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居蝗虫有毒!

几个月来,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都遭受蝗灾。尽管印度蝗灾已经基本结束,但非洲的蝗虫却似乎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 面对这样的新闻,有人甩出了“吃货治灾”的老思路,调侃道:“蝗虫要是敢来,我们就起锅烧油,吃绝它。”然而蝗灾真的可以靠吃货解决吗? 并非任何蝗虫都能吃 事实上,吃蝗虫并不是现代人的ZL,蝗虫可食可药用,古已有之。《本草纲目》记载,蝗虫单用或配药使用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如咳嗽、气短、破伤风、急慢惊风、高血压等。 而大量现代关于蝗虫营养价值的研究表明,蝗虫的蛋白含量高达74%以上,绝大多数种类的蝗虫都含有十多种氨基酸,其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甚至比大多数动物油脂的都高,油脂质量高于菜籽油而与花生油相近。概括来讲,蝗虫营养成分齐全,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组成合理,脂肪含量不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能量且富含矿物质的天然保健食品。 “但是,人类食用动物,必须要放在人类生产生活环境这个范畴内考虑和实施,毋庸置疑,......阅读全文

沙漠蝗虫是什么?沙漠蝗虫有毒吗?

  沙漠蝗虫是蝗虫科一种栖息在沙漠的短角蝗虫。沙漠蝗灾已经威胁了非洲,中东和亚洲的农业数世纪。至少有全世界十分之一的人口的生计都会受到这种饥食昆虫影响。沙漠蝗虫可能是蝗虫类中最危险的一种,因为这种蝗虫的蝗虫群能够迅速飞到越远距离。  据估计,沙漠蝗虫每天在绿色植被中消耗相当于它们的体重(2 g(0.

群居蝗虫有毒!

  几个月来,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都遭受蝗灾。尽管印度蝗灾已经基本结束,但非洲的蝗虫却似乎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  面对这样的新闻,有人甩出了“吃货治灾”的老思路,调侃道:“蝗虫要是敢来,我们就起锅烧油,吃绝它。”然而蝗灾真的可以靠吃货解决吗?  并非任何蝗虫都能吃  事实上,吃蝗虫并不是现代人的ZL,

靠吃蝗虫解决虫灾?可群居蝗虫有毒的

  近日4000亿蝗虫成灾,席卷多地,农民苦中作乐把它们抓来扔进油锅,一番尝试后却得到了意外的收获。索马里人民苦中作乐,尝试油炸蝗虫当食物,当地人民称“蝗虫配米饭味道好极了”!  但是,群居蝗虫真的能吃吗?  据了解,群居飞蝗(Gregarious locusts)在高密度(Crowding)刺激下

蝗灾的蝗虫有毒吗?专家:并非任何蝗虫都能吃

  几个月来,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都遭受蝗灾。尽管印度蝗灾已经基本结束,但非洲的蝗虫却似乎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  2020年1月份,从东非到南亚,全球多个国家遭遇蝗灾 图源:联合国面对这样的新闻,有人甩出了“吃货治灾”的老思路,调侃道:“蝗虫要是敢来,我们就起锅烧油,吃绝它。”然而蝗灾真的可以靠吃货解

蝗虫能“嗅出”人类癌症

密歇根州立大学最新研究表明,蝗虫不仅能“嗅出”癌细胞和健康细胞之间的差异,还能区分不同的癌细胞系。研究人员说,这项工作可以为使用昆虫感觉神经元的设备提供基础,从而使患者仅通过呼吸就可以实现癌症的早期检测。日前,作者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分享了这项研究。人们已经习惯了使用增强或超越自然感官的技术

群居蝗虫-可产生毒素防御天敌

  食虫鸟见到单个的蝗虫后一定会捕食。但是在蝗灾发生时,食虫鸟却未聚集过去捕食。科学家发现,原来群居的蝗虫会产生一种毒素让食虫鸟不愿意吃。相关成果于1月24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上。  蝗虫有很多天敌。但蝗灾发生时很少有天敌喜欢捕食群居型蝗虫。用群居蝗虫饲喂家禽也会导致家禽的不适反应。  中科

蝗虫精巢减数分裂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了解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二、实验原理 减数分裂是配子形成过程中一种特殊形式的有丝分裂,也叫成熟分裂。在高等动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雄性个体生殖腺(精巢)中的精原细胞(2n)生长分化为初级精母细胞(2n),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分裂产生两个次级精母细

研究发现:蝗虫竟可以“嗅出”人类癌症

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蝗虫不仅能“嗅出”癌细胞和健康细胞之间的差异,还能区分不同的癌细胞系。研究人员说,这项工作可以为使用昆虫感觉神经元的设备提供基础,从而仅通过呼吸就可以实现癌症的早期检测。  日前,研究人员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分享了这项研究。  人们已经习惯使用增强或超越自然感官的技术。

