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肠道细菌与病毒的作用,揭示小儿腹泻病原体防治新方法

相比于细菌,人类对于病毒感染治疗防御措施少之又少,对于病毒感染类似于抗生素的有效治疗方法还没有被发现。细菌通常被认为对压抑病毒感染没有关系。但特定的病毒,比如噬菌体可以侵蚀细菌细胞。在机体被侵蚀的过程中,如果不孕育出抵抗机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违背常理,或会被自然选择排除,但我们对于细菌是如何抵抗病毒感染研究有限。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一种非包膜的双链RNA(dsRNA)病毒,仍然是全球范围的主要病害,每年导致数十万儿童出现危及生命的腹泻,也是导致小儿及新生儿腹泻的最主要病原体。RV 从口进入人体,主要感染肠胃上皮细胞,这些细胞存在于一个统称为肠道微生物群的大型生态系统中。肠道微生物群可预防致病菌。例如,抗生素处理的宿主极易被细菌病原体侵殖和患病。这种侵殖阻力被认为反映了特定细菌家族防止特定类别的病原体的能力。然而,微生物群对肠道病毒感染的影响程度并不很清楚。 2019年10月10日,佐治亚州立大学An......阅读全文

肠道细菌与病毒的作用,揭示小儿腹泻病原体防治新方法

  相比于细菌,人类对于病毒感染治疗防御措施少之又少,对于病毒感染类似于抗生素的有效治疗方法还没有被发现。细菌通常被认为对压抑病毒感染没有关系。但特定的病毒,比如噬菌体可以侵蚀细菌细胞。在机体被侵蚀的过程中,如果不孕育出抵抗机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违背常理,或会被自然选择排除,但我们对于细菌是如何抵

Microbiome:控制特殊肠道细菌水平或帮助抑制严重腹泻

  每个人都发生过腹泻,腹泻可因轻度到重度的程度对患者带来不同的影响;近日,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杂志Microbiome上刊登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发现,控制机体特殊肠道细菌的水平或可帮助抑制严重腹泻的发生。   仅在美国,大部分的腹泻都是由31种不同的食源性致病菌引起,这些

腹泻病原体如何影响体温

  许多细菌性病原体进入宿主后会立即排出毒素,以抑制其免疫反应。最近,波鸿鲁尔大学(RUB)的研究人员分析了当腹泻病原体耶尔森氏菌假结核转化为攻击模式时的分子水平机制。为此,他们检查了所谓的RNA“温度计“,该温度计可向细菌发出信号,告知它们是否在宿主体内。作者还表明,带有失活的RNA温度计的细菌

肠道病毒感染的病原体的介绍

  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在人类肠道致细胞病变的孤儿病毒(ECHO病毒)。1970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这些病毒归属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肠道病毒属。在上述已命名的3种肠道病毒的67个型别以后发现的肠道病毒﹐都按肠道病毒序数编号命名﹐即68﹑69﹑70﹑71﹑72型肠道病毒等。  

肠道病毒感染的病原体是什么

  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库克萨基病毒和在人类肠道致细胞病变的孤儿病毒(ECHO病毒)。1970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这些病毒归属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肠道病毒属。在上述已命名的3种肠道病毒的67个型别以后发现的肠道病毒﹐都按肠道病毒序数编号命名﹐即68﹑69﹑70﹑71﹑72型肠道病毒等。 

常见的肠道细菌——肠球菌如何变成了传染性病原体

  来自美国几个机构的一个研究团队揭示了一种进化过程,它将一种常见的人类肠道细菌转变为一种致命的传染性病原体。近日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这篇研究中,该研究团队描述了他们对肠球菌的研究及其最近的进化史。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医院和诊所

除了肠道细菌,肠道病毒失衡也可能与糖尿病风险有关

  1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青少年。虽然科学家们已经知道一些与1型糖尿病相关的风险基因,但是哪些人会发展成1型糖尿病仍然不能很好地预测。近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肠道病毒可能会影响一个人发展成糖尿病的风险。肠道病毒群落多样性较差的儿童更可能产生导致1型糖尿病的自身

除了肠道细菌,肠道病毒失衡也可能与糖尿病风险有关

  1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青少年。虽然科学家们已经知道一些与1型糖尿病相关的风险基因,但是哪些人会发展成1型糖尿病仍然不能很好地预测。近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肠道病毒可能会影响一个人发展成糖尿病的风险。肠道病毒群落多样性较差的儿童更可能产生导致1型糖尿病的自身

腹泻合理用药的六大问题

问题一:腹泻是否都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答:腹泻有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之分,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如菌痢、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肠炎等;抗菌药物可选用黄连素、庆大霉素、氟哌酸、左氧氟沙星等,对肠球菌、肠杆菌、志贺杆菌、螺旋杆菌、霍乱弧菌等有较好的作用。非感染性腹泻一般不需要使用

细菌感染性腹泻的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包括发病季节、地区、年龄,有无不洁饮食史、集体发病史、动物接触史、疫水接触史及抗生素使用、手术史,结合发病症状、体征、病程以及腹泻次数、性状等考虑可能的病原菌,确诊有赖于粪便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特异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