机制

  10月31日,国际天文学术期刊The Astronomical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季江徽课题组对美国开普勒(Kepler)空间望远镜所发现的环双星系统中的行星(Circumbinary Planets,简称CBP)轨道构型研究结果。该项工作揭示了CBP轨道的可能形成机

3月1日《科学》杂志精选

野生授粉动物对粮食作物至关重要  虽然由人类管理的蜜蜂蜂巢的健康已备受关注,但野生授粉动物的减少则可能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对食品生产构成更加令人担忧的威胁。在一项对6个大陆上的41种主要农作物所作的大规模的国际性研究中,Lucas Garibaldi及其同事发现,野生昆虫对这些农作物的授

上海天文台过渡脉冲星双星研究获进展

  如果说,过渡脉冲双星系统的发现纯属来自偶然的观测结果,实不为过。对于2009年发现的第一个系统J1023+0038,首先是发现它是个毫秒脉冲星双星,随后对档案数据的分析才认识到它在2001年前后曾经有吸积盘存在于系统中,但在2002年后吸积盘消失。而2013年6月天文学家发现它的吸积盘又从无切换

黑洞X射线双星爆发的观测分类及产生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组研究员张国宝与其国际合作者,对一颗黑洞候选X射线双星Swift J1753.5-0127的爆发晚期进行了多波段观测研究,利用新提出的爆发晚期余暴的观测分类方法,观测到一个亮的微型暴,这对揭示后续的爆发机制研究有重要价值。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

双星璀璨,振兴梦圆——悼双星计划首席科学家刘振兴院士

  我国空间科学卫星探测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振兴先生3月23日逝世。悼念活动昨天在北京举行,原计划去北京参加,因故未能成行;今天是头七,特以此文悼念。  刘先生是我国著名空间物理学家。但我出国前主要从事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很少知道空间物理界的前辈学者。到美国后因为申请了 JHU

新疆天文台团队的孤立毫秒脉冲星的形成机制研究获进展

  一般认为毫秒脉冲星是普通脉冲星通过吸积伴星物质再加速形成的,按照这种理论,脉冲星应处于双星系统中。然而,观测发现银河系星场中大约有20%的毫秒脉冲星为单星。为了解释这类系统的形成,人们提出了各种理论模型,但都有各自不可回避的问题。脉冲星的内部物质组成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多种理论模型相继被提出来,以

喷射X射线的超大黑洞催生全新理论模型

  据美国太空网近日报道,美国西北大学科学家最近借由双星体系M33 X-7中的黑洞不断喷射出大量X射线等神秘特性,演绎出一个全新的黑洞形成历史,其理论丰富了科学家对于双星体系演化及大质量黑洞形成的理解。报告见于新一期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  双星体系M33 X-7距地约270万光年,位于三角座星系

天文学家借助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最大的环双星行星

  借助美国航天局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美国天文学家13日宣布发现了迄今最大的环双星行星。站在这颗行星上,人们可以看到两个太阳的奇观。  最出名的环双星行星也许是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的“塔图因”星,它绕着一个双恒星系统运转,是天行者家族的故乡行星,其上能同时看到两个落日的景象是电影著名场景之一。此类行

科学家揭示来自经典新星的高能伽马射线的产生机制

  由美国密西根大学Laura Chomiuk博士领导、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客座研究员杨军博士(瑞典Onsala天文台)等人参与的研究团队,最近在新星伽玛射线辐射问题的观测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揭开了来自经典新星的高能伽马射线的产生机制。并在Nature 杂志上发表论文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  通过全

“慧眼”卫星新发布一批科学成果

  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为主的科研团队利用“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对黑洞、中子星X射线双星进行了系列高精度、高频度定点观测,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在10月25日召开的第一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新闻发布会上,“慧眼”卫星项目组对这些成果进行了解读。  X射线双星是由黑洞或中

皇家天文学会月刊:新星爆发和演化研究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博士研究生方小慧和研究员钱声帮,对类新星型激变双星的长期轨道周期变化展开系统分析,并对双星物质转移过程的稳定性进行研究,证实了长周期类新星在新星爆发后,将可能永远不会进入深度休眠期,对进一步探讨新星爆发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天

中子星为广义相对论提供新证据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射电天文学研究所25日晚间发表声明说,它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对宇宙中一颗中子星及其伴星的观测,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内容。   这项研究以中子星PSR J0348+0432及与之相伴的白矮星为对象,通过观测双星轨道周期的变化验证广义相对论。这颗中子星与其伴星相距83

空间科学卫星科学研究联合基金2019项目指南

关于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卫星科学研究联合基金2019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国科金发计〔2019〕5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卫星科学研究联合基金”2019年度项目指南,请申请人及依托单位按项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申报。国

科学家首次发现一行星与四颗恒星相伴

  英国牛津大学10月15日发布公告说,研究人员确认了一颗与4颗恒星相伴的行星,这意味着该行星的天空上有“4个太阳”。这是首次发现此类天体系统。  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参与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这颗被称作PH1的行星位于天鹅座,距地球约5000光年。它被认为是一个气态行星,体积比海王星

国家天文台等首次阐释双星之间的中等亮度红色瞬变事件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恒星与恒星系统研究团组的研究人员Stephen Justham与加拿大、美国合作者建立计算模型,结合双星的公共包层演化从理论上解释了双星中一直未被解释的奇特现象——中等亮度红色瞬变事件(intermediate luminosity red transient

日研究人员提出缺氢超新星的前身星特征模型

  日本东京大学科维理宇宙物理学与数学研究所研究人员近日提出了一个模型,该模型首次描绘了缺氢超新星的前身星特征。这一模型预测,在恒星双星系统中,其中一颗爆炸后,另一颗热恒星依旧存在。为了确认这一理论,该研究小组将用哈勃望远镜搜寻留下来的恒星,新研究将对大质量恒星演化的研究带来重要影响。该研究结果发表

独特双星系统解开脉动恒星之谜

  北京时间11月25日消息,天文学上精确测定恒星和星系的距离长期以来一直是让天文学家们困扰的难题,除去三角视差等经典方法,有一类特殊的天体,为天文学家提供了一个“量天尺”。这就是造父变星(Cepheid Variable)。和太阳不同,造父变星会按照一定的周期规律性地变亮再变暗,周

天龙星团多体数值模拟成果发布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外专千人”教授瑞奈尔•斯普泽母(Rainer Spurzem)率领的、中欧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利用国家天文台“老虎”小型GPU集群,以及德国马普计算与数据装置的高性能GPU集群,首次实现了对百万恒星组成的球状星团的多体模拟。这是迄今为止, 国际上规模最大、最为逼真的星团

1月26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Hadza布须曼人的合作关系   坦桑尼亚北部的Hadza布须曼人与现代社会几乎是完全隔绝的,为人类学家提供了研究早期以狩猎—采集为主的社会的一个有用模型。对Hadza社会网络所做的一项新的研究工作(将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及他们合作的倾向性进行量化)表明,现代化社会网

科学家通过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1数据发现新变源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助理研究员、南美天文中心访问学者王灵芝和南极天文中心博士马斌等18位科研人员,通过分析由第一台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1近期巡天获得的一个天区8天的测光数据,探测到560颗变源,新发现变源339颗。该工作发表的变源星表被国际(变源)星表Vizier, AAVSO收录,同时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