百害蝗虫竟可以救人性命

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蝗虫不仅能“嗅出”癌细胞和健康细胞之间的差异,还能区分不同的癌细胞系。研究人员说,这项工作可以为使用昆虫感觉神经元的设备提供基础,从而仅通过呼吸就可以实现癌症的早期检测。  日前,研究人员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分享了这项研究。  人们已经习惯使用增强或超越自然感官的技术。

蝗虫发出气味阻止同类相食

  蝗虫以其庞大的群体而闻名,它们吞噬庄稼,一天可以摧毁足够养活35000人的食物。它们是同类相食的动物,所以大群的蝗虫对它们本身而言也是威胁。研究人员发现,迁徙的蝗虫会产生一种信息素,使同伴闻不出它们的气味。5月4日,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  在动物王国里,同类相食是很常见的事。“不吃(同类)是

沙漠蝗虫有毒吗?专家:不可食用

沙漠蝗虫是蝗虫科一种栖息在沙漠的短角蝗虫。沙漠蝗灾已经威胁了非洲,中东和亚洲的农业数世纪。至少有全世界十分之一的人口的生计都会受到这种饥食昆虫影响。沙漠蝗虫可能是蝗虫类中最危险的一种,因为这种蝗虫的蝗虫群能够迅速飞到越远距离。  据估计,沙漠蝗虫每天在绿色植被中消耗相当于它们的体重(2 g(0.07

病毒尚且未散-沙漠蝗虫又要来了么?

  目前,肯尼亚发生了70年来最严重的沙漠蝗虫入侵,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正在经历25年来最严重的蝗虫入侵。而源自东非的蝗灾还向南亚进一步蔓延,4000亿只沙漠蝗在印度肆虐。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月11日向全球预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备现在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  蝗灾对中国是否会

一文了解热议的苯乙腈蝗虫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蝗灾频发的国家,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蝗虫可以形成大群,并具有群居警示性反捕食策略,是研究群体防御的模式系统。群居有利于提高觅食效率、避难、配偶选择以及团体防御,同时群居又会使个体暴露于捕食者的风险提高。因此,群居动物会使用显著和复杂的警示信号进行防御【1-3】。飞蝗(

欧阳钟灿院士:工业化要避免“蝗虫过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治理雾霾、关注环保已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有媒体已经预言,大型污染防治会成为全国

动物所在蝗虫群体防御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动物聚集(animal aggregations)在自然界十分普遍。这种聚集行为的利弊和得失一直以来是进化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争议的焦点。特别是聚集如何有效防御天敌的捕食,以及它们采取什么样的防御策略?  人们发现群居动物个体从形态、颜色和行为等方面表现得更加容易暴露自己,如具有更鲜亮的色彩等。这

内蒙古:高温干旱致使草原蝗虫加速涌入农田

   尽管内蒙古自治区近两天出现了分布不均的降雨,但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干旱,致使草原蝗虫食源缺乏、加速涌入农田。  记者从内蒙古农牧业厅、气象局等部门了解到,6月上旬以来,全区普遍持续高温少雨,使得草原植被长势变差、部分地区牧草枯黄;而在高温环境之下,越冬草地螟、土蝗等

研究人员揭秘苯乙腈与蝗虫之间的联系

  动物聚集(animal aggregations)在自然界十分普遍。这种聚集行为的利弊和得失一直以来是进化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争议的焦点。特别是聚集如何有效防御天敌的捕食,以及它们采取什么样的防御策略?  人们发现群居动物个体从形态、颜色和行为等方面表现得更加容易暴露自己,如具有更鲜亮的色彩等。这

王宪辉:“寂寞”基因组学和“爱热闹”蝗虫

   中国“天眼”建成启用,“悟空”“墨子”发射成功,“蛟龙”号深海科考,体细胞克隆猴成功培育……自从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科学院并提出“四个率先”要求以来,中国科学院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加快改革创新发展,产出了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研究发现蟑螂与蝗虫体内特殊蛋白或可杀灭超级细菌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随着一些几乎对各类抗生素都有很强抗药性的“超级细菌”在多国传播,医学专家们正在紧急研究对策。英国研究人员近日发现,蟑螂和蝗虫体内含有的一种特殊蛋白,可能成为杀灭两种超级细菌的重要武器。  蟑螂大脑内和蝗虫体内所含有的蛋白质成分,能在实验室内有效杀灭90

新疆精河县爆发蝗虫灾害-集聚区达1000只/平米

  新疆精河县暴发蝗虫灾害  工人在打药治理蝗虫  工人们治理蝗虫  工人们在打药治理蝗虫  中广网精河6月7日消息 (记者孙涛 通讯员吴启四 王冬生) 记者昨日(6日)在茫丁乡巴音那木山牧场看到,黑黢黢的蝗虫幼虫布满了整个青色草场,部分牧草啃食的只剩下茎秆。  

消化道寄生虫可能会阻止蝗群的形成

  一项研究说,一种蝗虫消化道寄生虫可能起到抑制蝗虫对信息素和神经递质的生产,该信息素和神经递质可启动蝗群的爆发。常常导致农业破坏的蝗群可能被一组聚集信息素触发和维持,这些信息素引起原本单独行动的蝗虫聚集形成一个迁徙群。为了研究一种常见的微孢子虫蝗虫寄生虫Paranosema (Nosema)

群居蝗虫以苯乙腈为防卫武器,抵御入侵者的捕食行为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蝗灾频发的国家,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蝗虫可以形成大群,并具有群居警示性反捕食策略,是研究群体防御的模式系统。群居有利于提高觅食效率、避难、配偶选择以及团体防御,同时群居又会使个体暴露于捕食者的风险提高。因此,群居动物会使用显著和复杂的警示信号进行防御【1-3】。飞蝗(

一文了解群居蝗虫和苯乙腈到底有什么关系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蝗灾频发的国家,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蝗虫可以形成大群,并具有群居警示性反捕食策略,是研究群体防御的模式系统。群居有利于提高觅食效率、避难、配偶选择以及团体防御,同时群居又会使个体暴露于捕食者的风险提高。因此,群居动物会使用显著和复杂的警示信号进行防御【1-3】。飞蝗(

三部委:需科学有效应对境内外蝗虫威胁

  近日,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国家林草局三部门联合制定印发《沙漠蝗及国内蝗虫监测防控预案》。《预案》指出,虽然专家分析认为,沙漠蝗迁飞入侵我国的几率很小,但仍须从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出发,统筹做好境内外蝗虫防治工作。各地要按照主动预防、内外结合、分类施策、有效处置的总体要求,坚持“两手抓”,既严防境

动物所发现飞蝗体色的变化契合物理学三原色规则

  动物的体色绚丽多彩,许多动物通过身体颜色的变化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躲避天敌的捕食。飞蝗(Locusta migratoria)在散居和群居个体之间表现出体色多型性,散居型飞蝗呈现均匀的绿色,群居型飞蝗呈现黑色背板和棕色腹面。当蝗灾发生时,人们总是用黑压压一片来形容蝗群,实际上就是指这样体色的蝗

化学喷雾剂or生物杀虫剂?国际社会全力应对非洲蝗灾

   如今,成群的蝗虫正在东非、亚洲和中东蔓延,威胁着粮食供应和生计。在政府和科学家努力控制这些昆虫的同时,至少有2000万人处于危险之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肯尼亚,一个异常大的蝗群占据了2400平方公里的面积,这比美国纽约市的3倍还要大。蝗群通常可占据100平方公里。即使是这样的规模,它们也能容

PNAS-张知彬等-气候变化或可减少蝗灾

科学家发现,中国历史上的蝗灾与气候冷周期相关,这意味着中国预计的未来气候变暖可能导致蝗虫数量有所下降。这项研究9月17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学报》(PNAS)上。 科学家分析了中国官方从公元957年至1956年的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的年数量记录,并把它

中科院空天院遥感监测沙漠蝗虫灾情-支撑动态预警防控

  记者5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获悉,针对当前备受关注的沙漠蝗虫席卷非洲之角和西南亚各国灾情,该院科研团队利用卫星遥感及相关数据,对沙漠蝗虫灾情开展大面积动态监测预警,为中国防控蝗灾入侵提供科学支撑。  据介绍,中科院空天院黄文江研究员、董莹莹副研究员团队利用中国高分系列卫

卫星数据有助提前两月预警蝗灾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6月14日发表通报称,卫星信息正以新的方式应用于对沙漠蝗虫群有利繁殖条件的预测,这是欧洲空间局与粮农组织沙漠蝗专家在早期预警领域合作的一部分。   在该合作项目框架下,粮农组织将利用包括欧空局土壤湿度与海水盐度卫星等提供的数据,来监测可能导致虫群形成的条件,如土壤湿度和绿

虫口的暴增引发抢粮大战

  虫口的暴增引发抢粮大战  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气候变暖导致的昆虫数量暴增。  和人类少生优生的传统不一样,昆虫一次就能生一大片。如果大部分后代都能活下去,每增加一个世代,虫口都会以指数的形式增长。  气候变暖如同给昆虫加了buff:一方面更多的昆虫在温暖的冬天活了下来;另一方面,升温加速了昆虫的新